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基础知识:词义的古今差别

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工具,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汉语历史悠久,古今汉语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古今汉语的不同,突出地表现在它的词汇上。翻开一篇古文,我们看不懂或看不甚懂,主要的障碍是它的词汇,是我们对其中一些字、词的含义和用法不甚了了。

词汇,包括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一些属于基本词汇的词,如“人、手、山、水、胜、老、南、北、耕、织、百、十”等,古今没有什么两样,不是我们阅读文言文的障碍。不过,这部分词为数极少。除此以外的大量词汇,主要是一般词汇,从古到今发生了很大变化,造成我们阅读文言文的困难。

这大致有两种情况:第一,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词逐渐被淘汰了,例如“君、臣、妾、俑、诸侯、孝悌;履、冠、叟、须臾”等。其中,“君、臣”之类所表示的旧事物、旧思想已不存在;“履、叟”之类所表示的事物和概念虽然还在,但现在改换了称呼,现在不说“履、冠、叟、须臾”,而说“鞋、帽子、老头儿、一会儿”。不管是随着旧事物的消亡而消亡,还是改换了称呼的,总之现在是不用了,它们是死词。这些死词比较好办,不懂,查查字典、词典就是了。难办的是第二种情况,即古今字面相同或部分相同,而含义和用法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以今解古,就会发生错误。如:

①逝(誓)将女,适彼乐土。(《诗经·魏风·硕鼠》

——(我)决心要离开你,到那安乐的地方去。“去女(你)”,不是“到你那里去”,而是“离开你”。又如“去赵”,是离开赵国,不是到赵国去,和现在说“去车站”的“去”意义不同。“去”的这种古义还保留在“去世”、“拂袖而去”等现代词语里。

②兔触株,折颈而死。《韩非子。五蠹》)

—一只兔子奔跑起来,撞在树桩上,撞断脖子,死了。“走”的现代意义是“行走”。“兔走触株”的“走”显然不是这个意思,因为兔子在一般行走的情况下不会“折颈而死”。古代说“走”,相当现在说“跑、奔跑、逃跑”(古代的“行”等于现在说“走”)。“走”的这种古义还保留在“走马观花”、“望风而走”这样的成语里。

③一鼓作气,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开始衰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竭尽了。“再”等于现在说“第二次、两次”,不表示动作的重复(表示重复用“复”)。“再”的这种古义还保留在“一再、再三、一而再”等词语里。

④三曰农功。(晁错:《论贵粟疏》)

——三是鼓励人民务农。“劝”是“鼓励、勉励”的意思,不同于现在“劝”当“规劝、劝解”讲。荀子《劝学》,“劝学”是鼓励人们学习。

“去、走、再、劝”现在是一个词,古代也是一个词,但古今词义不同。“去、走”古今差别明显,“再、劝”古今差别细微。有的时候,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词,在文言里却不是一个词,古今含义自然不同。如:

⑤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潜:《桃花源记》)

——田野上道路纵横交叉,鸡犬之声村村可以互相听到。现在“交通”是各种运输事业的总称,它是一个词。这里“交通”不是一个而是两个词,意思是“相交相通”。

⑥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春秋·晏子使楚》

——(桔树和枳树)只是叶子相仿,它们的果实味道不同。“其实”现在是个虚词(副词),这里“其实”等于“它们的果实”,意义实在,而且不是一个词(“其”是代词,“实”是名词)。

⑦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左传·曹刿论战》

——这是诚心对待人民一类的事啊,可以凭它(和齐国)打一仗。“可以”等于“可以以之(此)”。其中“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以”,“以”是介词,当“凭、靠”讲。

也有的时候,在文言里是一个词,在现代汉语里不是一个词,而只是一个词素。例如“坚、实、制”,古代是一个词,现在不是一个词。但是,“坚”仍是“坚硬、坚固、坚实、坚定、坚决”这些现代复音词的构词成分。“实”仍是“结实、坚实、果实、实际、实在”这些现代复音词的构词成分。“制”仍是“控制、限制、管制、制约、制裁”这些现代复音词的构词成分。而且它们都保留了原单音词的部分意义。遇到“坚、实、制”这样的古词,要结合上下文看看它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现代的什么词,不要随便拿一个自己熟悉的现代词去解释。如:

⑧人有鬻矛与盾者,誉其盾之:“物莫能陷也。”《韩非子·难势》

——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耀自己的盾坚固,说:“什么东西也刺不破它。”坚:坚固。

⑨木体而花萼振。(《文心雕龙·情采》

——树木质体坚实,因而鲜花盛开。实:坚实。

⑩善兵,谨择守。(柳宗元:《封建论》)

——要善于控制军队,谨慎地选择地方官吏。制:控制。

阅读古代作品要注意词义的古今差别。不但要注意那些古今词义显著不同的词,而且要注意古今词义只有细微差别的词。而要弄清词义的古今差别,就要了解词的古义。所以对于文言里的常用词,要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常查查字典、词典等有关工具书,看看它的本义是怎样的,以后又有哪些变化。

未完待续……

推广全民阅读新时代!这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

阅读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关注起来,一起来读书养性。

我们提倡阅读纯文学,拒绝玄幻言情、豪门总裁、穿越架空、仙侠奇缘、科幻网游、都市异能、校园宠妃、职场娱乐、同人灵异等网络爽文小说!

我们也拒绝听书,听书不利于思考,更容易被朗读者、讲解者带动情绪。读书的时候,喜欢哪一段,可以反复咀嚼、品味。有感触了,可以停下来慢慢思想,而听书适合浮光掠影地了解。另外,汉字的博大精深与艰深晦涩,哪能听得懂呢?

(0)

相关推荐

  • 476.成语中的古今异义词分类详解

    476.成语中的古今异义词分类详解 文◉杜若东 请使用本公众号左下侧精选菜单中的号内搜功能,搜索你感兴趣的文章.欢迎你收听我的喜马拉雅音频节目若东细讲文言.欢迎你关注我的微信圈子初高中古诗文.欢迎您关 ...

  • 189.荐书:《古今汉语语法比较》

    189.荐书:<古今汉语语法比较> 作者:gkgushiwen 好书推荐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文言进阶书籍<古今汉语语法比较>.封面见下图.  我在多篇有关古文学习的文章中,都 ...

  • 291.破解文言文难学之谜(4)

    291.破解文言文难学之谜(4) 文┃杜若东 独家解析 三.文言词汇问题 读不懂文言的原因有很多,上一节有具体的分析.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词汇问题,我们准备放到这一章来详细的剖析说明. 在语言的 ...

  • 191.突破文言词汇难关:古今异义

    191.突破文言词汇难关:古今异义 作者:gkgushiwen 要想把文言文学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必须重视文言词汇的积累. 我们知道古今语言是不停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在词汇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对于那 ...

  • 文言基础知识:古今字

    读古书常有这种情况:一个字,依照它本身的含义(包括本义和引申义),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比如"蚤":从字形看属虫类,本义是跳蚤.可是根据这样的意义,无法理解"不可不蚤自来谢 ...

  • 全本《文言基础知识》整理汇总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优秀的灿烂的古代文化.我国古代文化经过长期积累,潜入生命,积淀于民族精神之中,形成了强大的传统力量,对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生存起着极大的凝聚和支撑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 ...

  • 文言基础知识:文言文的字和词

    文言,是古代汉民族的一种书面语.这种书面语是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后来它逐渐地离开了活的口语.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害怕劳动人民掌握文化,他们把文言奉为"正统",并且极力 ...

  • 文言基础知识:举例说明字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个词本来的意义,叫本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先有语言而后才有文字.一个词,在没有给它造字以前还可能有更原始的意义,不过那已无从考查了.我们所谓"本义",指的是字形能够说明.上古 ...

  • 文言基础知识:汉字的部首

    汉字的字形能够说明字(词)义,字的形.义是统一的.按照字的形体加以分类,同类的字算是一部,每部找出一个代表字作为一部之首,叫部首.汉字有独体和合体的区别.象形字和指事字是独体,会意字和形声字是合体. ...

  • 文言基础知识:字体的演变和字形分析

    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其间它的形体有过几次大的变化.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古文字,最早而又比较完备的,是历史上商代人使用的文字.这种文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我们叫它"甲骨文". 从甲骨 ...

  • 文言基础知识:假借字

    读古书常有这种情况:一个字,依照它本身的含义(包括本义和引申义),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比如"蚤":从字形看属虫类,本义是跳蚤.可是根据这样的意义,无法理解"不可不蚤自来谢 ...

  • 文言基础知识:通假字举例

    无本字的假借,还容易理解,古今是一个字,情况比较简单.给我们阅读文言文经常造成困难的,是古今字和通假字(有本字的假借字):明明是甲字,却要当乙字讲.照乙字读,阅读时容易望文生义.它们的特点是:古字和今 ...

  • 文言基础知识:异体字

    一个字(词)可以有多种意义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一个字还可以有多种写法--异体字.繁体字.简体字. 异体字 一字多形,如"泪--涙.迹--跡--蹟",它们音同.义同,只是形体有所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