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全文2万字,根据后台读者强烈建议,今天合并一起发出。鉴于案例过于真实和细致,以及能通过公号发表出来,忍痛做了一些删节。作者笔名:金玉言。这是市县领导参阅第2216-2219篇文章。)9大苗头性问题——县委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紧急思考(4-1)(so:乡村振兴促进法于6月1日起施行。最近本号请一位常年在第一线工作、干过很多实职岗位的县委书记,结合他当年在乡长、乡镇书记、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县长、区委书记等工作经历,就当前的乡村振兴如何落实,谈一些接地气的意见和建议。继续欢迎各位文尾留言区发表高见,本号将请书记作答和补充。)党的十九大明确把乡村振兴,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乡村振兴随之成为近几年的热词。随着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决定出台和近三年一号文件颁布,乡村振兴逐渐进入实操阶段。但是,乡村振兴到底怎么看、怎么干、抓什么、怎么抓,不少“三农”工作者仍然有诸多困惑。我有幸长期在“三农”一线工作,对基层情况有一定了解。在此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个人肤浅的见解,诚望各界人士予以批评指正。长期以来,人们对乡村的认识,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前对于乡村振兴的认识,仍然如此:市县是乡村振兴的操刀者,一定要对当前乡村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有一个客观准确的判断和把握,做到理性看待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我国乡村发展史上浓抹重彩的一笔,全面改变了乡村长期以来贫穷落后的面貌,彻底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乡村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迈入新的历史时期。一是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农民安全饮水问题全部解决,农村供电质量大幅提高,所有乡镇、行政村和规模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公路,所有行政村通宽带网,移动4G信号实现村组全覆盖,农民全部住进了安全房。二是经济发展全面提质。农村种养殖业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深加工水平逐渐提升,乡村休闲、旅游、康养、体验、创意、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产业链、价值链逐步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村生产力全面进步。三是乡村治理水平全面提高。各级驻村工作队长驻农村,给农村带来了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农村各项工作落实的标准更高,政策执行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大幅度提升,基层自治机制更加完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公信力全面提高,群众工作全方位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基层治理进入了新境界。二、乡村发展基础仍然薄弱,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容忽视农村道路通达质量不高,特别是山区村组公路弯急路窄,有的仅容一辆车通行。小型和末端水利设施投入不足,剅闸泵站、田间末渠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农田排涝灌溉“最后一公里”没有解决,山区农业“靠天收”的历史没有终结。部分高山片区季节性缺水突出,少数地方低电压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农民生活仍有诸多不便。农产品产地仓储、初加工、乡镇集散中心、县城冷链物流体系、乡村快递物流等基础设施,差距大、欠账多,难以支撑乡村更高水平的发展。有些村主导产业不突出、特色不鲜明,产业品类多而散、小而杂。有的地方背离自身优势,发展产业贪新求洋、频繁折腾问题仍然存在。农产品加工水平低、层次浅,装备水平和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对产业拉动效益不明显。市场主体数量不够、实力不强,市场意识不浓,竞争实力弱,带动力不强。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市场化、机械化、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化水平低,产业体系缺链、断链问题突出。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无法向乡村汇集,乡村教育质量不均衡、医疗卫生事业水平低的问题仍然突出。政务服务质量效率与群众期盼差距较大,办事难、办事慢、办事无门问题仍然存在。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E2MDYxMg==&mid=2652056887&idx=1&sn=2654c692ebdd48c77f4c06e6be148048&chksm=bdae8ebc8ad907aa07eb5a38fd7f0c33a1936e6cb4e1107129a970fa2007ae6490063a168cf7&token=1422517351&lang=zh_CN#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