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为最深刻的心念,是特别的“意”,多化于教育,具有强烈的理性、稳定性、长期性,故曰“有志者事竟成”。
“志”的字源解说我评站长的解说:
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前往。志,金文(之,前往)(心,思想),表示心之所向。篆文基本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心之所向,即内心追求的目标。隶书误将篆文字形中的“之”写成“士”,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常假借“志”代替“誌”。《汉字简化方案》用“志”合并代替“誌”。现代汉语中常常“意志”并用,“意”与“志”,同属心理能量,区别在于:“意”为心念,可源于本能可出自观念,但都即兴而多变,故曰三心二意乃人之常情;“志”为最深刻的心念,是特别的“意”,多化于教育,具有强烈的理性、稳定性、长期性,故曰“有志者事竟成”。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志,意也。从心,之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志,意愿。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之”作声旁。
“志”的词汇分类我评词汇分类: 网友总评: 0分
①本义,名词:内心追求的目标。 志气 志趣 志愿 志士 志大才疏 志同道合 志向往之 / 得志 大志 同志
心志 意志 有志之士 专心致志
志,意也。——《说文》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 · 为政》
父在观其志。——《论语 · 学而》
诗言志,歌永言。——《书 · 舜典》
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 · 曲礼上》
夫志,气之帅也。——《孟子》
志,德义之府也。——《国语 · 晋语》
思虑为志。——《春秋 · 说题辞》
志者,欲之使也。——《鬼谷子 · 阴府》
志者,臧也。——《荀子 · 解蔽》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 · 陈涉世家》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汉书 · 班超传》
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唐 · 韩愈《县斋有怀》
②本义,动词:用书面语记录内心目标以备忘却。 本义消失
③动词:记录,登记,做笔记。 志哀 志喜 / 杂志 永志不忘 博闻强志
誌,记誌也。——《说文新附》
誌,记也。——《字诂》
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周礼 · 春官 · 保章氏》
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列子》
《齐谐》者,志怪者也。——《庄子 · 逍遥游》
疆志而用命。——《国语 · 晋语七》
博闻彊志。——《史记 · 屈原贾生列传》
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 · 褚亮传》
④动词:作标记,做记号。 / 标志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晋 · 陶潜《桃花源记》
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 · 韩孙伯传》
⑤名词:记述的内容。 / 方志 县志 墓志 地方志 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