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你自己(一)——佛学的离苦之道
痛苦源于哪里?外界还是自身?亦或是二者的综合?
所有的智者都告诉我们:要认识你自己。
这意味着解决烦恼、痛苦的根本之道从了解自己的实相开始。当然,在我们从未体验过觉察自身之前,这句话即便是真理于自身的痛苦而言也无济于事。
所以,请亲自下水游泳,只有自己经历和检验过的才是真理。
那我们究竟对自己了解多少呢?
我们每个人都深信自己很重要、很独特,但凡伤及自尊及存在感的事情都会引起我们的情绪波动。但我们对自己的认识都只是表面的,在深层次上,我们对自己一点都不了解。
佛陀透过对其自身本质的研究,来研究人的现象。他摒弃所有的成见,探讨内在的实相,领悟到每个人都是五种运作过程的聚合体,其中四种是心理的,一种是身体的。
身(物质)
让我们从身体层面开始。这是最显而易见、最清楚明白的部分,很容易就能由感官觉察到。
但是事实真的像我们感知的那般吗?
表面上看起来,身体的行动受意志的控制。但从微观来看,所有体内的器官却不受我们的控制,我们对它们的「一举一动」并不知情。更有甚者,对于每个细胞的运动变化我们完全没有体验、一无所知。
然而这个层次还不是物质的最终实相。探索到最后,这看似坚固、实在的身体,是由许多亚原子粒子和空间所构成。即使是这些亚原子粒子,也不具有坚实性。一个亚原子粒子的存在时间,比一兆分之一秒还短暂。这些粒子持续不断地生灭,存在又逝去,就像一股振动之流。
这就是佛陀在2500多年前所发现的关于身体及所有物质的最终实相。
现代科学家已经认同并接受这个有关物质世界的最终实相。然而,他们却没有解脱、开悟。因为他们的研究是基于好奇心,并运用聪明才智以及各种仪器证实他们的理论。
而佛陀的动机并非仅是好奇,而是为了寻求离苦得乐之道。除了运用自己的心去探求真理外,他没有使用其他的工具。他所发现的真理,并非是运用聪明才智的结果,而是他亲身验证所得到的。这就是佛陀得以解脱的原因。
佛陀发现整个物质世界识由许多粒子组成,即「小得不可再分的单位」。这些粒子以不断的变化,呈现出物质的基本特征:软硬的性质(地)、黏着的性质(水)、冷热的性质(火)和动的性质(风)。
它们结合在一起,组成各种结构,看似有某些恒常性,但事实上,都是由极其微小的「极微」组合而成,它们不断生起又灭去。
这就是物质的最终实相:波动或粒子的持续之流。
而这,这就是每个人称之为「我」的这个血肉之躯。
心
身体的运作过程之外,还有心理运作过程。
虽然「心」我们看不见也摸不到,但它与我们的关联似乎比「身」还要密切:我们或许可以想象,在没有了肉体之后,心仍可能存在,但我们却难以想象,没有了心,该如何存在下去。
然而,我们对心的了解,何其有限;对心的控制力,又何其薄弱,它常常违背我们的意愿。我们对意识表层的掌控力微乎其微。至于潜意识,更是完全超乎我们的了解,其中充满了各种我们可能不认同或并未察觉的力量在暗中掌控着我们。
就像审视身体一样,我们来审视心的运作过程。
识蕴
1
对于身心上所发生的任何现象及接收到的任何信息,我们的心首先是未经分别和认识的纯然的接受。它只是记载各种经验的原始资料,而不加以辨别名目,或价值判断。
想蕴
2
对于纯然接收的任何东西加以分辨、命名、归类,并作出正面或负面的反应。
受蕴
3
事实上,每当接收到任何信息,感受就立刻生起。它只是一个讯号,表示某件事情正在发生。只要不对信息加以评价,感受就会保持中性。但是,一旦对输入的资料赋予价值判断,感受就随之发生变化。
行蕴
4
如果感受是愉快的,我们会期待这种愉快的体验能够延长或者强化;如果不是愉悦的,便一心想将它终止,结果心会生起喜欢或厌恶的习性反应。
举例来说,当耳朵听到了声音,这是认识(识蕴)在作用。当声音被辨别出是正面或负面的语言时,辨别(想蕴)已经开始作用。紧接着感受(受蕴)开始起作用,如果是赞美之词,就心生愉悦;如果是辱骂,便心生不悦,而习性反应(行蕴)也随之产生。
其它的感官接收到信息后,也会产生同样的运作过程。这四种心的运用,远比组成物质实相的粒子变化快。当感官接触到任何物质的瞬间,这四种心理运作过程如电光火石般,迅速发生。随着接下来每一接触的瞬间,这四个过程都一再重复。然而,这个过程发展如此迅速,以至于我们无法察觉到正在发生的实相。只有当某种特定的习性反应一再重复的发生了好长一段时间,形成明显、强烈的心态时,我们才能在意识的层次上觉察到它。
此时,我们不难发现,不管表象如何,事实上,每个「人」都是一连串前后不同但相互关联的事件。
每个事件都是前一事件的结果,而且毫无间断的连续下去。这些密不可分的事件接连发生,表面上看起来是连续不变的,是完全相同的一个人,但这只是表面的实相,不是最终的真理。所以,人并不是已经形成的、永恒的实体,而只是时时刻刻不停流动的过程。
没有真正的「众生」,只是不断流动,不断形成的过程。
那为何我们会误以为人是不变的呢?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要与人相处,我们必须接受外在的,表面的实相,否则,就完全无法过日子了。
外在的实相是一种实相,但只是表面的。就更深层次来说,真正的实相是:
整个有生命、无生命的宇宙,都在一种持续的变化之中——不断生起又灭去。每一个人都是瞬息万变的亚原子之流,加上认知、辨别、感受以及习性反应(识、想、受、行)的心理运作过程,这些心理运作过程比身体(色)的变化过程还要迅速。
这就是每一个人念念不忘的「自我」的最终实相,这就是我们身处其中的身心连续性事件。如果我们能直接体验并且正确了解,就可以找到离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