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博野▪八十张大饼的故事丨作者:王树淼

八十张大饼的故事

庞庄村位于博野县东南。抗战时期,八路军行军途中曾路过这里并短暂休息。军民团结一家亲,老百姓为他们烧水做饭,于是村里留下了很多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故事。

王凤芝娘家是王庄村,这个村当时有几个堡垒户,王凤芝家就是其中一户。王凤芝嫁到庞庄后,当上了青抗先锋队队长,后又当上了妇救会主任。

1943年春天一个夜晚,王凤芝突然被敲门声惊醒,她警惕地侧耳细听。 是我,开门。

王凤芝听清了声音,是一个熟悉的联络人。来人说有一支队伍要经过这里,战士们急需给养,上级领导要村里准备八十张大饼。

情况紧急,她赶紧通知其他村干部开会。其中一个村干部说,我想军队行速快,不能等到天亮再做,要赶早!对,咱们分头通知各户做好饭菜等待队伍到来,军队大部分人马一到准时让他们吃上热乎饭。

村干部分配下去任务,八十张大饼,八两面一个。高粱面、山药面、玉米面都行,必须半小时完成 。人们又议论开了,有的说这大部队什么时候到达可有准吗?还有的说这大部分的饭菜准备好了,那些战土不来不是浪费吗?你一言我一语议论不休。这时王凤芝站起来说,大家静一静,我认为军队打仗行军有铁的纪律,说来就肯定来,后半夜了,马上行动吧。

人们立即分头通知了八十户人家。王凤芝家先带头烙起大饼并煮了一锅稀饭。整个村子忙碌开了。村里贫困户多,家里一点白面没有,本打算用玉米面烙成饼,可是一想人民子弟兵是亲人呀,不能歪待了,于是向邻家借来了白面。

不到半小时,八十张白面葱花大饼送到村口。

不久,大部队到达庞村外。战士们可能长时间行军,人困马乏,一个个倒下就睡着了。王凤芝说,战士们一天一夜饿着行军没吃饭,让他们先休息吧,一会儿咱们再来拿盛饭菜和大饼的家什。

天大亮了,给战土送饭的老百姓又来了。他们一看,八十张大饼全放着,一张也没少。乡亲们劝了这个劝那个,你们一天一夜光顾行军不吃饭哪行呢?人是铁,饭是钢。还有的乡亲把饼放到战士的手上说,同志,吃吧,咱们都是亲人,我家也有当兵的,吃吧,吃饱了好打仗!

有位小战士站起来说,你们不吃我吃,我早就饿昏了!

这时一个高个子领导模样的人吹了一下口哨,战士们都站起来。他说,谁也不能吃,咱们是战士,有纪律在身,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你们说对不对?战士们一齐喊,对,对,我们不吃。

村干部和老百姓都跪下了,说这大饼、开水、稀饭都是送给你们的,再不吃就会放凉了,你们不吃我们永远跪着不起来。

这时那个高个子的说话了,他说我们吃,我们全吃了,可是这不有村干部在,我们吃了要给钱,我们是有纪律的,这纪律不能破坏。下次路过一定把钱如数奉还。

战士们这才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八十张大饼。

在那残酷的岁月里,老百姓和部队战土亲如一家,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前进,盼望着东方出现曙光。

———— / 作者简介/ ————

王树淼,男,78岁,党员,博野县程委镇王庄村退休教师,现任县委老干部局通讯员,发表稿件千余篇,多次被有关报社和老干部局评为"优秀通讯员",博野县"最美老干部"、"模范党员"等。

本作品经过作者授权,其它媒体刊物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文字编辑:安博

(0)

相关推荐

  • 舌尖上的老味道

    又是草长莺飞,槐花飘香的季节,如果你在城市吃腻了大鱼大肉,不妨到乡野间寻找些别样的舌尖美味,既健康了身体又能打开尘封的味蕾. 一个春日,应博野县朋友的邀请,我们去博野县沙窝村观赏千亩古梨树群落,领略了 ...

  • 红色博野▪革命烈士冉大胆丨作者:张英芳

    怀 念 我 的 姥 爷 冉立(利)明,是我的姥爷. 我的姥爷,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烈士,生于1911年,卒于1942年. 很长时间里,关于姥爷,我的认知仅限于此,直到有两位老人的言语和文字,震撼了我-- ...

  • 红色博野▪惨死在日本屠刀下的铁血汉子王玉奇丨整理:王树淼

    惨死在日军屠刀下的铁血汉子王玉奇 王玉奇,兄妹五个排行老二(小名建良),1900年出生,1927年入党,博野县王庄村人,其大哥.妹妹都是党员,嫂子是本村支部书记.王玉奇1938年(38岁)任公安员,1 ...

  • 红色博野▪博野烈士杨小根(上)丨整理:王树淼

    博野烈士杨小根 杨小根,又名杨名哲,乳名小根,1922年出生于河北省博野县南小王村.1939年参加八路军,在晋察冀军区警备旅第二团第三营第九连当战士. 在革命队伍,杨小根懂得了很多道理,也认识到自己肩 ...

  • 红色博野▪博野烈士杨小根(中)丨整理:王树淼

    博野烈士杨小根 红色博野▪博野烈士杨小根(上)丨整理:王树淼 但是这事还是让团长知道了,他也不愿意把杨小根放下,可是这样拖下去,杨小根会病死的.于是狠了狠心,下命令:"安排就地休养!&quo ...

  • 红色博野▪博野烈士杨小根(下)丨整理:王树淼

    博野烈士杨小根 转眼间,到了1943年底,冀中抗日力量不断壮大,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常主动出击.敌人龟缩进了县城和几个大据点,小股敌人不敢再出来"清剿".11月24日拂晓,赵县日伪 ...

  • 红色博野▪建设新疆的博野人丨整理:王树淼

    建设新疆的博野人 博野王庄村的王光增,1922年10月出生,1937年11月入伍,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宣传员.政治教导员.营长,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南疆军区政治委员等职.2020年6月14 ...

  • “红色故事” 征文 | 我听着杜八联英雄的故事长大 | 作者:原聚文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 红色博野▪长在脖子里的子弹丨整理:徐双圈、王树淼

    长在脖子里的子弹 2020年5月一天,博野县宋村93岁林小舵突然双手发痳,经过医院检查,发现他脖颈里有一颗子弹.经他推算,这颗子弹陪伴他73个春秋了. 自从发现了他脖颈里的有颗子弹,他才给人们讲起往事 ...

  • 红色博野▪从英雄到裁缝丨作者:王淑英

    从英雄到裁缝 我们到博野县城西边一家养老院采访田改玲老人.她会裁剪会缝纫,经常帮助老人们做衣裳.提起她,人们讲的更多的是抗战时期她在隐蔽战线上的故事. 田改玲,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生在博野县西田村.她爹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