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曝光:67批药品不合格,多种常用药赫然在列,引发消费者担忧

药店越开越多,买药越来越方便,咱们老百姓家里也会备些常用药,肠胃不适、感冒鼻塞等问题一般都想着自己解决,因为上医院太麻烦了。

一个小药箱,带来满满的安全感。

然而,最近一期67批次药品的抽检结果,却让不少人担忧起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多批次常用药不合格

从《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药品抽查检验信息的通告》中获悉,4月26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21年第1期的药品抽检公告,其中有5个品种5批次检验不符合规定,包括阿莫西林、黄连上清片、金莲花胶囊、诺氟沙星等常用药

此次抽检涉及38个药品生产企业、492个药品经营企业和160个医疗机构的797个品种、共1863批次药品。据了解,省药品监管局要求相关企业和单位对检验不合格药品采取暂停销售使用、召回等风险控制措施,同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组织对生产企业和被抽样单位生产销售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无独有偶,4月2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2021年第1期不合格药品质量》的公告,此次公告中,有7个批次的药品检验不符合标准,其中包括不少家庭常备的:三七粉、天麻粉、川贝母等。

4月12日,福建省药监局发布通告,在2021年第1期药品抽检中,有高达55批次药品不合格,其中包括风寒感冒颗粒、阿莫西林胶囊、金银花、小通草、车前草等常见药品。

一次次抽检结果拨动着消费者的心,如何买到放心药,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如何判断药物是否变质?

药品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每个家庭中多多少少都会备有伤风感冒、发烧止痛、维生素等药品,有些药品可能一、两年都不会用到,不少人平日没有留意,等应急的时候才发现,怎么买的药都变色了?

药物中也包括食品类,也会存在保质期,即使没有开封,阳光、温度、湿度等因素也会让保质期缩短。那么在购买和使用药物时,如何判断药品即使在保质期内,也出现变质呢?不同类型的药,有不同的辨别方法。

药片:出现变色、松散、粘连、糖衣开裂等改变,代表药片可能因环境影响产生氧化了,此时服药药效达不到,有时还可能会出现毒副作用;

胶囊:胶囊是保护药物中有效成分的保护膜,如果外衣出现发黏、破裂,一般就是过期了,不宜服用;

大瓶液体药物:如糖浆、红花油等,如果出现分层、沉淀、异味,则可能是变质了,不可继续使用或服用;

膏药等外用药:无论是何种药膏,开封后尽量在3~6个月使用完,膏药容易挥发,氧化后的药物味道变淡,药效也会大打折扣;

中药:中药保存时间过长或密封不当,可能会出现发霉、虫蛀、潮湿、泛油、气味散失等情况,此类中药不建议继续使用了。

三、购药、用药注意什么?

很多人知道生病就要去买药,但面对药店里琳琅满目的产品,往往一头雾水。对于品质参差不齐的药品,怎样才能选到品质最佳的药物呢?其实购药只需记住一个口则:“一选、二看、三注意”

一选——辨清自己的病情再选药,无法辨清就要找医生就诊;

二看——查看药品包装和说明书,看清成分和主治病症、用法、用量以及副作用等信息,最重要是看包装上是否印有“国药准字号”

三注意——注意选购药品的适量性、对症性、实用性,不要盲目相信进口药、高价药。

临床上,不少老人、孩子因用药过量或乱用药而被送入急诊,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丁丽霞提醒,老人小孩两大群体长期存在用药误区,在这些方面一定要注意。

1.老人用药

很多老人容易道听途说,听到某种药起效快或预防效果好,马上就擅自换药,不听医生言。错误用药不仅会延误治疗,严重时还会对身体造成损害。老人用药多以慢性病为主,而慢性病用药一定不可随意减少用量或停药,一时的感觉良好,可能会反复加重病情,危及生命。

2.小孩用药

很多是家长过分担心孩子病情,比如感冒发烧,就会选择“吊水”或者成人药物减量给孩子服用。

儿童各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肝肾功能相对较弱,解毒功能也差,随意使用成年人药物和药量,并不是明智之举,严重可造成急性药物肝衰竭。北京协和医院张继春药师表示,用药要严格遵循“可口服不注射,可注射不输液”的原则,更不能给小孩吃成年人药。

总而言之,消费者在购买药物时应根据病情对症下药,不要盲目跟风,选择药品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买到正确的合格药品。

参考资料:

[1]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药品抽查检验信息的通告2021年第1期,2021-04-26

[2]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2021年第1期不合格药品质量公告,2021-04-22

[3]福建省药品质量通告(2021年第1期,总第82期),2021-04-12

[4]安全用药|注意!购药用药时,这些误区您得当心.广东药监 .2018-11-0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