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解读 | 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

概述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指椎基底动脉的异常迂曲、扩张和延长。1986 年,Smoker 等首次提出了 VBD 的概念。2005 年,Caplan 对 VBD 的概念进行了修订,取代了既往“椎基底动脉系统迂曲”、“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巨大延长的动脉瘤畸形、动脉变异及梭形动脉瘤”等术语。VBD 在总体人群中的发生率为 0.06%~5.8%,在卒中患者的发生率高达 10%~12%。有学者认为,VBD 是独立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危险因素之外的脑梗死病因。此外,VBD 引起的出血性卒中亦不少见。针对VBD本身,目前尚无一种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仅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临床表现

VBD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出现症状时,则表现各异。最常见的为缺血性卒中,其次是脑干及脑神经受压、脑积水、脑出血等。

影像学特点

(一)Ubogu 和 Zaidat 的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诊断标准:
(1)扩张:基底动脉直径≥4.5 mm;
(2)延长:基底动脉上段超过鞍上池或床突平面 6 mm 以上,或基底动脉长度>29.5 mm,椎动脉颅内段长度>23.5 mm;
(3)迂曲:基底动脉横向偏离超过起始点至分叉之间垂直连线 1mm 或位置在鞍背或斜坡的旁正中至边缘间以外,而椎动脉任意一支偏离超过椎动脉颅内入口到基底动脉起始点之间连线 10 mm 为异常。
但是,该诊断分类中缺少椎动脉扩张的标准,后来 Passero 和 Rossi 将椎动脉直径超过 4 mm 视为扩张。
(二)Smoker 等根据高分辨率 CT 扫描结果制定的诊断标准:
当基底动脉超出斜坡或鞍背范围,或基底动脉分叉点超出了鞍上池层面,即可诊断为过度延长,基底动脉任意一点的直径大于4.5 mm,即可诊断为扩张。该诊断标准的特点是对 VBD 的延长和迂曲程度进行半定量分级(表 1)。

病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