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学阿德勒(2):《3个傻瓜》里的阿德勒主义与成功学PK
继第一集的《嗝嗝老师》之后,这集节目再次带来一部印度电影,不过它的名气要比《嗝嗝老师》响亮很多很多,可能很多朋友早就看过,那就是《3个傻瓜》,在中文互联网上它也常常被翻译叫做《三傻大闹宝莱坞》,后面这个译名着实有些雷人,跟电影情节完全不搭,所以我从来都是用贴合原意的直译《3个傻瓜》。
这部电影表面上看,主题是在讲教育;但在我看来,教育的主题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主题是在讲人生哲学。这部诞生于十几年前的电影,从头到尾,从主题到台词细节,甚至到其中的主题歌、插曲的歌词,都透着浓浓的阿德勒学派的味道,说它是一部阿德勒思想的科普电影也不为过。
虽然全片中没有出现阿德勒的名字,但影片中的阿德勒思想,借着兰彻之口、法罕的实践、拉朱的转变以及病毒和查图尔的反衬,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从前的节目里,我多次讲过,阿德勒思想在东方社会的应用是很有难度的。难度在哪里?在于东西方社会的竞争烈度不同。《3个傻瓜》片头那个漂亮的剪辑,一下子奠定了本片的基调:竞争。
人们的出生,本身已经是一场残酷竞争,以自己的胜出、另外2亿多个竞争对手的死亡为代价。后面人生的每一步,在某种程度上也都是竞争的结果。《摩登家庭》里莉莉的幼儿园入园面试,演变成了家长们花式比拼的闹剧;《起跑线》小学的抽签现场,紧张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还有《天才枪手》里边两位尖子生在中学里边的你追我赶暗暗较劲,以及本片《3个傻瓜》里,这所堪称印度清北的帝国理工学院的那位外号叫做“病毒”的院长,在新生入学时的精彩演讲。
看到这里不由得令人思考:是啊,人生处处都是竞争。可阿德勒学派说了,人生又不是竞争,注重竞争比较的人生观,既没有好处,又没有意义。这里的矛盾,又该怎么理解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从前的《被讨厌的勇气》拆书系列节目的第八集和第二十六集长视频节目都有一些形而上的分析,但《3个傻瓜》这部电影对这个问题的则呈现得非常直观:
首先,阿德勒学派承认微观上的竞争,但否认宏观上的竞争。什么意思呢?就好像电影里的兰彻,从小有天赋还很努力,考上帝国理工学院,在报考这所学校的40万考生中脱颖而出,跻身于胜出的那幸运的200人,这场考试升学,就是竞争。在大学期间的考试中,兰彻屡屡考出第一名,这些同样是竞争。像这样具体的一场一场的考试,就是微观的竞争,兰彻作为一个典型的阿德勒主义者,非但不逃避,而且全力以赴、积极对待,在这些微观竞争里都能保持胜利者的姿态。
但是把尺度拉长到人生长河,在“人为什么而活”这样的问题上,阿德勒主义者就彻彻底底抛弃了竞争的态度。成功学信徒查图尔在受辱之夜向兰彻发起挑战,誓言要在十年以后比一比俩人的人生,到底谁更成功,兰彻却把它当作酒后趣谈;十年期满,查图尔志得意满准时赴约,还带上了替对手准备好的失败宣言,而兰彻,此时已经恢复了真实身份,应该叫旺度,却早把这事给忘得一干二净,好像在陪小朋友过家家一般,大大方方在失败宣言上签了名——在阿德勒主义者看来,这样的人生竞争游戏根本代表不了任何意义,所以一点都不重要,跟自己也没关系。
在成功学信徒看来,自己的价值是需要靠跟别人的比较来得到确认的。你比同龄人更早买车买房,职位薪水更高,就会觉得自己的价值更高;那如果比不过呢,就会陷入悲观痛苦。而阿德勒主义者,已经做到了自我接纳,无论外界条件怎么样,自己都不会怀疑自己的价值,所以在人生的宏观层面上根本没必要跟别人比,自然而然就会抛弃竞争的态度。
但是在微观上,每个人都有自己充满热情的领域,在这些领域里边想要把它做好,阿德勒主义者也不例外。电影里兰彻一直醉心痴迷于机械,在这个领域,考试也好、搞科研发明也好,免不了就会有竞争比较,所以微观上的竞争,无论是成功学信徒还是阿德勒主义者,都会全力以赴同场竞技。
然而同样是微观上的竞争,两种人生操作系统的人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是阿德勒主义者对竞争问题的第二点根本态度:以不争之因,得有争之果。解释得更明白一些,就是在面对微观竞争时,阿德勒主义者的主观世界仍然不把它看成一场竞争,只有做到这样,才更有可能在客观世界里取得竞争获胜的成果。
这里听上去貌似有点“不争胜有争”的禅意,甚至有点玄乎,但实际上是有道理的:电影里的兰彻,从小热爱学习,痴迷于科技、机械,无论见到什么机械装置都想着把它拆开研究里边的构造,他的这种热情是完全内生的。无论有没有考试排名,无论有没有他人的赞赏,都不影响他的这种热情,这就是所谓的“不争之心”。
对这件事,“不争”不是“不做”,恰恰相反,这样的人,可以把自己全部的脑力精力资源投入到事情本身,不会像“有争之心”那样,一边努力一边焦虑,“哎呀这次考不好怎么办怎么对父母交差”,或者去纠结“哎呀这次的竞争对手实力很强怎么才能针对一下”,这些念头都脱离了事情本身,都会分散我们的脑细胞注意力。
这么一分析就很明显了,假设两个智商天赋完全一样的竞争对手,一个是阿德勒主义者,以不争之心从事自己热爱的事情,投入100%脑力精力;一个是成功学信徒,一边努力一边患得患失,脑力精力的投入打了不知道多少折扣。这样的微观竞争,谁的胜率更高?是不是就很一目了然了?
接受并认真对待微观的竞争,否定并抛弃宏观的竞争;以不争之心去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从而收获有争之果,这就是阿德勒主义者对待竞争的态度。当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就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被讨厌的勇气》书中那句名言的妙处:跳好当下之舞,然后不知不觉可能就会惊呼道,啊!我已经来到这里了吗?电影里的兰彻,作为阿德勒主义的化身,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是的,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这既是兰彻的信念,也是阿德勒主义人生观的核心。而且,就算成功没有追上兰彻,假设兰彻/旺度不是那位能令查图尔瞬间改变态度的举足轻重的大科学家,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那也不会影响这位阿德勒主义者的幸福感。因为他热爱的不是成功而是机械,引导孩子们产生对机械的热情,学会并动手制造一些改善实际生活的机械装置,这已经是兰彻的他者贡献和共同体感觉所在,也是他的幸福感来源所在。
电影中还有一个关于竞争的点很有意思。法罕和拉朱以为兰彻考试没有及格,很是为他担心,但当他们发现兰彻竟然考了第一名的时候,俩人心里更加不是滋味。朋友之间的这种隐秘的竞争和嫉妒,太普遍了。我们都希望朋友过得好,但是又不想看到朋友比自己过得好。但在最后,法罕和拉朱发现朋友就是鼎鼎大名的旺度,却能真正为他感到开心。差异在哪里呢?在于法罕和拉朱有没有找到自己的价值。
学生时代,他们没有做到自己就能确认自己的价值,因此会用竞争比较的态度,用外界的评价来看待自己。朋友考了第一,就比自己厉害。自己考了倒数,就是自己很差。而等过了很多年以后,法罕成为知名摄影师,拉朱也从一直困扰着他的贫穷中走了出来,两个人在各自的领域都有所建树,明白了自己的价值不需要靠超越朋友来体现,因此当朋友取得成功时,便能发自内心为他感到开心。
从这个层面上讲,抛弃竞争比较的价值观,以不争之心去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在这些事业中确认自己的价值,也会有助于我们跟朋友建立真挚、深厚的友谊,打开处理人际关系的新思路。
《3个傻瓜》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散发出阿德勒主义的思想光辉,如果仅仅把它当作一部讲教育的喜剧来看待,未免有点可惜。这部电影里值得一聊的地方也非常之多,篇幅所限,这集节目我们就先聊透“竞争”这一个话题。这部电影还没拆完,剩下的话题,敬请期待羊梨观影第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