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的无限未来
《水浒传——第16/17/18/19集——兄弟相聚、王婆卖情、武大捉奸、狮子楼》
(一)谁搅动这个世界?
我们这个世界,社会关系是相对稳定的,大家都稳定的生活,动乱就少一些。
农业社会,生活的目的主要是自给自足,剩余的部分都给了朝廷、官府、地主。那个时候,因为农民是人身依附关系,所以比较稳定。
到了商业社会,商品关系为主导的社会。劳动力也称为商品,需要到市场上交换。商品到消费者手里,也是一个不停的交换关系。每一次的买卖,无论是普通的商品交换,还是特殊的商品——劳动力交换,社会关系都跟着动起来。
正如《共产党宣言》中说的那样:“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
这虽然说的是资本主义时代,但在封建社会,各个王朝的中后期,工商业会变得比较发达,也会有资本时代的特征。那就是社会关系变动比较剧烈了。
《水浒传》的故事,就是北宋末年的宋徽宗时期,那个时候,工商业也很大发达了。交换关系非常频繁。于是社会关系就变动的很剧烈。就显现出了资本时代的迹象——为了利润可以出卖一切。
而这方面的代表,就是中间商——资本时代的代表登上了舞台。
王婆就是资本时代的代表,她表面上卖茶这个有形的商品,实际上她获利最大的是做媒婆,拉皮条,即“卖情”——贩卖男女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正常的男女关系,还是非正常的男女关系,这个生意,她都做,做的得心应手。
中介性质,买入卖出,更改社会关系,让“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这就是王婆,一个逐利者的狂野,搅动着那个本已经“动乱”起来的时代。
只可惜,王婆生错了时代。那个时代,还刻着“封建”二字呢!
但冒险、投机、逐利、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因此去杀人,这些资本家的特点,她都已经具备了。资本家搅动世界的手段,她都已经具备了。
(二)潘金莲的悲剧是怎么一步步发生的?
据说现实生活中的潘金莲并不是小说中的潘金莲,小说中的潘金莲是一个谣言,作者施耐庵对这个谣言进行了艺术加工,于是才有了潘金莲这个形象。现实生活中潘金莲是什么样已经不重要了。抽象加工,模型化艺术化以后潘金莲,却具有了广泛的代表性,这才是大家一对比生活,发现到处都有这种人,这才是人们相信“她”是真的存在着的根本原因。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地方,就是这种“广泛的代表性”。谣言如果得以广泛传播,并让大家信以为真的话,那一定是这个谣言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现实中确有大量的现实存在。它作为特殊的个例或许是谣言改编出来的,但作为抽象的普遍的代表性的存在,却是符合事实的。这才是某些谣言因其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和社会现实基础而得以迅速广泛传播的根本原因。“谣言并不都是空穴来风”。
回来说潘金莲。她是那个时代,追求爱情和自由的典型代表。工商业越发达,交换越频繁,人们的意识形态中,形成“自由”的概念就越强烈和清晰。这种自由就来自于自身追求重组,改变自身在社会中的既定关系的要求。就像现在人们早已经认识到“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离婚率越高”这个规律一样,婚姻自由,当然包括离婚自由,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但也很可惜,那个时代,还没有与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关系,那个时代的社会关系,是封建的社会关系,是人身依附的社会关系。它不允许人身自由,更不允许思想自由,专制是那个时代的突出特点。女人不过是男人的财产,附属物品。
潘金莲是张大户家的丫头,张大户垂涎她的美色,欲图霸占,潘金莲不从,反抗的办法是将此事告诉了张大户的妻子,于是张大户的妻子把潘金莲认作干女儿,赔上嫁妆,送给了武大郎。看起来是张大户妻子对潘金莲的仁义,实际上是一种极为恶劣的惩罚。潘金莲才出虎口,又进粪坑。
虽然武大人很好,但对潘金莲这个追求美好生活的女人来说,在封建社会,这无异于将她击杀。哀莫大于心死。我想,潘金莲一定心死过。
但武松的出现,使她的心活了过来。武松完美的形象,彻底激活了她早已死透的人心。人性复活以后,就很可怕。她要有所追求,她要像个人一样活着。这一活,可不打紧,它立即会与封建的社会关系激烈冲突起来。
因为看起来完美的武松,还完美的活在封建的伦理纲常之中。他的爱情观,还牢牢的被纲常伦理束缚着。更何况这个女人的主人,还是如父母般养大他的哥哥。他们在当代或许还有可能,但在那个时代,越完美的武松,就越不可能成就潘金莲的梦想。
于是她的心,第二次死了。
潘金莲要反抗,这个时候,他要反抗的不再是武大,更不是武松,而是整个封建礼法,封建风俗。于是,她“自是纵怀,乃娼妇也”。于是她成为“乱礼法、败风俗之尤者”。注意引号内的描述,实际上是唐朝时期,人们对另一个大才女鱼玄机的评价。这个鱼玄机就是因为失去温庭钧的爱情,给状元李亿做小妾,却遭抛弃以后,性情大变,做了道士,却淫乱整个唐朝的士大夫高层。那绝对比潘金莲厉害多了。但她后来因妒打死婢女,被判了死刑。
潘金莲、鱼玄机这样的女子,实际上是她们那个时代的悲歌。
把她们逼疯的是整个社会;她们靠淫乱来对抗整个礼法风俗。这正是以身试法,虽死无悔啊!
武大郎的死,看起来是死于潘金莲之手,但何尝不是封建礼法的牺牲品呢?
潘金莲因反抗整个社会制度而死,而在这个反抗过程中,每一个参与社会制度构造的一份子被波及,谁敢说自己真的就是“无辜”呢?更何况,武大郎早已经成功的将潘金莲杀死过一次了。
潘金莲好像死于武松之手,但实际上,她不是早已经被武松害死过一次吗?一个人怎么能死两次呢?
武松第一次害死的是真心倾慕的纯良少妇;
武松第二次杀的,可是封建社会的斗士啊!
试想,如果潘金莲在第一次反抗的时候,就能彻底从张家逃出来,跑到二龙山落草,那该多好啊。说不定“白莲教”教主就是她潘金莲了呢!说不定后来能和武松相遇,有一段美好姻缘了呢。可惜,她没机会了。
希望将来的“潘金莲”们,遇到此类状况,能够早做长远打算,坚定果决。开始时忍辱偷生,苟且偷安,最后又性起情迷,乱杀无辜,终不是大义所为,终不能为人世所容,岂不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