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场人家(十六)

串场人家(十六)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从栽秧到秧苗成活、发棵,一瞬间的事儿。二子为大花家挑粪、挑灰,薅秧草,个把月的时间。二子一盆猪油倒在心里,油润润的,像变了个人,生活有了奔头。似乎大花成了自己的女人,谁也抢不去,夺不走。两人不但有了夫妻之实。且大花已经怀上了自己的孩子,成家立业,做爸爸,做大花正儿八经,名正言顺的男人,是早晚的事。二子沉浸在喜悦与甜蜜的梦中。走起个路来,也风风火火,挑起个担子,浑身来劲,腿上多了几个劲。
大花就不一样了,自有反应以来,知道怀上了二子的种,整日里昏昏沉沉,纠结和惊喜交织在一起。不知如何是好,不知是福是祸。上工时,一阵潮水上来,恶心伴着酸水,压也压不住,躲又躲不开。大伙隆农活的时候,人多嘴杂,田里的长舌妇们,别的没能耐,观颜察色,头等的本事。冷潮热讽,含沙射影,不提名,不带姓,尽说那家那时,尽说些姑娘偷情,私奔,珠胎暗结,吃药打胎等等的事儿。大花不敢吱声,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豆大的汗珠子直往下滚。穿的低圆领衫子越发被发胀的双乳撑得高高的,捂也捂不住。好在田里打棉花公枝的全是妇女。好不容易熬到了放工。大花箭也似的朝家里射去。这样的日子,如在油锅里煎。今天,她一定要与二子把事情说个透,拿出个主张来。
大花不懂,但也听人说过打胎的事,一是吃打胎的药,二是做人工流产。不管用什么办法,大花心想,一定宜早不宜迟。迟则生变,迟则难度更大。大花心急火燎,好不容易吃完饭,把二子叫到家后面的树荫下。一下子把心里要说的,竹筒倒豆子,一粒不剩。二子听了不但不惊,反有喜色。四顾无人,抱着个大花就嘴套嘴的亲了起来。大花被她弄得又气又恼,本来同他商量打胎的事。他却欲火又燃。不顾光天化日之下,树上的鸟儿在歪着脖子,看着他俩。
二子力大,大花被搂得生不出气来。听淸了大花的话以后,初时二子也失了方寸。知道大花心里难受。二子心里默默地疼女人。思来想去。二子什么也不懂,从未听说过什么用药打胎,更未听说过什么人工流产。何况,二子听妈妈的话音,要在年底前为他们办婚事。早一点,晚一点怀上,反正都是我二子的种,我做的事,我自己懂。不管怎么说,这孩子是我和大花共同的宝贝。怎能轻易地把他打掉?何况,听下来,买药也好,做人工流产也罢,都要大队、生产队出证明,没有证明,没有大红公章,药买不到,医院也不让做。非但不让做,还把事情弄得沸沸扬扬,叫大花怎么抬得起头。
还有人说,姑娘家怀上的孩子,人流做得不好,有可能以后一辈子不再生育。二子和大花想到这里,一对初尝禁果的年轻人,不寒而栗。大花不禁啜泣如稠雨。二人竟为一时的冲动,带来了如此后果。尤其大花,想死的心都有。今日田头的一幕幕,又再现眼前。他人的指桑骂槐,还能忍受,自己身体的变化,着实令她不安,双乳不停地发胀,把小褂子撑起老高,走在路上,两个奶子颤巍巍的,时时刻刻似要蹦出来,羞死个人。再看自己的腰身,三个月前纤细柔软,如风摆杨柳,走起个路,弯个腰,那怕挑个担子,也一路小跑。女儿身,胸虽隆而弹性十足,要绵有绵,要软有软,不像现在,似不听使唤的孩子。
大花知道,是二子作的孽,那天下晚,自己被二子带到他家,路上遭遇瓢泼大雨。二人成了落汤鸡。再后来,夜幕拉开,电闪雷鸣。一个弱女子,只有成了刀俎之肉。被二子睡了,自己也就认了。大花也认定自己将来就是二子的女人,无怨无悔,跟着二子过日子,生儿育女,孝敬公婆,两口子相帮相苦,没什么过高的要求,总有一天,公婆会把他们分到旁边,只要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窝,安安稳稳地过自己的日子。自己穿好穿丑,有得穿没得穿,都能忍受,克服。粗茶淡饭,一天三顿,把肚子揣饱,不再像前几年那样,连胡萝卜、青菜、山芋都成了希罕之物。
那时大花虽小,皮包着骨头,三根筋挑着一个头。饥荒年代人命不值钱。大花那年得了疟疾和钩蛔虫病。死里逃生,留下了一条命。用大花娘老子话说,大丫头的命是拾得来的。没有病磨的孩子,喝水也上膘。几年一过,十一岁的大花,竟然分担了家里的重担,烧茶泡水,挑菜拾草已样样上了。有了二凤子,又来了三姑娘。大花娘曾给瞎先生算过命,说她男人命中无子,再养还是个丫头。二人垂头丧气,心有不甘,果然不错,生下的还是个丫头片子。二凤子和三丫头相差一岁。她娘身体不好,大花又担起了照顾妹妹的责任。理所当然地成了家内的顶梁柱,主要劳力。
大花有大花的想法和打算。娘身体不好,自从二子隔三差五地送些鱼虾,特别是甲鱼、长鱼补人,娘的身子大有起色,这得感谢二子。除了送鱼,还不断地为缺劳力的董家,帮这帮那。大花也知道,二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冲着我大花来的。二子心里有我,图就图个小俩口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大花也知道有人要上门说媒。有些人家家底子比二子家厚实,文化也比二子高。娘老子也曾动过心,要把大花把个有钱人家,不愁吃,不愁穿的。让在娘家吃足了苦头的大丫头,有个好些的归宿。上人的心,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日子越过越好。可一想起二子,全家上下总觉得这样做,对不起二子。评心而论,这两年不是二子帮这帮那的,董家的日子还真不知怎么过下去。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乔永星,1949年出生在上海,10岁随母亲下放回到盐城新兴公社。在农村生活二十余年后,随知青妻子返城。喜欢写些散文,小说之类,大多是农村生活题材。已完成《串场河畔》、《串场故事》两部系列小说和《学书》中篇小说以及几十篇短篇小说。累计近七十万字。
(0)

相关推荐

  • 每个日子都欢喜

    昨晚是在娘这边睡下的. 小侄子很兴奋,因了丫头无意间一句"想喝奶茶了,"他竟然不声不响地跑去了广场,买回了两杯香芋奶茶.大冷的天,他的头上竟冒着热气,奶茶也是热的. 娘坐在沙发上织 ...

  • 【西风芳华】走过六月(征文散文)

    六月,成长的月,孩子的月,母亲的月,流火.潮湿.飞扬.杂糅,覆盖掉一座山的亘古,却不知道哪些应该镌刻在山石上映成风景. 走进第一天,云蒸霞蔚,阳光欢快地闪眼.越过孩子们手中飞扬的气球,我极力去寻回颈项 ...

  • 饶阳安平人,你知道今天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吗?

    今天是小年,如果说正月十五是春节的结束,那么,小年就是过年的开始,或者叫序幕. 虽然今天叫小年,在我的老家饶阳一带,吃食和平时也没有什么两样,该喝粥还喝粥,该吃咸菜还吃咸菜,但是,这一天与别的日子不一 ...

  • 【连载】于同小说:铃 铛(27)

    于同小说:铃 铛(27) --时光穿越八十年,回到我的故乡---达户井 三十九 今年春脖子长,这都过了二月二了,山上的雪才开始悄悄地融化,有的地方己露出斑驳的泥土的黑色.房子阳坡上面的茅草结着晶莹的冰 ...

  • 串场人家(六十)

    串场人家(六十)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公款二百元,是个天文数字,不用说在农村,靠千低头,万躬腰,年年爬起来,不是罱泥就是划渣,不是栽秧就是割麦,一年到头,没个闲的时候.农闲的河 ...

  • 串场人家(六十二)

    串场人家(六十二)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人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冯明曾经对二凤子说的陈家小伙子,此时又从二凤子口中蹦了出来.冯明除感到突然以外,一时之间无言以对.二凤再三追 ...

  • 串场人家(六十四)

    串场人家(六十四)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我不知道,此时的二凤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急急匆匆,消失在夜色之中.万籁俱寂,虫声唧唧.我独自留在房中,象一罪犯.真后悔,怎不送一送二凤. ...

  • 串场人家(六十五)

    串场人家(六十五)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事发突然,董家乱成了一锅粥.董大乱了分寸,本就是个不当家,不做主的主儿,手中无钱,一切顺着妻子,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全由妻子作主.自己 ...

  • 串场人家(六十六)

    串场人家(六十六)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农村中丧事吊唁,尤其注重吊唁者与死者的关系,那吊仪簿上可是要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轮到冯明与陈友军的,丧主守成,征求丧家意见.见 ...

  • 串场人家(六)

    串场人家(六)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说起二子的婚事,既偶然,又突然.似乎天天和我们在一起玩的孩子王,突然之间,就不见了,我们失去了领头羊,一下子还真有的群龙无首的感觉.乱 ...

  • 串场人家(六十一)

    串场人家(六十一)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当时,我情非得已,因与吕芳情投意合,均为一校之友,共同的爱好,相同的境遇,客观的事实,把我两象一根藤上的蚂蚱,拴到了一起.也可能爱美之心 ...

  • 串场人家(六十三)

    串场人家(六十三)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听了二凤的一席话,人不见了踪影,友军心中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友军稍作思考,一口应承.五百元,当下确不是个小数字,急打急创之下,于旁人来说, ...

  • 串场人家(二十六)

    串场人家(二十六)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生产队场头上,竹箩是易耗易损品.一年下来,推陈出新,至少得添个三十只二十只的.细帐算起来,是笔不小的开支.生产队长见了柳神的柳器家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