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壁垒,合纵连横,建立自己的知识帝国

没看过的小伙伴点这里: 怎么样讲话才叫有水平?

其实一个人说话的水平,往往就反映了ta的思维水平,因为你是在用思维组织语言,虽然话从口出,但真正工作的还是你的大脑,你的思维。所以这一讲,我们主要分享怎么破除思维壁垒,让大家真正达到见微知著的层次。

我觉得造成思维壁垒的主要有两方面,一种是我不知道,所以我想不到,即认知局限,也就是知识系统的不完善;另一方面是我知道,但我不接受,即认知偏见。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来破解。

1

建立知识帝国

基本的、普世的智慧是什么?嗯,第一条规则是,如果你们只是记得一些孤立的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么你们无法真正地理解任何东西。

如果这些事物不在一个理论框架中相互联系,你们就无法把它们派上用场。 你们必须在头脑中拥有一些思维模型。你们必须依靠这些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

思维模型是什么呢?这么说吧,第一条规则是,你必须拥有多元思维模型——因为如果你只能使用一两个,研究人性的心理学表明,你将会扭曲现实,直到它符合你的思维模型。

——查理·芒格

模型—框架理论

什么是思维模型呢?第二讲中的刻意练习黄金思维圈,第三讲中的逻辑金字塔mece分析法则,就是一个个的非常实用的思维模型。

而框架呢?就是由一系列相关的模型组合而成的。

比如常用的3C,4P和swot分析等就可以构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商业分析框架。

之前文章中写过的记忆宫殿,刻意练习,费曼技巧等,就可以构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学习方法框架。

建立模型—框架有什么好处呢?

比如你要分析联想公司成功的原因,当你脑袋里一个模型都没有的时候,你可能只能想到电脑性价比高,规格多,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分析了半天也得不出一个完整的结论。

而如果你懂得4P分析法,你就会从产品,价格,渠道,营销四方面,不重复不遗漏地对这个案例进行全方面分析。

大脑中的这些模型越多,你分析问题就能越全面,遇到问题就能越快找到解决方法。

当然这些模型并不是死的,是不断推陈出新的,当它不适用时,我们就要将它进行修改或替换

而正是这一个个的模型,和一个个模型组成的框架,形成了你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在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时,是想象自己在建一个知识帝国

知识帝国

我参观了一下自己的知识帝国,名字叫“设计”的这个城市,是所有的城市中最发达的,房子也是最高的,它的结构既稳定又清晰,配套设施也完善,这是我花了最多心思的一个城市,我用了七年的时间为它添砖加瓦。

第二大城市叫“工商管理”,虽说是第二大,但和第一比起来差了不是一丁半点,因为这座城市我花的心思较少,只是偶尔修修补补,但是不知不觉间城市规模也挺大了。

第三大的是叫“文学”的城市,这座城市虽然目前还很小,但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每当我在其他城市里累了的时候,我就来到这座城市小憩,为它种树栽花,为它粉刷修补。

周围还有其它零零散散的小城市,这些城市只是初具雏形,还处于缺胳膊少腿的阶段,在今后的日子中,我会慢慢修建它们。

我回忆了一下我建每个城市的过程:

一.确定建筑数量

第一步是确定城市要建多少栋建筑,每门专业,大学期间学的所有相关课程,就是一个城市,每一门课程就是其中的一栋建筑,最重要是那栋叫专业课的建筑。

二.建好框架

确定好要建多少栋建筑以后,我们开始建每栋建筑的框架,即这个建筑有多少层,框架就是每本书的目录,每一章就是建筑的一层,通过目录你可以了解整本书的内容,目录也可以让你很快检查出自己缺了哪一块的知识。如果觉得作者的框架不太好,逻辑性不强,你可以通读全篇后,自己打一个框架,这个框架是属于你自己对书本的理解,这样建起来的建筑会更稳固。

这里举一个例子,在第二讲中,我跟大家分享了刻意练习,这是我自己归纳的这本书的模型,书里是没有这个模型的,阅读一本书时,应该是自己能理清书本的内在逻辑,并对书本有自己的理解,而不仅仅是照着作者的思路,被作者牵着鼻子走。

三.添砖加瓦

每一块砖就是一个知识点,但如果它只是一个知识点的话,那它就只能算一块空心砖。一块好的砖应该是实心的,有分量的,那怎么让这块砖变成实心呢?

1.水平扩展

想想这个知识点和学过的哪个旧知识点有关联,任何关联都可以,可以是本书内,也可以是本书外的,充分扩展这个知识点。

2.垂直深挖

想想这个知识点的由来,以及可以运用的地方,挖的越深越好,这样的习惯养成以后,你碰到需要运用的场景,这个知识点就会很快从你的脑海里跳出来,甚至不需要搜索。

进行上面两步后,这块砖就变得很大了,这时,你要对它进行压缩,才方便记忆,像上面我画的那个刻意练习模型一样,把一本书压缩成几个字,但是这个过程是可逆的,这块砖应该是可扩展可压缩的,你看到的刻意练习模型只有这几个字,但是我可以把它扩展出一本书来,建筑中的每一块砖都应该是这样的,这样的砖才是好砖。

而砖与砖之间,应该是紧密相连的,同一章的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应该是相关联,而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之间是有粘合剂的,不仅章节内,章节间也应该是紧密相连的,只有有了这些粘合剂,你的大厦才会稳固。

就这样一砖一瓦,日积月累后,一栋坚固的大厦就建成了,这是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大厦,这里每一块砖的秘密,只有你知道

四.修改替换

常常检查你的框架和砖,发现更好的砖可以把不太好的替换掉,发现哪里缺了漏了,也要及时补上去。

五.完善城市

而同一个城市里,每栋建筑都有不同功能,这些功能都是相辅相成,互相服务的,这个城市的运转离不开里面的每一栋建筑,要学好一个专业,你需要建好这个城市中的每一栋建筑。当你的专业城市里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人的城市里还只是零零散散的几块空心砖。

六.让帝国活起来

仅是应试的话,建好一个城市就够了,但想要这些知识大厦真正产生价值,你不仅需要多建几个城市,还必须要让整个帝国活起来,让里面的人走动起来,各个城市里的人经过各种交流,可能发现对方是自己的亲戚,或者碰撞产生出新的火花。而正是这些碰撞产生的火花,造就了大师和普通人的差别。

伟大如像乔布斯,站在艺术和科技的十字路口,将科技和艺术完美融合,

造出世上独一无二的苹果。

假设你只是个老师,就说教书这件事,有的老师只会照着课本教,有的老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让学生更好理解,而拥有知识帝国的老师,则可以运用心理学摸清学生的小心思,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运用策略学教学生怎么提高学习效率,运用管理学让学生乖乖听自己的话,运用。。。

其他的辅助城市不需要你像建专业城市一样花那么多心思,这些城市的房子,哪怕又矮又小,也比完全没有的人强了很多很多。

建好知识帝国以后,下一步就是正视认知偏见,并消除它。

2

认知升级

认知偏见

何为认知偏见呢?就是我们每个人戴着的那副有色眼镜,其实每个人都有这副眼镜,这副眼镜让我们只看见,我们想看见和我们愿意看见的东西。这副眼镜让我们呆在一个我们自以为安全的圈内,但很多时候也恰恰是画地为牢

自我设限

前几天我看了一部很老的电视剧《天道》,在剧中,刚刚起步的小公司为了能在市场中分得一小杯羹,打开知名度,于是疯狂降价促销,但这影响了同行业大公司的利益,摸了老虎屁股,对方起诉他们,并要求他们赔偿600万,(他们的小公司总资产才100万),知道消息后,其中的三个小股东立马和大股东提出了退股,而面对同样的情形,一个女孩却选择在这个时候买下他们的放弃的股票。最后小公司一站成名,市值翻了好多倍,而且在市场站稳了脚跟。

这种故事非常多,面对同样的境遇,有人只看到了风险,而有人却看到了机遇;有人只看到敌人,而有人看到朋友;有人只看到了前期付出,而有人看到了长期回报,有人脑袋里只有我不行,而另一些人脑袋里只有我可以。。。

还有一种认知偏见叫确认偏差,是一种倾向于,只关注支持我们已存信念的信息。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先形成一个观点,然后寻找证据来支持它,而不是基于事实,也就是自己先把自己给框里面了,只在框架内思考,熟不知框架可能都是错的。

疑人偷斧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古时候,有个乡下人丢了斧子,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了。于是,特别留心观察那孩子的一举一动。

没错,肯定是他!那孩子走路的样子,看人的神色,还有说话的表情,越看越像个小偷。

不久,这人到山上挖土,找到了那把斧子。原来是他上次砍柴时忘在山上了。
下山时,碰到邻居的儿子,他又留心看了看,咦?怪事,怎么神色、举止竟然没有一点小偷的模样了。

还有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小时候我妈常跟我说,晴晴,以后长大了千万不要嫁给隔壁县的男孩,那个县的人都很会算计,而且都特别抠门。

问她怎么知道的,她说去隔壁县做生意时,遇到的好几个人都是这样的。后来我读高中时,有几个同学就是隔壁县的,有个暑假我叫了那几个同学去家里做客。

晚上的时候,我妈拉着我问,今天的那两个男孩是哪里的,还说今天来家里的这两个男孩,不仅长得又帅还彬彬有礼,叫我好好把握。唉,大型真香现场。

认知偏见,是阻挡在外面和客观事实之间的障碍,当我们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

他人设限

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很长一段时间都在 10 秒以上,1960 年 6 月,西德运动员阿明·哈里首次把 100 米的成绩提高到 10 秒。

这个记录保持了多久呢?整整 8 年。8 年当中,有 10 个人跑出了同样的成绩,但就是始终打不破 10 秒的记录。

这个状态一直保持到 1968 年 6 月,美国选手吉姆·海因斯在美国锦标赛中创造了 9.9 秒的世界纪录。

然后就在同一年,另外两个美国选手,Char Green 和 Ron Smith 也分别跑了 9 秒 9 。

这是手动计时的记录。之后改成用电子计时,只用了四个月时间,吉姆海因斯又创造了世界记录,9 秒 95 。这三个人横空出世,相继闯进 10 秒大关,前后相差不超过半年。

这之后,9.95 秒成了新的世界记录,一直没有打破,这次保持的时间更长,15 年,没有一个人打破。

直到 1983 年,美国选手加尔文·史密斯重新创造了新的记录,9.93 秒。然后,牛人又一次扎堆出现了。

仅仅一年之后,1984 年,卡尔·刘易斯和本·约翰逊就把这个记录提高到 9.92 秒。

是不是很有戏剧性?那么多年无人问鼎,忽然之间好几个人都来挑战这个记录了。
为什么会这样?

这首先要怪医生,1935 年,就有医学界的代表声称:人类肌肉纤维所能承受的运动极限绝对不会超过 10 米每秒,所以,人类 100 米跑的最快时间不会低于 10 秒。

这就成了一个信念,统治了短跑界几十年,每一个运动员都想:「人类的极限就是百米 10 秒」他们戴着眼镜,就不会去看如何超越这个极限。

而是只要跑到 10 秒就欢欣鼓舞,觉得已经达到了人类的极限。倒不是说他们会懈怠,或者故意让自己停滞不前,但是他们在勤学苦练的时候,无形中就会给自己画一条线,以「 10 秒」为目标来练习。

当有人打破了这个记录,10 秒之外的领域就被拓展出来了。

认知升级

每一次脑海里出现我不行,不可以或别人对你说你不行不可以的时候,就动用我们的元认知审视这些想法,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不可以,时间久了就会变成或许可以,值得一试,这时你的思维壁垒就慢慢被你打破了,而你也完成了一次认知升级

最后岛主送大家一句话:你的现在,是你过去所有的总和,而你的未来,就是你现在所做的一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