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家谱之少数民族家谱之(三)

来源:王大良的《家谱文化知识与编修技巧》

蒙古族家谱

作为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蒙古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家谱早在成吉思汗作为其民族首领时就已出现,后在元朝及明、清、民国、当代都有所发展。从其历史发展的进程可知,蒙古族在文字出现以前便有口传历史的传统,其中不乏英雄事迹和家世的传说,这种关于家世的传说实际上就是口传家谱。后来,随着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的频繁,蒙古族借助于回鹘文字发明了蒙古文,并用这种文字记录英雄事迹和家世的传说,形成英雄史诗,其中的部分内容也近似于文学家谱。如在蒙古汗国时期编写的《蒙古秘史》中,就记载了成吉思汗以前20多代祖先的世系,长达六七百年,其依据便大抵出自口传家谱。在成吉思汗之后,该书也记载了成吉思汗继承者的世系。后来在元朝编写的《史集》中,也同样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记载,从成吉思汗祖先到成吉思汗继承者的世系多达20多代。元朝还沿袭金朝的做法设立大宗正府,专门负责编修皇室家谱,形成“元之宗系”。不过,由于所编修皇室家谱同样秘不示人,“藏之金匮石室者甚秘,外廷莫能知也”,元期灭亡后更无人可知。

至于王公贵族和普通百姓的家谱,在元朝时也有不同程度的编修,其中的一些内容还被《元史》或《新元史》是我吸收神志在清朝雍正皇帝内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时,还参阅了传世的蒙古族家谱,因此在通谱中才有蒙古族人家谱和姓氏的相关内容。清代以后,朝廷专门设立理藩院管理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事务,所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蒙古族贵族的传承世系,以便作为贵族身份继承和解决争端的依据。各贵族也要随时整理相关资料,每3年1次上报理藩院备案。在此影响下,首先是蒙古族贵族要不断编写自己的家族世系,进而形成家谱;其他人则随着皇帝的提倡和修谱风气在全国的形成,也随历编修了自己的家谱,并把这种习惯传承至今。

蒙古族家谱同样记录了本民族中相关家族的历史和文化,这从所见的一些家谱中便可得到证明。如河南镇平晁陂乡《王氏族谱》记载:“顺帝如应昌而国祚移,由是元室宗族留居中土者,类皆隐名韬元,至今莫能尽考。……我镇平王氏来自蒙古,乃元胄也。”意思是说,元朝灭亡后,宗室司陀王帖木儿花率残部由大都(今北京)南逃至晁陂定居下来,其后代为免遭追杀而改为汉姓王,这便是关于其家族来源的历史。再如保存在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档案馆的《图琳固英雄谱》,是一部与乌梁海(兀良哈)蒙古族人相关的家谱,其中便记载了从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至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图琳固英家族14代、1904人的世系传承及主要事迹、社会地位等。从中可见,这一家族的清代官宦相继,人才辈出,仅获得官爵的人就多达1153个。另外再德国皇家图书馆,也收藏了一部蒙古族家谱,谱中收录了600多位家族成员的事迹、世系、官爵、婚配等资料,

同样带有突出的蒙古族特点。又如编修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的《蒙古正蓝旗孔卧洛特氏族谱》,共有谱序、再序、世系等部分,谱序中记载了其家族起源和在蒙古高原上的传承、迁徙情况,可知其始祖巴朗在明末跟随努尔哈赤征战,因功被封为千户,后落户辽宁抚顺演武沟村。巴朗娶汉族人马氏为夫人,其后代逐渐有了蒙名汉姓,传至第8代时又改为汉姓金。“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抢占了抚顺矿区,其族人开始四处迁徙,其中的一支迁至今甘肃兰州,已传至第12代。

诸如此类的家谱还有蒙古族著名文学家尹湛纳希的家谱,以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兀良哈、斡特尔、含图德、达日胡德等家族的家谱,辽宁南部巴尔虎后裔、元裔都姓、撒哈拉氏的家谱,等等。这些家谱基本都是用蒙文书写。

在近年新修的家谱中,同样也有蒙古家谱。如在陕西大荔县拜家村,生活着一支蒙古族人的后裔。据其家谱记载,其8世祖笃麟铁木尔为躲避明初战乱和官兵追捕,率家人迁居于此,以“拜”为姓,并建祠堂、定族规、立家法,如今已传30余代,并在第28代拜怀德等人带领下编修了新家谱。所修家谱以成吉思汗时期的太师木华黎为远祖,木华黎以后的世系中又包括忽必烈时期的丞相安童、英宗皇帝的丞相拜住等人,还与新发现的河南、江苏两个拜姓家族建立了联宗之谊。

2021/3/13传播

(0)

相关推荐

  • 质疑《蒙古族皇室后裔铁改余姓总谱》总纂余德连十二问(转载)

    如果不是西南余氏,很可能没有看到过封面如下图的<蒙古族皇室后裔铁改余姓总谱>. 另33页附图均附文末 该谱于2008年印发,在序.大事记.编后语.编后记等处记载:1997年成立铁改余返本归 ...

  • 特殊家谱之少数民族家谱之(五)

    来源:王大良的<家谱文化知识与编修技巧> 其他少数民族家谱 除以上几个少数民族外,还有一些民族有自己的家谱,其特点也表现得相当充分.其中如在怒族.哈尼族.白族.彝族.苗族.傈僳族.普米族. ...

  • 特殊家谱之少数民族家谱之(四)

    来源:王大良的<家谱文化知识与编修技巧> 回族家谱 回族人由于多与汉族人交错杂居,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也有编修家谱的传统,其中的一些家谱还对自己的家族来源有详细的记载.如据<赛氏总谱牒 ...

  • 特殊家谱之少数民族家谱之(二)

    来源:王大良的<家谱文化知识与编修技巧> 满族家谱 满族曾是清朝的建立者和统治者,族中称家族为"哈拉"或"穆昆",意思都是指家族.一般情况下,一个穆 ...

  • 特殊家谱之少数民族家谱之(一)

    来源:王大良的<家谱文化知识与编修技巧>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古到今都有不少少数民族.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有些少数民族像汉族一样,拥有本民族的家谱,其家谱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就 ...

  • 特殊家谱之数字化家谱之(三)

    来源:王大良的<家谱文化知识与编修技巧> 数字化家谱的减速与利用 我国家谱具有形式丰富.内容宠杂.收藏分散等特点,这些特点也都是制约家谱充分利用的因素.为了加以解决,相关方面在积极进行家谱 ...

  • 东平张氏家谱中发现的朱三太子秘闻

    □刘传录 (发表于2016年12月18日齐鲁晚报青未了人文版) 清初的"朱三太子谜案"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悬疑案之一.<康熙大帝>中杨起隆自称"朱慈炯&quo ...

  • 家谱编修选这三种人,事半功倍

    今天来聊聊每个家族都关心的话题--- 家谱编修人.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家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寒衣节马上就要到来了,祭祀祖先的族谱准备好了吗? 编修族谱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定不移,是 ...

  • 有家谱和没家谱,后人的差距真的很大!家谱用怎样的形式完成传承

    作为家族的生命史,家谱将关于家族起源.迁徙.家规.文化.婚娶.生平都资料信息一一保存下来.在文字出现之前,结绳家谱.口传家谱的形式成为了我国家谱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纸的发明让家 ...

  • 武清老故事丨武清非遗简介之高氏八卦掌 典故 家谱 族谱 爱家谱 家谱制作 网络修家谱 微信家谱 百家姓

    程派高式八卦掌源自武清 八卦掌是以易理说拳理,借八卦命名于拳术的中国传统武术拳种之一:是一种把攻防技法和导引养生方法融合于绕圈走转之中的内家拳术.八卦掌创始于董海川先师,形成于1866一1894年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