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趁早,不要在他该受管教的时候被放纵

教育孩子要趁早,不要在他该受管教的时候被放纵
有远见的父母,教育孩子时都有点绝情

01、教育孩子要趁早,别等孩子长大了,让这个社会的大家庭来替你教育他。

  有人说,中国孩子是被人喂大的,而外国孩子则是饿大的。

  我见过太多的家长,特别是祖父祖母,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不饱,恨不得替孩子吃饭。也有爸爸妈妈嫌孩子自己吃饭又脏又麻烦,看到孩子吃饭笨手笨脚的,索性就一喂了之。

  但是,如此一来,我们不仅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成长和独立进食的乐趣,也无法培养起他们对于食物的敬畏之心。

02、很多妈妈抱怨自己的孩子上了幼儿园还不能好好吃饭,归根结底,还是自己惯出来的。

  曾在一个家长群中看到,几个妈妈为了孩子多大应该自己穿衣服争得不可开交。

  好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在上小班之前,让他们自己穿衣服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而套头衫一类复杂的衣服,有些孩子中班以后才开始慢慢学会。

  但其实,两岁多的孩子就能够穿戴简单的衣物了。他不会,只是因为你不愿让他尝试、让他犯错。

03、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这个话题说了多少年,但就是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狠不下心来实践。

  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尊重父母和长辈,但是如果你天天只做保姆的工作,孩子如何能够升起尊敬之心呢?

04、孩子之间的事情就交给孩子自己去解决

  前两天在幼儿园门口,有一个孩子不小心踩坏了另一个孩子的玩具。犯错的孩子小声地说了一句对不起,但另一个孩子依然难受地大哭起来。

  这时候,一边的家长不干了:“你个小坏蛋,弄坏我们家东西,赔!”

  另一个家长也不甘示弱:“你那么凶干什么,我们都说了对不起了!”

  “说对不起有用吗?你会教孩子吗?”

  “赔就赔!又不是赔不起,那么凶,没教养!”

  ……

  家长还在闹得不可开交,可两个孩子却早就被老师带到一边,嘻嘻哈哈玩到一起了。

  有的时候,孩子之间的事情就交给孩子自己去解决,这也是锻炼他们人际交往能力千载难逢的机会。

05、让孩子从小学习做家务,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就业率为15:1,收入前者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在美国,四五岁的孩子就要开始学会自己整理衣物、书包,学习洗菜、擦桌了。而中国的许多宝宝上了小学依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让一年级的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是很多老师头疼的事情。

  想要孩子成为精英,让他做家务是必不可少的;而保姆式的一切代办型家长,最终只会毁了孩子。

06、不要总是指指点点,多让孩子自己探索,哪怕失败

  有一次带孩子去参加绘画班的公开课,旁边坐了一个四五岁的小朋友。老师让大家填色,但是对那个小朋友来说,填色并不容易,老是画到线条外面去。

  尽管孩子画得挺开心,但是一旁的妈妈却急坏了,“宝贝,听妈妈的话,用红色好看。”“你看你,又画到外面去了!这个地方妈妈帮你画。”

  看样子,她恨不得亲自上阵,帮孩子画了。

  但这位妈妈没有想到,她不让孩子犯错的同时,也让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机会。如果孩子探索的过程一再被打断,父母每时每刻都在孩子旁边指指点点,那么孩子永远无法自己掌握学习的能力。

07、有时候,“逆境”更能让人变得强大、健康

  记得我小时候,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放学回家的那一段路,和小伙伴们在草地田野上追逐嬉戏,捉蛐蛐捉蚱蜢……现在回想起来,这不仅增进了我和小伙伴们的友情,也让我能够亲近大自然、锻炼身体。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特别容易生病,因为他们离大自然太远了。天天宅在家里,面对钢筋水泥的丛林,如何能够健康成长呢?

  有机会,爸爸妈妈多带着孩子去大自然中撒野吧,让孩子成为野地中绽放的野玫瑰。

08、让孩子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犯错了自己承担

  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人生哪能一帆风顺?

  每一次跌倒、每一次犯错,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让他从中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摔倒,让他学会如何自己站起来,那么,孩子才会知道如何避免犯错,才会在长大后不畏挫折,能够自己勇敢地站起来。

  总是帮助孩子寻找借口,让他把责任推卸给别人,他又如何成才呢?

09、释放孩子的好奇心,有些我们看似孩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不妨让孩子试试

  不准做这个,不准做那个……这是好多妈妈的口头禅。

  但有的时候,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比一件干净的衣服重要得多。衣服脏了可以洗,但是禁锢了孩子的好奇心就再也无法挽回了。

  孩子需要用心、用身体、用行动去探索世界,然后他才会爱上这个世界,进而富有激情地活着。

10、“放手教子”并不代表父母不尽责,反而是对孩子的未来更负责

  爱他,就要学会放手。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孩子终要自己学会面对一切。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必心怀远见,必高瞻远瞩

0 1、每个溺爱孩子的父母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父母爱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只是,很多时候,父母爱得太深、爱得太急,恨不得为孩子铺好一生的道路,让他一步走完。却忘记了,宽容过头是纵容,宠爱过头是溺爱。

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只懂得照顾自己的感受,不能体谅别人的辛苦,也没有学会爱的能力。

我们过多地帮助孩子,实际上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阻碍。剥夺了孩子勇于尝试的机会,剥夺了孩子自己去感受的机会,剥夺了孩子自己在成长路上犯错的机会。

一切的一切都在按照我们给铺好的路在走,可是我们却没有考虑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只是一味的把大人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

爱他,就要学会放手,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孩子终要自己学会面对一切!

02、爱孩子,就要让他受劳动的苦

杨绛的父亲说: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

可在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模式中,哪里会舍得让孩子动手,家长排队轮着伺候。

口渴了,水杯送到手边;房间乱了,自有人收拾;等到大一点,学业那么繁重,兴趣班那么多,哪有时间去忙活这些琐碎繁杂的生活小事?

说起劳动教育,其实离不开家庭教育,做家务就是其中一项很好的劳动教育。

孩子做家务的能力,常常被父母低估和忽视。但它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却影响深远。

哈佛大学学者曾做过一项调查,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爱做家务与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成年之后,就业率为15:1,而犯罪率为1:10。

爱做家务的孩子,拥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指数和家庭幸福指数。甚至在学业上,常做家务的孩子也往往表现得更加优异。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在爱孩子,为孩子包揽一切家务事,但这样做反而是害了孩子!

相比知识的学习,实际生活能力的训练更是教育中不容忽视的根本。

孩子最初在家庭中学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律的习惯,以及热爱生活的态度,这些将伴随他们的一生,成为他们获取幸福必备的最重要品质。

03、爱孩子,就要让他受挫折的苦

痛苦和挫折是成长中必要的。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爱的艺术、爱的表达不仅仅是给予,不仅仅是满足,更不是百般迁就,不是让孩子永远地感受“快乐”。

人生中的生与死,相遇与离别,快乐与痛苦,从来都是成双成对地出现。成长中的孩子也必须经历“成对”的教育,必须让他经历心理上的一种痛苦、克制、忍耐。

适当地让孩子受一些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课。

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只能接受快乐,不能承受一点点痛苦,问题是很严重的。

经常有家长会问:孩子输不起怎么办?

作业写不完,就大哭;

比赛输了,就发脾气:“我再也不和你们玩了!”

……

这些都是因为孩子没有树立正确的输赢观,或者大人陪孩子的玩耍时,一味地迁就孩子、让着孩子。

我们需要和孩子说清楚,比赛有很多种可能性,有人赢,也会有人输,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

输并不可怕,怕输才可怕。

几米在《我不是完美小孩》说:

“世界愈悲伤,我要愈快乐。当人心愈险恶,我要愈善良。

当挫折来了,我要挺身面对。我要做一个乐观向上,不退缩不屈不饶不怨天尤人的人,勇敢去接受人生所有挑战的人。”

04、爱孩子,就要让他受读书的苦

父母再爱孩子,也要舍得让他受读书的苦。

“废掉一个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用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孩子小时候对于世界、对于未来的认知并不全面,对于人生更没有什么理性地规划和思考。

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因为心软,一味地追求让孩子享受自由,而不让孩子学习应该学习的技能,那么等到孩子醒悟的那一天,一定追悔莫及。

有远见的父母,都会狠下心来,让孩子在该吃苦的年龄不享福,在该学习的年龄不放纵,在该努力的年龄不放弃。

要知道,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读书依然是改变命运最有效的方式。

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阶层,一个人的收入,一个人见识,一个人的人脉……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条路是人生捷径,但读书却是真正相对轻松的那条路。

所以在孩子想要放弃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狠下心来,教育孩子不要半途而废。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每个人都喜欢一夜暴富的故事和无须努力的成功,但生活不是童话。

千万别在该奋斗的年纪里选择安逸,别在该学习的岁月里放弃读书。

多年后你会发现,那些年苦读的岁月,只是你此生承受的最轻的苦。

05、有管有教有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黄磊说:

天下有多少父母,就有多少个样子的父母,没有重样的。因为每个家都不一样。

父母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而不要去做自私的父母。因为常常爱过了头,就是自私的爱。那种爱比恨还要伤害。

父母未必都望子成龙,但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一天能变成一个成熟独立的大人,能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

可是真正的自由,都很贵。

校园之外没有温室,长大之后没有儿戏。

你可以溺爱你的孩子,但外面的世界不会。

与其等待孩子将来被社会敲打得头破血流,不如从小就正确教育孩子。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必心怀远见,必高瞻远瞩,必能一切从孩子更长远的未来出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