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最爱杜甫五律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誉为“诗史”,在内容上,他还原当时社会生活,对底层人民饱含同情;在艺术上,他的诗炼字精到,对仗工整,留下众多在文学上和社会上都颇有价值的诗作。

今天,小编挑选了十首杜甫的五言律诗,在诗中,我们来感受杜甫的才华与忧国忧民的情怀吧!

春夜喜雨 蘑菇爸爸和小乖妈妈 - 奇幻唐诗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之间,“安史之乱”之前,长安安宁祥和,一片繁华,而“安史之乱”之后,城池衰败,长高的草把城墙围了起来。此时,连花都要哭泣,鸟都害怕。此诗可见杜甫家国之忧。全诗对仗精巧,声情悲壮,是难得的佳作。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也是杜甫的名作之一。在诗中,杜甫将雨拟人化——“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杜甫笔下,雨似乎是一个可人的小姑娘。此时的杜甫是喜悦的,他细致地描写了春雨的特点,赞美了滋润万物的春雨,意境清幽,是一首传神、知名的咏雨诗。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写泰山,通过描绘泰山的巍峨和雄壮,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呕歌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在诗的后半段,诗人由泰山而抒发了人生不断向上的感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经成为励志的名句。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攻陷山东、河南等地,此时的杜甫与兄弟们失散,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杜甫思念兄弟,在一个月夜,写下这首诗。诗中,杜甫托物咏怀,看着月亮,在这个夜晚,更加思念亲人,但是,因为战乱未平,音信不通,真是让人伤怀。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写下这首诗时,杜甫已经57岁了,进入了晚年,距离杜甫去世也只有两年时间。杜甫晚年,年老体衰、处境艰难,境遇十分凄惨。当他登上神往以久的岳阳楼时,望着浩渺的烟波,写下“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句子,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自己的处境。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天宝十五载,杜甫被叛军禁在长安,想到在鄜州的妻子,他写下这首诗,表示想念。在诗中,他以妻子的口吻来写,抒发妻子对自己的想念,充满惆怅与悲伤。在尾联,诗人希望将来两人相聚时共同望月。将忧思寄于未来,也是很无奈了。

《房兵曹胡马诗》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兵曹是官名,房兵曹是一个人。杜甫在诗中描绘了房兵曹的一匹清骨神峻、驰骋万里的“胡马”,借胡马英勇来说明自己想要为国出力的雄心壮志。

《孤雁》

【唐】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一只雁不饮也不啄,只是一个劲的飞着,想要找寻自己的同伴,这只孤雁又何尝不是杜甫的影子。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

《天末怀李白》

【唐】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杜甫和李白作为我国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虽只见过三次面,却神交非常。杜甫写下很多诗篇表达对李白的思念与牵挂之情。在这首诗中,杜甫对李白的悲惨遭遇愤慨不平。全诗感情真挚,风格婉转沉郁。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也是杜甫的名篇,是杜甫在旅途中所写。这首诗既写旅途风情,更感伤老年多病、漂泊无依的心境。首联写江夜近景,刻画了孤舟月夜的寂寞境界。诗人的名声因文章而显赫,告病辞官,皆是由于远大的政治抱负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尾联诗人以沙鸥自比,转徙江湖,声声哀叹,感人至深。

(0)

相关推荐

  • 杜甫看着儿子挨饿却无能为力,心酸又无助,写下一诗《百忧集行》堪称千古悲情

    导读:杜甫看着儿子挨饿却无能为力,心酸又无助,写下一诗堪称千古悲情. 杜甫的少年时光过得很幸福,爷爷是著名的诗人杜审言,而父亲杜闲有在朝为官,曾任朝议大夫.兖州司马. 所以杜甫不仅是出身书香门第,还可 ...

  • 安史之乱中,那些著名的诗人们下场如何?王维比杜甫李白都幸运

    众所周知,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国风最为开放便是唐朝了.因唐朝皇帝都喜欢对外交流,所以唐朝无论在经济.社会.文化还是艺术方面,都呈现出了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在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了大量名 ...

  • 杜甫最伤感的两句诗,尽显诗圣功底,让人实在难以取舍

    在中国的文化宝库中,唐诗可谓是一个当仁不让的明珠,而让这颗明珠璀璨夺目的,无疑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韩愈曾经不无敬佩地提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相比于李白,杜甫的经历则坎坷得多.虽然他的祖父杜审言 ...

  • 古诗词日历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戍楼更鼓响起后,宵禁开始阻断人们出行,边塞的秋天一只孤雁发出啼鸣声. 露水从今夜变得透白,月儿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出 ...

  • 人到中年,迷上了杜甫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272天的第272篇原创文章 最近开始读起了杜甫. 我 ...

  • F04杜甫五律《梅雨》读记

    杜甫五律<梅雨>读记 (小河西) 梅雨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梅雨是一种气候现象.基本特点是持续阴雨.因在 ...

  • F05杜甫五律《宾至》读记

    杜甫五律<宾至>读记 (小河西) 宾至 患气经时久,临江卜宅新. 喧卑方避俗,疏快颇宜人. 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 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 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夏,时杜甫或刚迁居 ...

  • F06杜甫五律《田舍》读记

    杜甫五律<田舍>读记 (小河西) 田舍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这首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初夏.题目&qu ...

  • F07杜甫五律《江涨》读记

    杜甫五律<江涨>读记 (小河西) 江涨 江涨柴门外,儿童报急流. 下床高数尺,倚杖没中洲. 细动迎风燕,轻摇逐浪鸥. 渔人萦小楫,容易拔船头. 这首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夏.时杜甫居成都 ...

  • F08杜甫五律《云山》读记

    杜甫五律<云山>读记 (小河西) 云山 京洛云山外,音书静不来. 神交作赋客,力尽望乡台. 衰疾江边卧,亲朋日暮回. 白鸥元水宿,何事有余哀? 这首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夏.时杜甫居成都 ...

  • F02杜甫五律《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读记

    杜甫五律<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读记 (小河西) 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茅屋赀 客里何迁次?江边正寂寥. 肯来寻一老?愁破是今朝. 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 他乡唯表弟,还往莫辞遥. ...

  • F09杜甫五律《遣兴(干戈犹未定)》读记

    杜甫五律<遣兴(干戈犹未定)>读记 (小河西) 遣兴 干戈犹未定,弟妹各何之? 拭泪沾襟血,梳头满面丝. 地卑荒野大,天远暮江迟. 衰疾那能久?应无见汝时. 这首诗或作于上元元年(760) ...

  • F10杜甫五律《遣愁》读记

    杜甫五律<遣愁>读记 (小河西) 遣愁 养拙蓬为户,茫茫何所开? 江通神女馆,地隔望乡台. 渐惜容颜老,无由弟妹来. 兵戈与人事,回首一悲哀. 这首诗或作于上元元年(760)夏.时杜甫居成 ...

  • F01杜甫五律《酬高使君相赠》读记

    杜甫五律<酬高使君相赠>读记 (小河西) 酬高使君相赠 古寺僧牢落,空房得寓居. 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 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 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 附:赠杜二拾遗(唐-高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