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元年,刘基向明太祖提议,刚打下天下,...

洪武元年,刘基向明太祖提议,刚打下天下,军队闲着的话可能会生出事端,没准造反也不一定,军事制度改革刻不容缓。于是明太祖采纳了刘基的建议,改革元朝军事制度,创立了卫所制。卫所制跟唐代的府兵制差不多,大体就是全国各地设立卫所,没仗可打的时候,卫所的军人们就在各自所在地种地,朝廷不发粮草,卫所军人们也不用赋税,反正闲置土地多,让军人们自给自足。等到要打仗了,朝廷把各地卫所军召集起来,找位将军带领大家去打仗。仗打完以后,将军交出兵权,各地卫所军继续回去种地,如此反复。
 
前期的卫所制,要打仗时动辄就能召集数百万军队。军权这个玩意诱惑力很大,皇帝也知道,这么多的军人,万一领头的造反就麻烦了。朝廷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卫所的管理机构叫都督府,基本相当于当时军事上的最高指挥官了。但是兵你可以管理,但是没有调遣的权力。兵部有任免、升职的权力,但是不能管理军队。大家互相牵制,最终的调遣之权还是掌握在皇帝手里。
 
明朝靠着卫所制在各种战斗中多次胜出,尝到了很多甜头。朝廷就想了:卫所制很方便啊,又能开荒又能打仗。不用出钱养军队,打起仗来还不缺人。但是以后卫所军人越来越少可怎么办?于是,朝廷又出了个军户制度,就跟我们的户口一样。你有了军籍就不能退出,而且你的军籍要世袭,子孙后代不能参加科举去当官,也不能去做买卖,必须一辈子给朝廷老老实实当兵。如此一来,全家老少一起屯田种地、一起行军打仗的情景就出现了。军人们想:不能干别的,那就只能在战场上卖力厮杀,日后能讨个一官半职岂不美哉!所以当时的明朝军队基本所向无敌,靠着卫所军,明朝一直控制了朝鲜边境的东北地区,把蒙古赶出了河套地区。
 
有好处自然也有坏处。卫所军一家老小在卫所服役,有房子、田地和每月的口粮,但是实际上口粮的分配经常性的不足。所以说军人的生活其实还是挺苦的,不管朝廷用什么办法,还是会有逃兵出现。打仗时,从卫所调兵不能只从一个地方调,肯定要全国平均分开来调。四川调一千,湖南调两千,全国几十万几百万调到京城集合起来都是猴年马月了。各地方言不同,习惯不同,谁也不认识谁,不仅沟通起来十分困难,而且经常发生水土不服的情况。然后准备武器,还有可能是生锈的。其实这也不能怪朝廷。因为平时不打仗时大家都在种地,既然用不到,就不可能经常性的更新制造,等到要打仗了再做也来不及。据说,有一次行军打仗前在军前祭旗,没想到因为刀太久没用又锈又钝,砍了几刀牛都没死,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明朝前期,卫所制还能解决生产力不足的问题,到了中后期国家生产力慢慢上来了,卫所制其实就失去了前期的优势。明朝中后期,屯田被豪绅、将校侵占,军人们被将领当成家奴一样,军人无法生活却又不能退出军籍,只能逃亡,到最后军户记载一百万,可能已经跑了五十万,卫所制就崩溃了。少了军人朝廷肯定会追究,要是打起仗来没人更是完蛋。反正大家谁也不认识谁,于是将领们花钱雇人来滥竽充数,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
 
土木之变后,明军主力几乎全军覆没。没办法,只能全国各地招募官兵,后来募兵制渐渐成为了军队主力。募集之兵都是正值壮年,士气旺盛,战斗力也更强,比如戚继光的“戚家军”。但是募兵制国家就得掏银子养着了,募兵越多,花的银子也就越多,再后来只能增加赋税来养兵,百姓们就不乐意了,时间久了,百姓们也负担不起了,农民起义也越来越多。到了明末,军人饷银太高,朝廷发不下来,军人忠诚和士气大大降低,也不好好训练,战斗力越来越弱,大明朝摇摇欲坠。
 
与满清的萨尔浒战役开打前,总兵杜松曾指出明军的劣势:“兵饷未充,士卒不习,将领未协,不便大举。”可以说是在这场战斗中明军毫无战术可言。以前那么优秀的火器战术,不好好训练,在萨尔浒战役中明军的火器好像成了烟花,被满清的八旗兵轻而易举地就击败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