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真能天天“向上”吗?
还记得小时候,你坐在炕头姥姥给你讲天南海北的逸闻轶事、鬼怪传奇吗?
那时候的你以为这就是整个世界了,你崇拜她,仰望她,在还不知道何为博学的时候,就已经觉得姥姥是天下无所不知的人了。
直到现在,你知道了姥姥可能只是小初毕业,或者还没进过学堂,但是你依然觉得她是最有智慧的人。
你不禁会怀疑,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他的学识有必然关系吗?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我们常说人要活出境界,但很少人能说出何为境界?因为你有你的境界,我有我的境界。你不能说吃肉的就比喝茶的境界低,读《道德经》的不能鄙视看《聊斋志异》的。
老子就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求知是不断增进所学的过程,而求道则是不断去除欲望、情感的过程。这里“为道”指的就是一种精神境界。
那么,“为学”和“为道”是相悖的吗?
我们知道,知识是从现实经验世界得来,正如《尚书》中所言:“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理论知识是行为知识的最后结果,但是在还未有知识前如何去实践则是艰难的。
《红楼梦》里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我们先要承认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可以满足我们身心欲望的现实世界,进而才能进行上层意识建造。
在这个现实世界中发生的就是“世事”,交往的就是“人情”,我们对他们懂得越多,我们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就过得越好,这也是“为学”。但我们如何做到“世事洞明”而不世故,“人情练达”而非圆滑,这就需要智慧,即是“为道”。
启迪多元思维
中国宋明理学家,也称道学家,他们研究的学问称为道学,道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人在穿衣吃饭的琐事完成之后,应该要提高自我修养。
小程子程颐说道:“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这里的“涵养”,即是提高精神境界,“进学”就是增进学识,二者是对立的关系。
他在《程氏遗书》中说到“格物”(亦是求知):“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这里的“贯通处”,即是对事物的认识累积到了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到达如同顿悟般的精神境界,或者按西学所说的即是量变达到了质变中的“质变”。
后来朱熹所说的“格物穷理”与程颐所说的是一个意思。
参照现在我们的所学,实际上是同一个逻辑,我们总以为我们不明白一件事物一个道理,是因为我们的理论分析还不足,我们对事物的考察未到位。
但事实情况真是如此吗?
我们只要回想起那些班上成绩最好的同学,或者现在商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士,就会发现,他们并非埋首苦读,也不一定都埋头苦干得出一番好成绩或者大事业。
我们可以说他们掌握了成功的要领,其实质是他们的精神境界已经超过其他人了。
正心正举
北宋的另一位理学家张载说:“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的格局足够大,就能理解世间万物的道理了。
“大其心”就是张载的修养方法,那么,要大什么心?这里就是大“己”之心,要从自己出发。也就是一个人如果要向外求知,先要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和需求,那么因为匮乏而学,所学的就会更容易被内化吸收。而认识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极高的精神境界。
拨迷见智
嵇康在《难自然好学论》写道:
“六经以抑引为主,人性以从容为欢。抑引则违其愿,从欲则得自然。然则自然之得,不由抑引之六经;全性之本,不须犯情之礼律。”
意思是六经原是抑制天性的,正常情况人们是从己所欲的。这里的“欲”是指人的感官的基本欲望,“六经”指代人们的求学,“自然”指代精神境界,又不局限于精神境界。意思是人的精神境界不一定通过求知获得。
开启自在之门
嵇康之超越名教而放任自然自是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但其中的道理也在说明一个人对于世俗世界所学越多并非越能提升他的精神世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一个拥有足够高精神境界的人,必定是独立思考且有自主性的人。
当一个人因为读书学习而远离俗世,因为对某领域钻研过深而变得古怪,则不妨回到己身,思考学习与精神境界的关系再往外求索,或许会在领悟之后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