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活动重在于端正祭祀者自己的思想情感?——清明话祭祀(二)
祭祀活动重在于端正祭祀者自己的思想情感?——清明话祭祀(二)
在中国的传统礼仪上特别重视祭祀。祭祀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为什么中国人总是强调要祭祀天地、祭祀山河、祭祀神灵呢?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在清明节要祭祀祖先呢?祭祀又是为了什么呢?祭祀能解决人生中的现实问题吗?其实,祭祀不是为了被祭祀的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的古人,也不是为了求取神灵的保护,而是为了端正祭祀者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是为了让活着的人有敬畏之心!是为了让活着的人能不忘初心!是为了让活着的人能把握好人生的方向!是为了让活着的人能活得有尊严!是为了让活着的人少犯错误!
下面就来看看古人是怎么说的。
《论语●八佾》: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祀祖先时,就要(心存敬畏,真诚地)想着好象祖先真的就在面前一样;祭祀神灵的时候,就要想着好像神灵真的就在享受着自己的祭品一样。孔子说:如果没有真情实意去祭祀,祭了就跟没祭一样。
人们举行祭祀,并不是为了神明,也不是为了死去的人,而是为了活着的人;为了教育活着的人要有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死神的敬畏。
《礼记●祭义》:“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
祭祀的次数不能太多、太频繁。因为太频繁就会使人感到厌烦,有了厌烦的情绪就是对神灵的不尊敬。祭祀的次数也不能太稀少,太稀少就会使人怠惰,就会使人没有敬畏之心。有怠惰之心就会导致忘掉祖先,没有了敬畏之心就会使人行为放纵。
《檀弓上 》: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
《礼记●檀弓上 》中有:子路曰:“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
子路说:“我听夫子说过:举行丧礼,与其内心哀痛不足而葬礼仪式繁杂,祭器丰富有余,还不如葬礼仪式简单点,祭器少一点,而内心哀痛的情感有余;举行祭礼,与其恭敬不足而祭品有余,还不如祭品不足而恭敬有余。”
葬礼也好、祭祀礼仪也好,重在于体现活着的人的内心的情感(相当于不忘记祖先对我们的期待,牢记自己身上的任重道远的使命;不敢不敬畏,不敢不小心,不敢忘记初心),而不在于具体的仪式上,也不在所祭的已经逝去的前人上,更不在于祭品(实际上最后都是浪费掉)的多少上。
《礼记●檀弓下 》中有:“丧不虑居,毁不危身。丧不虑居,为无庙也;毁不危身,为无后也。”
办丧事要花钱时,无论如何不能打出卖祖居、出卖田产的主意。办丧事时人很悲伤、很辛苦、很憔悴,但必须有限度。无论如何都不能危害活着的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前者是担心活着的人就没地方住、没饭吃了、无法生活;后者则是担心影响死者后代的身心健康。如果那样,家族没有了后代,就断了香火。两者的结果都是对不起列祖列宗,对不起被祭祀的人,都是违背“初心”的。
在《礼记●檀弓上 》中有:“子思曰:吾何慎哉?吾闻之:有其礼,无其财,君子弗行也;有其礼,有其财,无其时,君子弗行也。吾何慎哉!”
子思说:“我有什么可当心的!我听说,按礼的规定是该做的事,如果自己财力不足,正人君子也不会打肿脸充胖子去施行这种虚假的表面仪式的礼。按礼的规定应该做的事,就算是财力也是足够(就算是很富的人)的,但不是到了该施行礼的时机,正人君子也不会急急忙忙去施行所谓的礼的仪式。我有什么可当心的呢!”
所以,穷人有穷人的礼仪,没有必要打肿脸充胖子,不要为了祭祀死者影响活着的人的生活;富人有富人的礼仪,但再富的人也不能骄奢淫逸、奢侈排场僭越礼仪等级。最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的对神灵的敬畏、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对未知情况(危机、灾祸)的敬畏的思想情感,而不是礼仪的具体的表面的形式。比如,封建时代常把皇帝结婚称为“大婚”。那是因为皇帝的结婚已经不是他自己个人的事,也不是他们自家的事,而是国家的政治层面上的事了。但现在很多所谓的“明星”们结婚动不动就叫“大婚”;甚至花几个亿,请众多的明星助阵,搞得全国地动山摇。这些都是些“穷得只剩下钱的人的僭越礼法的愚蠢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