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伯多造像记》——“秦中三绝碑”之一
《姚伯多造像记》亦称《姚伯多兄弟造文石像》,陕西耀县出土,现藏西安碑林,正书,二十三行,每行二十八九字不等。1931年出土于耀州城东的漆水河。1936年迁置于陕西耀县碑林,现藏于陕西耀县博物馆,与药王山其它石刻一起,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姚伯多造像碑》作于南北朝时期,为北魏太和二十年 ( 西历 496 年 ) 所造,正是主张鲜卑中国化的孝文帝拓跋宏(元宏)主政时期。
北魏孝文帝,元宏
此碑四面刊刻,正面现留存共计624字。有碑阴,笔画别具神采。此碑为道教造像记写、用笔有方有圆,有藏有露。书体楷中带有隶意,形体结构与一般楷书、隶书有别,字形在大小、斜正方面变化十分丰富,显得古朴、稚拙。拙中见巧,巧中寓拙,别具一格。从刻石中许多行款不齐、大小参差的情况来看,似未曾书丹,是直接用刀代笔刻在石上的,显得非常自然,是北朝书法的神品。于右任曾将此碑与《广武将军碑》、《慕容恩碑》一起推崇为“秦中三绝碑”。
既然《姚伯多造像记》是记录制造宗教的题记文字,就应该是神圣庄严、讲究规则和秩序的。但打开拓本,一股汉朝人的淳朴敦厚之气便扑面而来。细看这些文字,只见它们脱胎于魏晋,笔法有汉隶痕迹,用笔或方或圆,线条质朴古厚,感觉并不那么“理性”。
《姚伯多造像记》的结构也“不理性”,表现在字复的外部轮廓比较方正,但字内空间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斜正、大小、动静变化十分自由,庄重之中蕴藏着调皮可爱。在字的外部轮廓比较方正,但字内空间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斜正、大小、动静变化十分自由,庄重之中蕴藏着调皮可爱。《姚伯多造像记》结体的“不理性”,表现在和一般楷书、隶书很不一样,打破了我们日常书写习惯。《姚伯多造像记》的章法布局,也是那么“不理性”。如字的大小、疏密、欹侧看上去秩序凌乱,却又安排得错落有致,犹如书者把一个个姿态各异、形状不同的贝壳穿成了一串美丽的项链,那么自然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