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样本||辽宁华意:烟火味的故乡(组诗)

费智华,笔名华意或华意情诗。世纪文传媒青海社宣传部长,71年生辽宁省凌海市农民。曾在《锦州日报》《大别山诗歌》《家园文学》《中国诗选刊》发表诗歌。
烟火味的故乡(组诗)
文/华意
1犁
弯月,钩动思绪的土壤
仿佛犁开了年月:50块钱
已经很多。父亲把集市兴冲冲背回
犹如新分的土地有了底气
作木扶手。砍树,找青冈柳,扛造
父亲的热情远胜读书的我
手搂,调整深浅。让铁犁对精度的拿捏
像妇人熟悉纳鞋底的针线
在备上一副绳套,来回钩和三张铧
这一年的劳作比收成还安稳
我常想,毛驴换了几头
而犁对土地的爱完好如初
这让父亲,不知
走坏了多少铁犁的鞋,仍能躬耕故乡
直到迈进机器时代
仍不舍丢掉他肋骨里的犁
2镰刀
每一农家都藏匿的锋利
在仓房的一角或房檐的下边
吊着一弯弦月
铮亮的寒仿佛庄稼的末日
这个十月一根根的弯腰
那些日子站成秸秆的模样
双手将金子举到头顶
不在怕风也不在左右摇摆
这是老祖宗传下的膜拜的性格
一茬茬的人生被岁月收割
除了诗歌我们还总结了什么
这些汗水里滚落的粮食
瞬间拥有了温度和盐
秋日的宁静驮不动岁月里的沉
仿佛爱过就是一场伤害
镰刀隐藏在暗处,无声的割过来
不管你是总结还是膜拜
3冬天到来之前
将玉米归进钱袋的仓,将花生大豆
脱去喧嚣的生命,以种子的形态囤积
发芽春天需要一冬的守候
收好白菜萝卜大葱,让躲在梅花里的年
胀满滋味。收好所有的粮食和蔬菜
我们要在小雪到来之前安顿好生活
将秸秆垛成炊烟里的暖,长着小米粥的草
铡成山窝里的寸心,让养羊的二叔
在家里牧云。翠花家的酸菜又冒泡了
那一层白蒲在青石下,感叹豆包的日子火锅样红
满院子的苹果在隔壁机脱玉米的声音里
一筐筐入窖,而翠花躲在炕上剪老鼠嫁女
仿佛打工的柱子哥,能在雪花里娶走她十八岁的青春
在冬天到来之前,我要悄悄把故乡别在眼角
和每一位朋友握手
把指缝里掉落的风俗逐一拾起
4烟火味的故乡
秋风的叶子,在漫不经心地打扫
羊背上驮走的喧闹,令季节卸幕的舞台
暴露了杨柳生命里的骨
不知谁家炊烟,把夕阳
兴冲冲地挂在枝头,象一个
蓄满年喜味的灯盏点红了乡亲的日子
此刻我在故乡的村口,捡拾那些
因为童年中年和老年,在不经意间
遗落的谷实,让那些流浪的童趣和憧憬回家
其实每一缕炊烟的后边,都驻守
一个母亲土炕上搭起的暖,令晚归的儿子
高梁样潮红,大豆样饱满脱落
秋天的路口前边是喧闹,后边是安静和橙黄
多象将暮未暮的人生,总是在夕阳里
总结炊烟和稍头的幸福指数
如果让我唱一首歌,书一幅画
或某一种方式来表达,我一定指给他看
枝头烟火味的夕阳就是我故乡
5待归
门虚掩,娘留着夜色
排队,浇水。是爹下午的活计
阳光在院子里,没入树梢的黑
土炕上,晚饭饿没了温度
娘要我吃完先睡
娘的烛光,守着外边的星星
昏暗的烛,闪过凉风
门开了,是浇水的爹
带着湿度
和麦子的满足进屋
爹说下午的机井坏了
我在地里盼着你娘俩能安稳
我悄悄
埋进被子
仍有酒味钻进我的鼻子
那股子辣气,现在想想。仍落泪
推介当下最活跃、最具特色的一线诗人,力塑当代诗人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