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婉茹作品:忆大嫂 / 轩诚清读(第1756期)

妗妈离开我们快三年了,在记忆中那一辈的长者里她是一个慈爱、柔弱的女人,不管什么时候去舅舅家时,她都会亲切地说:我娃来了,想吃什么、舅妈给你做。后来偶会听到别的长辈说到她的一些往事,才知道她是那么刚强、有主张的一个人。

文:张婉茹

播读:梁轩诚

(六十年代初的全家福,后排右二是大嫂

大嫂离开我们己经三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每次回到老家总感觉她还是在我们身边,还在厨房里忙碌着为我们准备吃食。
大嫂能成为我们的大嫂,在现代社会是不可能的。大嫂原本是我的姨表大姐,她是母亲五姐的大女儿,从小我们就时常在一起玩耍,后来她嫁给我大哥,这在那个年代算是亲上加亲,所以我们相处的就更加亲密无间了。嫂子进门后,哥哥常年在外工作,我们姑嫂做活一块做,晚上一炕睡,嫂子做饭时我烧火,她擀面时我就摘菜。过年时哥哥回不来,父母就让我替哥哥陪嫂子去给姨妈拜年。到了姨妈家,我就会缠着姨妈撒娇,让她给我做我最喜欢吃的豆子甜面。
嫂子和我大姐一样,小时没上过学,读书识字都是在家自学的。我和三妹上学了,她和大姐继续在家里帮大人干活,我就成了她们的小老师。第二天我还要上学,晚上就按时睡觉了,她俩常常都会继续坐在炕边的木板柜旁,认字、读书、写大字。有时我就会埋怨她俩声太大,影响我们睡觉了。
解放后我们家里停了的以前买卖,凑钱买地,开始当了农民,从小就种地的嫂子又成了我们的老师,她手把手的教我们锄麦苗、栽棉花,施肥,割麦子,掐棉花。我们鲁桥周围地少,父亲就在老家武家堡又种了七亩地。刚开始我和嫂子住在老家,和爷爷的堂弟我们叫五爷的一起吃饭。嫂子对老人很孝敬,五爷就常在父母面前夸她,还时不时提醒嫂子要好好指教我。
有一次我们在老家东边的地里拾了三笼棉花,要送回鲁桥。动身时天己麻黑了,嫂子担了两大笼,我提一小笼。武家堡距鲁桥五里多路,从地里出发,向西过武家、穿东里,再绕过李靖花园,沿着一条斜向西北小路向前走,大约走过三里多地,上个小坡,就走到一条东西路上,这是东里到鲁桥镇的大路了。那天当我们快到大路时,突然远远看见两只狼从西向东、耷拉着粗粗的扫帚尾巴迎面走来,狼凶残的眼睛向我们射着绿光,我怕极了、心咚咚地跳,一下子乱了步伐,不由自主的想要往后退。嫂子握紧了我手小声说:别怕,不要喊,不要乱走,按原路跟着我走。
我们心惊胆战的几乎是和两只狼擦肩而过,一步一挪的好不容易上了小坡,狼己向东边走过了大小路的交叉口。嫂子把我推到前面,她来断后,我们向西快速的向鲁桥走,我还忍不住往后看,看狼追我们没有。嫂又推了我一把说:快点走,咱们抄近路进南门吧。我们平时进的是回家方便的鲁桥北门。一进城门,嫂子一下瘫坐在南马道巷口,棉花担子也哗啦啦倒在了地上,我更是大哭起来。巷子里的人出来了,问清原由,就扶起嫂子,帮着把棉花拾到笼里。我俩坐在地上缓了半天气,嫂子才说:真是不得了,我们差点成了狼的吃食。回想起一路上走来没见一个人,她临危不惧、可真是厉害。后来三妹夫金财常说:“大嫂是有胆识的人,再多念一点书,那就更了不起了”。
我家1953年入了队,从那以后嫂子就在队里劳动,脏话、苦活、别人不乐于干的活她都干。她翻地、打耙、喂猪,猪下仔时,整晚上守在猪圈给猪接生。嫂子是个粗中有细的人,饭食、针线活都做的很好。她还乐于助人,对年老、有困难的人,常给于邦助。那时在队里上工时,时间很紧,但她每个晚上回来把家人饭安顿好后,还会常给五保户何叔擀一碗细面端去,然后自己才回家吃饭。

三年困难时期,中国遭遇到了巨大的天灾人祸,素来有关中白菜芯之称的家乡也不能幸免。我们全家十几口人,上顿下顿喝的都是玉米面糊糊。而我那时在上高中,背的是家里给我省下来的玉米面搅红罗卜丝饼。婶婶、六婆都劝母亲让我停学,只有嫂子坚决支持我上下去。我上学住校时,有时嫂会把面条送到学校。高中最后一学期,学校规定星期天上课,每周家里都给我送馍,有时是父亲、更多时候是嫂子来送,我们女生院同学都赞扬我有一个好大嫂。

1982年后,我父母、弟媳相继去世,我也从陕北回到了咸阳。在节假日,我有时会回去帮弟弟干活,每次嫂子都会让我去吃她做的饭。我儿媳也总说:“妗妈待人很热情,回鲁桥都是在她那吃饭,每次还都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儿子也说:在很多年的记忆里,回鲁桥总在妗妈家吃饭。

嫂子走了,但在我心里您仍然是我可敬可爱的大嫂,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是陪伴我们一生一世的亲人。大嫂,我永远怀念您!

(0)

相关推荐

  • 李蕊芬:雨花石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二刊""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 ...

  • 鲁北往事:抢场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 第170期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麦收季节的中午,天气格外闷热.我们几位老师带领学生捡了一上午麦穗,又背到社场里,身体像散了架.匆匆吃过午饭,赶紧搂着五个月大的儿子歇会觉儿. 刚迷 ...

  • 我的大嫂我的哥 — 出行小记

    建玲语: 想想以前无数次的旅行,都是和公婆.老公(大罗).儿子.朋友一起出去旅游.徒步.踏青等,在这气候宜人的秋天来临时刻,我和哥嫂第一次出去游玩,感到好久没和家人出游了,这次出行让我感到放松,同时也 ...

  • 王静茹:7号大雪

    7号大雪 王静茹       门外,大莎和饭饭一顿儿乱吠.谁来了,这么冷的天? 我迈着高桂和(戏曲里的人物)一样别致的步子,紧赶慢赶把那两个忠实的大汪叫回来,本家的一个嫂子就进来了:"吓着我 ...

  • 卓尚基║推车阿哥割鲁妹(客家山歌故事)

    据传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客家边远山区.劳动人们为舒发感情,喜欢唱一二首客家山歌,解闷消愁. 一天,有位推鸡公车载木薯的单身汉,推至上坡岗上,歇脚之余,看到对面山下有位割鲁阿妹,故意起枭心,用讽刺山歌, ...

  • 任科峰:【怀念大嫂】

    怀念大嫂 ◎任科峰 [作者简介]:任科峰,乾县周城人,钟情文学者. 岁月,似箭如飞,传眼间,你己离开我们三年多了,这些年,老感觉你还健在.你的身影总在我的脑海浮现,你爽朗的笑容,你纯朴的性格始终没有消 ...

  • 大年初一的早上,大嫂就让她的两个孩子过来...

    大年初一的早上,大嫂就让她的两个孩子过来给我拜年,我把早就准备好的两个500元的红包给了他们,而大嫂过来给我的孩子送的红包却让我感觉尴尬! 我们这的大年初一的习俗就是各家拜年,小孩子就是拜年收红包,我 ...

  • 张婉茹作品:姐姐 / 轩诚诵读(第1683期)

    年轻的优秀校长张淑娥(前排左一) 美丽分享: 姨妈张淑娥是我们家族们晚辈们最敬重的老人之一,她一生育人无数,教导子女有方.晚辈看到的是姨妈幸福的一生,但在她们的姊妹眼中,这一切来的是那么的不易,年少时 ...

  • 经典赏读 || 石岗作品:《石子见孔子》轩诚清读(第493期A)

    轩诚浅语: 古人云读书在"三上"确实非常准确,如我,许多的读书时间就在这"三上",故枕边.厕边.包内的书就是我喜爱与常读的书.现代人使用了坐便,而我更是使用了马 ...

  • 永生感恩 || 陈平作品:《母亲》轩诚清读(第493期A)

    小菲浅语: 母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从古至今,人们赋予母亲.母爱太多的诠释,同时也给予了太多的内涵.母爱,从来都是平凡.伟大的.每每读来总能打动人心,此篇<母亲>,作者就向读者讲述了一位 ...

  • 友情漫漫|| 烟轩琴阁作品:《山里时光》轩诚清读(第500期B)

    小菲浅语: 山里时光是对纯真友谊之情的感情描绘,也是一种对自然健康的生活哲学的阐述.因此,山里时光,顾名思义,取材于山间自由嬉戏的记忆.仿佛一张拍摄的底片,那份对兄弟情的记忆的味道和记忆被永久定格.. ...

  • 精品连载 || 石岗作品:《大记》(一)轩诚清读(第501期A)

    轩诚浅语: 我含泪读完了石岗先生的<大记>,之所以含泪,除了作者文字使然外,还有就是石先生开篇所言"我写我'大',不纯粹抒发我的热爱怀念之情,我记述他的主要事迹,从中可以看出中国 ...

  • 精品连载 || 石岗作品:《大记》(三)轩诚清读(第503期B)

    上期结尾: 人就是这样,当一个人无路走的时候,他可能就会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来.也就是这个手艺,让他度过了生命中最艰难的岁月,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传统农业在中国消亡之前,他都靠这个手艺养活自己,娶妻 ...

  • 精品连载 || 石岗作品:《大记》(七)轩诚清读(第507期B)

    上期结尾: 我二姐后来和我大一起到宝鸡修水利,她的优秀被领导看中,就安排她到三原县一个大国营企业去当工人,她的勤劳和良好的品德得到了回报. 文:石岗  诵读:梁轩诚 我大在宝鸡峡水利工地上是出了风头的 ...

  • 因为阎安 || 东篱作品:阎安印象(下)/轩诚清读(第509期C)

    轩诚杂谈: 有人说诗歌已死,用以表述对当代诗歌创作的失望乃至绝望.东篱是陕西一位颇有影响的女作家,<美丽的原创生活>曾经刊发过数篇她的作品以及关于她的文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东篱眼中的 ...

  • 诗歌活着 || 东篱作品:阎安印象(上)/轩诚清读(第509期B)

    轩诚杂谈: 有人说诗歌已死,用以表述对当代诗歌创作的失望乃至绝望.东篱是陕西一位颇有影响的女作家,<美丽的原创生活>曾经刊发过数篇她的作品以及关于她的文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东篱眼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