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圈这3种假白茶,又贵又没有价值,很多茶友还整箱往家里买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转眼间,惊蛰已过,时间过得真快。
二十四节气里,惊蛰是唯一一个用动物起名字的。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蛰”的意思是虫子们藏起来冬眠,不吃也不动弹。等到春天渐渐暖和的时候,雷声起,喊醒了蛰伏一个漫漫长冬的虫子们,这世间所有在严冬变得迟缓的万物,正式焕发出勃勃生命力。
在古人的丰富想象里,雷神是长着鸟嘴人身,还有一双翅膀的天神。他一手持着锤子,一手连着击打环绕周身的天鼓,才发出隆隆雷声。
于是,近段时间,常能听到不少惊彻大地的轰隆隆雷响。
春雷响,万物长。
惊蛰后,天要暖了,山寺桃李花开,太姥山上的高山茶园,不久后将要迎来热闹的春茶采摘季。
然而,正当白茶春茶季进入紧锣密鼓的准备阶段之际。近段时间却听到不少“雷人”言论。
下面就来逐一聊聊,最近听过的3桩白茶奇葩事,每一点都堪比惊天大雷。
《2》
白茶圈“雷事”之,牡丹王剥叶就是白毫银针
秦代有赵高指鹿为马,当代有“茶人”指牡丹王为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是每年春白茶里,最早采摘的一类茶,芽头粗壮,一旗一枪特征明显,且芽头旁带着小叶壳。通体白毫浓密,毫香浓郁。
而牡丹王紧接在白毫银针之后采摘,拥有“近银针”的属性,芽头仅仅比银针略瘦一分,叶片细窄,在芽头和叶片背面同样分布着不少白毫。
按照白茶国家标准,白牡丹可以分为特级白牡丹、一级白牡丹、二级白牡丹、三级白牡丹这4类。其中按照民间的说法,特级白牡丹又称“牡丹王”,含有白牡丹之王的意思。
从白毫银针与牡丹王的划分上,可以直观看出它们的不同,分别归属于两类不同的阵营,彼此间毫无逾越。
今天在网上看到的说法,让人刷新三观。
有“茶人”表示,将白牡丹的叶片剥掉就剩银针了。
咦,按照这样的逻辑去理解,白毫银针就只是光秃秃的一根芽。
或者说只要是纯粹的芽头,都能冠上“白毫银针”这个名义?什么时候,白毫银针变得这么廉价了?
不过,那人没有接下这个评论话茬,反而再度表态,像这样将白牡丹的叶片剥掉做白毫银针的做法,多了去了。
最后还信誓旦旦、有理有据地摆出他的“真理”,要不然白毫银针一年就采那么一点量,哪来这么多银针!
行文至此,大家看明白了吗?
那位“茶人”的雷人思维在于,明明干了“亏心事”还浑然不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白毫银针是白毫银针,牡丹王是牡丹王,它们是两类不同的茶。
在产区、工艺、年份等因素相当的前提下,白毫银针的身价要比牡丹王,略高出一截。
将牡丹王剥叶后当成白毫银针来卖,赚取更高的利润,纯属赤裸裸的市场欺诈行为。
搬出“很多人都这样做,我也照这样做,才不吃亏”来当借口。
实则是,不论做茶还是做人,都缺少了“诚信”这点立身处世的原则。
《3》
白茶圈“雷事”之,2006老寿眉像枯枝
无意间看到一款白茶产品的商品介绍,大致扫一眼,“雷点多多”:
外形上:“2006福鼎某地高山寿眉,经过多年干净储存,在自然转化下,呈现黑褐色。”
茶汤上:“汤色橙红,煮着喝呈黑褐色,枣香明显。”
标价上,“每份装300克,特惠价九十九元,多买多减,可喝可藏。”
……
如果说,上面那串长长的文字介绍,仅仅是出于职业敏感度,让人忍不住想找出里面藏着的猫腻。比如,一款将近15年陈的老白茶,按如今的白茶行情,怎么会如此“廉价”?叶片黑褐的老白茶正常吗?散茶为什么会有枣香?不对吧,白茶茶汤为什么会发红?一连串的问号浮过脑海……
那么接下来的商品配图,带来的纯粹是“视觉撞击”!
因为,从图片上看到的那款2006年老寿眉散茶,完全就是枯枝败叶!
叶片是深褐、黑褐为主,看不到光泽。叶片背面则颜色偏黑,看不到明显白毫。而茶梗的状态更加堪忧,将近是“炭黑”状态。
从那款茶的叶片大小与茶梗粗细来判断,这款茶应该属于秋寿眉一类。叶片本身应该有深绿、有浅绿、有褐、有土黄等,错落有致的色系。
等到存放多年,在时光的作用下,新白茶身上的光鲜亮丽色彩会逐渐变深沉。但这些色系层次并不会轻易受改变。
除非这款茶压根不是自然陈化的结果,而是经历过渥堆、暴晒等做旧手段,将外观迅速摧残成老气横秋模样的做旧茶。
从这单调一致的黑褐色系来看,这款枯树叶般的老白茶身上的急功近利、人为做旧的气息,掩都掩不住!
《4》
白茶圈“雷事”之,茶梗长就是荒野白茶?
前几天,有茶友过来“晒图”,并且打算求证,他买的这款荒野寿眉到底正不正常?
乍一眼看,说句实话,如图所示,那满满一盖碗的茶叶里,茶梗太抢戏了!
并且,这茶梗还长得过分夸张。
目测过去,茶梗长度有近3-5厘米,像是牙签那般又细又长,这在白茶寿眉里,简直就是“长腿怪”!
虽然,白茶里的寿眉在采摘时带有茶梗。尤其是秋茶季里的寿眉,普遍一副梗粗叶长,枝叶蓬松的模样。
但是在采摘时,寿眉绝不该采下如此长长一大截的梗。
从白茶国标看,可以清楚的看到寿眉的标准定义。
寿眉 Shoumei,以大白茶、水仙或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或叶片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注意了,上述条文内容里的细节关键点,在于“嫰梢”二字。
从资料上,可以清楚查看到:新梢(new shoot)亦称“嫩梢”。由叶芽萌动展叶的嫩梢。是树体的新生营养体,也是茶叶采收的主要对象。可按顶芽活动与否分为正常新梢和驻梢;也可按生长季节分为春梢、夏梢和秋梢;还可根据抽生早迟,分当年新梢与隔年新梢。(资料参考:陈宗懋,杨亚军.《中国茶叶词典》)
换言之,嫰梢才是白茶寿眉采摘的主体。将寿眉的茶青采下来时,它的茶梗同样是水灵灵的、鲜嫩的。采茶工们轻轻一掐,就能将其掐断。
再反观那款所谓的“荒野寿眉”,那长长一截像是牙签般的梗,实则已经变老,变得“不嫩”,内部变得木质化。
在采茶时,很难将这样的“茶枝”从中间掐断,只能是生扯、硬拽。
模样跟“长腿怪”一般的“荒野寿眉”,且不论它是否真正的荒野茶,光从这长梗上就显然不对劲,不符合寿眉采摘要求。
这样的怪物茶,问题多多,不建议入手!
《5》
春雷响彻,万物生长。
阵阵春雷,能带来不少“警醒”。
一寸春光一寸金,稍纵即逝的春日光景,它过得尤其快。
譬如天上的云朵和虹彩,很精彩,很美丽。
但是它的离开,也格外地快。
无意间,不把头抬起来去看,也就错过不知觉了。
无意间,翻开日历本,春天的第三个节气,已经过去了。
做生活里的有心人,大好春光,绿草茵茵、新柳拂堤、桃花红遍,百花争艳,要多去留心留意。
而茶圈里,各式奇葩雷人的观点,层出不穷。
种种“惊雷”言论当前,要多警醒,多留意分辨。
买茶时,才不会轻易踩坑上当!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