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谁寄锦书来。
去了几次大同,总是在城门中来回穿行,老城新城里切换。
这一次,想要登登夕阳下的大同城墙。查了一下,落山时间是七点四十。
大同,是道地的历史文化名城,曾是两汉要塞、北魏京华、辽金陪都与明清重镇。这里历代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真正的“北方锁钥”。
南门城楼上有个牌子,说现存的城墙是明代大将徐达在汉、魏、唐、辽、金、元旧城基础上增筑的,也显示了这一历史脉络。而如今登上的是用新烧的青砖包住里面原来的夯土砖块新修的。
因为新修,地面平坦,脚感很好,史感稍弱。
城墙上商业模式大多以骑车和冷饮为主,车有双人的,四人的。他们骑在上面,不用想,一定比西安城墙感觉平稳。
“雄视天下”和“顺意凉粉”的匾额一上一下出现在瓮城的城楼上,这得是多霸气的凉粉啊!
此时正是雨燕回巢前的巡回表演,它们也喜欢古建,在夕阳的剪影中,上下翻飞,带着悦耳的叫声。
回看时,忽然发现一团落日粉的云,拥簇着月亮,美得让人惊呼。
小鹞子念叨着“云中谁寄锦书来”,我念叨着“月满西楼”,再一想起刚才的雨燕,完全就是李清照“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经典重现。
关键是,大同又古称“云中”,真是奇妙的体验。
几百年前,李清照在这首《一剪梅》的下阙,开篇就是“花自飘零水自流”。
这个时节,大同的黄花并没有飘零于水,而是在夜色中开得正好,还散发着幽幽的香气。
黄花菜是萱草属中的植物之一,有个俗名就叫柠檬萱草。但它和萱草(静静的萱草花。)有重大区别。
那就是萱草中含有的秋水仙碱比黄花菜中高很多,毒性大,花蕊中的秋水仙碱尤其高于花瓣。黄花菜经过重重蒸炒是美食,可萱草再怎么处理也有毒。因为总有人去城市花坛里采萱草来吃。
根据《中国植物志》的描述和我的观察,黄花菜植株相对高大,叶片比萱草的叶片要长。大概率啊,不排除长得好的萱草和营养不良的黄花菜。像王老师说的,咱们不抬杠。
中植记载,黄花菜的花被淡黄色,有时在花蕾时顶端带黑紫色。花朵特别多,最多可到一百朵以上,这个数字太惊人了。
还有关于味道,我在城市中观察到的萱草都没有香味。当然这不是唯一标准,因为有的萱草品种也有香味。但是黄花菜香味浓郁。
黄花菜原产我国,大同历史上就是著名的黄花之乡。上面这丛就拍自庄稼地,不远处是玉米。
听闻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北魏,都城平城(大同)就把野生黄花引入宫廷。开始是作为观赏植物,后来逐渐为人食用。感兴趣的可以去查查史料。
以前我对黄花菜不太有兴趣,来自小时候木须肉的印象。那道菜是过年才吃的,放的都是金贵东西——鸡蛋、肉丝、木耳、黄花、黄瓜。尤其是其中的黄花,细细干干的,记得妈妈每次都要提前泡发。
这道菜味道综合,口感奇特,有软的鸡蛋和肉,硬脆的木耳、黄花与黄瓜。有人爱吃,我却体会不出妙处,觉得就是个大杂烩。
可这次在大同吃到了凉拌黄花菜,不是处理成干的,而是鲜的。爽脆弹牙,清爽香甜,安全颠覆了我对黄花的传统“不公平”认知。
非常幸运,遇到了夜色中的黄花菜,再读《中国植物志》和中关于它开花时间的描述,直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的惊喜。
“本种的所有品种的花,都是在午后2-8时开放,次日11时以前凋谢,2-3天后脱落。”
而如果你能耐心并有条件观察一朵萱草,会发现它就是一日花,英文中叫它day lily。因为花头很多,才误以为是一直开着的。
(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阿福花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此际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