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的五大军事重镇

虽然几千年来无论经济重心怎么向南转移“我华夏的军事战略重心都一直在北方“这点没变过,但具体在北方的哪个位置却一直在变——这也成为了以下排名先后的主要依据。

此图是整个中华古代一些地域称谓

5、金陵南京

金陵形胜,虎踞龙盘之地。处中原南端入口和江南门户,临海过江,水陆交通发达。驻重兵于此可控整个江南半壁,等于控制住了全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源头。

但在古代不大适合作为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当然现代热兵器时代就无所谓了),因为离北方游牧民族太远了,“兵贵神速”,一旦他们进犯,从金陵出兵去抵御太慢了,你如果直接把重兵驻守在北方某重镇,那金陵又空虚了,或者2处都驻重兵又不利于中央集权,所以古代都城往往都直接设在第一军事重镇(古代的军事战略重地一般也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建国于金陵,但最终还是计划迁都北方的原因(当然他活着的时候没来得及实现,朱棣帮他完成了)。

4、开封汴京

地处黄河边上,中原腹地,驻重兵于此可控中原诸省。但是以开封的地理位置想控制北方游牧民族同样比较困难一些,所以开封也不大适合作为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北宋是没有办法了,幽云十六州收不回来才只能退而选择开封定都。——另外,洛阳同在附近相隔也不远。但开封还是比洛阳的战略位置更鲜明一些(类似于南京跟杭州的关系,肯定南京的地理位置更有战略意义啊)

3、太原

同处中原地带,但太原北接长城,所以战略意义比之开封又重要一些。为什么北宋一直处于军事被动的局面?就是因为赵光义屡次攻打太原失败导致幽云十六州收不回来北方失去长城屏障。

明代朱元璋考虑未来迁都时曾派太子朱标去北方考察过3个重镇,其中一个就是太原(另外2个是长安和北京,游牧民族向东北转移使长安当时已经不适合建都了,而太原又缺水路交通也差点意思。)虽然太原建都不适合,但它处在长安和北京之间的特殊地理位置让游牧民族无论怎么转移,它都有作为军事重镇的战略意义。

2、长安

地处关中沃土,北走可就近抵御游牧民族,东进则可顺势控制中原腹地——自古号称“龙兴之地”。封建时代很长一段时间内长安都是最理想的建都地址也是源于它得天独厚的军事地理战略位置。直到宋朝之后,西北兴起的那支游牧民族逐渐衰落,东北兴起的部落却逐步强盛,长安这才失去了它作为华夏最重要战略重镇和建都选址的地位。

1、北京

北京跟长安的情况有些类似,北控游牧,南控中原,地理优势得天独厚。而且北京比长安还有一个优势:水路交通——漕运有京杭大运河,海运临塘沽码头,相对便利(这是长安远不能比的)。再加上宋朝之后,游牧民族政权主要兴起于东北山海关外,所以北京的战略地位就不言自明了。

由于 北京是封建王朝最近的3个朝代的都城,所以也是文化和气质保留得最完整的一个古都,于是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护这里的文化气质依然建都于此,北京得以继续成为今日中华的政治文化中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