夜宵江湖上的“头号玩家”,让吃货们放下手机的社交食物
麻辣、蒜蓉、油焖、清蒸……热到全国人民都模糊的七八月,却是一年里最适合吃小龙虾的季节!近年来,小龙虾一直稳坐夜宵江湖上的“头号玩家”交椅。特别在湖南湖北两个吃虾大省,一直流传着他们创造的“吃虾神话”:湖北人:“不把潜江吃空枉为湖北佬!”湖南人:“一年吃掉一座岳麓山!”
当小龙虾碰上了地球上最会吃的中国人,有人调侃 “没有一只小龙虾能活着逃出中国“。据美团《小龙虾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以2018年为例,消费者仅仅在外卖平台上就消费了约 4.5 万吨小龙虾,如果将这些小龙虾首尾相连,总长度可以绕赤道将近 3 圈。另据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联合发布《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9)》统计,还是以2018年为例,小龙虾产业总产值达3690亿元,相当于白俄罗斯 2018 全年 GDP。今天,国内小龙虾专营门店的数量是肯德基中国门店数的3倍。面对小龙虾,肯德基也不得不低头,推出了小龙虾烤鸡堡,必胜客也跟着上了小龙虾披萨。
正所谓虾红是非多!在大快朵颐之前,许多经久不去的疑惑伴随着各种关于小龙虾的传言,仍萦绕在不少吃货们的脑海里:小龙虾是生活在污水里的虫子吗?外国人从来不吃小龙虾?诸如此类的话题引得各路爱虾人士争吵不休。今天,我就为小龙虾辟谣!目的只有一个:绝对不能让谣言阻挡我们吃小龙虾的道路!
小龙虾的真名叫“克氏原螯虾”,根本不是虫子,是一种如假包换的淡水虾。其原产地是美国的路易斯安娜州。1929年,小龙虾被引进到了南京和安徽滁县一带。引进的原因至今众说纷纭,说是日本人引进用来处理战争尸体之类的显然是无稽之谈。1929年,南京还未被卷入到战火之中,更不是日占区;也有研究认为,引进小龙虾是为了给牛蛙养殖业提供饲料,这种猜测也缺乏足够的证据。国外牛蛙登陆中国的最早记录发生在1935年的上海,当时的一家牛蛙养殖厂从美国引进蛙种,但似乎养殖并不顺利。此后的1958至1960年间,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多次引进牛蛙,也都因为死亡率过高而告终,直到1961年,卡斯特罗向中国赠送了牛蛙种苗和技术,才开启了中国牛蛙养殖的宏大序幕。南京周边的小龙虾最有可能的是从日本引进的(当时,日本刚刚从美国引进了小龙虾的养殖技术),用来给南京周边的本土水产养殖业做饲料。
小龙虾进入中国其实才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但在不少西方国家,小龙虾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不少外国人对小龙虾的热情完全不输中国人!早在20世纪,瑞典人每年要憋到8月末才能合法捕捞小龙虾,因此,在夏末叫上亲朋好友一同享乐嬉闹,品尝鲜嫩的小龙虾,就成了瑞典家庭的保留节目,久而久之就流传成了小龙虾节。在美国南部诸如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马州、德克萨斯州等地区都将小龙虾作为传统美食。每到小龙虾成熟的季节,南部各地都会举办盛大的小龙虾节,人们与家人一同载歌载舞,品尝着肥美的小龙虾。
上世纪80年代,小龙虾一直被国人当做入侵物种,它们打洞、剪断秧苗,在田地里肆意捣乱,让农民伯伯们伤透了脑筋。后来几名拉板车的农民伯伯发现了最终的解决之道——小龙虾能吃。他们在潜江五七农场路边自发收集田里的小龙虾,架锅灶油焖着吃,香味吸引路人闻香品尝。吃的人多了,就有人专门在大排档烧虾子,最后香味传播到全国。之后,包括湖北在内,许多地方都开始养殖小龙虾,并且发明了各自独特的吃法。“中国小龙虾之乡”在2010年被颁给了湖北潜江市,于是有了“中国小龙虾看湖北,湖北小龙虾看潜江"的说法。
事实上,小龙虾对环境的忍耐也有限度。如果水质差,小龙虾生长繁殖都会受到限制,死亡率也比较高,养殖企业为了效益考虑,怎么会在污水中养殖呢?而且就咱们这吃虾的速度,野生的哪够我们吃?现在我们吃的都是在干净水域里人工养殖的,根本不存在重金属超标的问题。此外,由于掌握了小龙虾的繁殖规律,一年四季均可吃到小龙虾,但吃小龙虾最佳的季节依旧是6至8月。
吃小龙虾的重点不在“吃”,而是跟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个代入式场景里进行社交。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人际交往是人类继温饱、安全需要之后普遍而基础的需要。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似乎成了一件难事,但吃小龙虾的过程为人们创造了一个交流的极佳场景。难怪《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说,小龙虾是最好的社交食物,因为吃小龙虾时,大家都没法儿玩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