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好习惯让孩子受用一生,越早知道越好
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差?写作能力差?沉迷于游戏之中或者电视节目?不用怕,只需要养成阅读的习惯,这些问题都能帮孩子解决。
如果不是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真不知道养成阅读的习惯有那么多益处,无论大人还是孩子,这个习惯早养成早受益。
我有很多事情想去做,有切合实际的,也有天马行空的。其中一件想做的事就是从早到晚泡在图书馆里,仅仅看着一排排整整齐齐的书籍,心情都会变得好起来。
所以梦想着也许有一天我可以自己开个图书馆,设计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无论呆在哪个角落都感到无比的舒服、惬意、心旷神怡。
仅仅想想,自己都要陶醉其中了,赶快把自己拽到现实。我要在这篇文章里说说为什么孩子要养成阅读这个习惯。
阅读的好处
苏格拉底说:“耗时于阅读,你将因别人辛苦得来的体验,轻易吸收并改善自己。”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余秋雨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通过阅读,虽然未发现自己改善了几分,也未发现有什么进步,而且还是那么平庸,可是感到精神世界确实少了一些空虚。
当遇到挫折时,我会想自己比《安妮日记》的安妮、《活着》里的郑福贵强太多了,他们尚且坚强地活着,我又有什么理由去抱怨生活呢。
当在超市排队结账的时候,旁边的柜台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我会想起《自控力》里说的,这是超市营销策略,要抵住诱惑。
当为自己追求遥不可及的梦想感到可笑时,我会想起《月亮和六便士》的主人公,四十岁尚且从零开始学习画画,追逐梦想永远不嫌晚。
阅读是人的精神食粮,这么说一点也没错。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对我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生的时间很短暂,长则百年的时光而已,可是通过阅读,就可以体验1000种乃至10000种人生,就好像活了很多次,是不是感觉很赚呢。
阅读能让平淡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让人的内心平静强大。
生活不止眼前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阅读就属于诗和远方的田野。
对于孩子而言呢,阅读的好处更多。
阅读不仅可以让孩子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能力,还能丰富孩子的心灵世界,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喜欢阅读,他的智力就会发育得更好,他会更容易发现别的有兴趣的事。
爱好阅读的孩子不仅在思想上更成熟,在价值观上也更完善。
爱好阅读的孩子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写作能力会很强。而且他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不会舍得让电视、游戏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阅读的好处太多,又岂止是这一点两点而已,爱上阅读,你就会发现更多的阅读益处。
阅读是件苦差事?
阅读的好处说了那么多,可为什么很多人不去阅读呢,或者没时间,或者干脆不喜欢,而且大多数总人会视阅读是件苦差事。
有的父母还不赞成孩子从小阅读,认为小孩子应该活得轻轻松松的,太早让他读书很累,应该等他长大了再去阅读。
看来阅读的苦已经深入人心,寒窗苦读,勤奋刻苦,悬梁刺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苦读,苦作舟,这明明就是很苦的样子吗?
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苦作乐时乐亦苦,乐作苦时苦亦乐。真与假、苦与乐、成与败、得与失只在一念之间。
从女儿刚出生回家就把那种黑白卡拿到她眼前玩耍,后来就给她读各种绘本,开始兴趣并不大,每天只是让她与书本亲密接触一下。
每每这时候家里人也会忍不住说句,“孩子累不累啊,这么小就看书……”累吗?看书是件多么有意思,多么幸福的事情,怎么会累呢?!
明明女儿很喜欢读绘本,现在她读绘本的时候和玩玩具的时刻一样开心。而且每次都是她自己挑选不同的书拿到我或者她爸爸面前,让我们读给她听。
后来看到这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才明白一些事情的缘由。
如果一个人自己内心不热爱阅读,潜意识中就会把阅读看成劳累的事,当作苦差事,所以才会有“阅读累人”的说辞。
先人一念之间留下的名言语录不知道误导了多少人。
实际上置身于喜爱的事情中是一种快乐幸福的事情。阅读也可以像一些人对电脑、对游戏、对运动、对美食的喜爱一样。
我特别特别崇拜的主持人白岩松在他的书中写道:“真正的阅读是一种深刻而愉悦的体验,从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
阅读不是苦差事,阅读也可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发现阅读的乐趣,让他们视阅读为一件和看电视、玩游戏一样有意思的事,让阅读在快乐中进行。
读什么?
小宝宝可以读一些简单的绘本,句子短而简单,图画精美,一般很容易就吸引住小宝宝。
不知道买什么的话,可以参考网上别人推荐了哪些书,有个公众号叫丹马读童书,里面推荐了大量书籍,可以参考下。
或者在淘宝、当当网上直接输入绘本,针对自己孩子的年龄选择相应的书籍就可以了。
女儿的绘本到现在入手了六、七十本的样子,经常摆在外面阅读的也就二十本左右。
根据廖彩杏书单买了一些英文绘本,作为英语启蒙用书,女儿倒都很喜欢,每天都让读很多遍,自己也翻看着玩。
倒没想过她真明白什么,只想有这个兴趣就好,然后保持着。
有了一定识字积累基础后,可以读一些文字较多的书籍, 到中小学阶段就可以重点读长篇小说了。
因为小说比较吸引人,能让孩子们读进去,而且长篇小说一本书讲一个大故事,能吸引孩子一口气读下去几十万字。
中小学生对散文,尤其是翻译散文大多不感兴趣,短篇小说讲得再精彩,读完了也最多只有一万字。
孩子们可以一鼓作气地读完一个大故事,但很少有人能一篇接一篇地连续读二十个小故事。
经常读长篇小说,更容易养成孩子大量阅读的习惯。
在读什么的问题上既要给孩子一些引导,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一个中心目的就是尽量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先考虑有趣,再考虑有用。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怀着无功利的心态进行阅读,父母也最好不要把焦点放在孩子记住了多少东西上。
因为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眼前可能看不出什么,但只要他读得足够多,丰厚的底蕴迟早会在孩子身上显现出来。
阅读与写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有多亲密了。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就像我这篇文章,因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的很多观点引起了共鸣,所以才想写写读书心得。
谁不想有个好的文笔,我也想,所以只能多读书了。
对于孩子来说,从功利的角度讲,以后他们要面临高考,那张语文试卷的作文可会占不少分数。
而阅读就是孩子最好的修炼过程,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他的潜能,总有一天孩子也会下笔如有神。
而且写作从来不仅仅是文字的事情,它更是思想认识上的事情。
文字所到之处就是一个人的思考所到之处。所以一个人要学会思考,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而阅读有助于思考,否则只阅读不思考,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了。
另外关于写作最好能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熟悉什么就写什么,写清写具体就好,不要被某格式束缚。
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写作兴趣,发现写作内容,想写,并有东西可写。
写作激情来源于表达的愿望,写想写的话才有可表达的内容,才能带来表达的满足感。
阅读与电视
现在患“电视痴迷症”或者“手机、iPad痴迷症”的孩子越来越多,这和家长的一些观念有关。
再调皮捣蛋的孩子在电视、手机屏幕面前都会乖乖地,减少了很多照顾孩子的劳累。
有的父母虽然也希望孩子长大后是个爱读书的人,但并不在意儿童的早期阅读,把孩子的早期阅读看得可有可无。
有的认为电视里也有知识,让小孩子多看电视也能长知识。有的认为孩子没识多少字之前,先看电视,等识字多了再读书。
还有的认为孩子就应该活得自由自在的,只要写完了作业,他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
他们不知道这是在错失良机,这种想法让孩子与一个好习惯失之交臂。这种损失多半会影响一生。
想起有一次带女儿回父母家,一位亲戚带着孩子来过来串门,孩子两岁左右的样子。当时为了避免女儿偷瞄电视,我关掉了家里的电视。
亲戚就特别不理解,告诉我不用计较那么多没用的,他孩子就总看电视,还学到不少知识呢……
看电视当然可以让孩子多知道一些事,但学龄前儿童如果把很多时间都消磨在电视前,他的智力启蒙就会受到损害。
从进入小学开始,学习能力会低于那些经常读书的孩子。而且,痴迷于电视的孩子,已习惯被动接受,不习惯主动吸收,他在学习上也往往表现出缺乏意志力。
任何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事情,对他来说都有困难,都提不起兴趣。为什么?
因为电视、手机视频、iPad等各种电子设备视频是以图像吸引人,刺激信号不需要大脑转换和互动,孩子只需被动接受即可。
而阅读是以文字内容吸引人,文字是一种抽象的语言符号,可以刺激儿童语言中枢的发展,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育。
难怪台湾作家李敖尖锐地说:“电视是批量生产傻瓜的机器。虽然言语有些偏激,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所以对于电视尽量少看或者不看,完全不看对大多数人而言也不太现实,但可以争取做到少看。
平时家里可以尽量少开电视,父母自己在看电视上做到有节制,以身作则,用行动产生说服力,而不是用语言。
如果这件事父母做起来都有难度,都不想去做,有什么理由要求孩子能做到呢?
在看电视上可以共同制定规定,规定每天只看哪几个节目,然后全家人一起执行。
父母少看电视、手机,抽时间就看书,这对孩子就是无言的教育。
如果一个人从幼儿期就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也可以防止他患上电视瘾、手机瘾。
而且从小有阅读习惯的孩子,阅读对他来说魅力无穷,会冲淡他对游戏的兴趣。
况且孩子很容易受到书的诱惑,他捧着一本书时表现出的如醉如痴,甚至会超过看电视或者游戏。
孩子是在阅读中成长,还是在电视机前长大,其所形成的智力差距是巨大的。一起以身作则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吧。
写在最后的话
阅读越早开始越好,从孩子出生后就可以一起进行亲子阅读了,让我们和孩子一起享受这个过程吧。
虽然孩子太小,还不明白爸爸妈妈在说什么,但是只要他不排斥,就可以每天坚持去做,几分钟、十几分钟、几十分钟都可以。
父母自己也要看书,有些父母自己很讨厌看书,天天捧着手机,却希望孩子喜欢阅读,只能说言传不如身教。
其实,父母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父母喜欢阅读的话,孩子也大都喜欢阅读,言传身教,行动是最具有说服力的。
阅读既可以提升我们的认知,拓宽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又可以完善我们的思维方式,还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