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东:每个人的教育

一个深秋的夜晚,在一个极少人走过的十字路口,一位老人默默等待绿灯亮起。有人问他:“反正也没有人监督,你为什么非要等绿灯亮?”老人说:“在某一扇窗口,很可能有孩子的眼睛在看着我。”

我被老人的这句话打动了!

成人应该是孩子的标杆,任何时候,成人的身后都要假定一个儿童的眼光。真正的教育不在宣讲中,不在墙壁上,也不在白纸黑字中,而在每个人的心中,每个人的每一刻都是教育。

然而,转念一想,假如任何一扇窗口的背后,肯定没有孩子的眼睛呢?这个时候,我们又该作何选择?

不由得想起一段历史。

史载,东汉杨震曾任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时,路过冒邑。冒邑县令王密,乃是杨震曾经荐举的官员。王密为表感激之情,悄悄带上十斤黄金深夜拜访杨震。

杨震当场拒绝了这份礼物,还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说:“幕夜无知者。”意思是说晚上没有谁知道。杨震勃然大怒,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狼狈而回。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就算我们背后没有孩子的眼睛,就算是天衣无缝,还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呢。所有人都睡着了,我自己还是醒着的;没有人监督我,我自己就是自己的监督者。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慎独。

道德不是知识风暴,不是华丽的装饰和外衣,而是我们内心中的信仰,甚至也不是信仰,而是“不知有之”的血肉交融。它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之中,成为我们精神生命的一部分,自由的流淌,肆意的坦荡。我哪里知道这是不是道德,我只知道我必须这么做,这么做就是我的道德。不是为了做一个好人而做,而只是因为人之为人就得这样去做。没有思考,没有辨别,没有计划,只有下意识和无意识,这才是真的道德。

但慎独多么困难啊。就算是“四知太守”杨震,也禁不起推敲。照理说,羞愧无言的王密绝对不可能把自己的丑事声张出去,那么,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四个人中,唯一泄露秘密的人,只能是杨震自己。

那么,杨震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他这样做想达到什么效果?理由很简单,杨震牺牲王密,不过是想沽名钓誉,得到更高的位置,进而获取更大的利益。老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已。盗名之人乃是最大的强盗,因为具有欺骗性,所以有欺世盗名之说。

然而,现在,我们不仅丢弃了慎独,甚至在世俗之中,随波逐流,与时俯仰,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潇洒走一回。

我们常常把教育泛化了,以为教育一定创造必备的环境,至少也要有必备的土壤,否则就不能发出教育的芽,开出教育的花,长出教育的果来。很多老师直接把教育责任推卸给体制,忘记了我们自己也是体制的一部分,很多教育问题的乱象,或多或少我们也要承担一点责任。

最欣赏之人,乃是美学一代大家朱光潜的“三此”座右铭。

“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绝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绝不拖延到未来。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绝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去做。”

每个此身都在此时、此地担当起文明和教育的责任,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双孩子的眼睛,或者是有一双举世混浊唯我独清的眼睛,每个人都把自己树立为标杆,回到常识,树立信仰,坚持理性,以我为旗,为了追寻美好的未来,必须有人率先为此付出代价。

我们是父亲,也是母亲,我们还都是老师,这个世界是我们的孩子唯一可以居住和生存的地方,为了他们的幸福和未来,我们的牺牲是有价值的,因为我们孩子的幸福,与整个世界的美好息息相关。

当年鲁迅“肩起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光明里去。”我们何妨汇聚起手心里的光,不能温暖自己,却能照亮世界。

(0)

相关推荐

  • 修身养性乃大事,终生不可不谨慎

    古今圣贤皆重修身,修身之道要在修心.生命是一个过程,人生是一场修行.修行要内外兼修,既要诚正心意,又要端正言行.黄庭坚曾说过:"接物宜从厚,修身贵有常."岁月催人老,人生如过客.修 ...

  • 《道德经》第十章:何为玄德?唯有慎独。

    提到慎独,不得不提到一个典故 东汉有个名臣叫杨震,非常廉洁. 在荆州做官的时候,杨震发现一个叫王密的很有才华,于是就举荐王密到昌邑做了官. 后来,杨震调任东莱做太守,途径王密的地盘昌邑,王密为了感谢杨 ...

  • 独行不愧影

        俗话道,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这句话说明做人若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就可"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 东汉时期,有位清官叫杨震,他在荆州做官时很赏识王密,就推举他做了县令. ...

  • 【教育读书】王开东:为何要吵醒一个装睡的人

    [教育读书] 王开东:为何要吵醒一个装睡的人     朋友来单位聊天,说到现在他所在的学校,与原先的学校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教书完全成了体力活,很多学生都装睡,只有扯着嗓子把他们吵醒,然后死死楸他们 ...

  • 王开东:那个请辞“资深教授”的人走了……

    今天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仙逝,想起先生当年请辞"资深教授",百感交集.回顾此文,致敬先生! 历史学家章开沅请辞"资深教授",放弃等同副部级待遇,主动打破学术头 ...

  • 王开东: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老周是我高中同学,我俩同窗三年,复读时又一起打游击.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感情非同小可. 落榜后,我和老周在登云街合租房子,有时候去学校上课,有时候就在租处捋起袖子自己干,俗称打游击. 老周有人格魅 ...

  • 王开东:教育到底有没有真谛?

    记者问教育的真谛,唐江澎校长的回答是:好的教育应该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 很快这些话不断刷屏,之所以刷屏,是说到了社会的痛点.唐校长的话一方面赢得 ...

  • 王开东:为何要吵醒一个装睡的人

           朋友来单位聊天,说到现在他所在的学校,与原先的学校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教书完全成了体力活,很多学生都装睡,只有扯着嗓子把他们吵醒,然后死死楸他们,弦歌不辍的教书育人,变成了汗水.口水和 ...

  • 王开东:唐江澎校长刷屏,教育要回到常识!

    原创 王开东 昨天,江苏省锡山高中的唐江澎校长,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进入委员通道,第一个接受记者采访."教育的真谛是什么?"唐校长直言只是一道难题,但校长也要做难题,然后侃侃而谈,金句 ...

  • 东胡人与东胡国

    东胡,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强盛一时的北方民族,因居匈奴以东而得名.它是中国东北部的古老游牧民族,是一个部落联盟,包括了当时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早在商代,就有东胡的活动记载.从有史记载以来,东胡 ...

  • 东哥特人与东哥特王国

    一.东哥特人 东哥特人(Ostrogoths)也译作东哥德人,哥特人的一个分支,亦为日耳曼民族. 东哥特人原住在黑海草原西部地区,4世纪后半期形成部落联盟.375 年东哥特部落联盟被匈奴人击溃后 ,随 ...

  • 王开东:《山海情》为何情难自禁?

    感谢朋友的推荐,我和程老师一起追了<山海情>. 我奇怪的是,一部土得掉渣.讲述扶贫工作的电视剧,何以使得90后.00后的人如痴如醉?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奥秘?一般来说,一部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