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哲人伊壁鸠鲁
我读他(指伊壁鸠鲁)的文章,听他的话语,均是一种享受,享受着古时一个午后的幸福。我见他望白茫茫的辽阔海面,但见海滨巉岩的上空,艳阳高照,大大小小的动物沐浴着阳光,在嬉戏中显出怡然自得的神情,就像阳光和伊壁鸠鲁的眼
——尼采《快乐的科学》
伊壁鸠鲁原籍雅典,公元前341年出生于萨摩斯岛,其父是当地一名有文化素养的教师,早在14岁伊壁鸠鲁就对哲学发生兴趣;并前往提奥斯岛学习德谟克利特的唯物主义哲学。公元前311-前310年,他相继在米提利尼、兰萨库斯(小亚细亚城市)创立自己的哲学学校,五年以后,他又和他的一批忠实信徒一起,前往雅典创立了堪与柏拉图学园、亚里士多德学园相匹敌的伟大哲学学校。伊壁鸠鲁创办的学园以当地一座著名的花园为校址,由此伊壁鸠鲁学派也被称为花园学派。
伊壁鸠鲁
为什么伊壁鸠鲁被称为菜园哲人?
伊壁鸠鲁有这样的训言—“过遁世的生活”(也译作“不为人知地活着”)。伊壁鸠鲁创建的学校,不仅在古希腊历史上第一次接受妇女,而且还欢迎奴隶入学,他本人深受这个团体的尊敬,并在当时享有盛名,伊壁鸠鲁和他的团体的成员一起过着简朴平静的生活,他相信,只要远离利禄、功名,以及世事的纷扰、权势的逼迫,不卷入这些给人带来无穷烦恼的麻烦事,理想中的安宁和幸福便有望获得。此外,对诸神的盲信与对死亡的畏惧也是必须挪开的、挡在幸福之途上的绊脚石。在一座与柏拉图学园毗邻,远离雅典城的园子里,伊壁鸠鲁将其生活与学问合为一体——他带领服膺其生活信念的弟子遁入其中,过着一种宁静无扰、默默无闻,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或许真的避开了政治的纷扰。
在伊壁鸠鲁看来,既非自然亦非必需的欲望当然有害无益,诸如对金钱地位、权势、名声的贪求,使人终日羁于蝇营狗苟的喧闹与奔忙,必定损害心灵宁静,即便能够带来强烈的快乐,也短暂易逝。这种额外的贪求还有可能会埋藏祸根,日后反而招致远大过那短暂快乐的痛苦。
因此,伊壁鸠鲁主张抑制甚至去掉不恰当的欲望,而“满足于眼前所有”,甚至满足于物质的贫穷
当我们拥有不多时,我们便享用那不多的东西,且真诚地相信,对奢侈最无所求的人反而拥有最甜蜜的快乐;凡自然之物均易得,虚浮之物则难觅。
——伊壁鸠鲁
不对身外之物劳神费力,灵魂的安宁也就没了忧扰之虞,更何况,所求越少越易于满足,越易满足便越易于得到快乐哩?可见对欲望的明鉴与刻意的限制乃是伊壁鸠鲁确保心灵宁静的途径之一。限制欲望满足于最素朴、简单生活的明证,凝缩在伊壁鸠鲁的这句话中:“面包和水,当放进饥渴的嘴唇,就能产生最大的快乐”
伊壁鸠鲁和他的“菜园”
“面包和水”因而也成了伊壁鸠鲁及其信徒们“菜园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个园子里的成员在食物上坚持自给自足,据说,里面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蔬菜,包括生菜、洋白菜、洋葱、黄瓜、芹菜,以及各样草本植物和香料。菜园子供应的食物甚至可应对战时的艰难。
对伊壁鸠鲁倡导从政治生活退隐,不为人知地过遁世生活的信念而言,菜园子正好充当了把信念变成现实的最好所在。菜园,就是日常生活本身的象征,伊壁鸠鲁把在菜园中的沉思哲学、生命视为唯一的生活方式:一师徒组成了一个生活共同体,就在其中度过自己的一生。菜园中的教育完全摒弃希腊传统教育的科目或模式,既不为城邦培养政治家,也不为国家培养教师,而只培养传人,即传承这种生活方式的接班人。
打倒众神、脚踹宗教——伊壁鸠鲁的无神论哲学
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向人们揭示自然的奥秘,却不是为了奥义深邃的知识本身,他曾说
如果对于天象的疑惧不曾扰乱我们,如果那牽绊我们的死亡不曾烦扰我们,如果不能掌握痛苦和欲望的界限也不会扰乱我们,那么就不需要研究自然哲学了。
——伊壁鸠鲁
探究自然之理,弄明白风雨雷电、日月盈亏、寒暑往来、天体运行等一切自然现象产生的机理,用原子和虚空给这一切以物质性解释,以彻底祛除笼罩在这些现象之上的神圣迷雾,进而切断宗教以及一切偏信产生的源头。唯当如此,宗教恐惧,以及连带的对死亡及死后惩罚的恐惧才能终结。毋庸置疑恐惧是扰乱人心宁静的最大祸首;因而,只有消除恐惧,才能获得心灵宁静,人的真正幸福才有可能实现。可见,探究自然之理的哲学实乃服务于人生幸福这一伦理目的。
伊壁鸠鲁
伊壁鸠鲁反对宗教的无神论是建立在他的物理学、特别是原子本原说上的。正如哲学家西塞罗在《论最高的善和恶》中所说:
伊壁鸠鲁认为最有意义的是关于自然的学说,一旦认识了万物的本性后,就从迷信中解放出来,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和由于不认识存在的东西而引起的烦恼,可怕的幽灵往往正是由此产生的。
——西塞罗
- 第一,提出激进、启蒙的无神论。
当然,伊壁鸠鲁不是否认神的意义上的无神论者,而是在剥夺神对人的干预意义上的无神论者。他说,神灵是有的,因为人有关于神灵的知识,但是神灵的本性,和人们所想象的是根本不一样的,众人所肯定的神是虚妄的假定;因此,摈斥众人所信的神灵的人,并不是不敬神灵;相反,拿众人关于神灵的意见加在神灵身上的人,才是对神灵的不敬。他在《主要学说》的一开始就明确指出,神对一切都是不加干预的:
“幸福者和不灭者(指神),自身既无烦恼,也不使任何他物烦恼;因之也不受忿怒和偏爱之情拘束,因为这些情感只存在于弱者中。”
——伊壁鸠鲁
正因为伊壁鸠鲁的无神论,带有承认这种不干涉人世事务的神的特征,从而引起许多学者的曲解——认为伊壁鸠鲁是宗教的支持者,在这个问题上,晚期斯多亚学派的代表人物塞涅卡,倒是作出了比较公允的论断,他在《论善行》中指出:伊壁鸠鲁的神并不赐恩惠,他无牵无挂,对人们毫不关心,甚至不理采这个世界,神对善行和恶行都无动于衷,正因为伊壁鸠鲁这样否定了神,所以塞涅卡对伊壁鸠鲁进行了攻击:
你伊壁鸠鲁最终解除了神的武装,缴去了神的一切武器,使神丧失一切威力;为了使谁都不应该害怕神,把神逐出世界之外;结果,这个神被隔绝在某堵不可逾越的高墙之外,与凡人断绝往来,这样就没有理由害怕神:神既无法赏赐人,也无法伤害人;神孤零零地在我们的天空与别的天空之间,那个没有生物,没有人,没有一切的空间之中,神对人类的哀求充耳不闻,对人类毫不关心。
——塞涅卡
同样,西塞罗也斥责伊壁鸠鲁:
“把宗教连根拔去了,因为他从神排去了最神圣的东西,即仁慈和福利;西塞罗说:倘若人们从神灵领受不到什么好处,也不能期待什么好处,那又怎样能去尊敬他们呢?”
——西塞罗
正因为这样,伊壁鸠鲁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无神论者;也正因为这样,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高度评价伊壁鸠鲁:“他是古代真正激进的启蒙者,他公开地攻击古代的宗教,如果说罗马人有过无神论,那么这种无神论就是由伊壁鸠鲁奠定的。卢克莱修歌颂伊壁鸠鲁是“最先打倒众神和脚踹宗教的英雄”;虽然从普卢塔克到马丁·路德,所有的有神论者都把伊壁鸠鲁称为头号无神哲学家,称为猪。 但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这种谩骂,恰恰是从反面证明了“伊壁鸠鲁是最伟大的希腊启蒙思想家。”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 第二,否认天命和预言术。
伊壁鸠鲁和其他许多学派一样,都在宇宙中保留着神的位置;但是,正如恩披里克所说:伊壁鸠鲁“只为众人保留着神。而在解释事物的本性时,则一点也不保留。”
实际情况正是这样,这点突出地表现在伊壁鸠鲁的否认天命和预言上。基督教早期希腊教父、亚历山大里亚的克雷芒就提到过:使徒保罗警告的哲学就是伊壁鸠鲁哲学,说“这种哲学几乎连天意之类的东西都没有幻想过。”因为,只相信命运就是只相信必然,也就从根本上否认偶然,否认偶然也就是否认遵从理性,否认促使正确地深思熟虑的行动获得成功。伊壁鸠鲁的这种分析无疑是正确的,顺从命运的结果,就是抹煞理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
基于同样的理由,伊壁鸠鲁也否定预言术,认为预言术是不存在的,要是它存在的话,我们就无力改变正在发生的事情。既然命运和预言术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们也就不应该去相信无知的者妖婆,不应该崇拜祭司、预言家、算命者、占卦者和释梦者
- 第三,对灵魂和死亡作出唯物主义解释。
伊壁鸠鲁继承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原子唯物主义的传统,对灵魂坚持唯物主义的解释,把灵魂看作是由各种原子组成的合成物。
正是因为伊壁鸠鲁用原子论来唯物地解释了灵魂,所以也就对死亡无所畏惧了。他强调,死亡对人是毫无关系的:“死亡对于我们无干,因为凡是消散了的都没有感觉,而凡无感觉的就是与我们无干的。”正因为这样,生活中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理由是:“当我们存在之时,死亡不存在,而在死亡来到之时,我们已经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