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南的水城方楼|普宁村落
2013年3月第一次来溪南拍村落,后来就像停不下一样,要不仍是来拍村落,要不就来拍民俗耍老爷,或者带本土和外地的朋友到村里随处逛逛看看见识普宁村落,最后这种情况随着越近些年而多得更多。溪南是个好地方,人文历史、村落生态都特别的好,尤以乡野景观的原生纯朴之美吸引人,另外保存很完整的溪南大寨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说起大寨,似乎每次来溪南都会进去看一下,否则总觉得这一趟是少了点什么,尽管这寨里面的很多建筑真算是挺熟了,比如水城方楼和十八座下山虎,比如十祠堂五公厅等,但多多看看,总会有细节上不一样的发现和收获,且一直都如此。
常来溪南大寨,多拍拍多做做记录,多看着玩。其实,是来一次见变化一次,来过一次一些物事就可能少见一次。
本图志,是这些年来,陆陆续续来过溪南大寨内水城方楼,所做的一个相对完整拍摄记录。
2017年8月偶然路过溪南大寨,就放下飞机,做第一次的航拍。
这偶然的路过,发现这里在修寨前溪的堤岸,许多原生景观不见了。
溪南大寨的平面图。
广东省普宁市梅塘镇的溪南大寨,所处地理风水学上称之牛地。明清之间,大寨形成有十三巷十一街长十一座短七座的格局,其内素有十祠堂五公厅、前水城后方楼十八座下山虎的说法。十祠多位于街首,五厅则位其后,十八座下山虎处寨北畔,方楼水城则是北畔四街中座及尾座。大寨内北畔的建筑十分特别,即方楼水城十八座下山虎等二十座大屋看上去与众不同,其中又以方楼水城为最。这些建筑,实际上是土库楼及其变体的组合。据周氏族人介绍,水城方楼十八座下山虎,是溪南周氏七世木星公所兴建,迄今虽经四百余年风雨,然仍完好,能见其初建时统一的样貌,且可使用。一直以来,对溪南大寨这十几二十座同期建筑非常感兴趣,因为从样貌上看,这些建筑太高大上了,而且是同期建起,这得多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可惜,在溪南这边没有相关的书面文字资料记载这些建筑的具体情况,仅口头相传为木星公发家所建。谈到建设的时间,通常说是明代,而感觉是有点问题的。按方楼水城的内部的木构和装饰上看,这些木质物件的风格至多推到清初或清中早期。究竟具体怎么样,不知道!反正没实据资料就是。
可见,寨内有许多高耸的下山虎,其实都是土库建筑的变体。
土库,也作塗库,是一种公家合建或家族独资所建置于寨后、主厝后,用来储物、防御的建筑,其有别与现代所见的潮式民居样式,大体以二三层的后三间,加前左右两厢房并设大门,配一天井,以及一道前围墙。格局上,土库形似走龙虎门的下山虎叠楼,又与江南的“三间两搭厢”相似,然又有相异处。存储和防御的性质,造就了土库高耸宏伟牢固封闭的特征,其主体建筑的大厅不开敞而仅一个十分厚重的大门,以致关门即可全封闭抵御外来,或登上楼层抽掉木梯隔开下层退而避守……
这寨内一大溜建筑,看起来都是同期所建,按村民讲即为木星公所建。
相传,溪南周氏第七世木星公业农,中年时候一次在田里放牛时睡着了,梦见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其边上叫,醒来后,木星公好奇心发作就循着梦中情景找到那个地方,从地里挖出一桶白银,自此而发家,后建这十八座下山虎。此外,民间还有另外一个关于木星公发家的传说。中年的木星公,一次秋收之后,在土地上种起了萝卜,没想当年气候不好,萝卜长叶不长果,加上时逢元末明初朱陈交战,社会混乱,物资紧缺,即使长出萝卜也没盐腌制,公无奈,也就懒得去收成管理。翌年二月,天下起大雨,接着榕江泛滥,洪水带沙把木星公的萝卜地全淹了,水退之后,望过去白茫茫一片沙滩。入夏后,潮阳来了一批明朝的兵马,因水土不服,兵马均出了毛病,医生称急需新鲜萝卜进行医治,并出了榜文公告。消息传到心灰意冷的木星公处,成了好消息!此时夏季除了旧年未收成的萝卜,其他地方再难找到,且是一大片,因此,木星公因荒弃的萝卜转卖给军队而得了一笔财富。木星公得财之后,认为是祖先的福蔭,随后购置大批材料,于寨内建起了十八座下山虎。
水城。
水城,是溪南大寨内最大的单元建筑,其深约24米、阔16米、高14米,是两座土库楼相朝而建,整体就像是个矩形的围楼。其首层两侧各设大门,门内两侧接建格子房,主体建筑面阔三间,纵面上下三层而间有隔层凑足四数,整体中空又置一门隔成双天井。水城的屋顶原设有走廊,据传原来还设有蓄水池,水城之名便来自水池之设。
我来水池的次数,可能不是很多,但已经数不过来了。第一次来水城,是2014年初,当时和外地的朋友捕快兄来访大寨,于内走逛时候,遇有一位老阿姨带着孙子在溜达,就问起水城方楼在哪两座?阿姨十分热情,带着我们就来到水城。正好见到水城内有人家,便借问而入,随后由住家的阿伯向导在内参观,阿伯还带着我们爬到屋顶去溜溜。及后数年之间,又多次来访,可带着相机,总是拍没个完整,且也觉得这里头有太多让人好奇的。水城是现打在内有人起居为数不多的单元建筑之一,其状态还不错。在想,若是没有人起居了,这古老的建筑是否会老得很快而致坏掉?但这问题,我想,很多人都没法说出怎么才好。
在高空俯览水城。
高耸的水城。
水城的南大门。
水城内院双天井。
一旁的格子房相当下山虎的伸手房,其门高近3米。
这一道门,把天井格成两个。
主体建筑内的大厅。
上楼。
水城的楼内。
水城的屋架。
水城的圆形窗户。
在屋顶上。
屋顶横脊,旧时的彩绘还遗留有些许。
方楼。
方楼,因整体呈正方形而得名,其长宽约十四米,高约十六米,是两座土库少两间伸手房而前后紧贴另中空为天井,所形成的方形二三层建筑,若称其为方形土楼也可。方楼仅设一大门,四周厚厚的夯土墙壁围合,通气的窗户开得很高也很小,采光基本靠正中间方形的天井。方楼的大门前另设有一落三间一层建筑,周氏族人介绍说,凑此,方楼的格局是三厅二天井格局。方楼内的装饰特别漂亮,按理,这会是这一批水城方楼十八座下山虎的建造者主居所在吧?村人给了肯定的答案。方楼北侧相邻的两座下山虎,是其配套,其中一座便是橱房所在,三座单元建筑之间还专门建起巷门,营造封闭状。据介绍说,方楼最高峰的时候,曾住了二十来户人家,人数达200。关于这一点,有点疑惑,虽然方楼是真的好大。如今的方楼是没有人起居了,进去过三四次,每次所见,感觉都是湿漉漉的,不少木构蛀坏又换上,实在可惜。
水城方楼,皆都是防御性很强的楼房结构,以城以楼称之,实际最准确不过了。
三厅二天井格局。
方楼及其左侧两座下山虎,是整体的。
高空俯览方楼,真就是个方形土楼。
方楼与其配套两座下山虎之间的巷门。
方楼屋顶的燕尾。
方楼的唯一入口。
在前厅望后厅。
屋架结构和木雕装饰。
这年的8月4日,捕快兄来普宁,继续他那部渐行渐远古村落的粤东卷资料补充收集,普宁这里其中有要去溪南一站,想找个当地的朋友再问点什么,顺便走走溪南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群,大寨。于是安排起行程,翌日而至。正好中午,找了在溪南做图书馆项目的小竹一起吃饭,然后过去光祥叔家里喝茶座谈聊天,再借了钥匙到大寨内看方楼、水城。说起溪南大寨,现真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寨内多了一栋二层水泥楼,虽说有拆掉一层了。外头般配古寨墙的原生土地和池塘,自去年夏天就已硬质化并围护栏杆,现貌似寨门外的石板桥也没了,还把寨池一角搞了游泳场。可能,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吧,说来也对啊,生活所需高于一切嘛。不过真舍不得去看,而幸好此前多次过来拍照算是留了不少旧貌。村落,是活着的,所以会慢慢演化,一直到消失,截取岁月中的一节时间片段,事物或者好看,或者不好看,相对而言。拿过钥匙再到方楼内,这回阳光比较好了,拍起照片容易多。方楼,长宽约十四米,高约十六米,是三座土库前后紧贴而中空为天井,所形成的方形三层建筑;另外,在方楼的大门前另设有一落三间一层建筑。这是之前写的方楼文字资料,不过捕快兄说描述不太准确,严格讲,方楼是土楼!这让我恍然大悟,还真是。但我觉得这有别于别处的土楼,而是土库建筑的增减变体。
正方形的天井。
在粤东潮府,土库是一种公家合建或家族独资兴修用防御及储物的建筑。防御及存储性质,造就了土库是一种高耸宏伟的叠楼,及其大厅不开敞而仅一个十分厚重的大门,以致关门即可全封闭抵御外来,或登上楼层抽掉木梯隔开下层。由于土库的性质,这些大屋多建于寨后且数量并不算多。然而,在溪南大寨内,这里的土库不止超规格的高耸体大,还多有数十座,随处可见!在全潮目前所发现来说,可谓绝无仅有了。
关于溪南大寨的水城方楼,想来还是有很多细节没有记录到,毕竟都是每次走近,静下心来的时候,就会有新的发现。在我想来,若是有机会,真得勘察研究一下这水城方楼和十八座下山虎的具体建设年代,或许一个不小心,那座建筑上就有着具体建设纪年?但,目前就暂如此吧。见闻乡土,仅以为记。
水城方楼在一定的程度上,除了结合本土潮式建筑工艺之外,也具有徽式建筑、山区建筑的布局风格。按推测,这可能是清代早期即康乾时代,出外经商甚至海上商人一类,所带回来之财富和文化与本土结合产生的代表作。
20180922
完。
声明
本作品为【普宁青年摄影】【岭东文化】【普宁村落】荣誉出品。
若有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安静声音】的署名,并保留原图片水印和本段声明等。
请尊重个人劳动成果!谢绝图片、文字、文段的非完整性转载!请勿剽窃性抄袭。
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如作品著作权、作品中出现人物的肖像权等。
作品中原创图片、文字不得直接或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