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第三故乡

第三故乡

金陵帝王州,六代豪华,自古便是江南佳丽地。那年的七月,一个青春洋溢的北方女子只身从干燥燥的空气一跃到江南好的诗词中时,诗人笔下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美景和那些民国的巷子,潮湿的心情,炎热的呼吸一下子扑面而来,让我猝不及防。

扬子江千里澄江似练,紫金山翠峰如簇。

我清楚的记得,多年前的南京和那个时候青春的我一样,纯朴、宁静而美丽。高楼不多,六朝古都,随便说个地名都能拎出一串故事,台城的柳色依旧,王谢家的燕子翩翩飞过翘角的屋檐,乌衣巷口,香君居前,抒怀古之幽思,叹流年之无情。法国梧桐浓郁地覆盖着南京城的大街小巷,走在中山南路上很浪漫,一不小心能写出诗来,诗意的栖居——南京人可以称得上吧。

从此,我工作并生活在传说中朱皇帝牧牛的地方,我认定这是我的第三故乡,这里承载着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记忆和感情。

此间南京城在马不停蹄地发展,城市在规划中新生,在新生中变迁,越来越齐全的功能,越来越时尚的外表,拆和建仿佛就是城市发展的主题曲,因为发展飞速的经济和人类本身急剧膨胀的物质需求,越来越多的古旧的物什开始被丢弃,拆卸和遗忘。城市里的古老建筑被新兴的高楼大厦包围掩埋,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对于那些常年漂泊异乡的人们,这意味着生生将他们过往的记忆一道裂去,从此不复存在。这大概也是现在经济发展难以避免的悲哀吧。印象极深的是作家安妮宝贝对于城市的变迁与重建的评论的精辟。“新的城市出现。旧的城市消失。有些人曾记得它的旧模样,有些人还记得一点点,有些人将完全不知道。他们被断绝与这座城市历史之间的关系,断绝与它的优雅和信念的关联。他们仿佛是孤儿,没有养分,生活在一个崭新的重新开始历史的城市里。它显得富足,干净,体面,只是和过去断了联系。包括它与传统精神支撑之间的关系,一刀两断,粗暴得没有任何留恋。推倒一切,改造一切,仿佛一切亦可以重新开始。下手果决。”我是深有感触的。

对于我们的内心而言,我不知道将城市中的记忆生生地拔去,让离家的游子从此断了念想将是多么疼痛的一件事。我们都经历过极单纯简朴然极细腻动人的曾经,那些自然纯粹的东西都是以一种最不动声色的方式潜伏在我们记忆的深处。然后我们一起在这个世界里奔波劳碌,与现实做着殊死搏斗。突然停下来,开始追寻过去的城市脚印,才发现,实质性的记忆已经湮灭面目全非中,只留下零星的碎片,就像那些新旧交替的城市一样。我不反对城市的变迁,只祈求保留那些城市的记忆,以便漂泊的心灵有一天找到回家的路。这是体现一个城市人文精神的命题,是选择古都或民国式的优雅,还是模仿复制其他城市的雷同?百年以后的南京该如何让人吟诵,我不得而知。

城市的改变中免俗不是一件易事,但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沉溺过往,而是以一颗积极的心去面对变化,同时把所有经历过的美好都化作对自己坚实稳妥的支持,然后,勇往直前是多么的重要。

爱一座城市,爱一个家。

虽然每一次的获得都势必伴随着一些东西的失去,但只要别让自己在未来回首过往的时候后悔,城市和人一样,顾此失彼不是智慧的做法,我只想我的第三故乡在高铁、地铁等越来越高速,高楼越来越林立,超市越来越便捷的变化中,能够不失去六朝古都的厚重,不要失去民国时期的高贵,更不要失去它如雨花石般的风貌,不要附庸,不要流俗,不要东施效蘋,不要邯郸学步,保其美和个性,去其俗和不雅。我想,已经足够。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毛新萍,笔名毛毛,新疆伊宁人,现居北京,央企管理人员,作家。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0)

相关推荐

  • “记录故乡”返乡笔记征文大赛

    那曾是儿时的乐园 白天,田野里奔跑嬉戏 大街小巷里流转 傍晚,炊烟袅袅升起 夕阳召唤下,向着家门口走去 夜晚,天空繁星点点 皎洁的月光下,畅想未来 ------------ 时间流逝 不知不觉间,自己 ...

  • 【西南作家散文】吴俊凯/记忆中的书院街

    西南作家散文 记忆中的书院街 吴俊凯(四川邛崃) 我曾经在一中校,即现在的文昌中学住了9年,因此书院街成了我生活中的一条必经之道. 那时的书院街大约保持了民国时期的格局,小小的屋门,深深的庭院,几方天 ...

  • 【刘佩华】《一人一篇成名作 微散文卷》作品展

     2019-04-16      总第71期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一人一篇成名作>征稿接近尾声,即将进入出版程序.有意入选的作者加主编微信(18091463628)咨询.      ...

  • 沉入生活深处,留存一份纸上的乡愁

    江苏高邮作家周荣池的长篇散文<一个人的平原>(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聚焦里下河平原的风物民情与村庄历史,详细描绘了一幅里下河平原万物生长的画卷,建造了一座里下河平原的文化 ...

  • 【中州作家】张兰洲:儿时的防暑佳饮冰镇汽水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39] 儿时的防暑佳饮冰镇汽水 河南内黄       张兰洲 小时候,每逢夏天来临,乡间村落卖老冰棍和冰镇汽水的叫声连绵不绝.老冰棍和冰镇汽水因此也成了大人.小孩心 ...

  • 第14期《奉天诗刊:星月湾》作者:刘学铭 从儿时记忆下载春天(散文)

     从儿时记忆下载春天(散文)  一到春天,大地花开,绿草如茵,动物发情,少年怀春,说明这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季节.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青年男女之间互相美化, ...

  • 散文||我的故乡我的河

    我的故乡我的河 故乡有一条河,从我们家老房子旁边流过.说它是河,有点抬举它,涸水月份,水面宽均不超过五米,水深不足2米,水面不平,从发源地到汇入河流,长约二十公里,更不可能有航标:若说它是溪,又太小气 ...

  • 胡宗仓 散文 钢城三姐妹

    钢铁三姐妹 文/胡宗仓       想起志祥张先生,首先想起他背后的那片钢铁世界.受职业熏陶与影响,每每见到钢铁,或带钢铁之类的文字,自然就回想起在钢铁世界里一起打拼的三个姐妹.她们投身建龙,立足岗位 ...

  • 乡土中国|杨辉峰散文:背着故乡上路

    背着故乡上路 □   杨辉峰 我想一直预谋着离开老家,从我有了一点儿人生意识与未来憧憬的时候.那时我大概十三四岁,还时常流着哈喇被村人嘲笑,一个秦俑般的渭北乡下破落户. 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家徒四壁, ...

  • 抒情篇【全球华人文学社】文学总监张裕合/金牌主播黎敏||散文《三十年的心声》

    三十年的心声 作者/张裕合 --谨以此文献给巴中市兴隆镇初九零级全体同学 三十年,闻听是多么的漫长,不知是谁,扬起魔幻般的大手,弹指一挥间.春花的美,无声凋落,一年一年.萧索的冬日,在声声惆怅里,岁岁 ...

  • 散文《三茂沉浮录》管红梅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三茂的父亲小学毕业,在当时甜水村里是文化较高且具有一定威望的人,家族势力又强,所以是村支书不二人选,担任 ...

  • 【北上广诗刊】No.71413期B版|| 散文小诗三首 文/符腾

    shenzhenliterature 深圳诗选 欢迎阅读 <深圳诗选><北上广诗刊>平台属于<北上广文学>的子平台,是前沿文学,也是先锋文学,更是当代最现代之文学! ...

  • 写作课堂:散文写作三步走

    散文写作成功的关键在于情感与立意,此外,它需要艺术和表情达意的各种表现技巧.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散文创作的几个问题,如何立意.选择意象并创设意境.我们往往在诗歌写作中讲到意象与意境,其实散文写作同样也需要 ...

  • 散文:三弟

    三 弟 (一) 三弟不是我的亲弟弟,三弟算我的亲堂弟.三弟的父亲是我二叔父,按照我们地方话,我称呼二叔父为"二大",二大与我父亲是亲弟兄.二大是老二,我父亲是老大. 这里,我想有必 ...

  • 原创散文 南方三感

    南方三感 2006.9. 感谢"观音" 我不知道观音是男是女,只知道她的人性不错!善男信女拜她的人很多!据说她的老家,普陀山据有震旦第一佛国之称!那里烟波浩淼,海天一色!实在是神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