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时起义军的军服考:脖子上的“红领巾”与手臂上的白毛巾

随着建军九十周年献礼片《建军大业》上映日期的临近,这部电影的剧照乃至宣传片早已在网络上流传开来。蓝灰色的军装、鲜艳的“红领巾”以及手臂上的白毛巾、红袖章,与演员一同塑造出了当年起义军的形象。本文将以图文的形式,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当年革命战士们的戎装。

中山装、大檐帽

1924年5月,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黄埔军校成立。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校,黄埔师生的着装肯定要和旧军队有所区别,中山装从此也成为了黄埔师生以及国民党军队的制式军服。

北伐战争中任国民革命军副总参谋长的白崇禧

带红圈的帽徽

细心的朋友们或许会发现,电影宣传片中北伐军的帽徽相比此前剧照中的帽徽,多出了一个红圈。

《建军大业》宣传片中的蒋介石形象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建黄埔军校后,黄埔军校生与国民革命军(北伐军)的帽徽正是宣传片中带有红圈的样式。不过在1929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陆军军常服暨军礼服暂行条例》后,这一种帽徽便暂时告别了历史舞台。

1929年后的国民革命军制服

身着黄呢军服的蒋介石(注意其帽徽已经没有了红圈)

1940年3月,汪伪国民政府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操纵策划下登上了历史舞台,并于同年12月公布了所谓《陆军制服条例》。根据这一条例汪伪军队的军装与当时的国民革命军几乎完全相同,但是帽徽却使用了1929年前的样式。

汪伪士兵与日本侵略者(左)

汪伪军队制服

1946年3月,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军队整编的决议,同时就军队制服进行统一设计并逐步换装。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带有红圈的帽徽作为国民党陆军的士兵帽徽,最后一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但是缓慢的换装使得许多国民党部队还没能更换新式帽徽,便被人民解放军悉数消灭。

按国民党的计划换装完成后的陆军

美国人镜头中东北战场的国民党军官们

脖子上的“红领巾”与手臂上的白毛巾红袖标

在电影《建军大业》中以及此前有关八一南昌起义的艺术作品中,起义军官兵在脖子上都有一条鲜艳的“红领巾”。不过当年起义军官兵脖子上的“红领巾”实际上是一节区分敌我的红布条,与后来少年先锋队的红领巾并没有什么联系。不过在此之前国民革命军东征时,黄埔军校教导团官兵为与旧军队区别,也在脖子上系了一条红布条。

国民革命军东征图

除了脖子上的红布条,起义军的手臂上还有一条白毛巾。这条白毛巾与红布条一样都是起义军的标志,用于区分敌我。不过在此前爆出的海报中,出现了身着军服手臂上戴有红袖章的人物形象。

油画:南昌起义

1981拍摄的电影《南昌起义》

在此前的艺术作品中,曾经出现过起义人员戴有红袖标。不过身上穿的却并不是军服……经过考证,在南昌起义之前曾经有约3000名左右的工人纠察队队员加入了起义部队,并在1927年的8月1日的南昌见证了红旗飘扬的那个伟大时刻。或许剧中的这一人物形象,正是在向当年的革命前辈们致敬吧。

本文为科普中国网军事频道原创,作战什刹海水师提督。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