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秩序间隔:以庭院和条形入手的空间组织关系——以苏州东原千浔社区中心为例
No.1
案例解析
建筑生成的逻辑是我们解读优秀的建筑案例都应该去着重关注的,相对来说会有一种趋同相似的建筑空间特征,这种特征的分类的和其本身是多样且有差异的,那么,这次就从其中这一类比较有代表性的分类开始说起,即以庭院和条形为设计工具来入手组织空间,其结果为秩序以及空间的间隔。
今天我们就以山水秀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苏州东原千浔社区中心为例,谈谈这种建筑空间的组织处理。
01.
项目背景
东原千浔社区位于苏州市相城区,北面是黄桥镇,东西两面是其它住宅用地,南面一路之隔是虎丘湿地公园。社区中心位于整个用地的东南角,与两条城市道路相邻。
与大多数新城开发区里的住宅一样,千浔社区仍然是一个闭合性的商品房小区。中国目前的住宅开发模式是过去30年的累积,与社会经济阶层的形成息息相关。“鼓励开放式小区”的新政导向很难在短时间内颠覆这一模式,在相对空旷的新城,基于当下社会环境里的身份认同和安全需求,完全开放的社区就更难实现。在这种条件下,把“社区中心”这样一个“配套公建”放在地块的角落是一种必然。
02.
场地环境
苏州是以庭院生活为载体的江南文化荟萃之地;场地本身南侧的湿地公园里又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沿河的芦苇和树丛为这一带的旷野带来了流动的自然气息:这两个来自人文和自然的条件构成了建筑的外在环境。
为了将湿地公园的景观延续进社区中心,我们在建筑南侧营造了芦苇丛和开阔水面。(一层平面图)为了将景观最大化的渗透入场地,此处我们需要大跨度的结构来营造空间。
03.
功能组织
做为一个小区边缘的社区中心,这座建筑需要给周边社区(包括自己的小区)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包括社区事务、聚会交流、艺术展览、亲子活动、体育健身、便利商业等等,这些公共活动构成了建筑的内在需求。
我们希望寻找一种特定的空间秩序,把建筑的内在需求和外在环境融合起来,成为二者的共同载体,从而营造一个兼容社会性和自然性、兼具凝聚力和开放性的社区活动场所。
底层多为穿行的灰空间和庭院之间的组织架构间隔组织,如同苏州园林空间的庭院空间和曲折路径的现代空间演绎。空间之间以丰富的方式产生联系,促进交流。
04.
结构思考
结构系统和空间秩序的相互推演是山水秀事务所近期的主要工作方法之一。在进行了多种构思的尝试之后,决定用上下交错叠放的剪力墙来生成空间,也称之为“叠墙深梁”体系。
整层的结构墙通过上下交叠,在满足结构对垂直荷载和水平刚度需求的同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空间秩序:墙体是围合性的,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空间,空洞则是开放的,可以联通不同的空间——我们希望这种秩序的双重潜力能够让这座社区中心实现凝聚和开放的共存。
05.
空间营造
筒壳下的空间体验仿佛置身于波浪之下,以屋脊为中心,有置身传统双坡屋型内的安定感;以筒底为中心,又有空间向外侧溢出的感受——连续的筒壳在内部造就了两种体验的融合,在外部则以波浪状的山墙形式出现,表达了与水及江南传统建筑风貌的关联。
建筑通过四到五个大小不一的庭院来组织起整个空间的过程,每个庭院是有差异性的,有的作为主次入口空间的引导和缓冲,有的强化中间核心空间的空间氛围感受,也有的作为上下层之间的视线引导。
06.
立面及造型
建筑主体是依照中国传统山水园林中的连续山形双坡屋顶来完成这样一种城市山林的感觉,优雅自然,条形之间结合庭院的错动并置。
立面上多为大虚大实,大面积的落地玻璃窗配合本身主体的结构架构,逻辑自洽。山墙部分和一些视线通达之处则开一些小窗配合视线的关系。
秩序间隔手法案例拓展
01.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 朱锫建筑事务所
御窑博物馆位于景德镇历史街区的中心,毗邻明清御窑遗址,地段周边环绕着不同年代的建筑,从明、清、民国时代的老民居及私家民窑,到49年后建造的厂房,再到90年代末的商品住宅,丰富、多元的城市肌理,塑造了极其特殊的、厚重的地段环境。
建筑自身通过圆筒条形之间的错动放置,结合一些入口和外向庭院,构成了自身高度识别性的空间感受。
02.
运河博物馆 / 普罗建筑
通过构建光影“迷宫”空间,传统封闭的美术馆空间就成为了开放式的户外“公共艺术场域”,其展览与展品,与展示方式,与参观互动的游客都更紧密的有所关联,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精美建筑体。
建筑通过几个完整条形的并置摆放来组织主体建筑的功能形态,通过整块的条形庭院间隔出采光和室外庭院,最后置入一条完整的室外路径。端头处置入一些小的空间庭院,丰富空间感受。
、
快题转译
0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