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札记·“嘎然而止”还是“戛然而止”?

“嘎然而止”还是“戛然而止”

X

2006年12月22日《东方城乡报》A1载文《马季笑声嘎然而止》,叙述了相声大师马季先生德艺双馨的可贵品质,惜乎文章标 题中“嘎然而止”的“嘎”字是一个误用的字。无独有偶,当天同一报纸上的《市民周刊》版面对该文的介绍,题目也是《马季笑声嘎然而止》。题目中的“嘎然而止”应写作“戛然而止”。
现对“嘎”和“戛”试作辨正——
一、“嘎”,读gā,拟声词。鸟鸣声。如李山甫《方干隐居》:“咬咬嘎嘎水禽声,露洗松阴满院清。”又如《红楼梦》三十五回:“不防廊下的鹦哥见黛玉来了,嘎的一声扑了下来。”
二、“戛”,读jiá,常作书面语,有三个主要义项:
①长矛。张衡《东京赋》:“立戈一戛,农舆輅木。”
②敲击。《尚书·皋陶谟》:“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
③拟声词。如“戛戛”、“戛然”。
“戛戛”一词另有两个义项:
一是形容困难,如“戛戛乎难哉”;
二是形容独创,如“戛戛独造”。
“戛然”一词也有另两个义项:
一是形容嘹亮的鸟鸣声,如“戛戛长鸣”;
二是形容声音突然停止,如“戛然而止”。《歧路灯》一〇回中说:“忽的锣鼓戛然而止,戏已煞却。”又如清朝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古文十弊》中说:“夫文章变化,侔于鬼神,斗然而来,戛然而止。”故《东方城乡报》上的《马季笑声嘎然而止》应该改为《马季笑声戛然而止》。

用“戛”作语素,还可以组词为“戛玉敲冰”。这里,“戛”的意思是敲击。“戛玉敲冰”是一个成语,指敲打玉石和冰块,或形容声音清脆或诗文音节铿锵,亦形容人气节凛然。如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听田顺儿歌》诗:“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戛玉敲冰”亦作“戛玉锵金”、“戛玉敲金”、“戛玉鸣金”。
此外,“戛”还有其他用法:
1、读gài,通“概”。意思是刮平,削平。如木华《海赋》:“戛巌嶅,偃高涛;茹鳞甲,吞龙舟。”
2、读kǎi,通“楷”。意思是法式,常法。如《尚书·康诰》:“不率大戛。”
3、读jiē,通“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