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点评
01
奉节·地缝 拍摄者:何川
野老
曾缄
闲时扶杖过东津,野老相逢笑语真。
亦拟杀鸡为一饭,可怜鸡更瘦于人。
【点评】
初读曾缄老的这首诗,想笑却笑不出来。再读不禁喟然,三读后,深深服膺作者立意用语之高妙,平淡写来,了不着色,以轻松之笔而写沉痛之事,句里含情,谑中带泪,而更见其动心惨目也。全诗记叙自己策杖出游过东津这样一件小事:过东津而见野老,见野老而相与言笑。诗如果按这个路子写下去,应该是一片乐景,然而至转结处笔锋陡转,言野老欲以鸡黍相酬,却偏偏鸡瘦于人。诗到此戛然收煞。鸡杀没杀呢?没杀。“拟”嘛,只是有这个心意罢了,不是不杀,是不忍杀之。如果诗只是这个意思,那也平平,算不得高。高在哪?高在“鸡瘦于人”。不说人瘦而说鸡比人瘦,人瘦还用说吗?要言之,鸡瘦也罢人瘦也罢,折射的都是某个衣食不继艰难苦困的年代。作者这次与野老相逢,比起陶渊明和王摩诘他们的与村老相逢,“待遇”可就差多了。
02
奉节·小寨天坑 拍摄者:
王传贵
故乡
郑临川
风物故乡好,莺花三月天。
沧江摇画舫,绿树听啼鹃。
野祭清明近,春耕寒食前。
胡尘今满地,回首痛狼烟。
【点评】
故乡是历代诗人写不倦的主题,此外,烟花风月,人情物事,皆是诗人触兴寄怀的对象。此诗亦不出此范畴。作者写的是春风三月还乡,所以前三联都围绕三月景物、人事在写,用笔浓淡有致。首联总起扣题,中间两联,一写景一写事,以示区别。画舫摇于春江,啼鹃呼于绿树,正应三月江村之景,活色生香,宛如图画。颈联摄进清明野祭、寒食田耕这两个三月特定风俗,丰富了题面。然而,本诗最出人意外、最打动人的不在前三联,而在尾联。“胡尘今满地,回首痛狼烟”,十个字,可谓字字泪血,沉痛无比,一下子让读者从阳春三月的天堂跌入狼烟四起的地狱。这种反衬法古人亦常用,老杜尤善用之,如《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一诗,刚刚颈联还“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尾联忽然就“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了,让人的情绪瞬间从高峰坠到谷底。再如《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州山行三首》之二,前三联尽写山行所见,笔致风轻云淡,不露痕迹,尾联突然转到“何日兵戈尽,飘飘愧老妻”上,给人的情感冲击特别巨大,而这一联也正是作者写此诗之命意所在。即如上诗,尾联的一“满”一“痛”,遂把三月美景给人阅读快乐消解殆尽,其艺术的打击力和感染力更大,也更能体现作者对外侮入侵的关切和痛感,不失为一首精深厚重之作。
03
奉节·夔峡彩云 拍摄者:
郭莉
忆嘉州旧游
王淡芳
牵人魂梦古嘉州,郭对青山绕碧流。
载酒撑船乘月去,夜深吹笛过乌尤。
【点评】
此诗作者自言当年为避兵祸,随学校从武汉大学西迁嘉州即今之乐山,尔后数十年再未重游,因忆其旧游事也。首句言“牵人魂梦”,扣题之“忆”。次句总揽嘉州之地胜,青山相对,碧水绕流,以如此佳山水,为所忆张目。三、四句进入所忆之事。然而值得追忆之事又岂止一二。作者屏弃诸事,专取夜游一事。盖年少英发,山水流连,载酒夜游,何其风流倜傥也。设想当年,同学三五,于月下载酒泛舟,吹笛按曲,从乌尤山下信流经绕,意气标举,真不啻神仙中人也。全诗层次井然,主次分明,用词精准,音韵和谐,造境清空幽邈,宛然如画,而忆中之浓情自在景中,在不言中,让人遐思。
04
奉节·云桥 拍摄者:杨明霞
再寄千帆子蕊
刘君惠
日诵蒹葭白露诗,浮沤人海聚何时。
峨眉月照东湖月,忍死应留一见期。
【点评】
先解题:千帆者,程千帆也,当代著名学者、诗人。子蕊,沈祖棻也,当代著名诗人,尤以《涉江词》鸣世,与程为伉俪。程、沈时在武汉大学执教,故诗中有“峨眉月照东湖月”之句。作者此前先有一律诗见赠,本首绝句为再寄之作。寄人之作,重在有情。故此诗首句即以日诵《诗经》中怀人之作“蒹葭白露”诗为发端,以志相思。第二句则言人世沉浮、天涯阻隔,表其虽思念而相聚不易之遗憾。思而不见,则更愈见难堪,此为增其一笔写法。接下来该说什么呢?作者想到自己身为蜀人,而友人远在荆楚,故想象峨眉山月与东湖之月当同属一轮。既是同一轮月,或许我之思念他们,他们也应该知道吧?换句话说,他们也会在此时此刻思念着我吧?诗中的“峨眉月”,其实是暗用了李白《峨眉山月歌》的命意,只是用得自然无痕罢了。结句更是把思念之情提升到了顶点:即便是死,老天爷也该给我们留一个再见的机会啊!也就是说,没有与他们相见之前,我怎么能忍心去死呢?!“忍”,就是怎忍、岂忍、不忍的意思,一个字,抵得千言万语,非有刻骨铭心的体验不能出此言!把对对方的深切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读来着实让人动容。
05
奉节·夔峡晚唱 拍摄者:
杨文龙
清明二首·其一
曾道吾
客地徒招母氏魂,深宵独自抹啼痕。
花开陌上归难得,羡煞他人扫墓门。
【点评】
清明时节,作者客居异地,见人扫墓而生感想,故有此诗寄慨,情致遥深,读来为之涕下。首句言欲为母亲招魂,但自己身处外地,招亦不得,一个“徒”字,多少无奈!次句言招既不得,则有愧于母,故而深宵坠泪,独自伤怀。三句转到当前。而今正是暮春三月,陌上花开,踏青儿女,纷出踏青。然而自己却欲归无计,扫墓祭母更是空言,一个“难”字,亦是深恨难遣。此时又偏偏看到有人扫墓,联想到己之不能,转而羡慕起“他人”有墓可扫。全诗用语绝不拗峭,但情感却是一气流注,至为悲切,愈转愈深:招魂而徒劳,悲其一也;深宵抹泪,悲其二也;归而难得,悲其三也;节逢清明,悲其四也;见人扫墓,悲其五也。最后,羡人扫墓而己之不能,悲其六也。一个“羡”字,是为哀极。正话反说,愈见其悲。写诗如此,能事毕矣。
06
奉节·日耀夔门 拍摄者:
余湧
登西山龙门
张榕
岚影波光万顷开,凌虚半壁俯楼台。
平生曳尾泥涂惯,也要龙门上一回。
【点评】
此诗为作者登昆明西山龙门之作。对这个特定题材,有很多作品都围绕着“一入龙门,便身价百倍”这一典实来发挥敷衍,本诗也不例外。所可道者在于,作者把这个典实巧妙地同自己所处的时代、自己的身世相衔接,翻出了与众不同的新意。诗前两句正面着笔,写登临所见,西山岚气、滇池波光交相辉映,而龙门危悬,从这里俯瞰昆明城郭,楼台高下,尽收眼底。这些景物全都是据实而写,但笔致精到,大开大阖,也从侧面烘托了龙门之险胜,攀登之不易,不露声色地为后面张本。接下来笔锋陡转,从登龙门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际遇,言自己就像庄子笔下的那只龟,一辈子曳尾于泥涂,略无所用,并且是习惯了这种处境。这个“惯”,是作者强作欢言,其实最是苦涩。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作者没有说。然则虽没有说,却胜于说。让人想起那些峥嵘岁月里的诸多往事。最让人含泪带笑的是结句:不错,他现在登的是龙门,可又不是。即便不是,也要“上”一回。因为某些原因,他不能升学入仕,登上理想中的那个“龙门”只是虚妄,但现在,他却实实在在登了一回眼前的西山龙门,虽然此龙门非彼龙门,但也算过了一把“瘾”。表面上说得轻松,实则五内酸苦,心里有种种不甘。全诗围绕龙门,取义双关,似庄而谐,似轻而重,似淡语而实浓笔,借物达意,非此非彼,亦此亦彼,让人回味无穷。
07
奉节·映山红 拍摄者:
张光俊
候鸟老人
曾忠恕
家乡二老似飞鸿,一个飞西一个东。
女在长安儿在沪,各分一半夕阳红。
【点评】
这首诗写的是近些年来的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有不少这样的“飞鸿”。盖儿女们各有其事,往往与父母不在一地。作为父母,不得不分开去带孙。这首诗以南北迁徙的鸿雁为喻,既生动又形象。为什么不说飞北飞南而说飞西飞东呢?从诗中看,是因为这二老的儿女,一个在长安(西安),一个在上海,各自打拼。所以老两口也只能各“奔”西东。全诗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但是结句却结得高明:本来夕阳是不可分的,可在这里,不但能“分”,而且各分一半。其实这只是一种喻象。因为正常情况下,“二老”原本是应该是相处一地共度“夕阳红”的,如今却似飞鸿来去,这就不正常了。这种不正常,完全是由当今社会实际情况造成的,是当今社会大多数老人实际生活状态的如实写照。作者在诗中略不雕绘,更不着一字议论,但是我们读罢全诗,却分明感受到“二老”的无奈和苦涩。在貌似轻悄的诗化的叙述中,寄寓的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沉重。
08
奉节·黄金水道运输忙 拍摄
者:张朝阳
村妪
文伯伦
樵苏十指血痕斑,耕获连宵月色寒。
儿若工棚找对象,休言有母在深山。
【点评】
诗写一个农村老妇,为了让在外打工的儿子找到对象,就告诫儿子不要说自己的家在山里农村,不要说自己还有一个贫困劳作的老母。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老母亲的艰辛,儿子在外打工,家里全由她一人操持。上山砍柴,十指被荆棘扎伤,留下斑斑血痕。春耕秋获,她不分昼夜地劳作,其苦累可知。而出身于她这样家庭的儿子,自然是难于找到媳妇的。这件事于是成了老母亲的一块心病,时时记挂在心。于是转结,她告诉儿子:你若找对象,千万不要说在山里还有我这个母亲啊!这首诗好。好在哪儿呢?我以为一是事实的真实。作者笔下的“老妪”即便不是实有,也必定是作者从现实中所概括提炼出的“这一位”。二是写作的真实。不夸张,不雕饰,完全白描。三是技术的真实。技术为表达主题服务。诗的最后两句,完全以老妪之口出之,如当面对儿殷殷相嘱,读来尤其真切感人,一个处处为儿子操心着想而不惜鄙薄自己的农村老妪形象,立时鲜活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让读者感受到一个母亲的伟大,母爱的渊深。所以我说,这首诗无论从立意上、表达上都堪称上乘之作,都有可资后学之辈学习和借鉴之处。
主讲人简介
张春义,笔名东方麓台,建筑施工企业就职。晋社社长,山西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太原诗词学会副会长。曾出版个人诗集《俯首白云》。
太原诗词学会《诗词讲座大课堂》第六期
讲座内容:点评会员作品,讲授律绝章法
主讲人:张春义
一、漫说飘絮
嫁与东君孕翠薇,思由清气送新晖。
扬眉有待青云力,落地犹添细雨威。
也过关西寻汉使,更行漠北吊明妃。
同存四海为家志,不绿天涯岂肯归。
1、这首诗的题目是“飘絮”。字面意思是随风飞舞的柳絮。这是一首咏物诗。什么是咏物诗,顾名思义,就是以咏物为主要表现方法的诗。是以某种物品为描写吟咏的对象,来抒发作者的个人情怀为主要内容的诗作。也就是说,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然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于谦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这就是说,咏物诗起码包涵两层意思,一是要有对物的表象及特征的描写,二是要借助这种描写而言志抒情。
为何要咏物?不要说你写咏物诗词只是单纯为咏物而咏物,如果这样,那毫无意义。其实每个人在准备写一首咏物诗词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感情在,否则你为何要咏他呢?或赞美,或贬斥,或寄托,或感兴,总是有个理由的。写好写差,采用何种方式写作那是另一回事。因此,要咏物,就要把你内心最“触动”的一面充分体现出来,否则为了咏物而咏物,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咏物的目的是言志抒情,咏物诗在咏物的同时只有言了志或抒了情,才能算是一首真正的咏物诗。如郑板桥有首《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竹》,表面写竹的形象,其实在赞美竹坚定顽强的精神时,隐寓了作者自己风骨的强劲,及决不向邪恶妥协的坚定立场和无论受到任何打击都决不动摇的坚强品格。这首诗,就因为在竹的表象描写下,有所隐寓,所以成了流传数百年的一首著名咏物诗。
下面我们看看这首咏物诗。
东君指司春之神。翠薇,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也指青山。第一句的意思是说:飘絮在春天、漫山遍野生发。第二句“思由清气送新晖”他的本意是柳絮带着清新之气沐浴在阳光之下。但这里有些词不达意。思、送两个字有些问题。
颔联“扬眉有待青云力,落地犹添细雨威。”接续首联,手法很好,也是遣词造句有些问题。
青云力,这个词很费解。一般我们说东风力或春風力,没有青云力这个词。有“青云之志”。对句“落地犹添细雨威”这个也不准确,一般用柳絮来必须雪花,没有比喻细雨的。说增加细雨的威风,这个也讲不通。
4、我们再看颈联:也过关西寻汉使,更行漠北吊明妃。这里用了两个典故。汉使,汉朝的使者。明妃是王昭君。
王昭君去世后,厚葬于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到了晋朝,为避晋太祖司马昭的讳,改称明君,史称'明妃'。
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柳有留之意。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十里长堤,一步一柳,由长安而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他这里引申了这个含义。但是,他这个上下联的意思相同,术语叫“语意合掌”。也就是上下联虽然用词不同,但是意思相同。这个要注意。
5、尾联:同存四海为家志,不绿天涯岂肯归。他的这个尾联是整首诗最出彩的地方,因为柳絮就是柳树的种子,它随风飘散,随处植根。“不绿天涯岂肯归”。抒发的是诗人自己的心声。
二、无题
莫把人生仔细梳,糊涂一点又何如。
与其老计蝇头利,不若常挥垅上锄。
醉看飞泉鸣凤曲,闲听古柏写龙书。
心宽才有夕阳乐,未必高楼胜草庐。
1、题目是无题,实际是抒怀。也就是以诗歌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情怀。他的首联就点破整首诗的诗意:莫把人生仔细梳,糊涂一点又何如。
2、第二联接续第一联用流水对对自己的这一主张作进一步阐述:与其老计蝇头利,不若常挥垅上锄。意思是说一个人老去计较那些蝇头小利,没有任何意义,远不如去做点有意思的事情,什么事情有意思呢,他说“不若常挥垅上锄”。种地比较有意义。这一联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与其老计蝇头利,这个老计,按他的意思是“老去计较”。但这里不能这样省略,而且,这也不是诗家语。可以用详计、深计来表述。另一个问题:不若常挥垅上锄,这个垅上锄,意思是干农活。但是,这个并不能否定上联的蝇头利。道理上有些讲不通。
3、三联:醉看飞泉鸣凤曲,闲听古柏写龙书。这一联同样是要抒发一种闲适的心态,但是,他这联和主题离得稍微有些远。而且我们看四、五、六这三句,就是一种流水账。对升华主题起不到作用。
4、尾联:心宽才有夕阳乐,未必高楼胜草庐。很漂亮的一联。这才是升华主题的重要一笔。事实上,我们回头来看,他的中两联其实没有什么用处,而且冲淡主题。如果去掉中两联,改成一首七绝,是很好的一首诗:
莫把人生仔细梳,糊涂一点又何如。
心宽才有夕阳乐,未必高楼胜草庐。
三、忆春日农耕
腊尽春回雪尚余,农家二月早开锄。
深耕陌上闲心静,小坐桥边老柳疏。
几度沧桑情未已,三餐清淡兴何如。
当年车马今难见,往事东流日久虚。
解读这首诗以前,我先讲几个诗词术语:
第一,什么叫破题,破题,泛指文章的开头。文章开头点破题目要旨的几句话,以承接正文。叫破题。
作诗也一样,诗之起处,叫“破题”,首联或首句不但要点明题旨,交代时间、地点,还要奠定情感基调,统领全局,以下承、转、合,都因首联而生。
第二,什么叫切题,切题也叫扣题,就是你写的东西得跟你的题目一致。写的东西得围绕你的标题来选材。切题的切,是符合、贴近的意思。诗词切题就是诗词切合题目,没有离题的话。
第三,什么叫离题,离题就是离开主题。形容写文章或说话同要讲的主题距离很远,毫不相干。朱自清在《论废话》中说: 有些人说话爱跑野马,闹得“游骑无归”。有些人作文“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我们写诗也是一样,要扣题,避免离题,否则,毫无意义。
我们回头看这首诗,题目是忆春日农耕,那么,他的首联说
“腊尽春回雪尚余,农家二月早开锄”。春回大地,虽然还有残余的雪迹,但是农田已经开始了生产劳动。这句好像没什么问题,我们看第二联:深耕陌上闲心静,小坐桥边老柳疏。
这一联,除了“深耕陌上”四个字和农耕有关系,其他都是顾左右而言他。也就是离题。
第三联:几度沧桑情未已,三餐清淡兴何如。这一联更是离题万里。这首诗写的不成功。
那么,如何做到扣题,怎么扣题呢,我用老杜的《江村》来说明: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这首诗,题目叫江村,那么,他的首句用“清江一曲抱村流”破题,一个“抱”字用得精妙,生动地描绘出江水紧紧围绕江村的情态。第二句“长夏江村事事幽”,用事事幽引出下文。究竟有哪些事呢?我们看:颔联写景物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其中,梁上燕是说村中之事;水中鸥是说江中之事。
颈联写人事之幽。“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出句“老妻画纸为棋局,”暗含一个村字。“稚子敲针作钓钩”,暗含一个江字。
题目是江村,整首诗围绕江和村展开,全诗结构严谨,以江、村二字贯穿,前后啮合,照应紧凑而又流转自然;字句精炼、刻画细微。这是杜甫律诗的老到之处。
四、晨起观荷
清风拨动小池塘,吹起涟漪泛碧光。
丝雨落珠浮叶闪,云烟荡雾戏鱼藏。
芙蕖葆洁熏兰袖,雪藕出污掀细浪。
陶醉凌波娇秀态,铺笺弄墨赋新章。
1、这首诗的题目是晨起观荷,那么,首联一定要破题,也就是点破题目要义,告诉大家你要说什么。他的这个前两联没有说到荷花,这里有些问题。把题目改成荷塘更好一些。
2、这首诗主要的问题是写景太多,抒情太少。
这首诗的造景用了:清风、池塘、涟漪、碧光、丝雨、浮叶、云、烟、雾、鱼;芙蕖、兰袖、雪藕、细浪。池塘里几乎所有的物象都用上了,这就形成了堆砌。所谓的堆砌就是比喻写文章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以扩大或加长篇幅。而且这里面有些词汇重复出现,术语叫相滥。相滥是指在上句或上联中用过的词语,在下句或下联又换了一个面貌出现。这是诗人词汇贫乏的表现,是一种语言浪费,违背了诗词辞简意丰的基本要求,所以称之为相滥。
比如,涟漪、细浪,云、烟、雾,芙蕖、雪藕。这些都是相滥。
3、尾联:陶醉凌波娇秀态,铺笺弄墨赋新章。所谓“诗中不言诗”。这个也要避免。
五、过汾河
淡淡晨烟缓缓风,遥看山尽水波平。
高楼渐次临汀渚,倒影依稀印杜蘅。
无几鱼舻连远馆,两三车骑入重城。
滩头芦荻年年是,不与浮萍一并生。
诗人从山里走出,远远的看到汾河两岸的景色。首联写的很美。颔联的汀渚就是水中小洲或水边平地。这里是指水边平地。杜蘅是一种草本植物。这句是说高楼在岸边依次排开,水中植物的倒影依稀可见。
因为是早晨,所以诗人说河中的渔船不是很多,岸上的车辆疾驰而去。尾联:滩头芦荻年年是,不与浮萍一并生。整首诗遣词造句很流畅,有两点瑕疵:一个是韵脚风落韵,也就是出韵、不押韵。另一个是杜蘅和芦荻,两种水边植物,前后相滥。总的来说写的不错。
六、枫叶红
冷露霜锅调作羹,绿衣抖擞换新缨。
满坡红染真如血,半夜秋来不作声。
自在风中吟绝唱,何须纸上记浮名。
乌泥澍雨多相厚,谨以赤心报此情。
这首诗和前面我们讲过的第一首诗一样,是一首咏物诗。首联用“新缨”比喻绿叶变成红叶。二联接续首联作进一步说明。三联转而抒情,从另一面作阐述。尾联拟人化描写。澍雨是大雨的意思。第七句的转折稍显仓促,他的本意应该是“化作春泥更护花”。但是,意思没有说透,致使第八句“谨以赤心报此情”缺少凭据。而且这句孤平。以后要注意。所谓“孤平”,是指“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当第三个字该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后,那么,第五个字必须换用一个平声字,否则,就是孤平句。
这里我讲一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格律诗的格就是格式,它包括:平仄、粘对等。
诗词格律中所讲的平仄,乃指平声字和仄声字。换句话说,在律格中,平声字位只能用平声字,仄声字位可用上声字、或去声字或入声字。
要是严格按标准格式定平仄写诗,确实难度很大,恐怕也就没有那么多好诗了。为了解决难度问题,不至于使一些好诗荒废掉,同时又要保证音律、韵律的谐和,处在非节奏点上的“一、三、五”位置,其平仄是不受限制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一、三、五”位置都不受限制。
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规定,在有些地方,一三五还是要论的。说明如下:
句式一:“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该句式,上联的第五个字必须是平声,下联的第五个字必须是仄声,否则,就是三平尾或三仄尾。
句式二:“仄仄平平仄仄平”,当第三个字该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后,那么,第五个字必须换用一个平声字,否则,会成为孤平句,孤平是格律诗的大忌。
句式三:“仄仄平平平仄仄”,这是一个特殊格式,他的第五个字和第六个字的平仄可以换用。也就是可以变成:“仄仄平平仄平仄”。这是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一个格式,也只有这一个句式五六字换用,但他不是拗救,是特定句式。
例句;林逋的“山园小梅”中: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押,不须檀板共金樽。
该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就是特定句式。
除了以上三种句式外,其他一三五位置的平仄是不受限制的。除了这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以外,诗友们还经常听说的一个词叫“拗救”。什么是“拗救”呢?按照网上的说法,所谓拗救,其实包括了两个方面,即拗和救。拗了,然后想办法去救。格律诗中,诗句的第二、四、六处的平仄必需分明而不可宽限,而拗救,意思是在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那么在下一个该用仄声字的地方改用平声字去救过来。这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不过是“将错就错”,实际上是一错再错的掩饰而已。而且,如果真能拗救的话,格律诗便无格律可言了。就七字句而言,仅仅剩下第七字可以不“拗”,何况还有所谓“上句拗、下句救”;“拗而不救”。等等,格律将荡然无存,也就谈不上什么格律诗了。
事实上,唐人格律诗是在杜甫之后才基本定型的,杜甫及其以前的诗作都不可以作为“拗救”的论据。所谓“拗救”,它是后人搞出来的,给前人作品贴的一块创可贴。中国文字成千上万,那么多的平声或仄声字,随便换一个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特意去先拗后救。大家记住,没有“拗救”这一说法。我们写诗,一定要严格按照格律去写。
七、夏日入山中访诗友不遇
又趁明晨访隐踪,篱门自掩友难逢。
独餘林鹊斜青羽,空见石蒲开紫茸。
溪水山烟长作伴,物华人迹总相容。
奈何藜杖归慵步,回看葡云翠几重。
前两联写寻访诗友而不得。颔联用虚字对“独餘、空见”表达自己的落寞感。紫茸是一种紫色细茸花。三联承接首句的隐踪而来,尾联说自己缓步归去,忍不住又回头张望,只见烟云缭绕。老友的处所不知所踪。诗写的不错,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两个韵脚茸、容连韵。一是葡云这个词,我查了很多资料,也没查到,这个是生造。所谓连韵就是相邻的两句押韵句,用了同音字作韵字。破坏了律诗的韵律美感。
八、夜雨
秋雨缠绵夜,幽思合杳冥。
敲窗应有意,循迹却无形。
任是珠帘叠,漫将天籁听。
悠然沉入梦,悦耳自泠泠。
首句破题,颔联承接首句续写秋雨的形、声。听其声,不辨其形。三联的任是珠帘叠,漫将天籁听。出句珠帘叠是说雨点就像是珍珠缀成的帘子一样。对句漫将天籁听。天籁是指自然界的声响,如风声、雨声等等。说明了自己寂寞的心态。这里是承接首联的缠绵夜和幽思而来。尾联的出句悠然入梦没问题,结句悦耳自泠泠,悦耳这个词和整首诗的语境不吻合,整首诗风格沉郁,悦耳一词则显得清新明丽。造成了整首诗的感情不在一个调上。我们写诗,在一首诗的第一句或第一联就要为整首诗定基调,或悲或喜、或寂寞、伤感或恬淡、闲适;抑或激昂、消沉等。而且,整首诗只能有一种感情基调。这个,在创作中要注意一下。
九、春雪汾河
寻幽新雪后,翠影入波柔。
晓雾袅春水,野凫点绿州。
风从仙境过,人在画屏游。
烟渚迷离处,可存古渡头。
1、春雪刚过,诗人来到河畔,河水笼罩着薄雾,绿洲上有几只野鸭。绿州应为绿洲。洲是指水中的陆地。
2、风从仙境过,人在画屏游。这一联语意合掌。
3、烟渚是雾气笼罩的洲渚。尾联是说在这一片茫茫之中,是否还有古渡留存。
这首诗,三联稍有不足。另外,野凫点绿州、可存古渡头。这两句孤平,需要修改一下。
十、春末寄语
嫣红姹紫依依去,茂叶繁枝滚滚来。
不必趋隅垂泗泪,深山古寺待君回。
这首诗借用白居易“大林寺桃花”的意境而来。我们看一下白居易的这首“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再看诗友的这首,意思是到了,但是直接把原作改了一下,就显得不高明,而且不成功。第三句更是不知从何而来。整首诗遣词造句熟、俗。尤其是两个成语:姹紫嫣红和枝繁叶茂的引用。在诗词中用成语或熟语一定要谨慎。因为一首绝句28个字,用了两个成语再加上两个叠字,就没有自己的东西了。
十一、乡愁(新韵)
汾水桥头柳色新,无端家雀惹离人。
谁堪品味乡愁苦,聊寄天边那朵云。
乡愁是一个永远的话题。诗题乡愁,用柳色新表示又是新的一年,用家雀把思绪引回到老家的老院,只能把思念寄托给天边的云彩。柳色新一词不妥,用柳又新更好一些。这首诗的遣词造句有些问题,我给他改了一下:
临水踟蹰柳又新,无端家雀惹离人。
却寻陈迹愁先乱,聊寄天边那朵云。
十二、初夏
尚未春泥沾湿衣,何曾夏急不饶时。
轻烟暖日笼千树,幽鸟鸣音响万枝,
蝶梦群芳催绿遍,蛙声一片钓清漪。
岂能光景虚生度,终是诗文难改痴。
这首诗也是写景多抒情少,二联的千树、万枝合掌,三联的蝶梦、蛙声这两个意象放在初夏,还有些早。
十三、送春
谁道青春值万千?落花无奈己随缘。
香风几度熏人醉,美色千般带病缠。
豆蔻海棠皆入笔,清心远志未成篇。
东君遗信云台去,早有回声一梦牵。
1、用拟人化的手法为春姑娘送行。前两联写的很好,第三联的转折稍显不足,因为一个春就把所有的花卉涵盖了,再说豆蔻海棠,就略显多余。尾联留有余韵。
2、这里讲一个律诗重字的问题。诗歌里的重字现象分为修辞性重字和非修辞性重字。所谓修辞性重字就是为了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韵感和艺术性,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而出现的重字,而除此意义之外的就是非修辞性重字。修辞性重字由来已久,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已经出现了,几乎是伴着诗歌的产生而产生,格律诗中,常见的修辞性文字重复主要有叠字、顶针、复辞等情况。
叠字,是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紧密相连组成的词,叠字在传统诗歌中使用十分广泛,尤其是格律诗形成后,无论五言还是七言都采用叠字来突出律诗的音韵感和节奏感,强化摹状抒情的效果,具有传情达意的形象性,可以增强律诗的艺术魅力和特定的表达效果。叠字诗句除前文列举的以外还有: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等。
顶针指的是上句末尾字、词与下句开头字、词相同,构成一种回环相扣的表达效果。如元稹的“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即顶针格的应用。
复辞是指重复的字、词不是相连的,而是被其它文字隔开来,它可以在同句中,也可以在不同的句子中,有句内重复也有句外重复。句内重复的如:楼外青山楼外楼、云想衣裳花想容,还有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等等。句外重复的如: 卢梅坡的“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需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对于非修辞性重字,特别是在唐代格律诗形成后得到广泛运用,并随之出现了文字“避同”之说,即在一首诗中避免同字重复。之所以要避免非修辞性重字,是因为诗的字数本来就不多,每个字都承载着重要的艺术信息,若有重字,就会严重减少艺术信息量。参考前人对这一规则的理解和应用,发现有一条原则:律诗的非修辞性重字,允许出现在首联和尾联,不允许出现在中两联。就像这首诗两个千字,而且位置在中两联,这个是要避免的。
十四、赞米玲
第一书记到基层,绿水青山赞米玲。
精准扶贫民意顺,科学技术率先行。
读书党建抓根本,剪纸秧歌展技能。
玉露清香飘四海,好人村里暖融融。
记得去年我给大家讲课的时候说过:把报纸上的口号按平仄排列,那不叫诗。这首诗就是这样,满满的正能量,但不是诗。
题目是赞扬、歌颂这一类的诗词,有个统一的称呼:歌颂类题材。我们知道《诗经》分为风、雅、颂。颂就是用诗歌颂扬,亦泛指用言语文字赞美。那么,这一类诗究竟该怎么写,有没有章法可循呢,有,我们来看看杜甫歌颂李世民的《重经昭陵 》:
草昧英雄起,讴歌历数归。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
翼亮贞文德,丕承戢武威。圣图天广大,宗祀日光辉。
陵寝盘空曲,熊罴守翠微。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
诗的前四联叙太宗功德,繁简得中,后二联以昭陵作结。极其典重。古人点评此作:说功业无竹帛气,说神鬼无松杉气。它并未从具体事迹入手,足见老杜手段。
汪师韩在《诗学纂闻》中曾说:假使感古者取三国六代事,衍为长律,便使一句一事,包举无遗,岂成体制?。也就是说,包举无遗,将不成体制。体制就是诗文书画等的体裁、格调。
其次,歌颂类题材的写作一定要有感而发,不要硬涩的凑句。那么,什么叫做“有感而发”呢,“有感而发”是“受到眼前景物或事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的意思”。古人常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优秀的诗词作品,一定是具有打动人心的真情蕴涵其中,只有字字句句饱含真情,读者阅读时才会与作者产生共鸣,或悲,或喜,或感慨不已,或愤怒不止。相反,没有感情的文章,就像一棵枯树而没有生机和活力,自然也就没有那诱人的风景了。
十五、嘉峪关
夕阳西下照雄关,屏卫长城最尾端。
边地攻防常恶战,官兵拼死保平安。
多朝换代多朝旺,一将功成万命残。
不到国门非好汉,踏着丝路去瞻观。
1、嘉峪关位于万里长城的最西面,所以他说:屏卫长城最尾端。
2、颔联和首联的衔接不行。我们说起句也叫首联,首这个字是个象形字,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目,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首字的本义是头。也就是说,一出场,就要让人看到你的头,看到你的面部,这样才能对你有个初步的了解。第二联叫颔联,颔的本义是下巴颏,首字的本义是头,下巴颏和头是连在一起的。所以说,颔联与首联也是紧紧地联系起来,上下关联,前后呼应。他的这个首联只说了一个大概,第二联一定要接续首联引申开来。但是,他这里显然是有问题,读者读后也不知道嘉峪关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这个是对律诗章法的掌握不到位造成的。我曾经写过一篇“格律诗的写作章法。”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下来可以了解一下。
3、关于在诗词中借用古人的句子,我们一般不鼓励大家这样做。当然,你要是借用了也无可厚非,但是,不要改用。就像这两句:一将功成万命残。不到国门非好汉。太熟的句子会让读者反感。有两个字大家在创作中一定要注意:熟、俗。
前人用过的句子叫熟句。用词庸俗、不雅的句子叫俗。就像这一联:边地攻防常恶战,官兵拼死保平安。很俗。容易把记游诗写成打油诗。
十六、居庸关怀古
居庸叠翠远峦攀,遍野丛花妩媚嫣。
灵鹊萦回穿障隧,早莺飞转戏英欢。
燕山八景争妍首,汉月千年斗碧颜。
游赏关城多感慨,登临烽堠自怡然。
这首诗的题目是居庸关怀古。按照题目,这应该是一首怀古诗。怀古诗的这个古,是指一种古迹,怀古多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因此,怀古又往往跟登临主体结合在一起。在艺术表现上,往往要写景,写这个古迹的地理环境、景物景观,长于情景交融。怀古诗的写作一般是先叙事写景,极力铺垫;后议论抒情,点明主旨。怀古诗的写作一般是透过史实,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昔盛今衰,感慨盛衰无常。类比对比,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抒发爱国情怀。前一段在榆次官道巷采风,我曾经写过一首怀古诗
七律:杀熊岭宋金战处吊种师中
国祚将移苦战争,当关曾此失豪英。
孤怀自抱筹边策,千载长垂不朽名。
岭上草翻新样绿,林间风作旧时声。
遗踪欲吊怅难觅,山鸟避人俄一鸣。
怀古诗的写作,经典章法有两种:第一种、先景后情,比如老杜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前两联写武侯祠的景色,后两联叙述诸葛亮的功劳。也就是所谓的先景后情。
第二种、先情后景,比如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全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事实,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这就是先情后景。
我们再看这首诗,虽然题目是怀古,但是,通篇都是在写景,而且整首诗缺少章法,遣词造句生硬,比如:远峦攀。读起来很拗口。妩媚嫣。嫣字凑韵脚。
颔联的灵鹊、早莺合掌。这首诗写的不成功。
看了前面的作品,有个感觉,就是有些诗友不知道怎么写诗,从哪里入手。其实,这就是诗词立意的问题。最后,我再给大家讲一下诗词的立意。
诗词写作的目的就是意,确定目的就是立意,意在笔先,这是古人作诗时的经验之谈。所谓立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和动机。
立意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一)、正确
立意正确是做诗的根本要求,这主要是指诗的思想性。“意”是否能“立”得住,就看它是否正确,是否带有社会普遍性,是否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与习惯,是否禁得起人们的推敲,是否能积极地、健康地反映生活本质的内容。正确,就是作者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正确的立意应是大多数人能够认可或是积极倡导的。只有正确的意才能立得住、立得稳。
(二)精。也就是立意要简明集中,要做到一诗一意,防止“二意两出”。也就是说:一首诗,只能有一个主题,一个中心。这样,才能集中全诗文字,抓住重点,把这首诗的主题鲜明而突出地表现出来。
(三)立意要高,忌平。写诗,不管是写景,咏物,还是怀古,写事,都要有所寄托、感悟,以给人教益。写景,不能只是眼中情,耳边声,写成诗词化的景点说明。写史,写事,也不能单纯罗列史事,典故,写成史书,解说资料。要有寄托。
(四)、立意要新,忌俗。即诗词立意要创新,用新的语言,新的视角,道别人未所道。写诗不应蹈袭前人,要务去陈言,独辟蹊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立意新颖,强调的是文章主题要有特色,有独到之处,要有不同于大众化的东西。诗人只有具备特有的视角,诗才能出巧、出彩。我举一个例子:
前几年有个“红豆,七夕相思节”诗词大赛,一等奖的作品《红豆诗》:
“南国春风路几千,骊歌声里柳含烟。
夕阳一点如红豆,已把相思写满天。”
他这个就是言别人不能言,却又是人人心目中都知道的意象,令人拍案叫绝,爱不释手。
大家知道,要求新,必须要有所创造,因为有创造,才能有新。上层领域里,“言前人之所未言,发前人之所未发”,“脱世俗之见”。就谓之创新。换句话说,你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应该不雷同于前人,不同于世上庸俗的看法,能给人一种新鲜感,也就是新了。
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