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暗

暴暗

医者临诊,无论其症状如何奇特,但只要有症状可辩,相互印证,追根求源,寻求病因,以明其本,从本治之,则多可获效。曾治一暴暗患者,举求于兹。

患者马xx,男,42岁,工人。

患者失语6月余。半年前,因情志大伤,突然暴暗,不能言语。然听力正常,言谈交往,需借助于书面文字。病后虽多方求医。中西医并进而罔效。患者焦虑不安,苦恼非常。以致胸胁不舒,眠差梦多,纳食无味,大便微干,小便略黄。面色无华,精神萎顿,忧郁烦躁。舌偏红,苔薄黄欠润;脉弦数,据舌脉见症。方药:

茯苓、连翘、山栀子各20克,郁金、蝉蜕、青皮各15克,菖蒲、细辛、薄荷、白术、柴胡各10克。

水煎,日分3服,连服3剂,除仍不能言语外,其余见症均已解除。遂改用针刺治疗,取哑门穴,捻转进针,平补平泻,启针时有意强刺激,患者急呼“痛”,顿时语言恢复而痊愈。

暴哑失语,不同于先天聋哑人。其区别在于暴哑即无声,又无语,但听力正常。而先天聋哑热则虽有声而无语,且合并耳聋,故有“‘十哑九聋”之说。本案起病于情志所伤,久治未愈,且有胸胁不舒,眠差多梦,便干溲黄,忧郁烦躁,舌红苔黄,脉弦数等一派肝郁化热的症状。前人云:有厥气走喉而不能言之论。厥气者,肝也。情志不舒,厥气上逆,结于喉窍,而致无语,实属致病之本,失误确系其标。标本既明,从本图治,及治疗必求其本之要旨所在,故获奇效。

中医治病,非只一途,除内治法外,尚有外治,针灸、推拿、按摩、气功等疗法。故作为一个中医,应尽其所能,除内治法外还应尽可能学习一些其他疗法,不要偏执一法,这样在临证时,就可以多几种治疗手段,了然胸中,随病之所宜,持法施治,运用裕如,处理适度,正因为奇症表现奇特,有时非内治所能为,只要掌握多种治疗途径,方能得心应手,予以恰当的治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