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野山参的小知识
当今纯正野山参只占有市场份额的1%,原因野山参生长于深山老林中,由于生长环境和自然灾害,能存活下来的少之又少,再加上赝品泛滥,让我们很难辨认真假。
鉴别野山参,必须掌握五个要点,即芦、纹、皮、体、须这“五形”,也有把“芦、艼(dǐng)、体、纹、须”称为“五形” ,下面我就来全面介绍一下辨别野山参真伪的要点。
1、 芦
芦即根茎,也称地下茎,即主根顶端细长部分,俗称“芦头”。每年秋季地上部脱落,在根茎上留下一个茎痕,俗称“芦碗”,其数量随参龄增加而增加,也是鉴别参龄长短的主要标志,由于生长环境和自然灾害等影响,分为好多种情况,并非人们常说的一个芦碗一年的说法,但一般说来,芦长、芦碗多而紧密,总是不错的。
根据根茎形态,可将根茎分为下列几种。
(1) 马牙芦:根茎上茎痕明显,稀疏而大,形如马齿状,多在根茎的最上段。
(2) 堆花芦:根茎上的茎痕排列紧密,形如堆花,多在根茎的中段或上段。
(3) 圆芦:根茎上的下段茎痕,因生长年久而长平,表面比较光滑,形如圆柱,故名“圆芦”,多在根茎的最下段。
(4) 线芦:根茎细长而较圆滑者称为“线芦”;较粗长而不太圆滑者称为“草芦”。
(5) 竹节芦:根茎在一定间隔处呈环节状突起,形如竹节,多在根茎的中下部。
(6) 二节芦:根茎上端形态是马牙芦,下段是圆芦或竹节芦者称为“二节芦”。
(7) 三节芦:同一个根茎上具有马牙芦、堆花芦、圆芦(或竹节芦)者,称为“三节芦”。
(8) 雁脖芦:根茎一般是直立的,因生长受阻等原因,从某部位弯曲,形似雁脖,称为“雁脖芦”,也称“回脖芦”。
2、艼(dǐng)
不定根,即芦上长出的支根,俗称“艼”。其形状为中间粗,两端细,呈枣核状俗称“枣核艼”。芦基部生的不定根,称为“护脖艼”;两个不定根对生于芦两侧,称为“掐脖艼”;不定根(艼)和根茎(芦),统称为“艼帽”。
3、体
山参主根称为“体”,根据其形状可分下列几种体形。
(1) 灵体:体态小巧玲珑,支根(腿)匀称,明显可分,多为2条,分裆自然,体短粗而质坚,支根短粗,须根细长。根形呈菱角形、元宝形或跨海形,称为“灵体”。
(2) 横体:主根短粗,两条支根分裆角度大,或有一条向横向伸展者,称为“横体”。
(3) 顺体:主根较长,圆柱形,支根顺直生长者,谓之“顺体”。如为1条支根者,俗称“赶山鞭”。
(4) 笨体:主根较长,支根2条以上,粗细不匀,主根和支根极不相称,体形蠢笨。
(5) 疙瘩参:主根短粗,近似圆球状,支根两条以上,长短不匀称,明显细于主根者,称之“疙瘩体”。
4、 纹
在主体的上部(肩部)生有多条紧密连贯、排列有序、深陷细密的环状横纹,俗称为“纹”,也可称为“肩纹”。生长年限越久,横纹数目越多,越紧密;生长年限较短,其横纹浅而稀。
根据主体上的纹理,可分如下几种。
(1) 螺旋纹:横纹仅密环于主根上部,纹理细密而深,呈螺旋状,称为“螺旋纹”,为纯山参基本特征。
(2) 浮纹:横纹浮浅而稀疏者,称“浮纹”。生长年限短的山参,多显浮纹。
(3) 断纹:山参经移植后,横纹断开,断续延散到主根下部,
5、须
支根上生长的较细的根,须根细长,柔韧性强,有弹性、其上缀有小米粒状的小疙瘩称为“珍珠点”。
6、皮
主根的外层表皮,称为“皮”。皮的色泽,老嫩程度与生长年限、地势、坡向、土壤、水分等条件有关。
(1) 老皮:表皮粗糙,黄褐色,无光泽。
(2) 嫩皮:表皮鲜嫩而细腻,黄白色而有光泽。
(3) 紧皮:表皮细腻,老嫩程度适中,外皮丰满,内在充实,黄色而无光泽。
(4) 锦皮:皮肉质地坚实,皮紧细腻,黄白色或金黄色,外皮似锦缎,故称“锦皮”
野山参的质量以生长年久、芦长、碗密、带圆芦、体丰满、纹深而密、螺旋状、枣核艼、带珍珠疙瘩、须根坚韧不易断,五形俱佳者为极品野山参,但并非所有的野山参五形都明显,由于各种自然环境的影响,一支看上去只拥有五形当中的几个形的,也可能是一支好的野山参。
下一篇:生晒参鉴别
野山参商品形态
野山参商品形态,它涉及植物形态学、楨物生理学、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学等相关的学科。
野山参的商品鉴别十分重要,事关产品定价和消费者利益.由于野山参价格昂贵,均以单支品评论价,野山参的完整性是审定价格的依据之一,折芦断须就要降低品位,价格相差甚大。野山参不允许破坏性鉴别,即使有先进、发达的科学仪器和技术也难以发挥作用。因此,野山参的商品鉴別,一直沿用形态鉴别技术。野山参的鉴別是一项髙深的学科,是一个业精于勤的技术,而这种技术未经专门学习和长期的经验积累是很难掌握。
为了规范野山参商品的鉴定标准,我国在1980年8月由卫生部,国家物价总局、国家医药管理总局修订颁发了《山参商品规格标淮》;2002年8月1日,国家标准委颁布实施了国家标准GB/T18756-2002《野山参分等质量》。这一国家标准的出台,对于规范我闽野山参市场,促进我国人参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家标准从野山参的芦、艼、体、纹、须等五形感官特征上分别做了具体的表述,作为鉴别野山参的外观鉴定标准,国内人参界普遍汄为《野山参分等质量》国家标准较2000年版《中国药典》具体.可操作性强,是一大进步。2006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实施的《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对野山参的定义、用语、分级质量橄了更加细致的规范,更具体的规定出野山参的质量检验鉴定数据,使野山参商品的鉴定具有了法律依据。
野山参由于生长环境的影响,在参体的各个部位都形成较特殊的形态,具有鲜明的特征。现在市场的野山参主要还是以野山参的“五形、六体”为鉴别依据。野山参的“五形”就是芦头、艼、体、纹,须(珍珠疙瘩);“六体”是灵体,撗体、顺体、老体、笨体、嫩体。
一、野山参的五形
1、芦头,就是野山参的根茎。
野山参的根茎,也称地下茎,即主根顷端细论的生长茎,俗称“芦头”。毎年秋季地上茎叶脱落,在根茎上留下一个茎痕.俗称“芦碗“,随参龄的坩加而逐年增加,根据芦头的形态吋分辨出野山参的生长年代。由于生长缓慢,野山参的根茎分为下列儿种。
(1)马牙芦:根茎上茎痕明显,稀疏而大,形如马齿状.多在根茎的最上段。
⑵堆花芦:根茎上的茎痕排列紧密,形如堆花,多在根茎的中段或上段
⑶圆芦:根茎上的下段茎痕,因生长年久而长平,表面比较光滑,形如圆柱,故名“圆芦”,多在根茎的最下端。
⑷线芦:根茎细长而较圆滑者称为“线芦”;较粗长而不太圆滑者称为“草芦”。
(5)竹节芦:根茎在一定间隔处呈环节状突起,形如竹节,多在根茎的中下部。
(6)二节芦:根茎上端形态是马牙芦,下段是圆芦或竹节芦者称为“二节芦”。
(7)三节芦:同一个根茎上具有马牙芦、堆花芦、圆芦(或竹节声)者,称为“三节芦”。
(8)雁脖芦:根茎一般是直立的,因生长受阻等原因,从某部位弯曲,形似雁脖,称为“雁脖芦”,也称“回脖芦”。纯正的野山参应当具有“三节芦”,而且以“雁脖形三节芦”为佳,这是野山参的重要特征。
2、艼,就是野山参的不定根。
野山参的不定根,即根茎上长出的支根,俗称“艼”。其形状为中间粗,两端细,呈枣核状,俗称“枣核苄”;根茎基部生的不定根,称为“扩膀艼”;两个不定根对生于根茎两侧,称为“掐脖艼”;不定根(节)和根茎(戸头》统称为“艼帽”。一般生长年限久远的野山参上多生有参艼1 ~ 3根,这是野山参艼的特点。
3、体,就是野山参的主根。
野山参的主根称为“体”,根据其形状可分下列几种体形。
⑴灵体:体态小巧玲珑,支根(腿)匀称,明显可分,多为2条,分裆自然,体短粗而质坚,支根短粗,须根细长。根形呈菱角形、元宝形或跨海形,谓之“灵体”。
⑵横体:主根短粗,两条支根分裆角度大,或有一条向横向伸展者,谓之“横体”。
(3)顺体:主根较长,圆柱形,支根顺直生长者,称之“顺体”。如为1条支根者,俗称“赶山鞭”。
⑷笨体:主根较长,支根2条以上,粗细不匀,主根和支根极不相称,体形蠹笨,谓之“笨体”。
(5)疙瘩体:主根短粗,近似圆球状,支根两条以上,长短不匀称,明显细于主根者,谓之“疙瘩体”。
(6)老体:主根苍老,有残断再生的迹痕,有多条支根,纹深,皮粗糙,基本为三节芦头,谓之“老体”。
(7)嫩体:主根鲜嫩脆白,有多条支根,皮嫩,水须多,易择断,纹浮浅,谓之“嫩体”。
4、纹,就是野山参外皮上的皱褶。
野山参主根上外表皮的环状横纹,俗称为“纹”。野山参化长年限越久,横纹数目越多,越紧密;生长年限较短,其横纹浅而稀。根据主体上的纹理,可分如下几种。
⑴螺旋纹:横纹紧密环于主根上部,纹理细密而深,呈螺旋状,称之为“螺旋纹”,此为纯正野山参基本特征。
(2)浮纹:横纹浮浅而稀疏者称“浮纹”。生长年限短的野山参,多显浮纹。
(3)断纹:野山参经移植后,横纹断开,断续延散到主根下部。
5、须,就是支根上较细的根。
野山参支根上生长的细根称为“须”或“须根”。生长久远的老山参须根上具有小疣状物,俗称“珍珠疙瘩”。须根可分下列两种。
⑴“皮条须”即山参的须根粗细较均匀,细长,清晰而不乱,柔韧而不脆,似皮条样,中下部缀有明显的“珍珠疙瘩”。
⑵“水须”在须根上生长的细小的吸收根,俗称“水须”,呈白色,细嫩而脆,多数在植株枯萎后而脱落,少数变为次生须根而继续生长。而无光泽。
6、皮,就是野山参的外表皮。
野山参主根的外层表皮称为“皮”。皮的色泽,老嫩程度生长年限、地势、坡向、土壤、水分有关。
⑴老皮:表皮粗糙,黄褐色,无光泽。
(2)嫩皮;表皮鲜嫩而细腻,黄白色而有光泽。
⑶紧皮:表皮细腻,老嫩程度适中,外皮丰满,内在充实,黄色而无光泽。
⑷锦皮:皮肉质地坚实,皮紧细腻,黄白色或金黄色,外皮似锦缎,故称“锦皮”。
鲜野山参等级
生晒野山参等级
一、描述人参从果到须的术语
红狼头:指人参的核果,成熟时鲜红色,亦叫“亮红顶”。
五匹叶:指六年生的人参茎苗。因其茎顶生着5个轮生复叶,故得名。
芦头:芦头又被称为芦,它是指人参的根茎部位。
芦碗:系指芦头上的数个圆形或半圆形凹窝状已枯茎痕,形如小碗。
三节芦:野山参最标准的芦,也是构成野山参五形全美所必备的条件之一,它由三部分组成,“马牙芦”、“堆花芦”和“圆芦”。一株野山参无论其大小,能长出三节芦者,它的生长年龄至少应在五十年以上。
马牙芦: 顶端的一段具新脱落的地上茎痕,边缘棱较平齐,中心凹陷(芦碗),形如马牙齿面,即称“马牙芦”。
堆花芦:沿中上段近10 年脱落的茎基,芦碗紧密,左右交错,层叠而生,芦碗边缘有明显的棱背,呈缝隙状,层层堆叠,堆积如花状,习称“堆花芦”。
圆芦:下部由于参龄年久,芦碗逐渐消失,形成圆柱形,俗称“圆芦”。圆芦上有紧密的环形棱皱,一般可认为每一棱皱是生长一年的标记。
艼:其实就是人参的根茎部位长出来的不定根。
枣核艼:野山参的典型特征之一,参艼形状两端细,中间膨大,形如枣核,习称“枣核艼”。生长五十年以上的野山参,主根须逐渐衰退,吸收功能下降,激发艼须快速生长,吸收养分迅速膨胀,待艼须的吸收功能也衰退了,原有的蒜瓣艼会逐渐演变成两头尖,中间膨胀的枣核状艼,只有生长八十年的老山参才会有典型的枣核艼,标志其内在品质优异。
蒜瓣艼:生长三、四十年的野山参,芦头上的“顺长艼”稍显颓势,畸形变态,缓慢膨大逐渐嬗变成蒜瓣艼,它是野山参中期生长信息的表达,经验认为,具有四、五十年参龄的野山参可有此形态,在目前野山参中很常见,多是30∼50 年的货品。
顺长艼:野山参艼因遇到适宜的土壤、养分故长得快,有时比主根还长、大,这是野山参初期生长信息的表达。这种山参质量较差,通常二、三十年左右的野山参多为顺长艼,目前野山参市场上此类货品非常多。
文形:指主根形体顺直而细长。
武形:主根下部有二条支根,分开成八字形。
五形全美:指人参的主根、侧根、芦头、环纹及不定根均合乎要求,十分完美,即为上等人参的特点。
六体:是指人参药材的整体特点,为拟人描述法,包括“灵、笨、老、嫩、横、顺”,是为“六体”。野山参以“灵、嫩、横”体为佳品。
灵体:人参体态玲珑、样子好看,体腿明显可分,腿多为两个,分叉角度大者,按其形态可分为菱角体、跨海体、元宝体、疙瘩体。
笨体:指人参根挺直,体态不美观,两腿不均称。
皮条须:须根疏生、清秀而不散乱、犹如鞭梢的皮条,自上而顺下。
珍珠点:须根上生长着一些疣状突起,形似珍珠称为“珍珠点”。
螺旋纹:主根上部,生有紧密的环形纹,纹深而细,皱纹略显得向上皱。
二、描述野生山参的鉴别术语
纯山参:系指生长于山野、森林中,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未经任何人工管理自然长成者。
籽海:系指将人参种子撒播于山野或森林中,让其自然生长发育,经若干年后采收,这种人参称之为“籽海”或“山籽参”。
籽扒:系将人参种子散播在人参的畦床内,在人工看管下令其自然生长,一直不动,经若干年(现一般为10年左右)后采收的人参,参粒自然散落在参畦旁或作业道上,老参地被撩荒,自然生长的人参都属籽扒。
池底参:系指老参地、休闲地或园参旧栽培地采挖后遗漏下来的人参,自然生长若干年后采收。
园扒:系指采收园参时,挑选五形全美的重新栽植于参畦内,经若干年后采挖的人参称之为“园参”扒货,也称“硬底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