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清照的《添字丑奴儿》,浅谈唐宋时代的乐曲与歌词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宋代填词的乐曲,大多来自于唐代的教坊乐曲,据唐人崔令钦的《教坊记》记载,唐代的教坊乐曲有二百二十五个曲调, 但送宋人真正用来填词的不过八十几个。唐代的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都有教坊,都分左右教坊。长安的右教坊在光宅坊,左教坊在延政坊,据《教坊记》记载,"右多善歌,左多工舞,盖相因习",洛阳两教坊都在名艺明义坊,而右在南,左在北而已。所谓坊,是指唐代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单元。唐代的城市格局与今天的大不一样,是一个大城套着一个个小的城,这些小的城也有门和城墙,每一个小城中居住的人按职业分类,这种单位叫"坊"。专为皇帝日常娱乐提供服务的人住在一起,这样的坊称作教坊。唐代的教坊位于皇城内,属于禁中。当时教坊的居民有几千人之多,后来由于唐代官府的萎缩,曾多次减少教坊的人数,唐顺宗时曾一次让教坊中的六百多名女子出嫁到皇城外。教坊乐曲,在演出时是乐、歌、舞同时的,每一个曲调都有歌词和舞蹈相应,曲调的名称也多由歌词的内容来决定,如《采桑子》的歌词,就是描写采桑情景的。后来教坊的歌词,教坊的曲子流传到民间,有诗人开始自己给这些乐曲填上词,叫歌伎演唱。这些文人填的词,一直到北宋时期都是严格的按照音乐的要求来填写,用来演唱。到南宋以后,一些乐曲失传了,没人知道怎么去演奏它们了,诗人们也渐渐都把乐曲的旋律忘掉了,从此之后,词的音乐性就淡去了,大家开始不关心它如何去唱,而是关心如何把歌词写好,让人慢慢欣赏。
唐宋时代的乐曲与歌词的对应性很强,一个旋律就对应一个字,相比今天的歌曲,唱的也很慢。因此,一个调子的曲子,就要求有多少个字与之对应。比如《丑奴儿》调的要求就是四十四个字,你要填四十八个字,就必然会改变乐曲的旋律。这就会在原来主旋律的基础上产生一个变调,相对应的,歌词本身也成为一种变体。如果这个词人足够出名,词写得足够好,就会成为一种定型的变调,会有后来人模仿,比如李清照体的《填字丑奴儿》。
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较之前期相比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词的上片,反复吟诵芭蕉硕大的枝叶遮盖住庭院,阴翳灰暗,反映出主人抑郁的情绪。而在叶卷叶舒之间,情感也经历着跌宕起伏。芭蕉与雨常作为诗歌意象出现,在宋词中被广泛运用,用来形容怅惘,孤寂的心情。
词的下一片则通过反复描述南方夜雨连绵不断,冷冷清清的低落之声,倾诉着来自主人公内心的寂寞。"伤心枕上"、"北人"、"不惯"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念。在词中大量运用叠字是李清照词的一个特点。如此篇中的"叶叶"、"心心"吟诵起来,朗朗上口,余音清脆,将女性辗转柔软的心思情感展露无余。本篇中两个重复的"点滴霖霪"虽然是词牌本身的格式决定的,也将南方夜雨的缠绵悱恻,阴冷孤寂描写的音形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