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情怀

作者:张福江

满怀无比喜悦的心情,背上书包和几位同村玩伴一同出发,伴随着欢声笑语来到学校。腰站小学,坐落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那是一所村办小学,交通不便,学校到家要的距离是2公里,我们步行来到学校,开始接受人生启步教育,上小学一年级。那年是公元1968年3月1日,正值文化大革命的第三年,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全国上下政治上一片“繁荣景象”,经济上却十分落后,农村生活艰难困苦。

初到学校的第一天,对所有事物都有一种好奇心。学校占地面积不大,整个校园不足4000平米,校舍破旧,设施简陋,教室不多,环境凋敝,所有的外部环境,都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打下深刻烙印。

在有限的校园里,共有成排连脊的地房两栋,一栋10间教室为教学用房,位居北侧,每间面积约45平米。分设校长办公室一间;全体教师办公室一间,因为条件简陋,十几名教师都拥挤在一个办公室办公;其余的8间房舍就是学校给学生上课的地方了。南侧一排房屋约为6间。其中2间为学校勤工俭学开办的工厂,经营铁匠铺生意,给周边村民有偿加工一些简易生产工具,如镰刀、锄头、铁叉等,还常年加工马掌钉,同时为附近生产队用于农耕的牲畜挂掌,获得的收入用以补贴办学所需;2间是冬天用来储存越冬燃煤用的;还有2间是存放一些学校备品的库房,名为库房,实际上库房内也没什物品。校舍也好、库房也罢,房屋质量令人堪忧,屋顶上的瓦片脱臼许多,每到夏季遇有雨天,教室就会漏雨,没钱维修,为了保护学生们的安全,学校总会提前放学,回家避雨。尽管条件如此艰苦,那些收入微薄的民办代课教师,仍然忠心耿耿地为祖国的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着,他们不愧为一个时代的园丁。

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教室在北侧那栋最东边的教室,面积约45平米,推门进入,环顾四周,简陋至极,没有任何教学设备,没有期待中的桌椅,心中的落差犹如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叫人无语,感觉和自己的期望相去甚远。

首先,黑板是在教室的一面墙上用水泥抹制而成,表面刷上墨汁就是黑板了。

其次,课桌是用土坯垒成土坯垛,垛与垛之间的上面,用高粱秸秆蓬上,然后再在上面抹上泥巴,几个土坯垛用秸秆串联在一起,约七、八米的长度,高50厘米,这就是我们的课桌。

再次,座椅就更简单了。座椅完全就是用土坯堆码约30厘米高,在土坯表面抹上泥巴,当然,是需要晾干的,这就是我们的座椅了。

还有些什么?我便忘却了记忆。

条件是艰苦的,设备是简陋的。但是,依然泯灭不了我们这些初谙世事的娃娃们求知的欲望,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快乐地成长。同样,许多同学照样学业有成,后来成为国家的栋梁和各行各业的精英或骨干,工作在祖国各地。现如今,都已相继退休,在全国各地安度晚年。

虽然艰苦的办学条件让我们这一代人饱受了经济落后的艰辛,可是我们也同样享受到了那时学生上学没有经济负担的快乐。我们那时上学不需要交学费、杂费,没有任何课业负担。每天的课后作业,都会在学校完成。学习落后的学生,老师会用学生放学后的时间单独给落后生补课,是免费的,不收取一分钱。需要花钱的地方也仅限于买些铅笔、橡皮、作业本,物价还相当低廉,铅笔2分钱一根,橡皮3分钱一块,作业本5分钱一本,在我的记忆里,我读小学时每年的零花钱绝对不超过3元钱,似乎没地方花钱。说实话;那时没钱,即便是有钱,也没地方去花,因为商品匮乏,没东西可买。

以上这些困苦的生活,已成为我今天值得回味的往事。没有亲身经历的后人们,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可是,我要告诉你的是:这的的确确是真的!回忆这些往事,不是为了教育后人,更不是批判过去。我想说的是:我们这一代人真正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发展的速度太快了。我们经历了国家的一穷二白,到今天的繁荣昌盛,都叫我们赶上了,经历了。我们是真正体验到了什么是幸福?我们就是幸福的一代人!在我少儿时代的家乡,他的贫穷、它的落后令我难以忘怀。因为那里有一群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乡亲们!

作者:张福江

二O二一年二月三日于九台

(0)

相关推荐

  • 三代人的开学季

    时代的风云朝夕万变,唯有开学的主题经久不衰.2020年的秋季开学,比以往来得更晚一些,但终究还是来了.无论什么样的开学,都有自己的方式.朋友圈里有各种各样的开学的消息,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官方的大多 ...

  • 豫南风情丨河南省传统村落——我的家乡山店张湾村!

    点击 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微信:37096414 欢迎投稿.交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在周党镇与山店乡之间有一个 ...

  • 涉县北岗父老乡亲谁还认得他们?你能叫出他们名字吗?

    十来岁偷偷在池塘游泳,老师是怎么发现的,原来是芦苇席告的密 原创2020-05-17 23:48·一缸老玉米粒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自己的家乡涉县北岗村上的.最美好的童年是在家乡北岗村 ...

  • 简国应|那年,那月!忆起儿时小学的“破笔”时光

    简国应作品展示 潘田乡情:乡村记忆--传统手艺·潘田"理发"(作者:简国应) 简国应随笔:<跨过鸭绿江>观后感 那年,那月!忆起儿时小学的"破笔"时 ...

  • 老兵27年前家遭洪水被帮助,今患重病捐27个书包报恩

    不久前,福建惠安西华小学举行书包捐赠仪式,20 多名表现优秀的学生领到了安徽凤台县大兴集乡银杏村退伍老兵武进成捐赠的书包.无法想象的是,这些书包是武进成在病危时委托家人寄出的,就是为了完成他在27 年 ...

  • 华县高塘:家乡那棵柿子树与黄菊花

    立足今日华州  尽览风土人情 说百姓  聊历史  笑看传说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黄菊花开了 作者 洪荒之旅 9月1日晚上,我们几个初中同学在微信群里聊天.话题是由老同学 ...

  • 究竟怕什么?

    小马在三泉县城管局工作,他生得很斯文,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让人一看就觉得还没有解决温饱. 小马一家就三口人,妻子在公安局上班,属经常加班的那类.所以,在三泉小学读一年级的儿子接送的任务就落到了小马身上 ...

  • 刘景常丨仝希格先生

    过去二十年的忆念,如云如烟,浩渺一片,但在茫茫的晨霭中,却有几处闪光之点,宛如夏夜的晴空,群星有成千上万,其中就有数颗闪亮之星,熠熠闪光,耀眼夺目,无论什么时候回想起来,都晶莹如在眼前.我对仝希格先生 ...

  • 父亲的背膀

    俞东升 时光荏苒,俯仰之间,父亲老了.耄耋之年的老父亲的背膀已深度弯曲,像一张老弓.眼眶深陷,如一只酒盅.家里来人了,父亲总是皱着额头,眯缝着眼,似乎要费好大的劲才看得清来人. 父亲老了,我的心不由得 ...

  • 印人的家乡情怀

    @篆刻微刻 古代印人即文人,文人即诗人,自文入介入印章,成语(或四字格式为主的文字>典故或诗文佳句乃成入印的主要内容.词句一旦特别喜欢,反复吟咏,镌刻而钤盖于书画或信笺之上,成为表达个人志向的一 ...

  • 【谁不说俺家乡好】王小平:家乡情怀

    让我们剪一段流金的岁月,和着淡淡墨香,来书写似水的流年.托风儿偷偷告诉你,浮世清欢,唯桃花源文轩是愿.邀请你关注并锁定[桃花源文轩],微信号:Shuixianzi66,欢迎天下贤士添加好友,不喜文勿扰 ...

  • 台湾水彩画家洪东标:借纸笔抒写家乡情怀

    @洪东标 洪东标,出生于1955年,是来自台湾的水彩艺术家,是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理事长. 水彩艺术家洪东标,1955年生于台湾台北.国立台湾师大美术系毕业,国立台湾师大美术研究所硕士.现任中华亚太水 ...

  • 家乡情怀‖玉泉湖情思

    梦圆医巫闾 传承北镇文明 弘扬医闾文化       打造地域精品 风姿卓约的玉泉湖,就坐落在深邃博大.雄奇厚重.中外闻名的神山--医巫闾内,一湾碧水如绿稠.如美酒,甘泉似琼浆的绵甜,实在是难得的清纯之 ...

  • 家乡情怀‖北镇是个好地方

    梦圆医巫闾 传承北镇文明 弘扬医闾文化       打造地域精品 北镇是个好地方 作者/刘兴龙 (一) 北镇是个好地方 雄伟的闾山 秀美的风光 茫茫林海涌波浪 蓝天碧水心舒畅 森林氧吧空气好 湿地公园 ...

  • 家乡情怀‖大美闾山 作者/王力光 演播/莲心

    梦圆医巫闾 传承北镇文明 弘扬医闾文化       打造地域精品 大美闾山  作者/王力光  演播/莲心 作者:王力光 医巫闾山自古以来就以风景优美而著称,是一座清秀俊朗的山.它裸露的岩石层,向世界显 ...

  • 【康平老故事】凝聚家乡情怀的一张老照片

    最近在老同志群里的一张老照片引起我的注意,这是1986年摄于沈阳北市青年剧场的合影,距今已经35年了. 照片中的三人都是康平人,其中李静(左).李海(右)是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李淑华(中)是 ...

  • 散文精选:家乡情怀(原创)

    如何 更好地 理解人生 > > > 文/汪和平< < < ● 我的家乡坐落在农村,北仑的一个海岛上,虽名不见经卷,但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引起我的无限喜爱,随 ...

  • 王兴林原创诗歌丨家乡情怀

    家乡情怀 文/王兴林 借浅秋的风 窃听你揉碎的私语 路过的白云倚着西斜的落日 用无尽的留恋折叠出美丽的晚景 伫立在九月的时光 看产后的田野疲倦地睡去 那远行的不舍只剩一个最瘦的符号 难以控制的思绪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