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博文物 | 蛇纹铜盘

在枣阳紧邻随州的地域有一个城镇名王城。据传,这里在清朝中期是当地农民交易牛皮之地,得名“牛皮店”,后渐成小集镇,因王、左两姓实力较大,故名“王左城”。

太平天国起义时,王太和召集当地财主在集镇外围修建了一周寨墙,起名“太和寨”。清末,左姓势力衰败,王姓兴旺,故改“太和寨”为“王家城”,后简称王城,但这似乎难以解释“城”字的来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这里陆续发现多批青铜重器,除商代晚期的铜鼎、尊外,还在资山一座西周晚期墓葬中出土或征集到了鼎、簋、盘、匜等8件青铜礼器。

上述青铜重器的出土绝非偶然,或与周围存在重要封国有关,王城的得名或因此而来。其中资山出土的一组铜礼器较为特殊,尤以铜盘的形制和纹饰少见。

馆藏文物

铜器篇

蛇纹铜盘↓

该盘高17.5厘米、口径35.5厘米。侈口,外折沿,附耳,浅腹,高圈足外撇。腹部饰斜角云纹和云雷纹,圈足上部饰斜角云纹。盘内饰方形勾连云纹和卷曲龙纹,盘内底边缘浮雕一盘旋蛇纹,身披鳞甲,头向盘心伸展,盘心高浮雕一“大”字符号图案。

该盘虽然身有锈斑,但纹饰精美,主题突出,立体感较强。盘内的蛇纹刻画细腻,灵动写实,集浮雕、线刻工艺于一体,在周围云、龙纹的烘托下,显得生机勃勃,在蛇首正前盘心的“大”字符号似鱼似燕。当盘中盛满水后,灵蛇重生,仿佛沉迷于水底嬉戏一条快速游动的“鱼”,又像欲腾空而起去追逐一只“飞燕”,使原本纹饰繁缛沉闷的铜盘陡然增添了几分生活情趣。

延伸

蛇纹又称蚕纹、蟠虺纹,因其大小及组合不同而称呼略有变化。蛇是中国古代寓意吉祥的纹样,源于原始某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古人视蛇为神明,能潜于深渊招致云雨,后来又成为十二生肖之一。

铜盘是商代至战国时期流行的一种水器。当时盥洗用匜浇水,以盘承接。小的盘匜盛水用以洗手洗脸,大的盘匜用以洗浴。

商代的盘无耳、圈足,早期纹饰简单素雅,中期开始出现写实的动物纹,如龟、鱼、虎、鸟等纹饰。西周至春秋的盘多有附耳,有圈足或三足,有的还有流。战国时期盘多宽唇,无耳,圜底。盘除了圆形,还有长方形,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西周晚期“虢季子白盘”和故宫博物院藏春战之际“龟鱼蟠螭纹方盘”等。

END
(0)

相关推荐

  • 村民无意挖出的文物,专家组看过一眼,立即定为国宝级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衡阳市衡阳县赤石乡发现了一大堆古墓葬群,它们的时间跨度从春秋到东汉,共有456座.出土文物也是琳琅满目,跨越了多个朝代.不过,当地最著名的文物,却是在意外发现的,它的到来非常巧合. ...

  • 北京禁止出境文物(一)西周伯矩鬲 下

    与同在琉璃河遗址出土的克盉和克疊相比,出土伯矩鬲的墓只是高级贵族墓,而两件克器可是出自燕侯墓,是燕文化中最高等级的墓,而且上面的铭文的史学价值也要大大高于伯矩鬲上的铭文. 不过,伯矩鬲却如同它在首博里 ...

  • 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尽显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扩大,文物出国(境)展览呈现出日益繁荣的局面.但是也由此加大了文物遭受损害的可能性,对文物的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对此,国家文物局根据地方文物部门和有关方面专家的意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后母戊鼎

    第八件,商代青铜器后(司)母戊鼎 后母戊鼎,小时候一直叫司母戊大方鼎,2002年列入第一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现在国博四楼中央大厅陈列.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 ...

  • 襄博文物 | 蛇鱼纹铜鉌

    2005年夏,襄阳市考古工作者对襄阳余岗墓地一座编号为M237的土坑竖穴木椁墓进行了发掘,在该墓的椁内棺外南端清理出土了5件随葬品,分别是铜鼎.盆.鉌和陶罐.豆等. 根据出土文物资料及墓葬形制分析研究 ...

  • 襄博文物 | 圆雕玉人

    2007年1月,襄阳市考古队在高新区沈岗墓地发掘了一座春秋早期的墓葬,编号M566.墓长方形土坑竖穴,口大底小,坑口较规整,壁较光滑,墓底平.墓底铺有朱砂,单棺已腐,存青灰色腐痕,随葬器物置于棺内.墓 ...

  • 襄博文物 | 南北朝飞仙画像砖

    馆藏文物 画像砖篇 南北朝飞仙画像砖↓ 此展品为南北朝文物.长36.2厘米.宽19.1厘米.厚6.4厘米. 1984年襄城贾家冲墓地出土.主题浅浮雕羽化升天场景.两仙左右相向,头梳双髻,手捧香炉,作蹲 ...

  • 襄博文物 | 南北朝备出行图画像砖

    馆藏文物 画像砖篇 南北朝备出行图画像砖↓ 此展品为南北朝文物.长36.6厘米.宽19.1厘米.厚6.3厘米. 1984年襄城贾家冲墓地出土.主题浅浮雕墓主人准备出行的场面,共有四人一马.前面一人手持 ...

  • 襄博文物 | 弘治款云龙纹鎏金铜钟

    钟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打击乐器,早在原始社会,作为礼器的钟就出现了,当时的钟或以木制,或以竹制,或以陶制等.随着青铜文明时代的到来,青铜钟逐渐成为古代祭祀或宴飨时用的重要乐器. 现在所见最古老的青铜钟是西 ...

  • 襄博文物 | 新俈铜戟

    南漳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以南,荆山山脉东麓.南漳历史悠久,先秦时期为楚.罗.庐戎等国的所在地,也是楚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楚文化重要的研究区域之一. 由于自然及历史的原因,南漳境内发现的历史遗物不多, ...

  • 襄博文物 | 双“S”纹铜戈

    其实,在襄阳市博物馆展厅内就展示着1977年从该镇出土的1件青铜戈,它的时代为商代晚期,与叶家山墓地内部分墓葬中出土的商代晚期青铜器风格相同. 馆藏文物 铜器篇 商代晚期殷商直内铜戈 (双" ...

  • 襄博文物 | 犀角杯

    杯子是常见的日常用具.制作杯子的材料也五花八门,早在史前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泥土烧制陶杯,进入实力时期也发现不少金.银.铜.铁.铝等金属制品,还有瓷.木.竹.纸.玻璃.塑料等,但还有一种用稀有名贵材质制 ...

  • 襄博文物 | 牙雕老人

    牙雕是利用象牙材质进行雕刻的艺术品.象牙为大象身上最坚固的部分,其光洁如玉.耐用.珍贵勘与宝石媲美,因此象牙又有"有机宝石"之美誉. 而象牙雕刻艺术品,以细密光滑的质地,色泽柔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