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见过这些法帖,就不能说懂书法,看完《丧乱帖》启功说:我信了
“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
“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
心里难过到极点,痛彻心肝,然而乱世之下又能如何。心里的哀怨一天比一天深,想在纸上写点什么,但提笔哽咽,无以为言,只能感慨“奈何奈何”。
放下王羲之的《丧乱帖》,让我想到了最近网上流传火热的边防子弟兵英勇抗击入侵的视频。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那句霸气侧漏的话:不想打就滚回去。
跟王羲之相比,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的背后有祁发宝团长这样的子弟兵,有着国家的富强。如果没有这一切,当大地沦陷时,我们会跟王羲之一样“奈何奈何”。
在此,向我们的子弟兵们致敬,感谢有你们的付出,才有我们的岁月静好。
《丧乱帖》原文: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王羲之先祖坟墓再遭荼毒,王羲之痛彻心肝,然而“奈何奈何”。后来坟墓虽然被修复,但无法回去,依然是“奈何奈何”,一纸的无奈,只剩哽咽,不知说什么。
启功先生的《论书绝句百首》,第三首诗:
大地将沉万国鱼,昭陵玉匣劫灰余。
先茔松柏俱零落,肠断羲之丧乱书。
“大地将沉万国鱼”就是启功先生在感慨,大地沦陷之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亡国奴是没有人权的。
“昭陵玉匣劫灰余”即使如唐太宗李世民这样的英雄人物,也避免不了死后被盗墓。据史书记载,唐太宗死后,将《兰亭序》放到一个玉匣中和王羲之其它各种真迹一起陪葬。
但是唐末五代时期,节度使温韬把唐太宗李世民的墓给盗了,据说王羲之的真迹也一起被盗,但是《兰亭序》却并未找到,这也是诗中感慨“劫灰余”。
王羲之家族随东晋王朝南下,而先祖的墓都还在山东琅琊,因为当时北方入侵,王羲之先祖的坟墓多次遭到破坏。而王羲之却不能奔驰前往整修祖墓,遂写作信札,表示自己的无奈和悲愤之情,这就是著名的王羲之《丧乱书》的来由。所以诗云:先茔松柏俱零落,肠断羲之丧乱书。
启功先生后来在整理这些论书诗的时候,为此诗作注:
帖首云:“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此首作时,当抗战之际,神州沦陷,故有此语。离同罹。
唐摹王帖,本本源源,有根有据者,首推万岁通天帖,其次则日本所传丧乱帖及孔侍中帖。此时万岁通天帖硬黄原卷尚未发现,故只论及此帖。
丧乱帖传入日本,远在唐代,当是留学僧,遣唐使所携归者。卷中有“延历敕定”印记,可证其摹时必在公元八世纪以前。此帖与孔侍中帖在当时或属一卷,后为人所割分,以其摹法相类也。
丧乱帖笔法跌宕,气势雄奇。出入顿挫,锋棱俱在,可以窥知当时所用笔毫之健。阁帖传摹诸帖中,有与此帖体势相近者,而用笔觚棱转折,则一概泯没。昔人谓,不见唐摹,不足以言知书,信然。
启功先生回忆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日寇入侵的时候,与王羲之感同身受。
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如今已经看不到了,最好的也就是唐代的硬黄纸摹本,号称下真迹一等。王羲之家族的书法的唐摹本,有据可考者,首推《万岁通天帖》,然后就是传到日本的《丧乱帖》和《孔侍中帖》。
而写这首诗的时候,《万岁通天帖》还没有现世,所以只论及了《丧乱帖》。
《丧乱帖》是在唐代的时候被遣唐使和留学的僧人带过去的。卷中有“延历敕定”印记。延历是日本的年号之一,时间在(782年八月十九日至806年五月十八日)。由此可证此摹本是在公元800年之前。
此帖原来是和《孔侍中帖》在一起的,后来被人为地分割开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通过鉴定,发现这两个摹本的摹法是非常相近的。
《孔侍中帖》
启功先生认为《丧乱帖》笔法跌宕起伏,气势雄奇。笔画的入笔与出笔的锋棱都看得清清楚楚,也由此可以看得出,王羲之当时所用的毛笔,笔豪是很有弹性的。
现在很多人学书法都用羊毫笔,其实在宋代以前是没有羊毫笔的,羊毫笔真正的广泛使用还是在清朝时期。
宋以前是没有高桌的,写字的时候往往是一手拿着纸卷,一手拿笔就这样举着写,因此笔豪的强健很重要。
北宋时期《淳化阁帖》收录了王羲之家族的很多法帖,但是因为是刻版,再加上后世的反复摹刻,失真很严重。其中也有一些与《丧乱帖》体势相近的法帖,相比之下,笔锋以及转折处的圭角都泯没了。
启功先生感叹,古人说:没见过唐摹本的王氏法帖,你就不能说你懂得书法,现在我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