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就一定为真吗?心理学家揭露眼睛和大脑的“欺骗术”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眼见一定为实吗?亲眼看见的一定是真的吗?
人们总是过于信赖自己的眼睛,以为只要是亲眼看到的就一定是真实可靠的,可事实上并不是,有时候你的眼睛和大脑也会欺骗你。
摄影师阿德里斯·拉提夫曾拍摄过一幅极其能佐证这一观点的照片,照片里一位身穿军装的男子,向一对躲在灌木丛中的母子弯腰伸出了手,邀请他们出来。画面宁静祥和,传递出一幅友爱和平的气息。
画面中人物的姿势很容易让我们以为,这是一个军人,即将要帮助这对受困于某种灾难的母子,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画面中这位军人的另一只手上紧握着一只手铐,而这对母子是寻求庇护的非法移民,他们将被送往大约3公里以外的边界墙。
宁静安详的背后,是两个国家动荡的时局,普通民众颠沛流离的命运。因此眼见不一定为实,要时刻警惕我们感知的方式和大脑对我们的欺骗。
所有物种的感知模式都由基因决定,通常恒定而久远,不会轻易发生变化,除非发生基因突变或者基因构型改变转化为新生物。
但通过对感知模式的解析,我们人类可以一定程度上改造思维方式。因为人类虽然具有动物的原始基因,但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我们大脑有很强的可塑性。
人类的感知模式通常是,把自己的感知能力直接覆盖在需要被感知的对象上,而很少去思考对象的本质意义。普通人都是唯物主义者,信奉看见之所见,例如我们在看到一只羊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它是一只羊,而不会追问它是观念还是物质。
因为大脑在做出反应判断的时候,受制于理性大脑和感性大脑的影响,而对于大部分没有刻意训练过的人来说,感性大脑要更加的强大对自主判断的影响更深,感性大脑的运作过程和方式皆比较简单,往往靠第一反应判断事情。
而理性大脑会主动调动记忆的功能、复杂的计算方式、比较规划决策等功能。

大脑在展开运作的过程中需要在消耗和功率之间做出取舍,而人类的最根本基因就是趋利避害。理性地思考需要更高的功率,占用大量的注意力资源,且展开的过程相对缓慢,会影响到大脑同时处理其他讯息。
所以自然而然大部分人的感知思考模式,倾向于信息处理加工机制较低的非理性思考。
非理性思考机制产生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我们人类对自己已知的信息储备量过于自信,一部分是因为天生的惰性基因,倾向于能够轻而易举就得到的结论,正如德摩斯梯尼所说:“一个人想要什么,就会相信什么。”
关于非理性思考导致大脑对自我的欺骗,锚定效应亦非常有力地佐证了这一论点。
基因本身感知的思维方式受制于低等物种,例如我们在生活中第一次见到某一个东西时,第一印象是最深的。此后即便有证据证明我们的第一印象是错的,个人也很难去纠正自己的既有印象,这本质上就是大脑和眼睛对自我的欺骗。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先问参加实验的其中一半人:“他是在9岁之后还是之前过世的?”对另一半人会问:“他是在140之前还是之后过世的?”
最后再问:“圣雄甘地是什么时候过世的?”
这些问题看起来既愚蠢又似乎没有意义,因为稍微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甘地绝对超过9岁,但不可能活到140岁。
那么研究这些问题还有什么意义呢?
且看上述实验的结果:第一组猜测甘地去世的平均年龄是50岁,第二组是67岁。
两组数据都和正确数据相去甚远,但显然两组数据都受到了初始数字的影响,也就是对一个问题的第一印象。
所以,若一个人想要更加透彻地了解所见所闻,不轻易被大脑和眼睛所欺骗,就要懂得警惕分辨第一印象的惰性和过度自信的繆判,诚如孔子说所言:“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
警惕大脑中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见,既能够让我们看见更大的世界,也可以辅助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更正确客观,从而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当然一个成年人要改变已经形成的固有思维模式,会是一个非常艰难且漫长的过程,但只要坚持修炼我们总能习得更优越的视角。
具体如何实践,心理学家给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注意细节。
当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不要立刻给出结论,觉察自己内心的偏见倾向,注重细节,尽可能地客观、多面地寻找细节,探索问题的真相。
第二,培养自己的证伪能力。
卡尔·波普尔写道:“科学思维的本质是我们从不确信任何事。”检验一个观点是否正确的唯一方式就是证明它是错的,卡尔将这一过程称为证伪。
因此当确定一个观点之后,试着从反面的观点思考推论该观点是否成立,不断质疑挑战自己的思维模式,多角度看待问题。在证伪的过程中不断地接近最真实的逻辑。
比如你买股票,在参考了大量的数据以后,你选择了其中的一支或几支,但对于那些放弃的股票不要全然不顾,而是继续追踪,以此来判断自己的决策是对的还是错的,弄清楚你当初不买这些股票的原因是什么,那些让你顾虑的原因是否是正确的?
第三,每件事必考虑负面因素。
在做每一个决定之前,多问自己当前的不利因素,以防止自己过分盲目乐观忽视负面影响,也有利于改掉自信过度的毛病。
人类始终更乐于追求全面客观的真理,而不是困在已知的陈规旧俗里;但人类同时又经常会骄傲自大且懒惰,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一座天平,应该往哪边倾斜自行决断。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atterthwaite TD, et al. (2014) Impact of puberty on the evolution of cerebral per- fusion during adolescen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1:8643–864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