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金色记忆

金色记忆

童年是金色的,似朝露的蓓蕾,象破壳的稚鸟,如初升的太阳,一切都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无忧、那样的美好!

1963年秋季,我在矿幼儿园毕业后,就读下垄镇中心小学,分在一(1)班,操场左边第一间教室。全班30余同学,至今依稀记得,本矿的有杨龙勇、范元亮、张新江、刘文棋、张辉、罗恭仙,女生张微、鲍建萍、杨凡、孙宝秀和当地镇(村)的杨芳敏(小名汤生)、刘宏权(小名和生)等同学。

当时,下垄镇中心小学,属江西大余县教育局,坐落在矿部通往医院住院部公路中段的下垄村刘屋小河边。小学实行六年制,有11个教学班,16名教师,学生400余名。学生小学毕业后,参加大余县升学统考,按成绩分别录取到县中或新城中学初中。1968年,矿里接管下垄镇小学,改名为下垄钨矿职工子弟学校。

记得我小学刚入学,正赶上全国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高潮。我和相邻居住在原矿车队、修造厂小河边家属区的张新江、刘文棋、张辉、张微、鲍建萍、付九娟、杨凡等小伙伴结对组成学雷锋小组,读雷锋故事,和雷锋比童年,向雷锋叔叔学习,做针线包、节约箱,自备工具打扫公共卫生,在校内外多做好事,突出表现受到校少先大队的表彰。次年,“六一”节前,我们一起戴上了红领巾,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晚会上我们放声歌唱:“让我们荡起双桨……红领巾迎着太阳。”,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记得我小学偏爱语文课,主要是受老师和课文的影响。当年教语文的是个女老师姓常,此姓少见印象深。常老师高瘦个,瓜子脸,两条黝黑发亮的辫子垂到了腰际,课堂朗读,声情并茂,透着一股灵气和文气。那时小学课文童趣横生,很接地气。如:小学一年级课文《下雨了》《打麦歌》,情景交融,朗朗上口,记忆犹新。《下雨了》:滴答,滴答下雨了,下雨了。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桃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葵花籽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小弟弟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滴答,滴答,下雨了,下雨了。《打麦歌》:噼噼啪,噼噼啪,大家来打麦。麦子好,麦子多,磨面做馍馍。馍馍甜,馍馍香,吃馍不忘共产党。共产党,毛主席,我们向您来报喜。一报麦子又丰收,二报磨面用机器,三报社里添了拖拉机。

记得我小学充满幻想,今天做这,明日做那,常立志。如读高小时,有篇“米丘林”的课文深深的打动我,讲述米丘林这位苏联生物学家,通过嫁接让苹果树上神奇般地结出了带有梨味的梨苹果来。我在写读后感作文中,表示长大后要做个米丘林似的科学家。一次我去给妈妈送饭,无意中发现矿幼儿园院子里有棵苹果树。我按照课文里的描述,将找来的梨树枝条一端削成“V”形,同样在苹果树的一根枝杈上也劈开一条口子,进行嫁接,暗中搞起了小实验,也想让苹果树上长出梨子来。早晚两头浇水忙个不停,谁知几天后发现不仅嫁接的梨树枝条已经枯萎,就连苹果树上的“母本”枝条也已枯死。事发后受到园长和母亲的训斥,试种梨苹果的事就这样搁置下来。

记得我小学临近毕业,中国正席卷着一场史无前列的,将改变所有人命运的文化大革命。夏日的中午放学回家,路过矿部灯光球场,看到了人间悲惨的一幕,颇受学生喜爱的女班主任廖老师,挺着个大肚子,头发剪成十字型,手被反绑着,跪在铺满玻璃渣的地面上。数名杀回本矿造反闹革命的红卫兵小将,时不时的按住女老师拳打脚踢。也有一些小同学随从围拢,不停地朝她身上吐口水,挥舞着小拳头跟着高喊:“打倒反革命分子XXX”“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等口号。廖老师低着头,我看不到她的表情,不知道这些她悉心关爱的孩子,此时的举动是否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这个场景是我小学时代留下的最深记忆。

岁月神偷,偷走了青春年少,但是偷不走那份记忆和温情。好比“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思念是翅膀飞过的痕迹。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留下什么,只要你经历过,就是最大的美好,这不是无能,而是一种超然。”(泰戈尔《流萤集》)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吴元龙,来自世界钨都发祥地之一江西大余县下垄钨矿,《下垄印象》诉说守望下垄六十年的心声和故事。

(0)

相关推荐

  • 随卞说说——不光是站在老师的想法上

    儿子喜欢桔子橙! 2021,继续随卞说说!欢迎批评指导,谢谢! 教师,定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品质. 学习,定是跟着老师,拾级而上的过程. 老师(家长)的想法是儿童成长的台阶,是登上高处的梯子.而学习 ...

  • 乡情散文:记忆中的故乡

    文:下雪 遥远如梦的故乡啊.故乡--寺沟村,很平静地呆在一方,却让人眷念不舍-- 这里的住户全姓"毕",都始于周时毕高公那个遥远的祖先:这里有过祠堂,有过许多庙宇,也有过私塾,还有 ...

  • 黑土散文:记忆深处的味道——酱瓜子 | 宁玮 主播 | 巍子

    长风文艺 ▼点击收听▼   我的母亲,不是大家闺秀,只能算作小家碧玉吧!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她居然也读到了高小毕业,能看报,能算账,实属不易. 从我记事起,她就一天到晚没日没夜地操劳,为家庭操劳, ...

  • 201810四川金沙遗址博物馆金色记忆(六)

    金沙博物馆 中国14世纪前出土金器特展 颇具宋风的西夏与金国金器 中国14世纪前出土金器特展 西夏 迦陵频伽莲瓣联珠纹金饰2 银川北塔湖出土 中国14世纪前出土金器特展 西夏 双凤花草纹金碗 内蒙出土 ...

  • 当代散文|记忆中的老屋

    文/侯凌肖 忆往昔岁月,融入我血脉记忆的是故乡,而对故乡最深刻记忆的又是旧宅的老屋. 记得小时候,围着张庄村有一条村寨河,宽阔而破败的土岗上栽种着槐树.柳树和白杨树.那时,村里人表述各家在村庄居住方位 ...

  • 散文:记忆中七十年代过儿童节

    散文:记忆中七十年代过儿童节 文:杨晓光 六一儿童节是全世界小朋友们的节日,当然也是我们这代人在少年儿童时代,梦寐以求的节日.当年我在昌黎县晒甲坨四村小学上学,每到儿童节,我们都要排着整齐的队列,到公 ...

  • 散文《记忆中的米贝烂泥印象》 张珑辉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六月六日,在县文联主席张家流的带领下,县作家协会13人前往新晃侗族自治县米贝苗乡烂泥村参加"晒袍节"活 ...

  • 散文||春节记忆【征文】

    春节记忆 --母亲做的年夜饭 冯淮南||北京 每到春节,总是盼望着妈妈做的年夜饭. 妈妈是芜湖市南陵县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参加治淮来到蚌埠,在蚌埠生活多年,在原来做南方烹调手艺的基础上,融合了蚌埠年 ...

  • 徐小东 散文 年画记忆

           小时候,辞旧迎新,欢度春节的美好时光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年画.  那时国家尚处于计划经济时期,乡下老百姓家里住的大多是简陋的平房,光秃秃的土墙看起来黑乎乎的,上面有坑的地方有许多蝇虎为过 ...

  • 编委.金牌作家:朱合民||散文《记忆中的父亲》敬请欣赏(第26期)

    记忆中的父亲 作者:朱合民 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已经40多年了.岁月悠悠,许多事情已经记不清了,然而随着父亲节的来临,父亲的身影又清晰地在我脑海中浮现:我的父亲中等个头,还算魁梧,国字脸,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