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1507
一切风
大通丸
【处方】 雄黄2两,雌黄2两,密陀僧1两,紫石英2两,朱砂3两,黄丹5两,定粉1两,曾青3两,铅霜2两,水银2两,金箔50片,银箔50片,生金屑1两,生银屑1两,磁石1两,滑石半两,绿矾半两,白矾1两,硫黄1两(并水银结为砂子),以上药都细研,入1固济了瓶子中,瓶盖上钻1小窍子,用出阴气;初以炭火半斤,去瓶子3寸养3日,便以盐泥塞其上窍子,以炭火5斤,烧令通赤,便去火放冷,于净地上铺纸3重,将药末匀摊在上,以盆盖之,4畔以土拥闭,经三伏时,出火毒毕,研令极细,入后药末:猪牙皂角3分(去黑皮,涂酥,炙令微焦,去子),伏龙肝半两,香墨1两,丁香半两,槟榔半两,木香1两,白僵蚕1两(微炒),蝉壳半两,干蝎1两(微炒),白花蛇2两(酒浸,炙微黄),蛇蜕皮半两(炙微黄),龙脑半两(细研),麝香半两(细研)。
【制法】 上为末,入龙脑、麝香,并前石药,都研令匀,以面糊为丸,如楝实大。
【功能主治】 一切风。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薄荷酒研下。
【注意】 忌生血物。
【摘录】 《圣惠》卷二十五
血灌瞳仁
大通丸
【处方】 生地2钱,朴消1两,没药5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血灌瞳仁。
【用法用量】 酒调下。
【摘录】 《良朋汇集》卷五
卒中不语,口眼斜,左瘫右痪;伤风头疼,夹脑风,四肢头面虚肿,风热肿痛;胸膈痰实,眩晕昏闷;浑身瘙痒,皮肤瘾疹;下脏风攻,耳内蝉鸣,腰脚疼痛;风毒攻眼,冷泪昏暗;妇人血气攻注疼痛
大通丸
【处方】 甘草8两(微炙),川乌头8两(炮,去皮脐尖),寒水石2斤(用瓷盒盛,以炭火10斤煅过,火尽为度),肉桂(去粗皮)3两,荆芥穗3两,藿香叶(去土)3两,薄荷叶(去土)3两,天南星(炮)3两,甘松(去土)3两,藁本(洗去土,切,焙干)3两,香白芷3两,麻黄(去根不去节)3两,乌药3两,没药(别研)3两,天麻(去苗)3两,川芎3两,牛膝(水洗,细切,焙)3两,乳香2两(别研)。
【制法】 上为细末,合和匀,糯米糊和成剂,每1两作15丸。
【功能主治】 卒中不语,口眼斜,左瘫右痪;伤风头疼,夹脑风,四肢头面虚肿,风热肿痛;胸膈痰实,眩晕昏闷;浑身瘙痒,皮肤瘾疹;下脏风攻,耳内蝉鸣,腰脚疼痛;风毒攻眼,冷泪昏暗;妇人血气攻注疼痛。
【用法用量】 男子、妇人一切风疾,每服1丸,磨化,茶、酒任下;卒中风不语,口眼斜,左瘫右痪,煨葱、酒送下;伤风头疼,夹脑风,生葱、茶送下;四肢、头面虚肿,炒豆淋酒送下;风热肿痛,生姜、薄荷汁同调酒送下;胸膈痰实,旋运昏闷,腊茶清送下;浑身瘾疹,蜜汤送下;下脏风攻,耳内蝉鸣,煨猪腰子细嚼,温酒送下;腰脚疼痛,乳香酒送下;风毒攻眼,冷泪昏暗,菊花茶送下;干湿脚气,木瓜酒送下;妇人血气攻刺,当归酒送下;血风疼痛,醋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一
拯阳理劳汤
【方源】:《医宗必读》
【组成】:人参12克,黄芪12克,白术9克,当归9克,陈皮6克,五味子6克,肉桂6克,炙甘草6克。
【用法】: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功效】:温补脾肺。
【主治】:脾肺气虚,精神倦怠,气少懒言,不思饮食,自汗,面色晄白,舌质淡嫩,脉细弱。
【方解】:方中人参、黄芪补肺健脾益气,为君药;炙甘草、白术益气健脾为辅,助参、芪补气之力。当归养血和血,五味子敛肺脾耗散之气,陈皮行气化痰,肉桂温中助阳,均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药。方中补中有敛,补中寓通,令补而不滞,共奏脾肺双补之效。
【加减】:若烦热口干,加生地黄;咳嗽,加麦门冬;心浮气躁,加丹参、酸枣仁;夹湿,加茯苓、苍术;脉沉迟,加熟附子;脉数实,去肉桂,加生地黄;胸闷,倍陈皮,加桔梗;泄泻,加升麻、柴胡;口干,加葛根;痰多,加半夏、茯苓;夏月,去肉桂;冬月,加干姜。
【按语】:本方以少气懒言、益汗、食欲不振、面色少华、脉细数为辩证要点。现代多用本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咯血、右心功能不全、慢性胃炎、肺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病后虚弱等。如见便溏,加薏苡仁、茯苓;畏寒肢冷,加附子;脘腹胀闷,加香附、枳壳;夹湿者,加苍术、茯苓;咳血者,加仙鹤草、白芨、三七;痰盛,加半夏、南星;无寒象者,去肉桂,加白芍、熟地。
升阳益胃汤
【方源】:《脾胃论》
【组成】:黄芪30克,人参9克,甘草5克,白术9克,橘皮6克,半夏9克,羌活6克,独活6克,防风6克,白芍9克,茯苓9克,泽泻9克,黄莲3克,柴胡9克。
【用法】: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功效】:健脾祛湿,升发阳气。
【主治】:脾胃虚弱,肢体酸重疼痛,口苦舌干,饮食无味,大便失常,小便频数,怠惰嗜卧。
【方解】:方中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健脾阳气,为主药。橘皮、半夏利湿化痰;独活、防风、羌活辛散除湿,共为辅药。黄莲、白芍苦寒柔弱,以制诸药辛燥之性,泽泻利湿,柴胡升发阳气,共为佐药。甘草兼为使药。全方共达健脾化湿、提升阳气之功。
【按语】:本方以怠惰喜卧、疲乏无力,四肢酸楚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泄泻、胃粘膜脱垂、慢性胆囊炎、低血压病、发作性睡病、荨麻疹、多发性神经根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扭转、眩晕、带下病等。如见脾阳不振、加干姜、肉豆蔻;气虚甚,去黄莲,加重黄芪、人参、白术剂量;阴火过旺,加山栀、黄芩;治带下,加车前子,椿根皮。
【附方】:升阳补胃汤(《医学入门》),由人参、黄芪、甘草、白术、当归、升麻、柴胡、桂枝、芍药、羌活、葛根、防风、独活、生地黄、牡丹皮构成。功能益气养血。主治肠澼下血、血出如梭。
养血参茸片
【方源】:《常见病的中医治疗研究》
【组成】:太子参150克,当归、皂矾各90克,桑寄生、紫河车各75克,炒丹皮、炒栀子、甘草各45克,鹿茸片3克(研细末),生地150克,天冬、菟丝子各90克,麦冬45克。
【用法】:水煎浓缩成膏,加阿胶90克,制成片剂(每片0.5克)。每服4~8片,日服2次。
【功效】:益气补血,滋补阴阳。
【主治】:阴阳气血俱虚。症见面色晄白,精神倦怠,腰酸腿软,头昏耳鸣,自汗盗汗,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方解】:方中太子参、当归、桑寄生、紫河车益气补血;鹿茸、菟丝子、生地、天冬、麦冬,滋补肾脏之阴阳。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血,滋补阴阳之功。本方可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上述症侯者。
大通水银丸
【处方】 水银1两,铅丹(研)1两,丹砂(研)1两,胡粉(研)1两,铅霜(别研,候药成入)1两,雄黄(研)1两,硫黄(先以铫子销熔,熟帛捩,入水银,柳杖子急搅,结砂子,捣研)1两,硇砂(以水银、硫黄、雄黄、丹砂同研)1两,曾青1两(别研,次以曾青、铅丹、胡粉同研)。
【制法】 上9味,先将水银砂子、雄黄、丹砂、硇砂研,入湖南瓶子中实筑,次以曾青、沿丹、胡粉实筑,用盖子盖讫,用六一泥固济,留缝一寸不泥,合火炙令干;先以文火养一日夜,后用武火从午时烧至申时,通赤,缝中有烟焰,药气起,即抽火向后,急泥合缝;用筛了净灰盖窨瓶子,候至来日,冷即开取药出,捣罗,下用筛了湿净沙土摊开,上以重抄纸三重衬,置药在上,上更以三重抄纸盖,细匀洒湿土,以盆合盖,经三日夜,每日微洒水,日满取药;再入钵与铅霜一味同研匀,用烂蒸青州大枣,取肉研如膏,拌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中风。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至2丸,用豆淋酒送下,空心、午时、夜卧服。未汗,用熟生姜稀粥投之,汗出即愈。
【注意】 慎外风。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
诸风
大通圣白花蛇散
【别名】 大通散
【处方】 海桐皮1两(去粗皮),杜仲1两(锉,炒),天麻1两(去苗),干蝎1两(炒),郁李仁1两,赤箭1两,当归1两(去芦头,酒浸),厚朴1两(生姜汁制),蔓荆子1两(去白皮),木香1两,防风1两(去苗),藁本1两(去土),白附子1两(炮),肉桂1两(去粗皮),羌活1两(去芦头),萆薢1两(酒浸1宿),虎骨1两(醋炙),白芷1两,山药1两,白花蛇1两(酒浸,炙,去皮骨,用肉),菊花1两(去枝梗),牛膝1两(去苗),甘草1两(炙),威灵仙(去土)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祛逐风气,通行荣卫。主诸风,无问新久,手足亸曳,腰脚缓弱,行步不正,精神昏冒,口面喎斜,语言蹇涩,痰涎壅盛;或筋脉挛急,肌肉顽痹,皮肤搔痒,骨节烦疼;或痛无常处,游走不定,及风气上攻,面浮耳鸣,头痛目眩;下注腰脚,腰疼腿重,肿痒生疮。风气冷热不调,四肢厥冷,心神烦惋。
【用法用量】 大通散(《圣济总录》卷十二)。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白花蛇散”。
【摘录】 《局方》卷一
大治诸风,无问新久
大通圣白花蛇散
【处方】 海桐皮(去粗皮)、杜仲(炒)、天麻(去苗)、干蝎(炒)、郁李仁、赤箭、当归(去芦头.酒浸)、厚朴(生姜汁制)、蔓荆子(去白皮)、木香、防风(去苗.一说去土)、白附子(炮)、肉桂(去粗皮)、羌活(去芦头.酒浸一宿)、虎骨(醋炙)、白芷、山药、白花蛇(酒浸.炙.去皮.骨.用肉)、菊花(去枝.梗)、牛膝(去苗)、甘草(炙)、威灵仙(去土),各一两。
【炮制】 上等分,为末。
【功能主治】 大治诸风,无问新久,手足曳,腰脚缓弱,行步不正,精神昏冒,口面斜,语言蹇涩,痰涎壅盛,或筋脉挛急,肌肉顽痹,皮肤瘙痒,骨节烦疼,或痛无常处,游走不定。及风气上攻,面浮耳鸣,头痛目眩;下注腰脚,腰疼腿重,肿痒生疮,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至二钱,温酒调下,荆芥汤亦得,空心服之。
常服祛逐风气,通行荣卫,久病风人,尤宜常服,轻可中风,不过二十服,平复如故。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益肾填精汤
【方源】:《杨少华医案》
【组成】:熟地、阳起石各15克,山药、狗脊、覆盆子、仙灵脾各12克,葛根、川断、伸筋草、桑螵蛸、知母、巴戟天、蛇床子各9克,远志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益肾填精,养肝和胃。
【主治】:阳痿(不育症)症属肝肾两虚者。症见婚后多年未育,或因避孕抑制接触而致阳痿,或举而不坚,精子多数畸形,活动力差,舌尖红,苔薄根腻,脉弦细。
【方解】:男性不育症,大多数人责之于肾;但肝肾同源,不育症亦可由多种原因所致,有肝肾亏虚者,亦有下焦湿热者等,不一而足,临床虚仔细辩证,慎选方向。本方肝肾同治,补中有清,以补为主,故为治疗男性不育症的良方。
益中气汤
【方源】:《蒲辅周医疗经验》
【组成】:白人参、枸杞子、葡萄干各2克,莲子肉、山药各9克,肉苁蓉、火麻仁各12克,橘红3克,大枣、胡桃肉各2枚。
【用法】:水煎服。
【功效】:益中气,滋肝肾。
【主治】:脱肛,症属老年中气不足、肝肾阴虚。症见纳食较少,形瘦,精神不好,睡眠较差,有时脱肛,舌红、无苔,脉弦缓。
【方解】:老年脱肛,多为中气不足,老年体虚引起。故本方以补益中气为主,药味以平和为要义,药量偏小,取其脾胃易于吸收消化,徐缓图功,如是则达至中气复,肛自收的效果。
复方胎盘片
【方源】:《上海中药制药一厂》
【组成】:胎盘粉500克,党参、黄芪各125克,陈皮、麦芽各30克。
【用法】:制成片剂。每服4片,日服3次。
【功效】:补益气血,健脾益胃。
【主治】:气血两亏症。症见体倦乏力,血虚眩晕,白细胞减少,舌淡脉,细弱等。
【方解】:临床上本方可用于治疗肿瘤化疗、放疗后白细胞减少者,或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方中胎盘为血肉有形之品,滋养气血;党参、黄芪益气养血;陈皮、麦芽、健脾益胃。
不倒丸
【方源】:《中医杂志》
【组成】:制黑附子6克,蛇床子、淫羊藿叶各15克,益智仁10克,甘草6克。
【用法】:共为细末,加练蜜80克调匀,制成12丸。每服1丸,日服2次。
【功效】:温肾壮阳。
【主治】:肾阳不足所致的阳痿或举而不坚。
【方解】:男子阳痿,其因复杂,并非一概因肾虚所致,有因其精神压力所致者,有因为环境因素者,有纵欲过度者,有下焦湿热者,有因情感因素者,有因外伤所致者,也有因肾阳虚衰者。凡此种种,临床尚须仔细察究,辩证施方,或疏导之、清利之、养育之、培补之,等等,择其所宜者而用之。本方以温燥药为主,临床上肾阴虚者禁用。
痃癖积聚,腹胀气逆,烦满呕逆;脚气呕逆,心胸烦闷
大通散
【别名】 木通散
【处方】 沉香(锉)1分,木香1分,白术1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桑根白皮(锉)1分,木通(锉)1分,胡椒1钱1字,黑牵牛3两(半生半炒,捣取粉1两半,余者不用)。
【制法】 上除牵牛外,别捣罗为细散。
【功能主治】 痃癖积聚,腹胀气逆,烦满呕逆;脚气呕逆,心胸烦闷。
【用法用量】 木通散(《普济方》卷二四五)。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三
伤寒结胸,及疮疹后毒气攻心,咳嗽喘急
大通散
【处方】 甘遂(麸炒)1分,生干地黄1两(与甘遂一处同捣,焙干),槟榔(锉)2枚,麦糵(微炒)半两,铅白霜(研)1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伤寒结胸,及疮疹后毒气攻心,咳嗽喘急。
【用法用量】 看虚实,用龙脑、浆水调下半钱匕。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伤寒胃中有热,或服热药太多,狂言,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腹痛下血,但实热者
大通散
【处方】 大黄2钱,枳实(麸炒)2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 伤寒胃中有热,或服热药太多,狂言,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腹痛下血,但实热者。
【用法用量】 水煎,空心热服。不利再服,得利即止。
【摘录】 《扁鹊心书·神方》
两仪膏
【方源】:《景岳全书》
【组成】:人参250克,熟地500克。
【用法】:上药弄煎,以白蜜或冰糖收膏。每服15~30克,日服1~2次,开水冲服。
【功效】:补中益气,滋阴补血。
【主治】:精气亏损,身体赢瘦,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健忘,耳鸣,短气。
【方解】:方中人参大补元气,补益心脾,熟地滋补肝肾、养血固精,两药并用,共奏益气生血填精之疗效。
【按语】:本方以短期、神疲乏力、苔薄白、脉细弱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本方治疗贫血、全血细胞减少、术后体弱及作冬令进补,调整体质虚弱、病后调补等。
如消化功能减弱,伴有腹胀、便溏、纳少、苔腻等,禁服本方。
补肝汤
【方源】:《医宗全鉴》
【组成】:当归10克,白芍10克,熟地10克,川芎6克,炙甘草6克,木瓜6克,酸枣仁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肝养筋明目。
【主治】:肝血不足,筋缓手足不能收持,目暗视物不清,舌质淡,脉弦细。
【方解】:方中四物汤补血调血,以补肝固本;酸枣仁甘平以养心安神;木瓜酸温可舒筋活络养肝;炙甘草调中益气,且可调和诸药。全方合用有补肝养筋明目之疗效。
【按语】:本方以筋缓手足不能屈张、目暗、舌质淡、脉弦细为辨证要点。现代常用本方治疗腓肠肌痉挛、末梢神经炎、肢体抽动症、颈椎病、小儿夜盲症、慢性肝炎、格林巴力综合症、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等。如见血虚者,加首乌、枸杞子;气虚,加黄芪、党参;肾虚,加菟丝子、川断;肢体抽动,加全蝎、地龙。
【同名方】
1、《兰室秘藏》补肝汤,由柴胡、藁本、升麻、苍术、半夏,神曲、茯苓、生姜构成、功能散风,和胃去痰。主治感受风邪,头痛恶风,恶心呕吐,咳嗽稀痰,不思饮食。
《金匮翼》补肝汤,由干地黄、白芍、当归、川芎、陈皮、甘草构成。功能养肝缓急止痛。主治肝虚肋痛,肋下筋急,目昏眼花,过度劳累。
2、《千金要方》补肝汤,由桂心、甘草、山茱萸、桃仁、细辛、柏子仁、茯苓、大枣、防风构成。功能柔肝缓急。主治肝气亏损,两肋下满;筋急不能太息,四肢厥冷。
养精种玉汤
【方源】:《傅青主女科》
【组成】:熟地15克,当归12克,白芍9克,山萸肉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血聚精。
【主治】:精血不足,身瘦不孕,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悸少寐,月经量少,舌淡脉细。
【方解】:方中白芍、当归养血补肝;山萸肉、熟地滋肝肾,益精血,四味配伍,养血滋肾,冲任通舒则自能受孕。
【按语】:本方以肝血不足,冲任失养之不孕、面色苍黄、头晕目眩、心悚少寐、月经量少、舌淡脉细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月经不调、子宫发育不良、闭经之不孕症、更年期综合症等。如见肝肾不足,加阿胶、枸杞子、鹿角胶、五味子、紫河车;气滞血瘀,加香附、川芎、川楝子、丹参;气虚,加党参、黄芪。
【附方】:
开郁种郁汤(《傅青主女科》)即本方去热地、山萸肉,加白术、牡丹皮、茯苓、天花粉、香附构成。功能舒肝养血。主治肝气郁积所致的不孕症。
炙甘草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甘草12克,生姜9克,人参6克,生地黄30克,桂枝9克,阿胶6克,麦门冬10克,麻仁10克,大枣5~10克。
【用法】:阿胶烊化后下,余药水煎服,加入清酒10毫升,日服3次,每日1剂。
【功效】:益气滋阴,补血复脉。
【主治】:
1、阴虚气弱。症见脉结或代,心动悸,体赢气短,舌光色淡,无苔少津。
2、阴虚肺燥。症见虚热时发,干咳无痰,或咯痰不多,痰中带有血丝,形瘦气短,虚烦眠差,自汗或盗汗,咽干舌燥,大便难,小便量少色黄,脉虚数。
【方解】:本方主症以阴虚为主,伴有血虚、气虚、阳虚之症。主治有二:一为形瘦气短,虚烦眠差,咽干舌燥,自汗或盗汗,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大便难,脉虚数,为阴虚肺燥之症。一为体赢气短,脉结代,心动悸,舌光色淡少苔,为阴虚气弱血少之症;劳损久疾,心虚血少,阳虚不能宣通脉气,阴虚不能荣养心血,故体弱气短,脉结代,心动悸,舌光色淡少苔。虚劳阴伤,肺失滋养,燥伤肺络,故形弱气急,自汗或盗汗,咽干舌燥,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大便干结,脉虚数。治宜滋阴养气,补血复脉。
本方为治疗阴虚血少,阳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的常用方剂。方中重用生地黄甘苦寒,人心肝经,可养阴生津,为君药。炙甘草甘温益气,缓急养心;麦冬助君药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人参补益脾胃,资助化源,共为臣药。佐以阿胶、大枣补血润燥;麻仁滋阴润燥,生姜、桂枝、清酒宜宣通阳气,温经复脉,并可防止厚味滋腻,为佐药。诸药共成滋心阴,益心气,养心血之功。
若用本方治疗阴伤肺燥者,应减少姜、酒、桂的用量,以防温药损伤阴液。
【按语】:本方多用于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对于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症属阴血亏损,心气虚弱者,均可加减服用,也可用于气阴两伤之虚劳于咳等。
大通青金丹
【处方】 曾青3分(螺髻者为上,研),金箔49片,丹砂(别研)1两,硫黄(研)1两,胡粉(研)1两,紫石英(研)1两,水银3分(与硫黄结砂子,研),铅霜(研)3分,铅丹(与曾青末、紫石英末、定粉、铅霜再同研)3分,雄黄(与沙子丹砂同研)3分。
【制法】 上药取一湖南烧药瓶子并盖,用六一泥固济,火燲令干;先下金箔20片,次下沙子,同研4味末,实按平;又下金箔20片,次下曾青,同研5味末,又实按令平;次又下金箔9片,始用盖子,六一泥泥合盖子,留缝1寸不泥合;用火法并再捣罗、出火毒及再研法,并与上方大通水银丸同;用槐胶浓煮汤,去滓,停令温,入白面煮作稠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中风。
【用法用量】 凡中风瘫痪风、手足挛急风、口面斜风、癫痫风、狂风邪风,并用温酒下5丸至7丸,空心、日午、夜卧各1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
大通丹
【处方】 雄黄2两,硫黄2两,丹砂(3味同研)2两,水银2两,金2两,银2两(2味同水银结成沙子),铅丹2两,胡粉2两,消石2两,白矾(4味研)2两,上共一处和匀,入固济瓷瓶内,瓶子上注一小眼,用火养之,渐渐加火;若窍内有烟出,便用盐泥塞,更养一日。铅霜2两,龙脑(研)半两,麝香(研)1两,玉屑半两,犀角(镑)半两,乌蛇1条(去皮骨,炙),白花蛇3两(去皮骨,炙),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牛黄(研)半两,高良姜1两,蝉蜕1两,白僵蚕(炒)1两,天竺黄2两,荜澄茄2两,天麻2两,白附子(炮)2两。
【制法】 上药铅霜以下为末,并前10味末再研匀,糯米饭为丸,如小弹子大,阴干。
【功能主治】 瘫痪,并一切风,口眼斜,语言謇涩,手足不便。
【用法用量】 若初得患,先洗浴,豆淋酒化下1丸。心膈不烦,津液俱生。相隔如人行10里以来,用稀粥饮投之,须臾汗出便解。3日服1丸。
【摘录】 《普济方》卷一一四引《博济》
大葶苈丸
【处方】 葶苈1两1分(熬,研如泥),泽漆茎(熬)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甘遂3分,牵牛子3分,郁李仁(研)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水肿,上气不得卧,头面身体悉肿。
【用法用量】 每服5丸,稍加至7丸,以赤小豆饮及大麻子饮送下,1日2次。以大小便微利为度。若渴,即饮以小豆、麻子等汁。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
复方甲亢膏
【方源】:《浙江中医杂志》
【组成】:黄芪、党参、麦冬、夏枯草各15克,生地、丹参、生牡蛎各30克,苏子、五味子、制香附各10克,白芥子6克。
【用法】:制成浸膏。或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益气养阴,化痰散结。
【主治】: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方解】:本方主要用来治疗轻度或中度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对于重度者,同时使用亢甲状腺药物,可提高疗效,减小副作用;本方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服之可有效巩固疗效,以防复发。
甲亢方
【方源】:(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方)
【组成】:党参9克,黄芪、生地、夏枯草各30克,首乌、白芍各15克,香附12克,鳖甲、龟板、山药各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益气养阴,软坚散结。
【主治】: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症见心悸,怕热,汗多,烦躁,体倦无力,手、臂震颤,眼球突出,甲状腺肿大,舌红,脉细数等。
【方解】:若脾虚便溏,可减少养阴药,加白术、神曲、陈皮;突眼甚者,加枸杞子、白芥子、泽泻、瓦楞子、地骨皮;夜寐不安,加炒枣仁;心悚甚者,加龙齿、远志。
灵乌二仁膏
【方源】:《医方新解》
【组成】:灵芝、首乌各500克,薏苡仁、核桃仁各250克。
【用法】:将前3味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加蜜制膏。将核桃肉研末兑入。
【功效】:滋养肝肾,补益精血,调和脾肺。
【主治】:肝肾阴虚,精血亏损。症见头昏头痛,失眠多梦,心悸健忘,大便不畅,或兼咳喘等。
【方解】:现代主要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脂肪肝及高胆固醇血症。对于老年体弱兼有失眠、喘促、大便燥结等症,尤为适合。阳虚及腹泻者禁用,气阴两亏或阴阳两亏者,可另配用益气增阳之方剂。
大铁箍散
【处方】 芙蓉叶4两,猪卷皮4两,木鳖子4两,白芷2两,黄柏2两,寒水石2两,大黄1两,紫荆皮1两,赤豆2两,白蔹2两,白及1两,防风5钱,贝母2两,真地青1两,羌活1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疮疡。
【用法用量】 凉水调,围痈四畔。
如肉脆,去白及、白蔹,加生地黄、地榆,用芭蕉油调敷。
【摘录】 《医学正传》卷六引《疮疡集》
瘫痪风
大铁弹丸
【处方】 大乌头4两(生用,去皮脐,别杵末),五灵脂4两(淘澄令极细),没药(别研),乳香(别研),朱砂(研),无名异3分,血竭(研入)3分,牛黄1分,麝香(研)1分,龙脑1分。
【制法】 上为末,滴水为丸,如小弹子大。
【功能主治】 瘫痪风。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生姜自然汁2分盏研化,热酒浸,温服。
【摘录】 《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
中风瘫缓,口眼喎斜,筋骨挛疼,肢体麻木
大铁弹丸
【处方】 自然铜(烧红,醋淬7次)1两半,虎胫骨(酒浸,炙黄)1两,当归(酒浸,焙)1两,白附子(炮)1两,川乌(炮,去皮脐)1两,五灵脂(炒)1两,麻黄(去节)1两,没药半两,乳香半两,全蝎(焙)半两,安息香半两,白芷半两,直僵蚕(炒去丝)半两,乌蛇肉(酒浸,焙干)3分,木鳖21个(去壳,炒熟),朱砂1分,麝香1分。
【制法】 上为末,以酒煮安息香,入飞白面为糊,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中风瘫缓,口眼喎斜,筋骨挛疼,肢体麻木。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温酒磨下。
【摘录】 《直指》卷四
补肾强身片
【方源】:《常用中成药》
【组成】:淫羊藿50克,女贞子(制)30克,菟丝子30克,金樱子30克,狗脊(制)30克。
【用法】:将菟丝子、淫羊藿,金樱子三药水煎,浓缩得清膏,女贞子、狗脊两药共研细末,再将清膏、药末拌和制成片。片剂,每服5片,日服3次;胶囊,每服3粒,日服3次。均开水送服。
【功效】:壮阳固精,强筋健骨。
【主治】:阳痿早泄,精寒不育,滑泄遗漏,小便失禁,溺有余沥,耳鸣耳聋,眼目昏花,腰膝疲软,神气衰疲等。
【方解】:本方主要用来治疗肾阳亏虚之症。方中淫羊藿温肾益阳,辅以菟丝子、金樱子等益肾摄精;药性平和,温而不燥,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遗泄阳痿伴尿频尿清、腰痠乏力、耳鸣头眩、肢冷神倦、舌淡嫩、脉沉细无力,为其辩证要点。
凡阳痿遗精且小便红赤、舌红口燥、脉沉细弱属肾阴不足者,不宜用本方。
启隔散
【方源】:《医学心悟》
【组成】:沙参9克,丹参9克,茯苓3克,川贝4.5克,郁金1.5克,砂仁壳1.2克,荷叶蒂2个,杵头糠1.5克。
【用法】:上药共为粗末。水煎服。临床亦可改用饮片,水煎服。
【功效】:润燥化痰,开郁畅膈。
【主治】:噎嗝,吞咽梗阻,膈痞满或疼痛,嗳气呃逆,或呕吐痰涎及食物。
【方解】:本方主要用来治疗痰气郁积于胸隔之症。方中川贝、沙参、茯苓润燥祛痰,合以砂仁、郁金行气开郁;润而不腻,散而不燥,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吞咽梗阻、胸隔胀满、呃逆或呕吐痰多,为其辨证要点。
原方如下:“虚者,加人参;前症若兼虫积,加胡黄蓝、芜荑;甚者,用河间雄黄散吐之;若兼血积,加桃仁、红花,或另以生韭汁饮之;若兼痰积,加广橘皮;若兼食积,加莱菔子、麦芽、山楂。”此外,临床食道癌,加白花蛇舌草、天龙、半枝莲,如见呃逆,加公柿蒂、丁香等。
胎元饮
【方源】:《景岳全书》
【组成】:人参6克,白术9克,陈皮6克,炙甘草6克,当归9克,白芍9克,熟地9克,杜仲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主治】:妊娠期阴道少量流血、色淡红、质稀薄;或腰腹胀痛或坠胀;伴神疲肢倦,面色晄白,心悸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
【方解】:方中人参、炙甘草、白术益气养脾;白芍、当归、熟地、滋阴补血;杜仲固肾安胎,陈皮理气调中,使熟地补而不腻。全方配伍,有补气养血,固肾安胎之功。
【加减】:若下元不固而多遗浊者,加补骨脂、山药、五味子,虚而兼寒多呕者,加炮姜;气分虚甚,倍白术,加黄芪;虚而兼热者,加生地、黄芩,去杜仲;阴虚小腹道疼痛,加枸杞子;多怒气逆者,加香附或砂仁,因有所触而动血者,加阿胶、续断;呕吐不止,加生姜、半夏。
【按语】:本方以妊娠期阴道出血,色淡清稀、腰腹胀痛或坠胀、脉细滑为辩证要点。现代常用本方治疗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月经不调、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腰痛坠胀,加川断、寄生;恶心纳差,加砂仁、生姜、藿香;小便频繁者,加益智仁、覆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