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聊斋|狐妻小尤

新聊斋|狐妻小尤

清朝,一富家男子性格孤僻,不喜交友也不娶妻,唯独喜欢养狐,被人发现后遭人取笑。男子羞愧到林间上吊,却被群狐救下。一美貌女子自称狐仙,跟着他回家,嫁他为妻,却引来许多麻烦。

这男子名叫元庆,嘉兴县人,是一个富家少爷。但在十几岁父母就去世了,他性格变得十分内向孤僻。

元庆既不打理生意,也不爱女人和美酒,整日不务正业在家里养狐。元庆把自己的后院加固,饲养着一群狐狸,与狐狸同吃同睡,谁也说不听。

一日,有家仆趁着夜色进去窥看,却见那元庆抱住一只狐狸在亲吻,一人一狐十分暧昧,看着令人骇然,这家仆当即就把此事悄悄的传了出去。

之后,大街小巷的居民几乎都知道了元庆狎狐之事,每逢遇见元庆进出都投以鄙视眼光,有妇女更是当街指着元庆骂道:“臭不要脸”。

元庆听罢都难堪脸红,回到家里一肚子闷气。数日后越是想不开,不愿再成为别人的笑柄,于是找一条麻绳,来到后山打算上吊死了罢了。

小树林四下无人,元庆挂好绳子,把脖子往绳圈一挂,正要寻短见。

未料感觉悬空的双脚下,有一团团肉绵绵的东西托起了自己,低头一看原来是几只狐狸在极力顶着救自己,不让自己去死。

元庆见此状,感动的泪如雨下,哭道:“鄙人自认性情孤僻,唯有爱狐,可世人总以此嘲笑我,不如让我死了好过”。

狐狸们见元庆哭得伤心,不愿下来,于是抱住元庆双腿一阵托抬,终得以把他从绳吊上抬抗了下来。

元庆见狐狸不让他死,又哭又喊:“你们让我死了算了!”

哭闹一阵,山林里突然走来一个白衣少女,长得水灵美丽,她看着元庆,疑惑道:“一个大男人,在这哭哭闹闹的成何体统”。

元庆看对方长得美丽,颇为心动,这才止住眼泪。

少女笑道:“我是山中的狐仙,名叫小尤,听闻公子喜爱养狐,可是真事呢?”元庆笑笑点头说:“正是,你怎么知道的”,那少女却说:“只要你不再寻死,我就嫁给你”,元庆非常乐意,一口答应下来。

于是,元庆带着小尤回到自家后院,在群狐的见证下拜堂成亲,那群狐狸对小尤非常地乖巧听话,纷纷绕着她和元庆玩耍。

元庆亦非常的开心,夫妻俩日夜住在后院与狐为伴。

此后,元庆不再理会别人的闲语,大胆带着小尤出门,邻居街坊看到小尤长得美丽端庄,知书识礼,起初很是羡慕。但日久得知小尤原来是一个狐女,又恢复了往日的嘲笑行为。

每次元庆和小尤出门,都有几个刁妇故意在路上泼尿泼脏水,还不断对他们夫妻喊骂,元庆要面子,不想妻子当街与人吵架,便带着妻子忍气走了。

小尤为了照顾相公的面子,答应不再出门,但却想出一个应对的办法。

元府就在大街旁,和街坊之间只隔着一堵墙和一条街。

此后,那几个经常撒泼的妇人从元府走过或停留闲语之际,元府莫名飞出许多瓦片石块,准确击中闲言闲语之人,有些妇人被小石块砸得额头起鼓。

有些人不服,就躲在自家窃窃私语,尽说元庆和狐女的坏话,未料到了夜里,他家的屋顶不知被何物掉中,砸坏了不少瓦片木梁。

此事,不少人都怀疑是元庆的狐妻所为,但又奈何不了她,只好绕路而走。

其中有一个叫李老太的寡婆子气不过,自己就跑去衙门击鼓喊冤,称元家媳妇用石块砸烂她家屋瓦,自己从元府走过,还被砸破了头。

衙门的县令叫宋清升,他听说此事后,觉得十分怪异有趣,便脱下官服,换上一身平民装束,然后来到元府门口想看个究竟。

此间,那李老太认得是宋清升,欲要下跪,却被对方嘘声阻止。

这时,李老太胆子大了起来,就对着元家门口破口大骂,未料刚骂数声,元府里面就飞出几块石子,不偏不倚砸中李老太头顶,顿时头上起了青包。

县令宋清升骇然,亦假装上去骂道:“是谁家蛮妇,乱丢石块伤人”,此时院内却不见有任何东西飞砸出来,一切变得安静如斯。

宋清升又接着骂,未料元家大门一开,小尤便走了出来,然后对宋清升下跪说道:“清官大老爷,你定要给小女子做主啊”。

宋清升见女子认出了他,于是好奇问之,小尤说自己是狐仙,早就听闻宋清升是为民做主的好官,且在之前有幸见过一面。

宋清升又问她为何砸人,小尤便哭泣着把事情原委说出,宋清升听完得知是李老太和街坊们恶口伤人在先,于是调集周围的邻里百姓,以理去说服大家。

此后还定下新律,禁止当地百姓随意恶言伤人。此后这些邻里街坊,便不再敢肆意用嘲笑和恶语对待元庆夫妻。

后来元庆听妻子言,开始经商赚钱,数年后一家人搬到杭州过上了好日子。

这个故事叫《狐仙小尤》,来源于《静月斋民间故事》,作者:唐有时

有些人嫉妒心极强,见不得他人好。元庆因家中富有且贪玩,就受到邻居们嫉妒,因此抓住小毛病便嘲笑辱骂他。

现实中这样的人也不少。只要我们正直端正,不做亏心之事,按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就可以了,不必太在意一些外人的意见。

一个人性子太内向了,也容易被身边的人孤立,这样对自己成长不利。我们应该多交朋友,互助前行。

(0)

相关推荐

  • 拍案惊奇:我也说聊斋,鬼和狐仙的故事(作者 李玉华)

    关于鬼和狐仙的故事,我在<聊斋>里读过,在电视剧里看过,当然民间传说也听到了不少.尤其是蒲松龄笔下的鬼和狐仙,更是千奇百怪,让人读来妙趣横生,爱不释手. 前段时间,我本村一位年近八旬的贾姓 ...

  • 狐仙预言

    明朝,一商人与朋友外出进货.山路上遇狐狸拦路,预感凶险原路返回.朋友们耻笑后前行,遭遇山贼被害.商人抱回狐狸供养,听它的指示做生意.但后来因不愿拿存粮救难民,狐狸化为女子,说明缘由后离去,商人后悔莫及 ...

  • 新聊斋:假书生救下白狐,不久美貌女子上门,女公子变成真书生

    大家好,我们的搞笑游行侠云游天地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新聊斋:狐仙闺蜜 承聊斋之志,谱静月新篇|颂古之情义,明今世德尚 明朝景泰年间,江南的苏州有一大 ...

  • 狐女害夫

    明朝,一员外购买白狐,欲杀狐吃肉.狐狸开口求饶,愿意嫁他为妾.员外答应后,放开狐狸,白狐变成美貌女子,数日后就嫁给了他.狐妾熬制一种特别的药汤给员外吃,不久被正妻发现异常,狐妾被打逃走,员外小命不保. ...

  • 狐妻小尤

    清朝,一富家男子性格孤僻,不喜交友也不娶妻,唯独喜欢养狐,被人发现后遭人取笑.男子羞愧到林间上吊,却被群狐救下.一美貌女子自称狐仙,跟着他回家,嫁他为妻,却引来许多麻烦. 这男子名叫元庆,嘉兴县人,是 ...

  • 火烧狐狸洞

    古时,一妇人善妒,不许丈夫和其他女人说话.一个狐仙得知后故意上门作怪,妻子大怒后烧了狐狸洞.狐仙气极了上门报复,附在身上调教,半月后妻子变成了乖媳妇. 明朝正统年间,湖州城有一个嫉妒心很强地女子,出身 ...

  • 狐仙的报复

    明朝,一农夫山里开荒,发现一个狐狸洞.他便在洞外设网,抓捕了许多狐狸卖钱.有钱后修房买地,过上了好日子.不久一个美女找上门,主动嫁给他为妻.妻子怀孕后生下一只狐狸,农夫狠心将狐狸卖掉,最终却自食恶果. ...

  • 狐妻魏香

    古时,一书生山中建竹屋读书,引来一美女倚门相看.熟悉后他大着胆子请美女进来,每天同吃同住成了情侣.后来发现每天吃饭时,女子均要离开三次,书生跟踪,发现她跑到一山洞中,抱着两只狐狸喂奶. 这书生名叫江羽 ...

  • 新聊斋|狐族指路人

    明朝,一男子精研八卦易理,在村口替人指点迷津.一美妇坐狐车经过,向男子请教去处.男子指点其往南方去,不久南方闹起狐灾.美妇又来请教,男子指点她往西方.三十年后,美妇返回村中,给男子吃一枚仙果,接他腾云 ...

  • 新聊斋|龟道人与狐女

    新聊斋|龟道人与狐女 清朝,一道人占了山中道观,另修客房供行人借宿.夜里有美貌女子敲门,与客人发生美好之事.道士会在紧要关头闯入,称客人侵犯义女,让其赔钱. 乾隆年间,衡阳北边独峰山有一荒废道观,不知 ...

  • 新聊斋|狐仙桃姑

    清朝,一书生进京赶考,在山间赏桃花遇一美貌女子.见天色已晚,书生到女子家借宿.女子美酒美食招待,还对他投怀送抱,书生却不肯接受.书生离开后,不久在路上遇一书生,结为知己好友,临考时才知他不是人类. 清 ...

  • 新聊斋|清官断狐案

    明朝,一县令夜间乘轿回府,被一只狐狸拦住.轿夫被狐狸放烟熏昏,有两只黄狐上前,抬起轿子将他掳走.县令被带回狐妖府中,让他断儿子纳妾之事.县令明白缘由后,死活不肯判对错,最终送信搬来救兵,保住一条小命. ...

  • 新聊斋|狐妖魔功

    新聊斋|狐妖魔功 明朝,有一个卢员外,14岁的女儿出门逛街丢了,好几天没找到.卢员外府上一个姓潘的种菜郎,外出半月后,救回卢小姐和十几个美貌女子.回来娶了富家千金,还将卢家改成了潘家. 那时,阆中府经 ...

  • 新聊斋|县令被家仆谋害,仆人冒名做官,妻子寻来直接易嫁

    新聊斋|冒牌县令 乾隆年间,一进士被委任县令,带着家仆赴任,路上被仆人推下悬崖,仆人拿着官印当上知县,进士之妻寻来,也从他做了媳妇.不久剿匪时,冒牌县令也遭了厄运,最终也葬身悬崖. 这新科进士名叫陈发 ...

  • 赵亮作品丨新聊斋(十一)老五的故事(五一特刊)

    人生唯有情难诉,非关病酒,不是悲秋. 情关八丈河系列文字,值得您细细品读! 新聊斋之十一,老五的奇门遁甲搬运术. 与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世事无常相比,还是几多好友小酌几杯.晕乎乎写点东西最是惬意!我写五 ...

  • 新聊斋|蛇妖与狐仙

    清朝,一男子山里采药,遇大蛇与狐狸恶斗,上前相助打跑大蛇.母亲神奇病愈,竟是一女子赠送灵丹.次日女子前来,言明是狐仙报恩.在母亲撮合下,男子与狐仙结为夫妻.不久一大蛇来到家中,将母亲一口咬住掳走. 康 ...

  • 新聊斋五题

    郑晓君 悔 夜深,夫妇二人为某事争吵,夫怒,摔门而出.妇悔,急追之.夫行极快,渐远.妇见追之无望,惴惴而返. 忽一男于僻静处挡其去路,妇惊,欲呼.声未出,人被挟.妇弱,且着睡衣,其拼命之状,犹蚍蜉之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