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燮散文连载《我的起源》21《 姐姐的嫁妆》上/轩诚清读

文/匡燮

播读/梁轩诚

编辑/清慧

上期结尾:

补充一句,那日被我咬了一口的大梨,晚上俩叔父回来,消了气,还是给了我。跺碎了的动物饼干,自然也是我的胜利品了。

只有说起当年我的这些劣迹来,二叔、三叔才会轻松地说一句:

“那小时候,赖着哩。”便开心地笑了。

《我与世界》第一部 

《我的起源》之“未勒的碑文”七

 姐姐的嫁妆  (上)

原本这是个很有诗意的夏天的晚上,深蓝的夜空既虚得高不可测,又低垂着幕一样缀满星辰。横斜的天河,白茫茫又宽又长,像顶棚上编出的一道席纹。我家的那头黄牛,正在不远处的牛槽上吃草,牛头一拱一拱,在槽里寻料吃发出轰轰的响声,和一旁荒草里的虫鸣汇成一曲夜的旋律。一只牛虻不知受了什么惊扰,撞到了我的头顶上,绕一圈,又飞回牛身上去了。这头牛对我家是有功的,不仅耕田靠牠,有一次,牠拉着满满一车出下来的红薯,由爷爷赶着,我坐在高高的红薯堆上,在路上走。前方来到一道很陡的坡口上,爷爷到车前拉闸,很费力地将身子悬了空,便在那一刻,只听“嘣”地一声,闸绳断了,车和牛把持不住,即刻就要向坡底冲去,造成人亡车毁的惨剧。但是,那牛却前蹄张开,全身后坐,死死地把车定在了原地。爷爷当下惊出一身冷汗,直夸这头牛是我们祖孙二人的救命“恩人”。

风也从东边很远的田野上吹过来了,带着玉蜀黍苗甜丝丝的味道,触在人的手上、脸上,像喝了绿豆茶一样清凉。每当这时,我和爷爷便躺在凉席上,一边听爷爷教我唐诗或讲古时候“马革裹尸”的征战故事,一边数着天上的星星,想象那满天星斗的地方,也该是一片田野,那些星星是田野上开满的小花······

但现在一切都变了,变得让人烦躁不安。爷爷持续的谩骂声充斥了这个安谧的傍晚,将安谧击碎,到处飞溅着可怕的碎片。

爷爷正在三叔买的那把靠背小木椅上,面朝窑垴头下边的窑院破口大骂,颤动的空气,将骂声从沟这边传到了沟那边,全村人都听到了这是在大骂我守寡的母亲和待嫁的姐姐。好多天了,人们在傍晚的场面上,经常能听到这样的骂声,也听清了爷爷所以如此谩骂,为的是姐姐嫁妆里那个陪嫁的木箱。

父亲已经去世了五六年,祖母也在前两年去世了。二婶已经过门,新房是母亲过去住的那孔窑洞,母亲搬进了祖母在世时住的那孔面南的大窑。每遇爷爷谩骂,母亲和姐姐就躲在自己窑洞的格子里,坐在床沿上忍气吞声地轻轻啜泣,生怕哭声被爷爷听到了,会招来更加激烈的骂声。

我僵直地躺在爷爷身旁的席子上,让充满周围的烦躁和压抑,弄得一肚子的愤怒和不平。心里便开始盘算,我是不是要把爷爷告到农会去呢?或是我变成爷爷曾讲过的那个有通天本事的孙悟空?变成孙悟空,腾云驾雾,从黑暗的窑洞里,救走母亲和姐姐,这样,我就可以不去农会告爷爷,使爷爷免受斗争和严惩。乱纷纷地想着,想着,便昏然睡去,一觉醒来,已是睡在爷爷小屋的床上了。

夜,又黑又静。姐姐和母亲的那段日子,即是这般黑暗的夜。

自父亲故去,姐姐和母亲已是在暗夜中生活多时了。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死了丈夫或父亲,就是塌了天,长夜无昼,星月无光。姐姐常是抱着我流泪,盼望我能早一日长大成人。母亲只是绝望,她曾说,看着我一棵小苗儿,到何日方能长大。所幸祖父母平日间待母亲尚好,日子也就过了下去。但自从父亲去世,三叔过继给了四爷,三个儿子转眼只落下二叔一人留在了祖父母身旁。如此一来的加倍疼爱本在情理之中,又是常言说的老爱小,而二叔成家,祖父母更是欢喜不尽。然而,这时候,却无端对母亲这个大媳妇不待见起来,以至于在我姐姐陪嫁的箱子上起了争端。

按乡俗,当时和此前的漫长岁月里,农家女儿出嫁,陪送箱子和矮柜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乡间,把矮柜不叫矮柜,叫柜门儿。箱子方方正正的很大,柜门却只如一张小桌儿,前边开双扇短门。大箱子漆成黑色,柜门是红色,箱子放在柜门上,高低刚好在胸前。揭开箱盖,便低头取衣,是女儿最大的方便和欣悦。那些做不起新箱子、新柜门的人家怎么办?便用母亲或祖母的旧物重新漆过了来替代也好。有人问起,并不隐瞒,母亲或祖母当年的陪嫁,是一份荣耀和承传。

我家是自然做不起新箱新柜的,偏偏母亲的旧箱子是碎木板拼的,又绡薄,无法翻新了来陪嫁姐姐。但祖母当年陪嫁的箱子板好,是可以翻新的。祖母已经过世,母亲和姐姐就期盼爷爷能答应将祖母的这个箱子做陪嫁,在贫寒之家这也是依了常情。这时候,年轻的婶婶,也许是出于一种理家的责任,便不同意用祖母的箱子陪姐姐。但她是新人,不能说,让爷爷去告知母亲和姐姐。爷爷是一家之主,自是不说出二婶的意思,便责骂起母亲和姐姐来。

在我们三姊妹中,爷爷最喜欢的是我,不喜欢姐姐和哥哥,尤其对姐姐不喜欢。家境本就不好,吃糠嚥菜,特别是姐姐,不仅时常要受爷爷打骂,吃的也最苦。三叔说,他们小时候,有一次,爷爷问二叔最爱吃什么?二叔回答是饺子。问三叔,三叔回答是面条。问姐姐,姐姐说:“我最不爱吃坏红薯面,只要不是坏红薯面,都爱吃。”

这便是在家做姑娘时的姐姐。

爷爷一生喜欢读书,结交文人,崇尚英雄主义,又当过兵,照过像,走过很多地方,识见广博,但同时深受礼教陶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他始终的信守和坚持。与其说是爷爷的坏脾气构建了他绝对的家庭权威,不如说是对传统宗法的信守和坚持助长了他的坏脾气。

关于给姐姐陪嫁箱子的亊,那天,爷爷痛骂之后,姐姐和母亲便再也不敢言语。而且,就在姐姐臨出嫁的头天晚上,爷爷发怒,三叔说,是揪住辮子把姐姐又痛打了一顿。

母亲也曾多次想过办法。前文我说过的那次,母亲领我去洛阳找我舅家的一位表哥,便是想借钱为姐姐置办箱子的。但表哥是小职员,没有这份力量。

姐姐只好带着没有箱子的陪嫁出嫁了。

记得姐姐出嫁的那天早晨,天阴沉着没有一点喜气,母亲跑前跑后木头人似地忙碌着,姐姐一直在轻声啼哭,上了轿,还独自啜泣不止,情景十分凄凉。

三叔曾说过,姐姐若是个男孩子或是读了书,必定会走南闯北。三叔的话,是基于小时候他对姐姐的了解,三叔本只长姐姐一岁,小时候一起玩耍,常与相争,而姐姐很少服输。

这情景我无缘得见,却见过姐姐和哥哥的那一番争持不下的情景。

附1、作者简介:

(0)

相关推荐

  • 你锁了,别人就懂了。

    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日本老作家妹尾河童说,他收集的清朝锁和韩国李朝时期的锁,用同一把钥匙可以轻松打开. 就想起来一宗事,有位朋友家里有个薄薄的木匣,是老祖母的嫁妆,漆面依 ...

  • 明清嫁妆瓶

    从明代末期开始一直到民国末期,嫁妆瓶成为结婚陪嫁用品和装饰用品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使用.嫁妆瓶由于容易破损,导致传世越来越少,完整的更是少之又少,如今存世量逐年的递减.嫁妆瓶,顾名思义,就是陪嫁的嫁妆. ...

  • 【亲情散文】祖母十年祭

    你真是个特别的人 谨以此文深情缅怀我的祖母! 2007年4月5日是属于全中国人民的清时节,一个祭拜祖先缅怀亲人的节日.这一天,四叔.大哥还有我来到奶奶的坟墓前给她老人家扫墓.奶奶的墓地周围荆棘丛生,一 ...

  • 【流年】穿堂风里(散文)

    一 祖辈里只有祖母硕果仅存.唯一的硕果其实也很羸弱,所有的光芒已经褪尽.1.5米的个子弯成一张弓,昭然射远了她的时光. 离天远了,离地近了. 祖母不改执拗的脾性,去年浑身乏力,只得卧床,但她不顾87岁 ...

  • 我的家史

    打电话回家,我母亲说杨老庄我叔去世了. 我的父亲究竟几个兄弟姐妹,说不清楚.我的祖父和我父亲的亲生母亲(也就是我的亲祖母)结婚特别早,他大概只大我父亲十七岁.我的亲祖母是康寨的,在我父亲四岁那年,我的 ...

  • 【116】“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梁小彩作品

    我的父亲 梁小彩(河南) 2012年正月二十日,父亲突发心脏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死亡像一把无情的剑,彻底地斩断了难以割舍的父女情缘.失亲的痛好似压在心头一块寒冰,我不敢念及,却又无法忘记,近来心绪稍 ...

  • 匡燮散文连载《我的起源》9《牛衣古柳卖黄瓜》上/轩诚清读

    文/匡燮 播读/梁轩诚 编辑/清慧 上期结尾: 套叔说书基本不怎么道白,主要是唱功,大板大板地唱,腔调徐缓而悠长,是民间的念经.曲子.说书的各种曲调混合一起了,听起来别有一番韵味.他也不站着说,只用一 ...

  • 匡燮散文连载《我的起源》12《祖父》上/轩诚清读

    文/匡燮 播读/梁轩诚 编辑/清慧 上期结尾: 老祖母一生不仅关照儿子,更关照她的孙子,六个孙子都是由她帮着拉扯大的.尤其对她的长孙我爷爷,更是宠爱有加,希翼日后他能为官作宦光宗耀祖.所以这才有了我爷 ...

  • 匡燮散文连载《我的起源》14《祖母》/轩诚清读

    文/匡燮 播读/梁轩诚 编辑/清慧 上期结尾: 我在渭南上学,接到爷爷去世电报的头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山岭间一轮夕阳,红彤彤收敛了光芒. 我工作后,把爷爷晚年的一张照片放大了,装 ...

  • 匡燮散文连载《我的起源》17《母亲》上/轩诚清读

    文/匡燮 播读/梁轩诚 编辑/清慧 上期结尾: 我平生从未叫过父亲,葬礼上,只顾一声声痛哭母亲,对父亲一声也哭不出来.直到在十字路口迎接父亲亡灵归来的那个黄昏,我身着重孝,跪在村头,看着眼前父亲的这口 ...

  • 匡燮散文连载《我的起源》19《少年叔父》上/轩诚清读

    文/匡燮 播读/梁轩诚 编辑/清慧 上期结尾: 母亲去世是六月天,秋禾已起,气候燥热.出殡那天,夜里落了雨,气候凉爽起来,但雨,天亮未住.出殡是在半上午,正在着急,雨忽然停了,到了下丧一刻,云开雾散, ...

  • 匡燮散文连载《我的起源》23《 哥哥的病》上/轩诚清读

    文/匡燮 播读/梁轩诚 编辑/清慧 上期结尾: 所幸者,姐姐的两个孙子尚有出息.大孙子当年由姐姐陪着在西安上学,因我工资较低,每月所给资助菲薄,祖孙二人只在城中村一户人家楼梯下的夹道中租居,有时姐姐还 ...

  • 306期B/匡燮散文连载《我的起源》27《堂叔和堂姑》上/轩诚清读

    上期结尾: 晚年,爷爷从渭南回到家乡,四爷当时在河底下的沟里种菜,菜地旁有个小窑洞,爷爷时常到四爷的小窑来坐,俩弟兄再也没有不和过.爷爷臨终前的一段,四爷爷天天过来,黙黙坐在爷爷床侧,直到爷爷去在. ...

  • 308期A/匡燮散文连载《我的起源》29《我的伊甸园》上/轩诚清读

    上期结尾: 每次割草,涛大得儿都带着我.凡好去的地方有好草,他就先让我,他再另找地方.从沟底下上来,坡路陡,他就让我在下边等着,自己先把草箩筐背上去,然后下来,再把我的草箩筐背上去.那些年,经常是他在 ...

  • 313期B/匡燮散文连载《我的起源》32《逃学》上/轩诚清读

    上期结尾: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有时想想,我的这名字还真的是好,一是重名少,在这个鱼龙混杂的人世间,少一些重复,便是多了些清净.二是,这个名字或许还标志着那个书香时代的结束和目下这个世俗时代的开始,我 ...