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一 输穴
本输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一第二《本输篇》,自“肺出少商”以下,散见于《甲乙经》卷三第二十四至三十五等篇,惟意义多同,而编次前后,文法繁简有异。自“肺合大肠”至“所合者也”,见《甲乙经》卷一第三。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脉之所终始,
手之三阴,始之于胸,终于手指;手之三阳,始于手指,终之于头。足之三阳,始起于头,终之于足;足之三阴,始起于足,终之于腹。
平按:“经脉”《灵枢》作“经络”。
络脉之所别起,
十五络脉,皆从脏腑正经别走相入。
平按:“别起”《灵枢》作“别处”。
五输之所留止,
各从井出,留止于合。
平按:《灵枢》无“止”字。
五脏六腑之所与合,
五脏六经为里,六腑六经为表,表里合也。
平按:《灵枢》无“五脏”二字。
四时之所出入,
秋冬,阳气从皮外入至骨髓,阴气出至皮外;春夏,阴气从皮外入至骨髓,阳气出至皮外。
五脏之所流行,
脏腑出于营卫二气,流行于身也。
平按:《灵枢》“脏腑”作“五脏”;“流行”作“溜处”。
阔数之度,
营卫所行阔数度量。
浅深之状,
络脉为浅,经脉为深。
高下所至,愿闻其解。
经脉高上于头,下至于足。此之九义,并请闻之。
岐伯答曰:请言其次。
次者,井、荥、输、经、合等阴阳五行次第也。
肺出少商,少商者,手大指内侧也,为井;
肺脉从脏而起,出至大指、次指之端;今至大指之端,还入于脏,此依经脉顺行从手逆数之法也。井者,古者以泉源出水之处为井也,掘地得水之后,仍以本为名,故曰井也。人之血气出于四肢,故脉出处以为井也。手足三阴皆以木为井,相生至于水之合也;手足三阳皆以金为井,相生至于土之合也。所谓阴脉出阳,至阴而合;阳脉出阴,至土而合也。
平按:“指”下《灵枢》、《甲乙经》有“端”字;“井”下《灵枢》有“木”字。
溜于鱼际,鱼际者,手鱼也,为荥;
腕前大节之后,状若鱼形,故曰手鱼也。脉出少商,溢入鱼际,故为荥也。焉迥反。
注于太泉,太泉者,鱼后下陷者之中也,为输;
输,送致聚也。《八十一难》曰:五脏输者,三焦行气之所留止。故肺气与三焦之气送致聚于此处,故名为输也。
平按:“太泉”《灵枢》、《甲乙》作“太渊”,说见前。“下”字,《灵枢》作“一寸”二字;“输”作“腧”,《甲乙》作“俞”,下同,不再举。
行于经渠,经渠者,寸口之中也,动而不居,为经;
寸口之中,十二经脉历于渠洫,故曰经渠。居,停也。太阴之脉动于寸口不息,故曰不居。经者,通也,肺气至此常通,故曰经也。
平按:“行于经渠”上,《千金》有“过于列缺为源”六字。
入于尺泽,尺泽者,肘中之动脉也,为合,手太阴经也。
如水出井,以至海为合。脉出指井,至此合于本脏之气,故名为合。解余十输,皆仿于此。诸输穴名义,已《明堂》具释也。
心出中冲,中冲者,手中指之端也,为井;溜于劳宫,劳宫者,掌中中指本节之内间也,为荥;
《明堂》一名五星也,掌中动脉也。
平按:“心”《甲乙》作“心主”。《灵枢》“井”下有“木”字。
注于大陵,大陵者,掌后两骨之间方下者也,为输;[平按:“为输”下,《千金》有“过于内关为源”六字。“两骨之间方下者也”《甲乙》作“两筋间陷者中”。]行于间使,间使道两筋之间,三寸之中也,有过则至,无过则止,为经;
方下,陷中也。三寸之中者,三寸之际也。有虚实之过,则气使至此;无过不至,故止也。《明堂》此手心主经下,有手少阴五输,此经所说心不受邪,故手少阴无输也。
平按:“道”上,《灵枢》有“之”字。
入于曲泽,曲泽者,肘内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为合,手心主经也。肝出太敦,太敦者,足大指之端及三毛之中也,为井;
足大指端及三毛皆是大敦,厥阴脉井也。
平按:“屈而得之”《甲乙》作“屈肘得之”。“手心主”《灵枢》作“手少阴”。“井”下,《灵枢》有“木”字。
溜于行间,行间者,大指之间也,为荥;
《明堂》足厥阴脉动应手也。
平按:《灵枢》“大指”上,有“足”字。
注于大冲,大冲者,在行间上二寸陷者之中也,为输;
《明堂》本节后二寸半陷中也。
平按:《灵枢》“行间”上,无“者”、“在”二字。
行于中封,中封者,在内踝前一寸半陷者中也,使逆则宛,使和则通,摇足而得之,为经;
气行曰使。宛,不伸也,塞也。《明堂》内踝前一寸,仰足而取之,陷者中。伸足乃得之也。
平按:《千金》“过于中封为源,行于中郄为经。”与此不同。
入于曲泉,曲泉者,辅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为合,足厥阴经也。
《明堂》在膝内辅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中也。
脾出隐白,隐白者,足大指之端内侧也,为井;溜于太都,大都者,本节之后下陷者之中也,为荥;注于太白,太白者,核骨之下也,为输;
核骨在大指本节之后,然骨之前高骨是也。核,茎革反。
平按:《灵枢》“井”下有“木”字;“太都”作“大都”。“核”,袁刻误作“腕”,注同。注“核,茎革反”,袁刻无此四字。
行于商邱,商邱者,内踝下陷者之中也,为经;
《明堂》足内踝下微前。
平按:“行于商邱”上,《千金》有“过于公孙为源”六字。
入于阴之陵泉,阴之陵泉者,辅骨之下陷者之中也,屈伸而得之,为合,足太阴经也。
膝下内侧辅骨下也。
平按:《灵枢》无“屈”字;“太阴”下,无“经”字。
肾出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为井;
《明堂》一名地冲也。
平按:“涌泉”《灵枢》、《甲乙》作“湧泉”。“井”下,《灵枢》有“木”字。
溜于然谷,然谷者,然骨之下也,为荥;
《明堂》一名龙泉,在足内踝前起大骨下陷中。即此大骨为然骨。
注于太溪,太溪者,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者之中也,为输;
《明堂》跟骨上动脉也。
平按:《灵枢》“太溪”作“大溪”;“陷”下,无“者之”二字。“为输”下,《千金》有“过于水泉为源”六字。
行于复留,复留者,上踝二寸,动而不休也,为经;
《明堂》一名昌阳,一名伏白,足少阴脉,动不休也。
平按:“复留”《甲乙》作“复溜”。“踝”上,《灵枢》、《甲乙》有“内”字。“二寸”下,《甲乙》有“陷者中”三字。
入于阴谷,阴谷者,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也,按之应手,屈膝而得之,为合,足少阴经也。
《明堂》在膝内辅骨之后。按应手,谓按之手下觉异也。
膀胱出于至阴,至阴者,足小指之端也,为井;
《明堂》在足小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也。
平按:《灵枢》“井”下有“金”字。
溜于通谷,通谷者,本节之前,为荥;
《明堂》通谷者,小指外侧,本节前陷中也。
平按:“前”下,《灵枢》有“外侧也”三字。
注于束骨,束骨者,本节之后也,为输;
《明堂》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也。
平按:“后”下,《灵枢》有“陷者中”三字。
过于京骨,京骨者,外踝之下也,为原;
脐下动气者,人之生命,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主行三气,经营五脏六腑。故原者,三焦之尊称也,是以五脏六腑皆有原也。肺之原出大泉,心之原出大陵也,肝之原出大冲,脾之原出太白,肾之原出大溪,手少阴经原出神门掌后兑骨之端。此皆以输为原者,以输是三焦所行之气留止处也。六腑原者,胆原出邱虚,胃原出冲阳,大肠原出合骨,小肠原出完骨,膀胱原出京骨,三焦原出阳池。六腑者阳也,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一输名原,不应五时也。所以腑有六输,亦与三焦共一气也。
平按:“外踝”《灵枢》作“外侧大骨”字。“原”《千金》作“源”,下同。
行于昆仑,昆仑者,在外踝之后,跟骨之上也,为经;入于委中,委中者,腘中也,为合,委而取之,足太阳经也。
《明堂》在腘中央约文中动脉也。
平按:“之上”下,《甲乙》有“陷中细脉动应手”七字。《灵枢》“腘中也”,“也”作“央”;“太阳”下,无“经”字。
胆出于窍阴,窍阴者,足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
《明堂》足小指、次指端,去爪甲角如韭叶。
平按:“井”下,《灵枢》有“金”字。
溜于侠溪,侠溪者,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荥;
《明堂》小指、次指歧骨间本节前陷中。
平按:“小指”上,《灵枢》有“足”字。
注于临泣,临泣者,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为输;
《明堂》在足小指、次指本节皮间陷者中,去侠溪一寸半也。
平按:注“皮间”《甲乙》作“后间”。
过于邱墟,邱墟者,外踝之下陷者之中也,为原;
《明堂》外踝下如前陷者中,去临泣三寸也。
平按:“虚”《灵枢》、《甲乙》作“墟”。“下陷”上,《灵枢》有“前”字。注“去临泣三寸”,《甲乙》作“去临泣一寸”。
行于阳辅,阳辅者,外踝之上,辅骨之前,及绝骨之端也,为经;
《明堂》无“及”,及即两处也。
平按:“辅骨”上,《甲乙》有“四寸”二字。“端”下,《甲乙》有“如前三分,去邱虚七寸”九字。
入于阳之陵泉,阳之陵泉者,外①膝外陷者中也,为合,伸足而得之,足少阳经也。
《明堂》在膝下外廉也。
平按:《灵枢》“外膝”作“在膝”;“伸”下,无“足”字。
①“外”,萧本误。仁和寺本及《灵枢》均作“在”。
胃出于厉兑,厉兑者,足大指之内,次指之端也,为井;
《明堂》去爪甲角如韭叶也。
平按:“井”下,《灵枢》有“金”字。
溜于内庭,内庭者,次指外间陷者中也,为荥;
《明堂》足大指、次指外间也。
平按:“外间”下,《灵枢》无“陷者中”三字。
注于陷谷,陷谷者,中指内间上行二寸陷者之中也,为输;
《明堂》足大指、次指外间本节皮陷者中,去内庭二寸也。
平按:“陷谷者”下,《灵枢》有“上”字。注“皮”字,《甲乙》作“后”。
过于冲阳,冲阳者,足跗上五寸陷者中也,为原,摇足而得之;
《明堂》一名会原,足跗上五寸骨间动脉上,去陷谷三寸也。
平按:“跗”《甲乙》作“趺”。
行于解溪,解溪者,上冲阳一寸半陷者中也,为经;
《明堂》冲阳后一寸半腕上也。
入于下陵,下陵者,膝下三寸,胻外三里也,为合;复下三寸,为巨虚上廉也,复下三寸,为巨虚下廉也,大肠属上,小肠属下,足阳明胃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此,足阳明经也。
人膝如陵,陵下三寸,一寸为一里也。三里以下,三寸之下上下处,上际为上廉,下际为下廉。以在胻骨外侧,故名为廉。足阳明脉行此虚中,大肠之气在上廉中与阳明合,小肠之气在下廉中与阳明合,故曰大肠属上,小肠属下也。
平按:《灵枢》“胻”下有“骨”字;上“复下”二字下,有“三里”二字;下“复下”二字下,有“上廉”二字;“皆属于此”作“皆属于胃”。
三焦者,上合于手少阳,出于关冲,关冲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溜于液门,液门者,小指之间也,为荥;注于中渚,中渚者,本节之后也,为输;过于阳池,阳池者,在腕上陷者之中也,为原;
阳池,《明堂》一名别阳,在手表腕上陷中也。
平按:《灵枢》“井”下有“金”字;“掖”作“液”,《甲乙》作“腋”。“之间”上,《灵枢》有“次指”二字;“之后”下,有“陷中者”三字。
行于支沟,支沟者,腕上三寸两骨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天井,天井者,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为合,屈肘而得之。
《明堂》在肘外大骨之后,肘后一寸两筋间陷中也。
平按:《灵枢》“腕上”作“上腕”;“而得之”作“乃得之”。
三焦下输,在于足太阳之前,少阳之后,出于腘中外廉,名曰委阳,此太阳之络也。手少阳经也。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三焦之气上下皆通,故上输在背第十三椎下两傍各一寸半,下输在此太阳之间②出腘外廉足太阳络。三焦下行气聚之处,故曰下输也。
平按:《灵枢》“足太阳”作“足大指”。
②“之间”,人卫本注曰:据经文,此前疑脱“少阳”二字。
足三焦者,太阳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而别入贯腨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下焦,
腨,遄免反,腓肠也。肾间动气,足太阳将原气,别使三焦之气,出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中为原,上踝五寸,别入贯腨肠,出委阳,并太阳之正,入腹络膀胱,下焦即膀
胱也。原气太阳络于膀胱,节约膀胱,使溲便调也。以此三焦原气行足,故名足三焦也。
平按:《灵枢》“三焦”上无“足”字;“太阳之所将”作“少阳、太阴之所将”,注云:“一本作太阳。”
盛则闭□,虚则遗溺,遗溺则补,闭□则泻。小肠上合于手太阳,出于少泽,少泽者,小指之端也,为井;
《明堂》一名少吉,去爪甲下一分陷中。
平按:《灵枢》“盛”作“实”;“小肠”上有“手太阳”三字;“井”下有“金”字。
溜于前谷,前谷者,手小指本节之前陷者中也,为荥;
《明堂》在手小指外侧中也。
平按:“小指”《灵枢》作“外廉”。
注于后溪,后溪者,本节之后也,为输;
《明堂》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也。
平按:“本节”上,《灵枢》有“在手外侧”四字。
过于完骨,完骨者,在手外侧腕骨之前也,为原;
《明堂》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即此起骨为腕骨,此经名完骨。胡端反。
平按:“完骨”《灵枢》、《甲乙》作“腕骨”。
行于阳谷,阳谷者,在兑骨之下陷者中也,为经;
《明堂》在手外侧腕中兑骨之下也。
平按:“兑”《灵枢》作“锐”。
入于小海,小海者,在肘内大骨之外,去肘端半寸陷者之中也,伸臂而得之,为合,手太阳经也。
《明堂》屈肘乃得之。
平按:《灵枢》“端”上无“肘”字。
大肠上合于手阳明,出于商阳,商阳者,大指、次指之端也,为井;
《明堂》一名而明,一名绝阳,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也。
平按:《灵枢》“井”下有“金”字。
溜于二间,二间在本节之前,为荥;
《明堂》二间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前内侧陷中也。
平按:“为荥”上,《灵枢》作“溜于本节之前二间”八字。
注于三间,三间在本节之后,为输;
《明堂》一名少谷,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后内侧陷中也。
平按:此节《灵枢》作“注于本节之后,三间为输”。
过于合谷,合谷者,在大指之间也,为原;
《明堂》一名虎口,在大指歧骨间也。
平按:“大指”下,《灵枢》有“歧骨”二字。
行于阳溪,阳溪者,在两筋之间陷者中,为经;
《明堂》一名中槐,在腕中上侧两筋间也。
平按:“两筋之间”《甲乙》作“腕中上侧两傍间”七字。注“中槐”《甲乙》作“中魁”。
入于曲池,曲池者,在肘外辅曲骨之中也,屈肘而得之,为合,手阳明经也。是谓五脏六腑之输,五五二十五输,六六三十六输。
心不受邪,手少阴无输,故五脏各输有二十五输。依《明堂》手少阴有五输,总有三十输。六腑有原输,故有三十六输。皆是脏腑之气,送致聚于此穴,故名为输也。
平按:《灵枢》无“曲池者”三字;“辅曲骨之中”作“辅骨陷者中”,《甲乙》作“辅骨肘骨之中”。“屈肘”《灵枢》作“屈臂”。
六腑皆出足三阳,上合于手者也。
六腑足阳明脉上合手阳明,足太阳上合手太阳,足少阳上合手少阳也。
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次任脉之侧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二];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二];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二];次脉手少阳也,名曰天牖[二];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二];次脉项中央之脉督脉,名曰风府[二]。掖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掖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
此言脉在胸项颈掖之下次,以任脉在阴,居于前中,督脉在阳,处于后中,任之左右,六阳为次,两侧掖下,二阴所行,此之十输,脉之要者也。
平按:《灵枢》“天突”下有“一”字。自此以下,凡次字上,有二、三、四、五、六、七等字,本书原钞均有小字旁注于左。“项中央”《灵枢》作“颈中央”。“风府”下原本仍有小“二”字,《灵枢》无。“掖”《灵枢》作“掖”。注“胸项”,袁刻作“胸顶”。
刺上关者,呿不能欠;
上关开口有空,刺之有伤,不得开口,故不能欠也。呿,邱庶反,张口也。
刺下关者,欠不能呿。
下关合口有空,刺之有伤,不得合口,故不能呿也。
刺犊鼻者,屈不能伸;
犊鼻在膝膑下骭上侠解大筋中,刺之伤筋,筋病,,屈不能伸也。《明堂》无禁也。
刺内关者,伸不能屈。
内关在掌后去腕二寸,别走手少阳,手心主络,《明堂》无禁,刺之伤骨,骨伤,,伸不能屈也。
平按:“内关”《灵枢》作“两关”。“者”字,袁刻误作“音”。
手阳明次在其外,不至曲颊一寸。
手阳明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不至曲颊,故去曲颊一寸是也。
平按:“手阳明”上,《灵枢》有“足阳明挟喉之动脉也,其腧在膺中”十四字。“其外”《灵枢》作“其腧外”。
手太阳当曲颊。
手太阳循颈上颊。颊,曲颊也,近牙车是也。
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
足少阳支从耳后出走耳前,至目兑眦后,故在耳下曲颊后是。
手少阳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
手少阳上项侠耳后,故直上出耳上角;完骨在耳后,故上加完骨上是也。
足太阳侠项大筋之中发际。
两大筋中发际,此太阳输也。
阴尺动脉在五里,五输之禁。
阳为寸,故阴为尺。阴尺之中,五脏动脉在肘上五里五输大脉之上。《明堂》云:五里在肘上三寸,手阳明脉气所发,行向里大脉中央,禁不可刺,灸十壮,左取右,右取左。大脉,五脏大脉气输也。故禁刺不禁灸也。
肺合大肠,大肠,传道之腑也;
传导糟粕令下也。
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也;
胃化糟粕,小肠受而盛也。
肝合胆,胆者,中精之腑也;
胆不同肠胃受传糟粕,唯藏精液于中也。
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也;
受五谷之味也。
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腑也。
膀胱盛尿,故曰津液之腑也。
平按:“腑”上,《灵枢》有“之”字。
少阴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矣。
足少阴脉贯肝入肺中,故曰上连也。肾受肺气,肾便有二,将为两脏。《八十一难》曰:五脏亦有六者,谓肾有两脏也。
平按:《灵枢》“少阴”作“少阳”;“两脏”下,无“矣”字。
三焦,中渎之腑也,水道出,属膀胱,是孤之腑也。
中,谓脏腑中也。下焦如渎,从上焦下气,津液入于下焦,下焦津液流入膀胱之中,无脏为合,故曰孤腑也。
平按:《灵枢》“出”下有“焉”字。
此六腑之所与合者也。
腑,之①聚也。五谷清浊气味皆聚于中,故六皆名腑。孤腑内与六腑气通,故曰合也。
①“之”,人卫本注曰:之,疑衍。
春取络脉诸荥大经分肉之间,甚者深取,间者浅取之;
春时阳气,始生微弱,未能深至经中,故取络脉及取诸荥,并大筋分肉之间也。
夏取诸输孙络、肌肉皮肤之上;
阳气始长,热薰腠理,内至于经,然犹脉疲气弱,故取诸输孙络之分、腠理肌肉皮肤之上也。
平按:注“然犹”,“犹”字袁刻误作“后”。
秋取诸合,余如春法;
阴气始杀,犹未能盛,故取于输及以合也。春时阴气衰少为弱,阳气初生为微,秋时阳气衰少为弱,阴气始生为微,病间故如春法,取络荥大经分间,亦随病间甚,浅深为度也。
平按:注“故如春法”上,原本有“病间”二字,疑衍。
冬取诸井、诸输之分,欲深而留之。
冬时足少阴气急紧,足太阳伏沉,故取诸井以下阴气,取荥以实阳气,皆深为之者也。
此四时之序,
依于四时行疗次序。
气之所处,
随于四时人气在处也。
病之所舍,
随于四时邪之居所也。
平按:“居所”,袁刻作“所居”。
脏之所宜也。
疗五脏病,依四时所宜也。
转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
人立,筋病痛聚,故立燔针刺之。
痿厥者,张而刺之,可令立快。
手足痿厥,开张即得其输,然后刺之。
变输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味主合”,见《灵枢》卷七第四十四《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又见《甲乙经》卷一第二。自“问曰:春取络脉”至末,见《素问》卷十六第六十一《水热穴论篇》,又见《甲乙经》卷五第一上篇。
黄帝曰:余闻刺有五变,以主五输,愿闻其数。岐伯曰:人有五脏,脏有五变,变有五输,故五五二十五输,以应五时。
五时,谓春、夏、长夏、秋、冬也。
平按:《甲乙》“输”作“腧”,下同。无“余闻刺有”、“以主”六字。《灵枢》“脏有五变”作“五脏有五变”;“变有五输”作“五变有五输”。
黄帝曰:愿闻五变。岐伯曰:肝为牡脏,其色青,其时春,其音角,其味酸,其日甲乙;心为牡脏,其色赤,其时夏,其日丙丁,其音徵,其味苦;脾为牝脏,其色黄,其时长夏,其日戊己,其音宫,其味甘;肺为牝脏,其色白,其音商,其时秋,其日庚辛,其味辛;肾为牝脏,其色黑,其时冬,其日壬癸,其音羽,其味咸,是谓五变。
肝、心属于木火,故为牡脏;脾、肺、肾属于土金水,故为牝脏。牝牡五脏、五色、五时、五音、五味,故有二十五之变也。
平按:《甲乙》无“黄帝”至“岐伯曰”十字;“其日甲乙”在“其音角”之上;“其音商”在“其日庚辛”之下。注“二十五之变”,“二十”二①字袁刻误作“其”。
①“二”字,萧本脱。今据文义补。
黄帝曰:以主五输奈何?岐伯曰:脏主冬,冬刺井;
冬时万物收藏,故五脏主冬也。井,为木也。木,春也。春时万物始生,如井中泉水。冬时万物始萌,如井水深,未出而刺之者,刺井微也。
平按:《甲乙》无“黄帝”至“岐伯曰”十二字,《灵枢》无“岐伯曰”三字。
色主春,春刺荥;
春时万物初生鲜华,故五色主春。荥,火也。火,夏也。夏时万物荥长,如水流溢。春时万物始生,未荥而刺之者,亦刺荥微也。
时主夏,夏刺输;
夏时万物荣华,四时之胜,故五时主夏。输,土也。土,长夏也。长夏之时,万物盛极,如水致聚。夏时荣未盛极而刺之者,亦刺输微也。
音主长夏,长夏刺经;
长夏万物荣盛,音律和四时之序,故五音主于长夏。经,金也。金,秋也。秋时万物将衰。长夏之时,万物盛而未衰而刺之者,亦刺经微也。
味主秋,秋刺合。
秋时万物皆熟,众味并盛,故五味主秋也。合,水也。水,冬也。冬时万物收藏,如水之入海。秋时万物收而未藏而刺之者,亦刺合微也。
是谓五变,以主五输。
是万物五变,主五行输也。
黄帝曰:诸原安合以致六输?
五变合于五输,原之一输与何物合?
平按:“六输”《甲乙》作“五腧”。
岐伯曰:原独不应五时,以经合之,以应其数,故六六三十六输。
六腑者,阳也。人之命门之气,乃是肾间动气,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性命根,故名为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通行原之三气,经营五脏六腑,故原者三焦之尊称也,不应五时,与阳经而合以应其数,故有六六三十六输也。
黄帝曰:何谓脏主冬,时主夏,音主长夏,味主秋,色主春?愿闻其故。岐伯曰:病在脏者,取之井;
井,木也。井主心下满,是肝为满也。冬时心下满病,刺其井者,遣其本也。
病变于色者,取之荥;
荥,火也。荥主身热,是心为热也。春时身热之病,刺其荥者,亦遣其本也。
平按:《甲乙》“荥”作“营”。
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
输,土也。输主体重节痛,时间时甚,是脾为病也。夏时体重节痛,时间时甚,刺其输者,亦遣其本也。
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
经,金也。金主喘咳寒热,经血而满,是肺为病也。长夏喘咳寒热,经血而满,刺其经者,亦遣其本也。
平按:“经满”,“经”字,《甲乙》注云:“亦作络。”
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合,水也。合主逆气而泄,是肾为病也。秋时饮食不节,逆而泄,刺其合者,亦遣其本也。
平按:“胃”,《甲乙》注云:“亦作胸。”
故命曰味主合,
故味病主合也。
是谓五变。黄帝曰:善。
以原不应五时,故有五变也。
平按:《灵枢》无“黄帝曰:善”四字,《甲乙》同。
问曰:春取络脉分肉何也?答曰:春者木始治,肝气生,肝气急,其风疾,经脉常深,其气少,不能深入,故取络脉分肉间也。
络脉浮浅,经脉常深,春时邪在络脉分肉间,故取之也。
平按:“肝气生”《素问》作“肝气始生”,《甲乙》同。
曰:夏取盛经分腠何也?曰:夏者火始治,心气始长,脉瘦气弱,阳气流溢,热熏分腠,内至于经,故取盛经分腠,绝肤而病去者,邪居浅也。
阳气独盛,故脉瘦气弱也。热气内至于经,外薰分腠,故取盛经分腠浅处也。
平按:“流”《素问》作“留”,新校正云:“别本一作流。”“薰热分腠”《甲乙》作“血温于腠”。
所谓盛经者,阳脉也。
三阳,盛经也。夏日其经热盛,故取其盛经部内分腠。
曰:秋取经输者何也?曰:秋者金始治,肺将初杀,金将胜火,阳气在合,阴气初胜,湿气及体,阴气未盛,未能深入,故取输以泻阴邪,取合以虚阳邪,阳气始衰,故取于合。
经输者,谓经之穴也。秋病在输者,故取其输以泻阴邪;阳衰在合,故取于合以虚阳邪也。
平按:“初杀”《素问》、《甲乙》作“收杀”。“阴气初胜”,《甲乙》无“初”字。“及体”《甲乙》作“反体”。“故取于合”下,《甲乙》有“是谓始秋之治变也”,《素问》新校正亦引此文。
曰:冬取井荥何也?曰:冬者水始治,肾方闭,阳气衰少,阴气紧,巨阳伏沉,阳脉乃去,
紧,盛也。巨阳足太阳气,伏沉在骨也。
平按:“紧”《素问》、《甲乙》作“坚盛”二字。
故取井以下阴逆,取荥以实阳气。故取井荥,春不鼽衄,此之谓也。
井为木也,荥为火也。冬合之时取井荥者,冬阴气盛,逆取其春井,泻阴邪也;逆取其夏荥,补其阳也。故冬无伤寒,春不鼽衄也。
平按:“以实阳气”,《素问》新校正云:“全元起本实作遣,《甲乙》、《千金》作通。”“此之谓也”句,《甲乙》作“是谓末冬之治变也”,《素问》新校正亦引此文。
腑病合输
平按:此篇见《灵枢》卷一第四《邪气脏腑病形篇》。自“五脏六腑之气”至“此胃脉也”,见《甲乙经》卷四第二下篇。自“大肠腑者”至“取三里”,见《甲乙经》卷九第七。自“小肠病者”至“取巨虚上廉”,见《甲乙经》卷九第八。自“三焦病者”至“取之委中央”,见《甲乙经》卷九第九。自“胆病者”至“阳陵泉”,见《甲乙经》卷九第五。自“刺此者必中气穴”至末,见《甲乙经》卷五第一下篇。惟自“大肠”以下,《甲乙经》文义虽同,编次前后小异。
黄帝曰:余闻五脏六腑之气,荥输所入为合。今何道从入?入安连过?愿闻其故。
问脏腑脉之荥输之合,行处至处也。
平按:“输”《甲乙》作“俞”。“今”《灵枢》、《甲乙》均作“令”。“连过”《甲乙》作“从道”;无“愿闻其故”及下“岐伯答”七字。
岐伯答曰:此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腑者也。
此言合者,取三阳之脉别属腑者称合,不取阴脉。以阳脉内属于腑,邪入先至于腑,后至于脏故也。
黄帝曰:荥输与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曰: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
五脏六腑,荥输未至于内,故但疗外经之病。此言合者,唯取阳经属内腑者,以疗内腑病也。
平按:《甲乙》“外”下有“脏”字。
黄帝曰:治内腑奈何?岐伯答曰:取之于合。黄帝曰: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曰:胃合入于三里,
胃气,循足阳明脉,合于三里,故胃有病,取之三里,疗胃腑也。
平按:《灵枢》无“入”字。
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
大肠之气,循胃足阳明脉,合巨虚上廉,故大肠有病,疗巨虚上廉也。
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
小肠之气,循足阳明脉,合巨虚下廉,故小肠有病,疗巨虚下廉也。
三焦合入于委阳,
三焦之气,循足太阳合于委阳,故三焦有病,疗于委阳也。
膀胱合入于委中,
膀胱之气,循足太阳脉,下合委中,故膀胱有病,疗于委中也。
平按:“中”下,《灵枢》、《甲乙》均有“央”字。
胆合入于阳陵泉。
胆气,循足少阳脉,下合阳陵泉,故胆有病,疗阳陵泉也。
黄帝曰:取之奈何?答曰:取之三里者,低跗;取之巨虚者,举足;取之委阳者,屈伸而索之;委中者,屈而取之;阳陵泉者,正立竖膝,予之脐下,至委阳之阳取之;取诸外经者,揄伸而从之。
以下取六合之输,疗内腑法也。正立则膝竖。揄,与朱反,引也。
平按:《甲乙》“索”作“取”;“屈而取之”作“屈膝而取之”。《灵枢》“竖”上无“立”字;“伸”作“申”。
黄帝曰:愿闻六腑之病。
六腑与六输而合疗内腑之病,而未知腑病之形也。
岐伯曰:面热者,足阳明病;
以下言手足阳明病。面热,阳明脉起面,故足阳明病,面热为候也。
鱼络血者,手阳明病;
手阳明脉行于鱼后,故鱼络血见,手阳明病候也。
两跗之上脉坚若陷者,足阳明病,此胃脉也。
足阳明下足跗入大指间,故跗上脉紧若陷,足阳明病候。
平按:《灵枢》“坚若”二字作“竖”。
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问候,取巨虚上廉。
以下言六腑病形并取穴所在。当脐痛者,回肠,大肠也,大肠当脐,故病当脐痛也。与胃同候者,大肠之气,与胃足阳明合巨虚上廉,故同候之。濯,徒角反,肠中水声也。
平按:“则泄”《灵枢》作“即泄”,《甲乙》无此二字。
胃病者,腹□胀,胃管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
胃管当心痛者,胃脉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其足阳明大络,循胫骨外廉,上络头,故胃管及当心而痛,上交于胁,鬲中并咽,并不得通也。
平按:“胃管”《灵枢》、《甲乙》作“胃脘”。“上支①”《灵枢》作“上肢”,《甲乙》作“上榰”。“鬲”《灵枢》作“膈”。
①“支”,萧本误作“交”。今据经文改。
小肠病者,少腹痛,腰脊控尻而痛,时窘之后,
小肠当少腹附脊,左环叶积,故少腹腰脊控尻而痛,时急之□②大便之处也。
平按:“少腹”《灵枢》作“小腹”。“控尻”《灵枢》、《甲乙》作“控睾”。注“左环”,“左”字袁刻误作“空”。
②“□”,人卫本注曰:疑当在“急之”之前。
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眉上热甚,
小肠手太阳,上□至目兑眦,却入耳中,故小肠病,循此寒及热也。
平按:《甲乙》“耳”上无“当”字。“眉”《灵枢》、《甲乙》作“肩”。
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手太阳也,取巨虚下廉。
手太阳脉出行之处,故此处热、脉陷以为候也。
平按:《灵枢》“太阳”下有“病”字。
三焦病者,腹气满,少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
尤,甚也。
平按:《甲乙》“腹”下有“胀”字;“尤坚”作“尤甚坚”。
溢则为水,留则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络在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之委阳。
下焦溢则为水也。太阳、少阳之间,三焦下输委阳也。
平按:《灵枢》“水”上无“为”字;“留则”作“留即”。“委阳”《甲乙》作“委中”。
膀胱病,少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则欲小便而不得,
偏肿者,大腹不肿也,此腑病也。
平按:“则欲”《灵枢》作“即欲”。
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指外侧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取之委中央。
膀胱足太阳脉,起目内眦,上额下项,循胫踝后至足小指外侧,故膀胱病,循脉行处热及脉陷以为候也。
平按:“肩上”《甲乙》作“眉上”,注云:“一本作肩。”《灵枢》“外侧”作“外廉”。“取之委中央”《甲乙经》作“取委中”。
胆病者,善太息,
胆病则魂神不畅,故好太息也。
口苦,欧宿汁,
胆热溢水精,故口苦欧宿胆汁。
平按:“汁”《甲乙》作“水”。
心下澹澹恐,如人将捕之,
胆病心动怖畏,故如人将捕也。
平按:《甲乙》“恐”上有“善”字。《灵枢》无“如”字。
嗌中吤吤然数唾,候在足少阳之本末,
吤吤,谓阂,咽嗌之中如有物阂也,居薤反。足少阳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即本末也。
平按:“数唾”《甲乙》作“数咳唾”。《灵枢》“唾”下无“候”字。
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也,取之阳陵泉。
脉陷下者寒,故灸之也。寒热取阳陵泉,通行针灸也。
黄帝曰:刺之有道乎?岐伯曰:刺此者,必中气穴,毋中肉节。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则肉肤痛,
以下行针法也。中于肉者,不著分肉之间,中于节者,不针骨穴之内,皆不游巷也。巷,谓街巷,空穴之处也。
平按:“游”《灵枢》作“染”,注云:“一作游。”“肉肤”《灵枢》、《甲乙》作“皮肤”。
补泻反则病益笃,
虚而泻之,实而补之,故曰反也。
中筋则筋缓,
中筋不中其痛,则筋伤无力,故缓也。
邪气不出,与真气相薄,乱而不去,反还内著,用针不审,以顺为逆。黄帝曰:善。
若中肉节及中于筋,不当空穴,邪气不出,与真气相薄,正邪相乱,更为内病也,以其用针不审,乖理故也。
平按:“与真气相薄”《灵枢》作“与其真相搏”,《甲乙》作“与
真相薄”。注“内病”,袁刻误作“内痛”。
气穴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天府下五寸”,见《素问》卷十五第五十八《气穴论》。自“问曰:少阴何以主肾”至“夫寒甚则生热”,见《素问》卷十六第六十一《水热穴论》。自“问曰:少阴何以主肾”至“名曰风水”,见《甲乙经》卷八第五。自“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五脏之输”至“须其火灭也”,见《灵枢》卷八第五十一《背腧篇》。自“欲知背腧”至“灸刺之度也”,见《素问》卷七第二十四《血气形志篇》。自“黄帝问于岐伯曰:余以知气穴之处”至末,见《素问》卷十五第五十八《气穴论》,又见《甲乙经》卷三第一。
黄帝问岐伯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谓,愿卒闻之。
三百六十五穴,十二经脉之气发会之处,故曰气穴也。
平按:《素问》无“岐伯”二字;无“谓”字。
岐伯稽首再拜曰:窘乎哉问也!其非圣帝,孰能穷其道焉?固请溢意尽言其处。黄帝捧手遵循而却曰:夫子之开余道也,目未见其处,耳未闻其数,而目以明,耳以聪矣。
遵循,音逡巡,穷究寻也。溢意,纵志也。处,三百六十五穴也。捧手,端拱也。遵循而却,服应之动也。虽未即事见闻,因言具知,故已聪明也。
平按:《素问》“拜”下有“对”字;“固”作“因”;“遵循”作“逡巡”。
岐伯曰:此所谓圣人易语,良马易御。黄帝曰:非圣人易语也,世言其真数,开人意也。
帝言岐伯以有圣德,言其实理,虽非圣帝,亦可知矣。
平按:《素问》“非”上有“余”字;“真”上无“其”字;“意”下无“也”字。
今余所方问者,此真数也,如发蒙解惑,未足以论也。然余愿夫子溢志尽言其处,今皆解其意,请藏之金匮,不敢复出。
余所问者,但可发蒙解惑,而未足以为至极之论也。唯愿夫子纵志言之,藏之不敢失坠也。
平按:《素问》“方”作“访”;“今”作“令”。
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请言。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下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
任脉上于脊里,为经络海,其浮而外者,循腹里当脐上胸,至咽喉,络唇口,故背胸相控痛者,任脉之痛也。此等诸穴是任脉所贯,所以取之也。
平按:《素问》“上纪”下,无“下纪”二字。
邪击阴阳左右,如此其病前后痛,涩胸胁而痛,不得息,不得卧,上气短气偏痛,脉满起邪出尻脉,络胸支心贯鬲,上肩加天突,邪下肩交十椎下脏。
量此脉行处生病,皆是督脉所为。下脏者,下络肾脏也。
平按:《素问》“邪击”上有“背胸”二字;“击”作“系”;“而痛”作“痛而”;“络胸”下有“胁”字;“十椎”下无“脏”字。
脏俞五十穴,
五脏各有五输,合二十五输,此一箱手足为言;今两箱合论,故有五十穴也。
腑俞七十二穴,
六腑各有六输,此三十六输,此亦一箱手足为言;两箱合论,故有七十二穴也。
热输五十九穴,水输五十七穴,头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中侣两傍傍五,凡十穴,大杼上两傍各一,凡二穴,[平按:《素问》“大杼”作“大椎”,王注未详,新校正云:“按大椎上傍无穴,大椎下傍穴名大杼。”]目瞳子浮白二穴,两髀厌中二穴,[平按:《素问》“厌”下有“分”字。]犊鼻二穴,耳中多所闻二穴,眉本二穴,完骨二穴,项中央一穴,枕骨二穴,上关二穴,大迎二穴,下关二穴,天柱二穴,巨虚上下四穴,[平按:“四穴”上,《素问》有“廉”字。]曲牙二穴,天突一穴,天府二穴,天牖二穴,扶突二穴,天窗二穴,肩解二穴,关元一穴,委阳二穴,肩贞二穴,肩髃二穴,[平按:《素问》“肩髃”作“瘖门”。]脐一穴,肓输二穴,[平按:《素问》“肓输”作“胸俞”;“二穴”作“十二穴”。]背输二穴,膺输二穴,[平按:《素问》“二穴”作“十二穴”。]分肉二穴,踝上横骨二穴,[平按:《素问》无“骨”字。]阴阳乔四穴,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
以上九十九穴,通疗诸病也。
平按:《素问》“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十三字,在“天府下五寸”之下。
水输在诸分,热输在气穴,寒输在两骸厌中二穴,
以上言三种输穴之所在。骸,核皆反,骨也。别本为骩,于靡反,骨端曲貌也。
平按:《素问》“寒”下有“热”字。
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
三百六十五穴中,有大禁者,五里穴也,在臂天府以下五寸,五五二十五往泻此穴气,气尽而死,故为大禁也。
问曰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
问少阴之脉主之所由也。
答曰:肾者至阴也,
至,极也。肾者,阴之极也。
阴者盛水也,
阴气舍水,故曰盛水。
平按:《素问》、《甲乙》“阴”上有“至”字。
肾者少阴,少阴者冬脉也,
一曰“肺”者,量为不然也。少阴亦盛也,少阴之脉盛,属于冬分也。
平按:《素问》、《甲乙》“肾者少阴”作“肺者太阴也”。
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肾脉少阴,上入肺中,故曰末在肺也。所以肾之与肺,母子上下俱积水也。
问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
肾为至阴聚水,未知何由生病?
答曰:肾者胃之关闭,关闭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
胃主水谷,胃气关闭不利,肾因聚水,肺气之应,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扶府反,与腐同义也。
平按:《素问》、《甲乙》“胃之关闭”作“胃之关也”;“关闭不利”作“关门不利”;“胕肿”下,有“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九字。
问曰:诸水皆生于肾乎?答曰:肾者牝脏也,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故曰至。
牝,阴也。地气,阴气也。阴气盛水,上属于肾,生于津液也,故以肾为极阴也。
平按:《素问》、《甲乙》“至”下有“阴”字。
勇而劳甚则肾汗出,汗出逢风,内不得入其脏,而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六府,行于皮肤,传为胕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
勇者腰脊用力劳甚,肾上腠开汗出,邪风因入,其风往来,内不得入腑之余脏,外不得泄腑之皮肤,聚水客于六腑之中,行于皮传为胕肿,其本肾风所为,名曰风水也。
平按:《素问》“逢风”作“逢于风”;“入其脏”作“入于脏腑”;“六腑”作“玄府”;“行于皮肤”作“行于此里”;“风水”下有“所谓玄府者,汗空也”八字。
问曰:水俞五十七处者,是何所主也?答曰:肾俞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
以下言水输也。肾为积阴,故津液出入也,皆肾为主也。
平按:《素问》“是何所主也”作“是何主也”。
尻上五行行五者,此皆肾俞也。
尻上五行合二十五输者,有非肾脉所发,皆言肾输,以其近肾,并在肾部之内,肾气所及,故皆称肾输也。
平按:《素问》“此皆肾输也”作“此肾输”。
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而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也,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
标为肺也,本为肾也,肺为喘呼,肾为水肿,二脏共为水病,故曰俱病也。
平按:《素问》“胕肿”作“胻肿”。注“共为水病”,袁刻“共”误作“其”。
肺为逆,故不得卧。
肺以主气,肺病气逆,故曰水病不得卧也。
平按:《素问》无“故”字。
分之相输受者,水气之所留也。
肾以主水,肺以主气,故曰分之。二气通聚,故曰相输受也。相输受者,水之与气并留止也。
平按:《素问》“分之相输受者”作“分为相输俱受者”。
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肾之所冲也。
伏菟以上各二行者①,左右四行,合有二十输者,皆是肾气足少阴傍冲脉所冲之输也。
平按:《素问》“所冲”二字作“街”。袁刻“二行”上脱“各”字;“所冲”二字误作“所肿”。
①“者”,人卫本注曰:疑衍。
三阴之所交结于脚者也,踝上各一行行六者,
足三阴脉交结脚者,从踝以上左右各有一行,行六输,合有十二输,故总②有五十七穴也。
②“总”,萧本误作“聪”,今据仁和寺本改。
此肾脉之下行者也,名曰太冲。
冲脉上出于颃颡,下者注足少阴大络,以下伏行出跗循跗,故曰肾脉下行名曰大冲也。
[平按:《素问》“太”作“大”。]凡五十七穴者,皆脏阴之终也,水之所客也。
是等诸穴,皆肾之阴脏所终之输,水客之舍也。
平按:“皆脏阴之终也”《素问》作“皆脏之阴络”。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子言治热病五十九输,余论其意,未能别其处也,愿闻其处,因闻其意。岐伯曰:头上五行行五,以越诸阳之热逆者。
以下言热输也。人头为阳,故头上二十五输,以起③诸阳热者。
平按:《素问》“别”上有“领”字。
③“起”,人卫本注曰:起,据经文疑当作“越”。
大杼、膺输、缺盆、背输,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
杼,除吕反。膺输,膺中输也。背输,肺输。此八前后近胸,故泻胸中热也。
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
此八皆是胃脉足阳明所贯之输,故泻胃中热气也。
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
云门近肩,髃骨在肩,并向手臂也;委中在腘,髓空在腰,一名腰输,皆主于脚,故泻四肢之热也。
五脏输傍五,此十者,以泻五脏之热。
皆太阳五脏之输,左右各有五输,故有十输,以泻五脏之热也。
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热之左右也。
皆热病左右之输也。
问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答曰:夫寒盛则生热。
夫阳极则降,阴极则升,是以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斯乃物理之常也。故热病号曰伤寒,就本为名耳。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五脏之输出于背者。
五脏之输者,有在手足,今者欲闻背之五输也。
平按:“输”《灵枢》作“腧”,《素问》作“俞”,上下均同。
岐伯对曰:胸中大输在杼骨之端,
杼骨,一名大杼,在于五脏六腑输上,故是胸之膻中气之大输者也。
肺输在三椎之间,心输在五椎之间,鬲输在七椎之间,肝输在九椎之间,脾输在十一椎之间,肾输在十四椎之间,皆侠脊相去三寸所。
输,尸句反,送致也。此五脏输侠脊即椎间相去远近,皆与《明堂》同法也。
平按:《灵枢》“鬲”作“膈”;“椎”均作“焦”;“侠”作“挟”。
即欲而验之,按其处应中而痛解,乃其输也。
以下言取输法也。纵微有不应寸数,按之痛者为正。
平按:“即欲而验之”《灵枢》作“则欲得而验之”。
灸之则可,刺之则可。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勿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傅其艾,须其火灭也。
针之补泻,前后数言,故于此中,言灸补泻。火烧其处,正气聚,故曰补也;吹令热入,以攻其病,故曰泻也。傅音付。以手拥傅其艾吹之,使火气不散也。
平按:“刺之则可”《灵枢》作“刺之则不可”。
欲知背输,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其半已,即以两禺相柱也,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禺居上,齐脊大椎,两禺在下,当其下禺者,肺之输也,复下一度,心输也,复下一度,右角肝输也,左角脾输也,复下一度,肾输也,是谓五脏之输,灸刺之度也。
以上言量背输法也。经不同者,但人七尺五寸之躯虽小,法于天地无一经不尽也。故天地造化,数乃无穷,人之输穴之分,何可同哉?昔神农氏录天地间金石草木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日,济时所用。其不录者,或有人识用,或无人识者,盖亦多矣。次黄帝取人身体三百六十五穴,亦法三百六十五日。身体之上,移于分寸,左右差异,取病之输,实亦不少。至于《扁鹊灸经》取穴及名字,即大有不同。近代《秦承祖明堂》、《曹子①氏灸经》等,所承别本,处所及名,亦皆有异。而除疴遣疾,又复不少,正可以智量之,适病为用,不可全言非也。而并为非者,不知大方之论。所以此之量法,圣人设教有异,未足怪之也。
平按:“其半”,“其”字《素问》无;“禺”均作“隅”;“柱”作“拄”;“右角肝”作“左角肝”;“左角脾”作“右角脾”。注“草木”,袁刻误作“草本”;“秦承祖”,袁刻“秦”误作“奏”;“差异”,袁刻作“著异”,日本《医心方》亦作“差”。
①“子”,人卫本注曰:应据《医心方》卷二第二删,与《隋书·经籍志》合。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以知气穴之处,游针之居,愿闻孙络溪谷亦有所应乎?岐伯曰: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以应一岁,
以下言孙络之会也。十五络脉从经脉生,谓之子也。小络从十五络生,乃是经脉孙也。孙络与三百六十五穴气会,以法一岁之气也。
平按:《素问》“余以”作“余已”。
以洫奇邪,以通营卫。
洫,谓沟洫,水行处也。孙络行于奇邪营卫之气,故曰洫。火逼反。
平按:“洫”《素问》作“溢”,《甲乙》作“洒”。“营”《素问》、《甲乙》作“荣”,下同。
稽留营洫,气浊血著,外为发热,内为少气。
若稽留营血,洫中不行,遂令血②浊血著,皮肤发热,营卫不行,故曰少气也。
平按:“稽留营血”《素问》作“荣卫稽留,卫散营溢”八字。“气浊”《素问》作“气竭”。《甲乙》无“稽留”至“岐伯曰”四十五字。
②“血”,人卫本注曰:据经文疑当作“气”。
疾泻毋怠,以通营卫,见而泻之,毋问所会。
如此孙络血气洫道不通,有血之处,即疾泻之,以通营卫,不须求其输会而生疑虑。
黄帝曰:善。愿闻溪谷之会。岐伯曰:分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营卫,以会③大气。
以下言分肉相合之间,自有大小。大者称谷,小者名溪,更复小者以为沟洫,皆行营卫,以舍邪之大气也。
平按:“分肉之大会”《素问》、《甲乙》均无“分”字。“以会大气”《甲乙》“会”作“舍”。
③“会”,人卫本注曰:据杨注疑当作“舍”,与《甲乙》合。
邪溢气壅,脉热肉败,营卫不行,必将为脓,
以下言气壅成热以为痈疽。邪气客此溪、谷、沟、洫之间,满溢留止,营卫气壅,脉热肉腐,称为痈脓也。
内消骨髓,外破大□,留于节腠,必将为败。
气壅为热,消骨破□,留于骨节,聚于腠理,以为痈疽,遂至败亡也。
平按:《素问》“□”作“腘”;“腠”作“凑”。
积寒留舍,营卫不居,塞肉缩筋,时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
以下言寒气留积溪、谷、沟、洫,为痹不仁也。
平按:“塞肉”《素问》作“卷肉”,新校正云:“全元起本作寒肉。”袁刻误作“寒内”。“时不得伸”,“时”字《素问》作“肋肘”二字。
命曰不足,大寒留于溪谷。
寒气留积为痹不仁者,命曰阳气不足,大寒留于溪、谷、沟、洫故也。
溪谷三百六十五会,亦应一岁。
人之大小分肉之间,有三百六十五会也。
平按:《素问》“会”上有“穴”字。
其小痹淫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法相思。
寒湿之气,入于腠理,以为微痹,淫溢流于脉中,循脉上下往来为痛,可用小针相司为当。
平按:“相思”,依本注应作“相司”,《素问》作“相同”。注“寒湿”,袁刻作“寒热”。
黄帝曰:善。乃辟左右,再拜而起曰:今日发蒙解惑,藏之金匮,不敢复出。乃藏之金兰之室,署之曰:气穴所在。
帝以道尊德贵,屈敬故也。金兰之室,藏书府也。
岐伯曰: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传注十二络脉,非独十四络脉也,
举可泻孙络注大络之数也,并注于十二皮部络也。十二别走络脉,并任督二脉,为十四络也。脾之大络,从脾而出,不从脉起,故不入数。言诸孙络,传注十二之络,非独注于十四络也。
平按:注“并注于十二皮部络也”,袁刻作“并注皮部十二络也”。
内解泻于中者十脉。
解,别也。其诸络脉别者,内泻十脉也。十脉,谓五脏脉,两箱合论,故有十也。
气府
平按:此篇见《素问》卷十五第五十九《气府论篇》,又见《甲乙经》卷三第一至第二十二,惟文法编次与此不同。
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三穴:两眉头各一,
攒竹穴,二也。
平按:“七十三穴”《素问》作“七十八穴”,王注云:“兼气浮薄相通言之,当言九十三穴,非七十八穴。正经脉会发者七十八穴,浮薄相通者一十五穴,则其数也。”与本书经文及杨注均异。
入发项二寸,间半寸,
额上入发一寸,后从项入发一寸,故曰入发项二寸。间亦有一寸半处,故曰半寸也。
平按:《素问》“项”上有“至”字;“二寸,间半寸”作“三寸半”。
傍五相去二寸,其浮气在皮中者凡五行,
《明堂》傍相去一寸半,有此不同也。其浮气,足太阳浮气在此五行穴之下也。
平按:“二寸”《素问》作“三寸”,王注谓:“大杼、风门二穴所在。”新校正谓:“是说下文浮气之在皮中五行行五之穴,况大杼在第一椎下两傍,风门又在第二椎下,上去发际非止三寸半,其误甚明。”据此,则本书杨注为得,《素问》王注为失矣。
行五,五五二十五,
二十五穴者,面上五脉上头,并入发一寸,以上周通高处,当前横数,于五脉上凡有五处,处各五穴。当前谓亚会、前项、百会、后顶、强间,五也。督脉两傍,足太阳脉五处、承光、通天、络卻①、玉枕,左右十也。足太阳两傍,足少阳脉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左右十②也。太阳为二阳之总,故皆为太阳所营,二十七也。
平按:注“亚会”《素问》、《甲乙》作“顖会”,“亚”字当是古“囟”字之误。
①“卻”,疑为“郄”之误。
②“十”,萧本脱。今据仁和寺本补。
项中大筋两傍各一,
两傍天柱二穴,二十九也。
风府两傍各一,
天牖二穴,三十一也。
平按:注“天牖二穴”,《素问》王注作“风池二穴”,新校正云:“按《甲乙经》风池足少阳阳维之会,非太阳之气发。此注于九十三数外,更剩前大杼、风门及此风池六穴。”
侠背以下至尻二十一节十五间各有一,
太椎以下至尻尾二十一节十五间两傍各有一输,为三十输,六十一也。
平按:《素问》“侠脊”作“侠背”;“尻”下有“尾”字;“各有一”作“各一”。王注云:“十五间各一者,今《中诰孔穴图经》所存者十三穴,左右共二十六穴,谓附分、魄户、神堂、譩譆、鬲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十三也。”《甲乙经》所载背自第二椎两傍侠脊各三寸,行至二十一椎下,两傍侠脊凡二十六穴,其穴名自附分以下与王注同。惟《甲乙经》云:“自第二椎两傍。”本书杨注云:“自大椎以下。”不能无异。且经云:十五间各一。杨注云:十五间两傍各有一输,与经文正合,惜未详折穴名耳。
委中以下至足小指傍六输。
从足小指上至委中,有井、荥、输、原、经、合等左右十二输等,七十三也。
平按:《素问》“委中”上,有“五脏之俞各五,六腑之俞各六”十二字;“六输”上有“各”字。
足少阳脉气所发者五十二穴:两角上各二,
两角上等天冲、曲鬓左右,四穴也。
平按:“五十”《素问》作“六十”。
耳前角上各一,
颔厌左右二穴,六也。
平按:《素问》“耳前”上,有“直目上发际内各五”八字。“颔厌”,袁刻误作“领厌”。
客主人各一,
一名上关,二穴,八也。
平按:“客主人”上,《素问》有“耳前角下各一,锐发下各一”十一字。
下关各一,
下关耳前动脉二穴,十也。
平按:“下关”上,《素问》有“耳后陷中各一”六字。
耳下牙车之后各一,
大迎一名髓空,二穴,十二也。
平按:注“大迎二穴”《素问》王注作“颊车二穴”。
缺盆各一,
缺盆一名天盖,二穴,十四。
掖下三寸,胁下下至胠八间各一,
掖下左右三寸间,泉液、辄筋、天池三穴。胁下至胠,章门、维道、日月三穴,正经气发也。腹哀、大横,此二穴正经虽不言发,近此三正经气也。带脉、五枢,此二穴少阳别气至也。上窌一穴,少阳脉络别至也。左右二十二,三十六穴也。是则掖下三寸为胁,
胁下八间之外为胠,则胠胁之言可别矣。
平按:《素问》“下”字不重。本注左右共二十二穴,《素问》王注左右共十八穴,无腹哀、大横左右各四穴,“上窌”作“居髎”。
髀枢中傍各一,
环跳、居髎左右四穴,四十也。
平按:注“居髎”《素问》王注无。
膝以下至足小指、次指各六输。
足少阳井等六输,左右十二,五十二也。
足阳明脉气所发者六十二穴:额颅发际傍各三,
头维、本神、曲差,左右六穴也。
平按:“六十二”《素问》作“六十八”。注“本神”、“曲差”二穴,《素问》王注作“悬颅”、“阳白”二穴。
面鼽骨空各一,
鼽,渠留反,鼻表也。有云鼻塞病,非也。颧窌二穴,八也。《明堂》虽不言气发之,阳明正别上□系目系,故至颧窌也。
平按:注“颧窌”。《素问》王注作“四白”。
大迎之骨穴各一,
左右二十穴①也。
平按:《素问》“骨穴”作“骨空”。“各一”下,《素问》有“人迎各一”四字。
①“十穴”,人卫本注曰:疑当作“穴十”。
缺盆外骨各一,
天窌左右二穴,十二也。天窌,足阳明大络至此穴也。
平按:《素问》“骨”下有“空”字。注“天窌”,《素问》作“天髎”。
膺中骨间各一,
膺中,膺窗也。左右二穴,十四也。
平按:注“膺窗左右二穴”《素问》王注作“膺窗等六穴”,盖谓气户、库房、屋翳、乳中、乳根,并膺窗而六也。
侠鸠尾之外,当乳下三寸,侠胃腕各五,
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左右十穴,二十四也。
平按:《素问》“腕”作“脘”。王注无“乳根穴”,有“太乙穴”。
侠脐广三寸各三,
太乙、滑肉、天枢,左右六穴,三十也。
平按:《素问》王注无“太乙穴”,有“外陵穴”;“滑肉”作“滑肉门”,《甲乙》同。
下脐二寸侠之各六,
外陵、太巨、水道、归来、府舍、冲门,左右十二穴,四十二也。太阴脉穴更无别数,所以亦入阳明也。
平按:《素问》“各六”作“各三”。王注只水道、太巨、归来三穴,无外陵、府舍、冲门三穴。查府舍、冲门均属太阴,故本注云云。
气街动脉各一,
气街穴左右二穴,四十四。
平按:“气街”《甲乙》作“气冲”。
伏菟上各一,
髀关二穴,四十六。
三里以下至足中指各八输,分上所在穴空。
井荥等六输及巨虚上下廉,左右十六穴,六十二也。巨虚上廉,足阳明与大肠合,巨虚下廉,足阳明与小肠合,故左右合有十六也。
平按:“分上”《素问》作“分之”。
手太阳脉气所发者二十六穴:
三十错为二十字也。
平按:“二十”《素问》作“三十”。
目内眦各一,
睛明左右,二穴。
巨骨下骨穴各一,
巨骨左右二穴,四也。
平按:“巨骨”上,《素问》有“目外各一,鼽骨下各一,耳郭上各一,耳中各一”十八字。“巨骨”下,《素问》无“下骨”二字。
曲掖上骨穴各一,
曲垣左右二穴,六也。
平按:注“曲垣”《素问》王注作“臑俞”。
柱骨出陷者各一,
肩井二穴,八也。
平按:“出陷”《素问》作“上陷”。
上天容四寸各一,
足太阳近天容,手太阳脉未至天容,谓天容字错,未详所发,左右八穴,十六。
平按:“天容”《素问》作“天窗”,王注谓:天窗、窍阴四穴;本注疑天容字错。考《甲乙经》“天窗,手太阳脉气所发”,据此则“天容”乃“天窗”之误。
肩解各一,
秉风左右二穴,十八。
肩解下三寸者各一,
天宗、臑输、肩贞,左右六穴,二十四。
平按:《素问》无“者”字。王注有“天宗”二穴,无“臑输”、“肩贞”四穴。
肘以下至手小指本各六输。
六输左右十二穴,三十六也。
平按:《素问》无“于”字。
手阳明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鼻穴外廉项上各一,
迎香、天窗,左右四穴,天窗去手阳明络近,故得其气也。
平按:《素问》“鼻穴”作“鼻空”;“各一”作“各二”。《素问》王注有“扶突”二穴,无“天窗”二穴。
大迎骨空各一,
大迎左右二穴,六也。
柱骨之会各一,
柱骨左右二穴,八也。上出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中,过此二穴,故得其气也。
平按:注“柱骨二穴”,《素问》王注作“天鼎二穴”。
禺骨之会各一,
肩髃二穴,十也。
平按:《素问》“禺”作“髃”。
肘以下至手大指、次指本各六输。
肘下六输,左右十二穴,二十二也。
平按:《素问》王注有“三里”而遗“曲池”,新校正已辨其误。
手少阳脉气所发者三十三穴:鼽骨下各一,
颧窌二穴。
平按:“三十三”《素问》作“三十二”;注“窌”作“髎”。
眉本各一,
丝竹空左右二穴,四也。
平按:《素问》“眉本”作“眉后”。
角上各一,
颔厌左右二穴,六也。
平按:注“颔厌”,袁刻误作“领厌”,《素问》王注作“悬厘”。
下完骨后各一,
天容左右二穴,八也。
平按:“天容”《素问》王注作“天牖”。
项中足太阳之前各一,
大椎、大杼,左右及中三穴,十一。
平按:注“大椎、大杼左右及中三穴”,《素问》王注作“风池二穴”。
扶突各一,
扶突左右二穴,十三也。扶突近手少阳经也。
平按:“扶”上,《素问》有“侠”字。注“扶突左右二穴”,王注谓“天窗二穴”。
肩贞各一,
肩贞左右二穴,十五。
肩贞下三寸分间各一,
肩窌、臑会、消泺,左右六穴,二十一也。肩窌、臑会近手少阳也。
平按:注“肩窌”《素问》王注作“肩髎”。“消泺”,袁刻作“消铄”。
肘以下至手小指、次指本各六输。
六输左右十二穴,三十三也。一曰二十八者,数不同也,疑其错。
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六穴:项中央三,
项中央者,项内也,非唯当中也,故项内下行,瘖门一,天柱二,为三也;上行,风府一,风池二,为三,总有六穴也。督脉上入风池,即为信也。
平按:“二十六”《素问》作“二十八”;“中央三”作“中央二”,下有“发际后中八,面中三”八字。
大椎以下至尻二十节间各一,骶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
骶,竹尸反,此经音低,尾穷骨,从骨为正。大椎至骶二十一节,有二十间,间有一穴,则二十六穴也。《明堂》从兑端上项,下至瘖门,有十三穴;大椎以下,至骶骨长强,二十一节,有十一穴。凡二十四穴,督脉气所发。与此不同,未详也。
平按:《素问》“至尻”下,无“二十节间各一”六字,有“尾及傍十五穴至”七字。
任脉之气所发者二十八穴:喉中央二,
廉泉、天突二穴也。
平按:《素问》“十八”作“二十八”;“中央二”下,有“膺中骨限中各一”七字。
鸠尾下三寸,胃腕五寸,胃腕以下下至横骨八寸一一,腹脉法。
鸠尾以下至横骨一尺六寸,寸有一穴,有十六穴。并已前有一十八穴也。《明堂》中央任脉气所发穴合有二十六,此经从旋机以下至庭中①□②穴,合□③六,此经从旋机以下至横骨虽发□④,下分寸复与《明堂》不同,亦未详也。
平按:《素问》“胃腕”作“胃脘”;“八寸”作“六寸”;“一一”作“半一”。
①“庭中”,人卫本注曰:《甲乙》卷三第十四、《千金》卷二十九第一、《外台》卷三十九、《素问·气府论》王注、《铜人》卷四、《资生》卷一及《发挥》卷中均作“中庭”。
②“□”,人卫本注曰:疑是“六”字。
③“□”,人卫本注曰:疑是“有”字。
④“□”,人卫本注曰:疑是“穴”字。
五脏之输各五,凡五十穴。足少阴舌下,厥阴毛中急脉各一,
五脏之输,有二十五,两箱合论,故有五十。足少阴至舌下一穴,亦不与《明堂》同。厥阴毛中急脉,当是同骨,故有五□□①。
平按:《素问》无“五脏之输各五,凡五十穴”十字,有“下阴别一,目下各一,下唇一,龂交一。冲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侠鸠尾外各半寸至脐寸一,侠脐下傍各五分至横骨寸一,腹脉法也”五十一字,在“足少阴”上。
①“□□”人卫本注曰:疑是“十二”二字。
《甲乙》手少阴各一,阴阳乔各一,手足诸鱼际脉气所发者,凡三百六十五穴。
手少阴左右二穴。阴乔所生照海,阳乔所起申脉,左右四穴。手鱼际、足鱼际足太阴脉大白二□,□②十穴。总二十六脉,有三百八十四穴。此言三百六十五穴者,举大数为言,过与不及,不为非也。三百八十四穴,乃是诸脉发穴之义,若准《明堂》,取穴不尽,仍有重取,以此③……□。
②“□,□”,人卫本注曰:疑是“穴,合”二字。
③“以此”,仁和寺本作“以□六”。分析文义,似为“以□穴”,其后尚有佚文也。
骨空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六第六十《骨空论篇》。自“督脉起少腹”至“治督脉”,见《甲乙经》卷二第二,又见本书《督脉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岐伯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风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风为百病之源,风初入身凡有五种:一者振寒,二者汗出,三者头痛,四者身重,五者恶风寒。□观虚实,取之风府。风府,受风要处也。
平按:《素问》无“于岐伯”三字;“恶风寒”作“恶寒”。注“观”上所缺一字,谨拟作“须”。
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
大风,谓眉鬓落,大风病也。在上椎者,大椎上入脑户而至风府。
大风汗出,灸□□,□□在背下侠脊傍三寸所,厌之令病者呼□□,□□应手。从风增风,刺眉头。
上□,一之反;下□,火之反。谓病声也。风起则风病发,故曰从风,皆取于攒竹也。
平按:“增风”《素问》作“憎风”。
失枕,在肩上之横骨间。
失枕为病,可取肩上横骨间,谓柱骨间。
平按:《素问》无“之”字。
折使揄臂齐肘,正灸脊中,除□络季胁引少腹而痛。
折使中也,谓使引臂当肘,灸脊中,除□络季胁与少腹相引痛病也。
平按:《素问》“□”上无“除”字。
胀,刺□□。
在足太阳,故大肠胀,刺□□也。
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九窌与痛上,九窌在腰尻分间。
八窌与腰输为九窌,此经“窌”字音“聊”,空穴也。
平按:《素问》“九窌”均作“八髎”。
鼠瘘寒热,还刺寒府,寒府在膝外解营。
寒热府在膝外解之营穴也,名曰□关也。瘘,音漏也。
平按:“膝”上,《素问》有“附”字。
取膝上外者使之拜,取足心者使之跪。
凡取膝上外解使拜者,屈膝伏也。取涌泉者,屈膝至地,身不伏为跪也。
平按:“使之跪”下,《素问》有“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督脉为病,脊强反折”凡八十一字。
督脉起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庭孔,其孔溺孔之端,
骨中,尻下大骨空中也。下入骨空中,女子系尾穴端,男子循阴茎也。
平按:《素问》“督脉”下有“者”字;“起”下有“于”字。
其络循阴器合纂间,绕纂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
督脉络也。绕阴器合于纂间,绕纂后复合,然后亦分为二道,绕臀至足少阴及足太阳二络,合足少阴之经,上阴股后廉,至脊属肾,寻足太阳脉,从颃颡上至目内眦而出也。
上额交颠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而止;其男子,循茎下至纂,与女子等;
从目内眦出已,两道上额,至顶上相交已,左右入脑中,还出两箱别下项,各循肩髆之内,侠脊下至腰中,各循脊膂,还复络肾,从颃颡出兑端,上鼻上,下项,下至骶骨,
气发于穴,余行之处,并不发之穴也。
平按:《素问》“颠”作“巅”;“络肾”下无“而止”二字“纂”作“篡”,说见前。注“上额至顶”,“顶”袁刻作“项”;“颃颡”袁刻误作“顽颡”。
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有人见此少腹直上者,不细思审,谓此督脉以为任脉,殊为未当也。
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字,□痔遗溺嗌干。督脉生病治督脉,
此八种病,循督脉而生,故疗督脉之穴也。
平按:《素问》“不字”作“不孕”。
治在骨上,甚者在脐下营。
以下言疗督脉穴。骨上,量是骶骨。骨上,督脉标也。脐下营者,营亦穴处也。
其上气有音者,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
有音,上气喘鸣声也。喉中央,廉泉也。缺盆中央,天突穴也。
其病上冲喉者治渐,渐者上侠颐。
上侠颐者,是大迎穴道也。
平按:《素问》“治”下有“其”字。
蹇膝伸不屈,治其楗。
伸不得屈,骨病。蹇,纪偃反。在髀辅骨以上,横骨以下,名楗也。
坐而膝痛,治其机。
侠□①骨相接之处,为机。
①“□”萧本原作“□”。今据仁和寺本改。
立而暑解,治其厌关。
人立肢节解处热,治其厌关。厌关,骸关也,□膝骨相属,屈伸之处也。
平按:“厌关”《素问》作“骸关”。注“骸关”上,袁刻脱“关”字。“□膝骨相属”,袁刻作“痛引膝骨”,查原钞本“膝骨”上缺一字,“膝骨”下不缺,袁刻将“膝骨”上所缺一字作“痛引”二字,又将“膝骨”下“相”字遗落,与原本不合。平拟将“膝骨”上所缺一字作“与”,文义较顺。
膝痛,痛及母指,治其腘。
母指,小母指也。足少阴、足太阳皆行腘中至足小指,故疗其腘也。
平按:“母指”《素问》作“拇指”。
坐而膝痛如物隐者,治其关。
腘上髀枢为关也。
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
背内,谓足太阳背输内也。
连□若折,治阳明中输窌;
膝痛不得屈伸,连脚□其痛若折者,疗足阳明中输,谓是巨虚上廉也。窌,输穴也。
平按:《素问》“□”作“胻”;“输窌”作“俞髎”。
若别,治巨阳、少阴荥。
若□痛若别,可治足大阳②、足少阳二脉荥穴也。
平按:“阳荥”《素问》作“阴荥”。
②“足大阳”,萧本与仁和寺本同。古文“大”与“太”通,当作“足太阳”为是。
淫泺不能久立,治少阳之维,在外踝上四寸。
泺,罗各反。淫泺,膝胻痹痛无力也。外踝上五寸,足少阳光明穴也;少阳维者,在四寸中也。
平按:《素问》“淫泺”下有“胫痠”二字;“外踝上四寸”作“外上五寸”。
辅骨上横骨下为楗,侠髋为机,膝解为骸关,侠膝之骨为患骸,骸下为辅,辅上为腘,腘上为关,项横骨为枕。
膝辅骨上,横骨下,为楗;当膝解处,为骸也。项横骨,项上头后玉枕也。髋,孔昆反,又音完。
平按:《素问》“患骸”作“连骸”;“项”作“头”。
水俞五十七穴者,尻上五行,行五,伏菟上两行,行五,左右各一行,行六穴。
前已言水输,今复重言者,此言水骨空,水输主骨,故重言也。
平按:《素问》“一行”下有“行五,踝上各一行”七字。
髓空脑后三分,在颅际兑骨之下,一在新纂下,一在项中复骨下,[平按:“三分”,赵府本《素问》作“五分”;“脑”上有“在”字;“兑”作“锐”;“新纂”作“龂基”;“项”下有“后”字。]一在脊骨上空,在风府上,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数髓空在面侠鼻,或骨空右口下当两肩。两髆骨空,在髆中之阳。臂骨空在阳,去踝四寸两骨之间。[平按:《素问》“在阳”作“在背阳”;“两骨”下有“空”字。]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胻骨空在辅骨之上端。股际骨空在毛中动脉下。尻骨空在髀骨之后,相去四寸。遍骨有渗理,毋髓空,易髓无空。
言骨上有空,五谷津液入此骨空,资脑髓也。此骨空种数所在难分,此皆可知者,不可知者故置而不数也。“两肩”,有本为“唇”也。
平按:《素问》“动”下无“脉”字;“遍骨”作“扁骨”;“渗理”下有“腠”字;“毋髓空”,“空”字作“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