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清缅战争,清朝三次惨败,最后一次不得不议和停战

1.前言

乾隆时期,在大清的边境曾发生了十次重大战争,乾隆晚年更是亲自撰写了《十全武功记》,来记录这十次战役。
而在所有的十次战争中,唯独“平缅甸”一事与真实情况相差很大,其他诸如平准格尔、扫大小金川、靖台湾、降安南等九次战争,都算是实打实的成就。
事实上,清缅战争结束了十几年,缅甸才正式向清朝纳贡称臣。但在四次清缅战争中,清军曾三次失利,最后一次不得不议和停战。


2.第一次清缅战争

缅甸在清朝时期,算得上东南亚的霸主,它他咄咄逼人,在不断膨胀之下,竟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它屡屡在边境挑衅,破坏当地土司与清廷之间的宗藩关系,说白了就是,缅甸想让当地土司臣服于自己。
为此,乾隆曾经忍了几次,但缅甸依然气势汹汹,继续挑衅,最终在忍无可忍之下,发动了对缅甸的战争。
1765年,乾隆三十年,清缅第一次战争打响。
由于清朝以天朝上国的地位自居,认为缅甸是蛮夷之邦,不足为虑,并没有派出精兵强将参战,只是由云贵总督刘藻率领云南地方部队参战。
而刘藻是一介书生,带兵打仗是外行,再加之也有轻视缅甸的心态,认为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没有好好备战。
结果,第一次打得很糟糕,甚至说很丢人。因为一万多清军被几千缅甸军吊打了一顿,不仅死伤惨重,而且沦陷了好几座县城,刘藻因此被降职。


3.第二次清缅战争
在刘藻失败后,乾隆委派陕甘总督杨应琚调任云贵总督,负责对缅作战。
杨应琚是汉军正白旗人出身,才华出众。他认为首战失利,主要是主帅刘藻无能,自己肯定不会重蹈覆辙。
况且当时缅甸集中主力攻略泰国,其在清缅边境的兵力较少。
看上去是天赐良机,杨应琚既想一雪前耻,又想建功立业,于是主动向乾隆请战,乾隆答应了。
第二次清缅战争打响,但清朝上下以及主帅杨应琚还是有些傲慢自负。

一来乾隆并没有调遣援兵参战,二来杨应琚也没有申请,在他眼里,以为依靠云南的绿营足以。

可云南绿营长期不满编,虽号称四万人,却最多只有两万人在编,再加之第一次战争曾死伤五千多人,其实际可用的部队只有一万多人。

当然彼时缅甸军兵力更少,看上去一万多人也是足够的,但缅甸军由于近年长期征战,战斗力普遍较强,而云南的清军恰恰相反,战斗力普遍低下。

而且,缅甸军普遍装备了燧发枪,这比清军的鸟枪先进很多,导致小部队遭遇战时,缅军经常能打得清军不敢冒头。

所以,这第二战,清军仅仅在人数上占有,在其他方面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再次被吊打。
杨应琚啪啪被打脸,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他完全慌了,为了保住官职,竟然向乾隆谎报军情,说已将缅甸军打得主动求饶。
可纸里包不住火,最后被发现,在乾隆一怒之下,杨应琚被直接赐死,这也标志着第二次清缅战争,清军以失败而告终。


4.第三次清缅战争
清军连遭失败,乾隆心里很不爽,很想找回面子。于是,他将军机大臣明瑞调任云贵总督,负责对缅甸作战。而明瑞在新疆平定回乱,能力有目共睹。
这次,乾隆不敢大意了,他增调三千八旗兵,八千四川绿营和一万贵州绿营兵入滇助战,而且为了压制缅甸军的火力优势,还调去了很大大口径的火炮。
按理讲,有名将、有重兵、有重器,清缅战争应该是胜券在握的,可事实又大跌眼镜。

随着各路援军到位,明瑞一声令下,第三次清缅战争爆发。
在开战初期,清军气势如虹,一步步击溃缅甸军,一味向前突击。这使清军误认为缅甸军不堪一击。
当攻击到离曼德勒只有七十里处时,清军粮草吃尽,实在攻不动了。
而缅甸军实行坚壁清野,层层阻击,并派出小股部队绕到了清军背后,抄断了清军的退路。

而明瑞发现中计后,赶紧下令撤退,可是为时已晚,清军包括统帅明瑞、总兵胡大猷等人在内,共有几千将士战死。

幸好缅甸军不太善于打歼灭战,没有及时收拢包围圈,清军主力侥幸逃回了云南。第三次清缅战争,又以清兵惨败而告终。


5.第四次清缅战争
明瑞战败自杀的消息很快传回了北京,乾隆大为震怒,他亲自任命自己的小舅子傅恒统帅,两大心腹大臣阿里衮和阿桂为副统帅,负责对缅作战。
这次,清朝上下再也不敢小觑缅甸。作为主帅的傅恒,他认真总结前三次失败的经验,精心准备对缅作战的准备。
上任后,傅恒向乾隆连打了三次申请:
一次是增调陆兵申请,共申请2.2万兵马入滇助战;

一次是增调水军申请,从福建调遣两千精锐水军参战;

一次是增调炮队申请,派遣一批工匠按其要求制造火炮,包括劈山炮、九节炮、子母炮、冲天炮等火器。

原来,傅恒认为攻打缅甸,需要水陆并进,水军专门攻克缅甸的水上防御工事;

制造种类繁多的火炮,在缅甸多山的情况下,能保证清军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取得火力压制的优势。

前三次的失利让乾隆有些刻骨铭心,在面对傅恒的三次申请下,他一一准奏,摆出了一副势在必胜的架势。
可以说,清军在第四次做足了准备,取胜应该不难。但人算不如天算,战争过程中,又出了幺蛾子。
在充足准备之下,缅军在陆战和水战中简直是不堪一击。
而清军在胜利面前也没有疏忽大意,依然稳扎稳打,没有再犯一个低级错误,这让缅军越打越难受,越打越没有自信。
眼看胜利在望,但瘟疫越来越严重。清军在作战之初,就被瘟疫所困扰,每天都有人病倒。
清军没有败给缅甸军,但败给了无法克服的瘟疫,当时染病倒下的却将近两万人,而战死的清军才几千人。

而且像总兵吴士胜、水师提督叶相德,副统帅阿里衮等都因在前线感染瘟疫,病死了。
甚至连统帅傅恒,也感染了瘟疫,不得不被迫送回京城养病,而他几个月后也病死了。
在傅恒病倒后,副统帅阿桂临时接管了指挥权,他意识到再打下去意义已经不大了,而缅甸军的主帅也被打怕了。

于是,两军主帅,在没有取得两国君主同意的情况下,私下达成了和解。

第四次清缅战争最终以议和停战的方式结束了,这也标志着清缅战争结束。

6.总结

四次清缅战争,前两次失败于自负自大,第三次失败于急功冒进,第四次失败于横行的瘟疫。
假如第四次不是碰上无法克服的瘟疫,缅甸军势必要被打残,甚至被打灭的。


但天不如人愿,清军最终没有取得堂堂正正的胜利。
不过,缅甸军经过第四次清缅战争后,在东南亚的霸权地位开始动摇,暹罗(今泰国)趁机复国,缅甸也不得不在十几年后向乾隆奉表纳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