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赵荣琛先生入川事迹补证(四)

1942年1月11日《南京晚报》

赵先生记载大风国剧社在第一剧场演出是1942年1月1日,头天打炮《御碑亭》。据重庆报纸广告登载,大风剧社是1942年1月11日正式公演。前六天戏码依次是《红鬃烈马》《四郎探母》《审头刺汤》《春秋配》《奇双会》《三娘教子》。

从1942年一直到1945年8月宣布抗战胜利,1946年初赵荣琛离开重庆前往上海,赵荣琛在重庆挂了4年头牌。四年中报载广告明确“主演赵荣琛”的演出剧目如下:

红鬃烈马、春秋配、宇宙锋、探母回令、

奇双会、审头刺汤(雪艳娘)、三娘教子(双官诰)、

得意缘(饰郎玉霞)、四进士、金锁记(六月雪)、

玉堂春(起解、会审、团圆)、

困龙床(烛影摇红、烛影记、贺后骂殿)、

朱痕记(牧羊山、牧羊卷)、战蒲关、

法门寺(双娇奇缘)、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五花洞、打渔杀家、宝莲灯、汾河湾、

龙凤呈祥、御碑亭、斩经堂、芦花河(女斩子)、

二进宫、桑园会、瓦岗寨(虹霓关)、

孔雀东南飞、穆柯寨、穆天王、

碧玉簪、长坂坡、儿女英雄传(十三妹)、

樊江关、费宫人(刺虎)、青霜剑、桑园寄子、

生死恨、霸王别姬。

反串:

八蜡庙、群英会(周瑜)、大溪皇庄、

鸿鸾禧(莫稽)、法门寺(赵廉)

1943年7月10日《南京晚报》重庆版

从演出剧目来看,赵荣琛常演的剧目大小在五十出上下,以传统戏为主,文武兼备。当时的重庆报纸广告中并没有宣传是“程派”,他的演出剧目中既有程的,也有梅的,赵荣琛演过两次《霸王别姬》应该是一个意外。赵荣琛还有一出《棒打薄情郎》是他比较喜欢的戏,大风社4年里,赵荣琛贴演17次之多。

在程派戏方面有:程派本戏《孔雀东南飞》(1941年6月28日首演)《碧玉簪》(1942年4月20日首演)《青霜剑》(1944年4月29日首演)《费宫人》(1944年8月8日首演),以及《骂殿》《朱痕记》《六月雪》等明显是程派风格的传统剧目。

1944年4月29日《时事新报》

赵荣琛《青霜剑》

1944年10月,李紫贵、金素秋加入大风剧社开始演出。在大风首演1-8本《华丽缘》《六国封相》,赵荣琛也与他们同台,经常合作《长坂坡》《儿女英雄传》《双娇奇缘》《雌雄镖》等戏,赵先生自述说与李紫贵合演过《斩经堂》,报纸广告上没有查到。

1945年8月,赵荣琛再赴成都,声势很盛,报纸大版的广告标明“程派青衣”,这是赵荣琛第一次公开宣传“程派青衣”,各家报纸都给予报道。8月6日在成都春熙大戏院登台《红鬃烈马》,7日《成都晚报》报道:“场内观众拥挤,水泄不通。楼上楼下几无插足之地,大有人满为患,盛况空前,为历来所罕见。”

1945年8月10日《成都晚报》

“每日座无虚设,拥挤不通,尤以昨晚之三娘教子为最。戏迷诚不因大雨而减少。”

赵先生自述中记载:

 到成都后,演出效果又胜于前次,可称是连演连满,欲罢不能。8月15日那天晚上,我的大轴戏码是《玉堂春》。当我场上正唱到“会审”的“流水”时,突然人声嘈杂、乱成一片,我茫然不知所措,还以为我唱的有了问题。此时,有人出来把我拉进后台,才得知这晴天霹雳的好消息——日本无条件投降了!

赵荣琛在成都春熙大戏院的戏码:

8月6日《红鬃烈马》

8月7日《烛影摇红》

8月8日《四郎探母》

8月9日《三娘教子》

8月10日《玉堂春》

1945年8月13日《成都晚报》

8月10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并非赵先生所记录的8月15日,当天赵荣琛确实是唱《玉堂春》。在抗战胜利气氛的影响下停演两天,8月13日贴出庆祝抗战胜利的戏码《金锁记》《春秋配》《朱痕记》《龙凤呈祥》等,演至19日即告结束,赵荣琛此次成都演出共计12天。

返回重庆之后,赵荣琛还是在第一剧场演出,但是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去找师父程砚秋了。一直演出到1946年春节之后,2月28日《红鬃烈马》打住,束装就道,直奔上海。

京剧道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