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书柜|《消散的现代性》阿尔君·阿帕杜莱 著(2012年)
《消散的现代性-全球化的文化维度》阿尔君·阿帕杜莱 著, 刘冉 译 上海三联书店 2012年。
《消散的现代性》作者简介
阿尔君·阿帕杜莱 (Arjun Appadurai) 著名人类学家。1949年出生并成长于印度孟买,后赴美国求学,获芝加哥大学博士。曾任芝加哥大学人类学与南亚语言及文明教授、芝加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耶鲁大学城市与全球化中心主任、新学院全球倡议资深导师,现任纽约大学斯坦哈特学院文化、教育与人类发展学系教授。主持过芝大全球化计划,担任诸多公共及私人组织 (如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 顾问,并长期关注全球化、现代性、种族冲突等议题。著有《殖民统治下的崇拜与冲突》(Worship and Conflict under Colonial Rule)、《对少数者的恐惧》(Fear of Small Numbers) 等。
《消散的现代性》内容简介
《消散的现代性: 全球化的文化维度》为全球化的文化研究提出了全新的框架,它指出想象在今日世界具有现实的社会力量:不仅为身份认同提供了新的资源,也为创造民族-国家的替代方案提供了新的能量。作者审视了当今全球化时代——其特色是大众迁移与电子媒体的孪生力量,并对大众消费模式、多元文化主义论争与族群暴力提出了新的见解。全球化或许意味着托马斯·弗里德曼所描述的“平的世界”,马歇尔·麦克卢汉所构建的“地球村”,或者马丁·阿尔杜劳的“无国界世界”,而对印度裔人类学家阿尔君·阿帕杜莱而言,与其说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不如说它建基于想象之上,并日益呈现出流离与散裂的面貌。
《消散的现代性》文摘:1 此时此地
既宣称又同时渴望自身拥有普遍适用性的理论并不多,现代性即为其中之一。现代性的新鲜之处 (或者说连它的新鲜之处也是崭新的这一说法) 恰恰来自于这种二元性。不管启蒙时代还创造了其他什么,它至少渴求创造出一些希望自己早已现代化的人。无论在理论界还是日常生活中,这种自我应验、自我证成的想法都激发了诸多批评与抗拒。
我年轻时在孟买生活,当时我对现代性的体验明显是通感式的,总体而言并未上升至理论层面。我在美国新闻处图书馆里阅读《生活》(Life) 杂志及美国大学介绍目录,在距离我公寓只有五百英尺的爱神影院(the Eros Theatre) 观看好莱坞拍摄的B级片 (有时也看A级片) ,在这些活动中我耳闻目睹了现代性。我曾请求就读于斯坦福大学的哥哥 (那是60年代初) 为我带回几条蓝色牛仔裤,而他回家时,我从他身上的保镖牌体香剂中闻到了美国的味道。我逐渐失去了之前汲取的英国味儿,它曾来自于我那些维多利亚时代的教科书、大学里有关罗德学人的传言以及我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比利.邦特 (Billy Bunter) 和比格斯 (Biggles) 的故事,还有丽奇摩尔.克朗普顿 (Richmal Cromplon ) 和爱妮德.布莱顿 (Enid Blyton) 的作品都在其中。我身上到那时为止还根深蒂固的英国味儿被弗兰妮与祖伊(Frany and Zooey)、霍尔顿·老菲尔德 (Holden Caulfield) 以及“兔子”安斯特朗 (Rabbit Ang-strom) 缓慢地吞蚀了。这些小小的挫败很好地解释了在后殖民时期的孟买,曾经的英格兰帝国是如何瓦解的。
当时我并不知道,我正在从一种后殖民主体性 (英式措词、对牛津辩论社 [Oxford Union] 的幻想、由《接触》[Encounter] 杂志管窥英国以及对人文学科的贵族式爱好) 过渡到另外一种: 更加粗犷、性感和令人沉迷的新世界,其中有汉弗莱·博加特 (Humphrey Bogart) 的老电影重放、哈罗德.罗宾斯( Harold Robbins) 、《时代周刊》(Times) 以及美式社会科学。等我来到埃尔芬斯通学院 (EI-phinstone College),正待享受世界大同主义的乐趣之时,我可谓万事俱备: 英式教育、孟买上层阶级的社区 (尽管家里只有中产阶级的收入)、与大学中的大人物有些来往、哥哥是著名校友 (现已过世)、姐姐也在同一所大学且她已结交了不少漂亮的女性朋友。但我已对美国上了瘾。我不由自主地踏上旅程: 先是来到布兰迪斯大学 (Brandeis University ,时值1967年,学生在美国还是一个令人不安的混乱群体) ,接着又去了芝加哥大学。1970年,我仍被以下方向吸引着: 美国社会科学、区域研究,以及无往不胜的现代化理论形式——在当时两极对立的世界里,它是美国精神的可靠保障。
以下各章可被视作试图阐释这一旅程的意义: 它始于孟买上映的电影里,现代性作为一种感觉镶嵌其中;并终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我在芝加哥大学修读的社会科学课程里,现代性在此作为理论出现。我试图在以下各章中以特定的文化事实为主题进行论述,并借它们阐明现代化作为事实和作为理论的关系。这一过程与我体验现代性的旅程恰恰相反,它或许能解释我为何如此偏重文化层面; 如若不然,这种分析方式恐怕很容易被误解成因专业而造成的随意决断,即一种人类学的学科偏见。
全球化现状
所有主要的社会动力在过去都有其先驱、范例、相似者和源头。正是这种既深远又多样的族谱 (见第3章) 曾挫伤过现代化提倡者的热望: 他们来自有着天壤之别的社会,却试图使历史钟表同步运转。同样,本书试图论证,在过去数十年里,各社会间的关系发生了一场一般性的断裂。这种看待变化——其实是断裂——的视角需要得到进一步阐明,并与之前关于激进转变的理论区别(略)
《消散的现代性》目录
《消散的现代性》封面、封底荐语
虽然目前有许多人著书谈论跨民族世界中的全球文化,然而没有人能像阿帕杜莱一样,既有全球性的视野,又熟谙人类学文献及其世界观。这部作品闪耀着智慧之光,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提出了深刻且令人满意的质问。
——谢里·奥特纳(Sherry Ortner),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我希望能以人类学对文化维度的强调为全球化争论带来一个重要转向,这一点在我作为区域研究学者所经受的训练和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加强。
——阿尔君·阿帕杜莱
阿尔君·阿帕杜莱是研究新制度主义所谓跨国公共领域的先锋的社会理论家....他取材多方,信手拈来——从自传性质的到高度理论的,从板球到统计学,从印度泰米尔纳德到美国硅谷。
——帕尔塔·查特吉(Partha Chatterjee) ,《民族主义思想与殖民地世界》作者
全球化或许意味着托马斯.弗里德曼所描述的“平的世界”,马歇尔·麦克卢汉所构建的“地球村”,或者马丁·阿尔杜劳的“无国界世界”,而对印度裔人类学家阿尔君.阿帕杜莱而言,与其说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不如说它建基于想象之上,并日益呈现出流离与散裂的面貌。
《消散的现代性》为全球化的文化研究提出了全新的框架,它指出想象在今日世界具有现实的社会力量: 不仅为身份认同提供了新的资源,也为创造民族-国家的替代方案提供了新的能量。作者审视了当今全球化时代——其特色是大众迁移与电子媒体的孪生力量,并对大众消费模式、多元文化主义论争与族群暴力提出了新的见解。
新近发布(近三个月内):
藏书雅苑|《近代中西关系与中国社会》赵德馨等著 (1993年版)
藏书影印 | 孟铁平: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1949年)
藏书参考|《外国学术名著精华辞典》林骧华主编 (1994年)
藏书雅苑|《东方社会往何处去——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朱坚劲 著(1996年)
新视野书柜|《权利、危机与公共政策:一个比较政治的视角》赵德余 著(2012年)
藏书雅苑|《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钱杭, 谢维扬 著(1995年)
藏书雅苑|《走进东方的梦——美国的中国观》王景伦 著(1994年)
藏书推介|《民主的危机》克罗齐、亨廷顿、绵贯让治 著(1989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