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最经典的一首后宫词,短短四句,却美得让人心碎!
白居易,唐代三大诗人之人,因一首考题《草》金榜题名,历任翰林学士,其才毫不逊色诗仙李白,在白居易的诗词中,写了许多反映妇女问题的诗篇。在妇女问题上,他也十分关心宫女的命运。旧代皇帝为了荒淫享乐,总是在正式配偶以外,还拥有大量的妃嫔、宫女,“后宫佳丽三千人”,其来源除了大家闺秀、贵族少女外,更多的则是民间女子,她们一旦进入深宫,就一辈子过着幽禁的生活,形同奴隶和囚徒,白白地断送了青舂,消磨着生命。
白居易鉴于宫女的不幸遭遇,于是,有感而发,题作《后宫词》。这些诗篇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她们悲惨的命运,倾注了诗人对不幸者的深挚同情。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七绝诗。后宫词雨露由来一点恩,争能遍布及千门。三千宫女胭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
诗中前两句开门见山,明白指岀皇帝对持宫女从来只能是 “一点恩”,不可能做到“遍布及千门”。“雨露”,借喻皇帝的恩泽。诗人抓住“雨露”点滴状的自然特征,配合“一点恩”来比喻恩泽之少,首先给人以鲜明的形象。
“争能”,即怎能。千门,借指住在深宫深院里的众多宫女。诗中用“一点恩”与“千 门”在数量上的巨大悬殊,揭示出一面是皇亲贵族个人的淫乐,另一面却是大量无辜少女遭受折磨和坑害。“由来”是说从来如此,揭出淫乐的皇帝的寡恩并非从今天才开始,而是自有宫女制度以来一贯就是如此,这就普遍地触及了封建统治阶级腐朽生活的本质。第二句用“争能”一词责问,除强调“雨露之恩”不可能遍布整个后宫深院,悲剧后果定然大量存在外,同时也喷薄出诗人的愤激之情。
后两句由因及果,进一步写广大宫女的哀怨。即使在皇帝寡恩的情势之下,这“后宫佳丽三干人”又何尝不是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博得宠幸? “胭脂面”三字就比较含蓄地间读者透露了这一点,然而这种期待对于绝大多数的宫女们来说,无疑总是一个泡影。有的是“红颜未老恩先断”,喜新厌旧的君王早已转移旧爱去寻新欢;有的一辈子连君王的面也不能见到,每当春天来临, 在寂寞的后宫里,也许能听到“宫莺百啭”看到“梁燕双栖”, 明媚的春天,撩人的季节,正好反衬她们凄凉的身世,激发她们妒羡的感情,牵动她们愁苦的心绪,此情此景,怎能不叫她们的 “胭脂面”上留下斑斑的“泪痕”?
而例外的幸运者又能有几个呢?读到这里,不禁令人沉思:这三千宫女的悲惨命运的制造者究竞是谁?她们流下的泪,究竟是思君之泪,还是怨君、恨君之泪?诗人没有直接发议论,他只是把严崚的事实摆出来,让读者自己去得出结论。由于诗人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局限。他在主观上当然不可能指出问题的本质在于封建制度本身,他还不免把皇帝对宫女的玩弄、蹂躏视为“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