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统计三十年回顾之一—— 海洋统计联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编者按:海洋经济统计自诞生之日起,在促进海洋事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近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何广顺、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海洋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宋维玲梳理了海洋经济统计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状况。即日起,本版编发4篇系列文章,分别介绍海洋统计联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海洋经济统计的业务化进程、海洋经济核算体系的创立与实施、海洋经济统计的全面发展,敬请关注。
口何广顺 宋维玲
海洋经济统计是海洋开发利用活动和海洋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的海洋经济统计起步于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经过几代海洋统计人的坚守,海洋经济统计工作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一个从分散统计到集中统计、从产业统计到经济核算、从松散化管理到制度化管理的发展历程。海洋经济统计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状况,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海洋事业的发展,海洋经济统计自诞生之日起,一直承担着服务领导决策、服务海洋经济发展、服务海洋管理的职能,在促进海洋事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回顾海洋经济统计工作的奋斗历程,展现了海洋统计人兢兢业业、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海洋经济统计是国家统计部门和发展改革部门重视海洋、鼎力支持的体现,是涉海各部门致力协作、共献智慧的结晶,是各级海洋经济统计工作者开拓创新、团结进取的成果。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海洋经济统计在制度标准、统计范围、核算方法、统计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重温这段历史,可以激励广大海洋统计工作者不忘初心,传承发挥好前辈们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凝聚力和创造力,坚持“有为才有位”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现代海洋经济统计调查体系和海洋经济核算体系建设,在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海洋经济统计的起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乘着改革的东风,国民经济快速恢复,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热情高涨,海洋经济发展方兴未艾。为满足海洋经济管理需要,海洋经济统计工作逐渐起步,并建立了重要的统计联络机制。
20世纪90年代以前,海洋产业统计作为涉海部门统计的一部分,被分散和交叉在各个涉海部门统计中。例如海洋渔业统计体现在农业部的渔业统计中,港口和海洋运输业统计体现在交通部的交通运输统计中,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统计体现在中国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的部门统计中等。在当时的条件下,从事海洋经济或海洋产业研究的科研人员难以找到一套能全面系统反映海洋经济发展情况的统计数据。
1989年,为加强涉海产业的统计工作,国务院赋予原国家海洋局“负责海洋统计工作”这一新的职责,这也是海洋经济统计早期被称为海洋统计的原因。自此开创了我国海洋经济统计工作的先河,标志着我国海洋统计作为一个独立的统计体系正式起步。1990年《全国海洋统计指标体系及指标解释》编制完成,内容涉及海洋自然地理、海洋自然资源、沿海省市县社会经济状况、海洋机构和人员、海洋投入经费、海洋设施、海洋产业活动、海洋服务、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和海洋教育等。其中的海洋产业活动包括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水产、海洋盐业、海洋矿产、滨海旅游、海洋能、海水利用和海洋药物等海洋产业,并制定了反映这些产业活动的主要统计指标,界定了这些指标的定义和统计范围,初步确立了海洋经济统计的分类体系,奠定了海洋经济统计工作的基础。
海洋经济统计联络机制的建立
为保障海洋统计数据来源渠道的稳定,1991年10月在天津组织召开了海洋统计工作协调会。当时的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计委)、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交通部、地质矿产部、水利部、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气象局、国家旅游局、国家地震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盐业总公司及国家海洋局等部门和单位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全体代表经充分讨论协商,一致同意成立全国海洋统计信息网。会议通过了全国海洋统计信息网组网方案,并确定从1992年起每年编发1期海洋统计年报,初期每3年编辑出版1期《海洋统计年鉴》(内部发行),以后创造条件逐步过渡到每年出版1期。
在海洋统计联络机制的支撑下,1991年编制了《1990年中国海洋统计年报》,主要内容为1990年涉海社会经济活动情况,并统计了海洋水产、港口与海运、海盐、海洋石油和天然气、海滨砂矿和滨海旅游6类主要海洋产业活动情况。到1996年,累计编辑了6期《中国海洋统计年报》,其间个别产业名称和类别略有调整,《1994年中国海洋统计年报》中,将“港口与海运”更名为“海洋交通运输”,并在上述6类产业的基础上,增加了“海洋造船”产业的统计,自此,纳入海洋统计的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到了7类。
海洋经济统计联络机制的完善
1991年11月,国家海洋局、国家统计局和国家计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海洋统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海洋统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的组成部分。通知要求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海洋主管部门应根据通知精神,在当地统计局、计委的指导下,联合涉海各有关部门,逐步开展本地区的海洋统计工作。文件中明确“全国海洋统计信息网是在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指导下,国家海洋局牵头由国务院各涉海部门的统计部门以及沿海省、区、市的海洋管理、统计、计划部门等组成,信息网采取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形式。作为该网的第一步,先成立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间的信息网,沿海地方入网另行安排”。
1994年11月,在天津召开了沿海地方海洋统计协调会。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国家海洋局、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统计局、计委、海洋局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强调沿海地方海洋统计是全国海洋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地方海洋统计对于加强地方海洋工作,促进沿海地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会议认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沿海地方加入全国海洋统计联络机制的条件已经具备。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海洋管理、统计、计划部门加入全国海洋统计信息网。
1995年1月,国家海洋局、国家统计局和国家计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沿海地方开展海洋统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近几年,沿海政府日益重视海洋,把海洋开发列入了政府的议事日程,都制定了本地区的海洋发展战略,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海洋统计工作在省统计局的直接指导下已经起步。”通知要求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海洋主管部门,在当地统计局、计委的指导下,联合涉海各部门,开展本地区的海洋统计工作,搜集、提供海洋统计资料。各地海洋主管部门应汇总出本地区海洋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计委审定后于每年9月底前上报国家。
至此,海洋统计联络机制初步搭建并逐步完善,形成了由各涉海部委的统计部门以及沿海省、区、市的海洋管理、统计、计划部门等组成的,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海洋统计联络机制。在海洋统计之初即搭建了相对完善的海洋经济统计工作机制,体现了海洋经济统计工作者的远见卓识,为海洋经济统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保障海洋经济统计的数据来源,建设海洋经济统计队伍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之后的海洋经济统计工作正是基于这个机制框架逐步发展完善的。
基于机制的良性运转,海洋统计成果显著。1995年3月《中国海洋统计年鉴1993》,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首次公开发布了中国海洋统计资料。统计的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水产、港口与海运、海洋盐业、海洋石油和天然气、滨海国际旅游、海洋科技与教育、海洋服务等7类;统计指标包括实体数量指标(个数、人数、面积、产量、里程)和价值指标(产值);统计的时间序列总跨度达44年。1998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1997》改由海洋出版社出版,自此每年定期公布上一年度的海洋经济统计资料,统计范围沿袭了《中国海洋统计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